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美籍华人女作家周励的研究资料选编,周励是一位传奇女性,35岁出国,最终实现财务自由,游历多国,代表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销量超过160万册。本书收集了周励及其作品研究的很多文章和资料,能够全面反映海外华文的特点和作者特点。
|
內容簡介: |
周励是新移民文学的开拓者。本书为周励研究资料汇编,分他序、自序、报刊论文、访谈录、媒体报道、附录六个部分,比较充分地体现了目前周励研究的大体面相。其中重点部分是报刊论文部分,从创作主体、文本、审美等不同层面展现了目前周励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及所达到的境界,与信息媒体时代的学术研究相适应。
|
關於作者: |
程国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等。
陈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周励,美籍华人作家,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销售160万册。任纽约美华文学艺术之友联谊会会长、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
|
目錄:
|
第一部分
他 序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序言 董鼎山/002
《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序言 陈思和/006
第二部分
自 序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序 周 励/012
十年感怀 周 励/016
《曼哈顿情商——我的美国励志生活实录》序 周 励/031
请与我同行 周 励/033
文学的力量——《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三十周年纪念版序 周 励/036
第三部分
报刊论文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纵横谈 董 方 王 明/042
一曲人生奋斗之歌——读周励的《曼哈的中国女人》 何镇邦/046
倾听一代人的声音——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李师东/050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读后 曾镇南/053
唯有奋斗,才能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王洪先/056
理想与激情在彼岸升华——我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刘 畅/058
生命的火焰正在炽热地燃烧——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蒋守谦/063
一位东方女性的心灵搏斗史——读周励的长篇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何火任/070
点亮我生命火花的周励阿姨 孙 洁/072
周励: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先驱 陈瑞琳/074
用永不停止的热情探索生命——记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周励 倪丹丹/077
重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杨剑龙/082
“新移民”与“模范少数民族”——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宋晓英/093
崛起民族的精、气、神——评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陆士清/100
媒介地理学视域中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韩 冷/107
周励:穿越历史与现实的非虚构创作 艾 尤/124
……
|
內容試閱:
|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序言
董鼎山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简称《曼》)一书于1992年由北京出版社初次出版时,我并未予以太多注意,我以为这类小说的主要对象是向往美国的中国青年男女,而我已到了不看小说只读历史与传记的地步。老年来临,时光有限,读书时间弥足珍贵。可是不久我就听到这本书在国内引起轰动,不仅万人争阅,还登上畅销书榜首,更被国内知名评论家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崭新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亦有人将书中的诗情梦意、恢弘气势及其深沉厚重的社会历史内容比拟为“中国
的《飘》”。
不久后,我在纽约的社交活动中认识了周励,她的特殊气质更使我对她的作品欲一睹为快,随后她送我一本此书。我读后不但惊讶她充盈的激情和文采,更惊叹她在事业上的气魄和倔强坚韧的个性。《曼》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是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于廉,你在哪里?”“留学美国——遇到一个蓝眼睛的欧洲小伙子”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四十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以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刚刚浮出水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方巨龙已腾跃出海面,让世界刮目相看。谁能否认,十年来,在这骄人的业绩背后,也有着海内外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卧薪尝胆、奋力拼搏的心血与
汗水?
十年中,《曼》已十次重版印刷,正规渠道与“非正规”印数相加超过160万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道),在国内可称为家喻户晓,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现在,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在作者的故乡再作新版发行,我很高兴。周励请我替她写篇序言,我一时不知如何动笔。我唯一的反应是对她的羡企。十多年来,我在国内外已出书二十余种,全部加起来也不及她本书的销数,有时我怪自己为何不走写小说之路,不过我们生活背景不同。最近有几家出版社要我写回忆录,但我已无耐心和时间去整理、撰写几十年的浩瀚回忆。按我的年龄,是比周励的父亲还要大三岁。周励对我讲,20世纪80年代她出国之前,就读了我的《天下真小》,我开玩笑地回她:“现在的青年出国,不会读《天下真小》恐怕都要读你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了。”我想这恐怕不是笑话,而是事实。《曼》书充满的是一位曾在北大荒吃过苦的美丽女子来到外国后横冲直撞拼打天下的传奇性故事。严格说来,周励不是职业作家,而是职业妇女。她的经历确实可为当今有志在国际打天下的青年
借鉴。
因为同住曼哈顿,又同样喜欢纽约这座充满生气与魅力的城市,我与周励成了好友。周励说我的瑞典太太和她的德国先生都具有某种“东方风韵”,即东方家庭价值观。我们同样爱好旅游世界和欣赏歌剧芭蕾。她对意大利、古希腊、法国和俄国的人文史、艺术史抱有极大兴趣。我们不仅经常在各种活动中见面,她还有时开着奔驰车到东19街我家大楼将我载上,或去东60街邻公园大道她的府上聊天谈文学,或去64街China Fun中餐馆共享午餐。几年前,我在上海电影文艺沙龙应邀参加了周励与她的一群年轻朋友的聚会。在那个五光十色的上海之夜,她对我说:站在花园饭店门口,正面对着老锦江,背后是迪生,前面是流光溢彩的淮海路和国泰电影院……这是她儿时最熟悉、最喜欢的地方。一阵微风吹来,她说让她的“每一颗细胞都感到舒服”!我又何尝不如此?20世纪40年代,我也最熟悉这里的一切。和她(他)们在一起,使我感受到中国青年一代精英身上散发出的生命热力与开阔思路。我恨不得自己能年轻几十岁,加入这个队伍中去。
身为商人,周励却酷爱文学、艺术、历史、音乐这些无法贴上标签去买卖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她充满了对生活的激情。她的书为何会常年畅销不衰?恐怕要素之一是《曼》的激情与爱国情结。近日看到去年10月刊《美国文摘》中一篇评论《曼》出版十周年的文章,现摘于此:
2000年“五一”劳动节,上海书城签名台前人潮汹涌,气氛热烈,长长地等待签名的队列里,有父亲带着儿子,有母亲牵着女儿,有“老三届”的知青,有干部、商人、在校的大学生,有年近八旬的老者,还有刚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一位排了五十分钟长队的上海交通大学女学生,当她终于挤到签名台前,眼中含着晶莹的泪光说:“周励阿姨,我是看着您的这本书长大的……”
…………
海涅曾讲过:“文学一旦变为铅字,就不属于作者本人的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曼》并不属于周励个人。在互联网上,许多经典藏书网站都有这本书,在中国一些大学的中文系和商业管理系的课堂上,教授们演讲着这本书。这本书应属于北大荒人,属于周励那一代人的精神财富,属于所有热爱这本书的读者。
…………
可以说,《曼》展现了一个时代,亦影响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人。
我想,在美国各州各大城市,这些年来,一定有许许多多像周励这样的具备聪明才干和奋斗精神的中华儿女,才让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市场铺天盖地,“与时俱进”。
人,切不可将自己未经历、未体验的事物轻易冠以“虚妄”之称,这与“鸵鸟钻沙”之举同样不可取。在我眼里,周励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富有内涵与魅力的成功职业女性。另一方面,即使对她的书有一些不同声音或批评,我想她亦足以有“承担得起”和虚心听取的宽宏与大度。
我刚过了八十生辰,近三个月病痛缠身,一直想写,却不能集中心思,今天总算如愿完稿,能为这本被称作是新时期留学生文学里程碑的小说作序,对我的晚年也是一种欣慰和乐趣。
周励,希望我们还会在美丽的上海淮海中路上相聚,愿那时我的“每一颗细胞都舒服”,不再受病痛缠扰。
生活是美好的。能健康地多活一天是多么美好。我衷心地希望拥有了“年轻”“健康”这两个最大本钱的中国新一代读者能珍惜年华,胸怀抱负,不懈奋斗,为国争光。
2002年9月30日于纽约
董鼎山(1922—2015),当代知名英美文学评论家、作家。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密苏里大学新闻系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图书馆系,曾担任国际笔会纽约华人作家笔会会长,被誉为中美文化交流大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