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高速铁路发展对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

書城自編碼: 38047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區域經濟
作者: 王赟赟
國際書號(ISBN): 9787313272768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耕读史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真需求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阿勒泰的春天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43
《 空间视域下创意人才、创意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

NT$ 500
《 人口老龄化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广州模式 》
+

NT$ 464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奋斗者(“纪录小康工程”丛书) 》
+

NT$ 500
《 上海市房地产业发展报告2022 》
+

NT$ 226
《 烟台经验——乡村振兴之路 》
+

NT$ 454
《 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2) 》
內容簡介:
本书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借鉴GIS及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分布、人口流动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影响。本书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空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城市规划、经济学、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对中国区域空间发展感兴趣的读者。
關於作者:
王赟赟 工学硕士、经济学博士。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年至今任职于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从事全球城市及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城市发展研究》《经济评论》《世界经济研究》以及Cities,Applied Economics,MASS2009等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錄
第1章绪论1
1.1中国的城市化与高速铁路1
1.1.1区域空间发展的不平衡1
1.1.2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城市化逐渐凸显3
1.1.3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日益增强3
1.1.4高铁成为中国的名片5
1.2研究意义6
1.2.1跨领域的方法视角研究空间问题6
1.2.2为城市化政策优化提供思路7
1.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8
1.3.1研究目标8
1.3.2研究内容9
1.4本书的研究方法10
1.5本书的贡献12
第2章相关研究述评14
2.1评价交通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常见方法14
2.1.1基于微观视角的项目评估14
2.1.2土地利用与空间发展15
2.1.3区域经济模型16
2.1.4总体经济增长分析16
2.2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经济效应的实证文献17
2.2.1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增长17
2.2.2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外溢作用18
2.2.3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19
2.3高铁空间经济效应的实证文献22
2.3.1高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2
2.3.2高铁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异质性23
2.3.3高铁发展对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23
2.4本章小结24
第3章高铁发展与区域空间格局26
3.1中国区域空间格局26
3.1.1经济空间分布26
3.1.2经济空间的相关性31
3.2高铁的发展历程32
3.2.1世界高铁发展历程32
3.2.2中国高铁发展历程34
3.3高铁发展与区域空间的相关分析35
3.3.1高铁发展的空间属性35
3.3.2高铁发展的时空格局36
3.4本章小结38
第4章高铁发展的空间经济效应: 理论模型40
4.1高铁发展对空间格局的影响机理40
4.1.1初始阶段——投资拉动效应40
4.1.2发展阶段——集聚与扩散效应40
4.1.3成熟阶段——同城化效应41
4.2相关理论41
4.2.1经济增长理论41
4.2.2城市经济理论42
4.2.3国际贸易理论43
4.2.4新经济地理理论44
4.3模型建立——基于拓展的核心边缘模型44
4.3.1假定条件44
4.3.2消费者需求45
4.3.3短期均衡46
4.3.4长期均衡47
4.3.5福利分析50
4.4本章小结53
第5章高铁发展对经济分布的影响55
5.1引言55
5.2数据和模型58
5.2.1数据介绍58
5.2.2模型设定60
5.2.3模型假定条件的识别与控制61
5.3实证结果62
5.3.1高铁与经济绩效62
5.3.2稳健性检验62
5.4讨论71
5.4.1产业扩散与要素流动71
5.4.2投资拉动作用的削弱78
5.4.3高铁发展对不同产业的影响80
5.5本章小结81
第6章高铁发展对人口流动的影响83
6.1引言83
6.2数据和模型86
6.2.1数据介绍86
6.2.2模型设定88
6.2.3模型假定条件的识别与控制89
6.3高铁发展对人口流动的影响92
6.3.1基本回归结果92
6.3.2稳健性检验93
6.3.3异质性与区域空间分化100
6.4市场可达性与空间分化104
6.4.1高铁发展与市场可达性104
6.4.2市场可达性变化对空间分化的作用109
6.5高铁发展对郊区化的作用111
6.6本章小结117
第7章高铁发展与区域一体化119
7.1引言119
7.2高铁发展对市场一体化的作用121
7.2.1高铁影响下的城市收入差距收敛124
7.2.2要素流动的作用127
7.2.3知识溢出的作用130
7.3高铁发展对空间一体化的作用132
7.3.1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特征132
7.3.2边界灯光数据的检验134
7.3.3区域差异及都市圈异质性136
7.4本章小结139
第8章研究结论及展望141
8.1本书的研究结论141
8.2政策建议143
8.3后续研究展望144
参考文献145
索引158
內容試閱
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了城市间的单位通勤成本,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增加了企业选址与劳动者就业的选择范围。一直以来,在所有关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问题中,建设成本、设施类型及空间布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书首先以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边缘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两个地区、两种要素及三种产品拓展的核心—边缘模型,将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要素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中进行分析。其次,本书基于不同的理论模型,以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地理学、工具变量法等多学科前沿研究方法以及夜间灯光数据、全球动态人口分布数据等多种数据,来考察高铁发展对我国经济分布、人口流动以及区域一体化三方面的影响。最后,本书基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
本书从空间视角拓展了国内学者关于交通基础设施作用的分析,补充了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高速铁路问题的研究,利用丰富的经济与空间数据详细地分析了高速铁路的空间经济效应及影响机制。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本书对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高铁发展研究方法及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从评价交通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常见方法、交通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实证文献及高铁经济效应的实证文献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梳理。从研究方法来看,高铁发展的经济效用包括了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综合效应。从影响范围来看,高铁发展的经济效用包括了投资效应、溢出效应和区域空间效应。
第二,本书从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高铁的发展历程以及高铁发展与区域空间的相关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经济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引导着国家的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自2000年以来,我国逐渐开始实施振兴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经济重心表现出自东向西的移动轨迹。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及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优势,人口依然表现出自西向东的流动特征。虽然中国高铁建设起步较晚,但在短短几年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铁“四纵四横”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集聚特征,珠三角、沪杭甬、京津冀三大都市圈
因本研究的实证分析较早,当前一些都市圈的表述已有变化,如“珠三角”现在多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表述代之,“沪杭甬”多以“长三角”的表述代之。关于都市圈的名称,本书仍沿用之前的提法。
以及长江经济带成为社会经济要素集聚的重心。高铁一小时通勤圈覆盖了以上三大都市圈,高铁通勤圈已形成东部大小城市连绵的城市群,城市间时空距离的大大缩短也加速了要素资源的流动,进而推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第三,本书总结了高铁发展对我国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机理。首先,作为一项大规模基础设施工程,高铁的发展在初始阶段通过投资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并依靠站点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开发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促成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塑。其次,高铁的发展增强了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速人口和经济的集聚。由于核心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土地价格上升,高铁的开通降低了核心城市与周围中小城市间的交通成本,也方便了要素的扩散。最后,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能大幅度减少城市间的交通时间,压缩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产生空间收敛的作用。同城化效应使得城市差距缩小、行政边界趋于模糊,进而形成紧密联系、共存共荣的经济体。在梳理与高铁空间效应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城市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地区、两种要素以及三种产品拓展的核心—边缘模型。该模型分析显示: 在初始阶段,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经济趋向集聚。在贸易自由度较高的条件下,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及土地成本的存在,会同时出现集聚与再扩散。随着土地成本的上升,要素趋于扩散;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集聚均衡会成为社会的最优选择。产业的集聚可以使得技术工人获得较高福利,土地成本的增加又会降低技术工人的福利,总体上看,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能获得更高的福利。
第四,本书分析了高铁发展对我国经济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高铁的发展减缓了沿线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而非我们通常认为的中心城市扩散效应。这在非高铁沿线城市中没有显著影响。高铁对特大城市的正向效应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交通状况的改善带来的贸易成本降低以及大城市的集聚是造成中小城市经济放缓的原因。这也表明了中国的城市化仍然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聚过程。这个机制的作用随着到高铁线路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存在一个明显的拐点。不同于以往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随着高铁的开通,大城市并未对沿线城市投资产生虹吸效应,相反还表现出扩散的作用,而影响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沿线中小城市高技能劳动力的挤出;投资拉动作用在高铁建设期间效果明显,随着高铁建设工程的竣工,投资拉动效应减弱,最重要的建筑行业投资水平显著下降,影响着经济增长,这也是高铁开通之后沿线城市经济增长减缓的重要因素。高铁作为客运交通专线,对产出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没有明显的影响。由于目前中国高铁建设历程相对较短,大城市的集聚是否会抑制小城市的发展还不能确定;从短期来看,尽管高铁的通车似乎存在负面作用,但长期来看,这种负面作用似乎正在减弱。
第五,本书分析了高铁发展对中国人口流动在区域空间及城市内部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总体上高铁的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的人口集聚,户籍制度的存在仍然限制了人口的流动;高铁的作用在各个区域及不同城市层级上有着明显差别;高铁的开通改变了中国城市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从而造成了区域空间分化现象。根据夜间灯光地图数据及Landscan全球动态人口分布地图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全样本还是分样本回归来看,高铁开通对城市郊区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六,本书从市场一体化及空间一体化两个维度检验了高铁发展对区域一体化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交通成本的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市间的收入差距,特大城市的集聚作用及过去政策的倾向影响着城市的增长趋势;高铁的发展满足了中长距离出行的需要;人口及资本的流动是促进收入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特别地,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及投资的扩散是促进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收入收敛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及投资的差距缩小是引起小城市与小城市之间收入收敛的主要原因;高铁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的溢出与扩散,这也可能是促进市场融合的一个因素。从空间角度来看,高铁的发展打破了城市行政边界的束缚,模糊了行政界线。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表明,高铁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空间一体化,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体化发展。都市圈规划也对区域一体化进程有着推动作用,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沪杭甬都市圈在三大都市圈中表现出了最高的一体化程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