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半个圣人的“心学”到底是什么?指引生活的良方OR会补但补得不多的“鸡汤”?读懂悟透200余句圣人语录精华,入世治事轻松通透,为人处世得心应手
|
內容簡介: |
《阳明语录》作者高邦仁将王阳明智慧反复拆解、整合,体悟、应用,历经将其由厚读薄再丰厚的心学探本溯源过程,最终加以修订。以调查问卷的科学性方式,摘取现代人关注的,对做人行事、解決现实问题有帮助的至理箴言,回答了“什么是本体、一”“为什么致良知、格物”“如何洞察私欲”“如何解决今天的问题”等追问,并对母句加以注解﹣言辞简练,解读深刻。
本书可以当作随身读物,不时翻看,相信你会发现:困难不难,问题易解,修心有道,成长迅速!读完你将拥有蓬勃的力量和实在的获得感!
|
關於作者: |
高邦仁,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学专业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系经济学硕士,第三届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理事,第九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青联常委,德本咨询联合创始人。
|
目錄:
|
目录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_1
简单说,什么是良知 _19
简单说,为什么要致良知 _49
如何致良知,如何格物 _67
洞察私欲 _127
知行合一 _177
什么是本体,什么是一 _191
引喻杂谈 _237
解决今天的问题 _269
编后记 _275
|
內容試閱:
|
序
五百年前的阳明学,何以对今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王阳明求道精神的魅力,是人类创新文明的需要。
人类社会始于蛮荒,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今又开始向后工业文明过渡。传统既是历史的惯性,也是其创造力的源泉。传统的遗慧已经成为创造新文明的必要条件。
历史的这次转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一个农业文明的创造者沦落为工业文明的模仿者,其复兴梦的实现只能靠为创新文明做贡献。我们从 19 世纪中叶就开始为之奋斗了,估计要到 22 世纪中叶才能圆梦。这三百年可大体等分为三个一百年,依次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圆梦。
在第一个百年里,中国付出了几千万人伤亡的代价,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进入了世界政治强国的行列。
第二个百年已经过了大半,中国为稳定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几亿廉价劳动力,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指日可待。
第三个百年是我们的最终期待,生命和劳动力不再成为世界青睐的贡献,而是靠贡献智慧赢得世界人民的尊崇,成为世界文化强国。
让我们通过体悟阳明圣道,认识传统在创新文明中的角色,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遗慧,寻找新文明的种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董光璧
丙申孟冬
北京名流花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