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編輯推薦:
国内首本英汉对照的爱德华·托马斯诗歌全集!
內容簡介:
此译著是译者在其博士论文《早期道家、生态批评、人类世:爱德华·托马斯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磨而来。译文主要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尽最大努力忠实地再现托马斯的诗艺和诗学理念;在忠实于原作思想的基础上,译文采用了格义策略,借用传统道家生态诗学的视角译介托马斯部分诗作,力图有理有据地为托马斯构建一张新的“身份名片”即“类道家诗人”,以期丰富对托马斯的研究,希冀为中西研究托马斯的学者搭建一个跨时空、跨文化、跨文本的交流平台。
關於作者:
爱德华.托马斯(1878—1917),20世纪著名的盎格鲁—威尔士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生于英国伦敦,卒于法国阿拉斯战役。其一生虽短,却于逝世前近三年,才思泉涌,诗兴大发,共作诗歌142首,流传于后世。诗歌涵盖了战争、爱情、家庭、动植物、乡村自然风景、民俗风情等主题,诗风沉郁隐忍,富含哲理,语言质朴纯净、苍劲有力,既有散文的抒情性笔调,亦有文艺批评的犀利笔锋;格律上,既有韵律诗,亦有自由诗。已故桂冠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曾赞誉且尊其为现当代英国“所有诗人之父”。 因托马斯的诗中隐射“一战”情形,且其自身战死沙场,故其普遍被视为“战争诗人”;又因其诗中涉及自然风景描写,其也被称为“生态诗人”或“自然诗人”。
许景城,诗人、译者、学者,硕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师,阐释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英国生态批评期刊《生态公民》(The Ecological Citizen)编委会顾问。2018年,获得英国威尔士班戈大学文学批评与翻译学博士学位,并取得由伦敦三一学院颁发、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认证的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TESOL(Level 5)。擅长中、英文诗词写作和英汉互译,诸多作品见于《英语世界》《外国文艺》《世界汉学》《复旦谈译录》等刊物,以及流传于网络。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林苑“双龙”译丛,参编《中国典籍英译析读》(主编之一,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西方文化基础》(编者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等多部大学教材。多篇学术文章发表于Modern Language Review、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Planet: The Welsh Internationalist等学术刊物(含A&HCI收录期刊)上。
目錄 :
目录
“爱德华·托马斯汉译集”序
埃德娜·朗利?作 III
年
风中飘荡
十一月
三月
老者
路标
雨后
间歇
他者
鸟巢
山中教堂
庄园农场
一首老歌(一)
一首老歌(二)
峡谷
空林
年
元旦
源头
六音哨笛
列兵
雪
艾德斯卓普
泪水
翻山越岭
苍穹
杜鹃
大头菜
无名鸟
磨坊池
人与狗
美
吉卜赛人
志向
房与人
离别
失去时方知
五月二十三日
谷仓
家园(非尽头)
猫头鹰
悬崖上的稚童
桥
良宵
然此物亦属
新房
谷仓与丘原
播种
三月三
两只凤头麦鸡
你会来吗
小道
黄蜂陷阱
传说
风与雾
绅士
罗勃
挖掘 (今日思绪)
恋人
悼念(复活节,)
头与瓶
家园(过去我常常走)
健康
小商贩
她痴爱
歌
猫
愁思
今夜
四月
荣耀
七月
白垩矿场
五十捆柴
莎草
亲手建了一座玻璃房
话语
言道
树林之下
刍事
梦
小溪
山杨
磨坊水
心之所盼
挖掘(何事令我铁锹)
两间农舍
鸡鸣
十月
唯剩阳煦
画眉
自由
此事无关对与错
年
雨
云霞如此轻淡
路
白蜡林
二月午后
我可能会爱上您
诗人物语
没人像你一样
佚名
黄罂花
家园(美好清晨)
融化
倘若我碰巧
倘若我拥有
何为我所予
致海伦
风之歌
像雨的触摸
当我们俩漫步时
高荨麻
守望者
我未曾见过那片土地
樱桃树
下雨
有些眼睛谴责
日曾闪耀
百感交集
马队头戴黄铜挽具
你说之后
白云
清晨
记得那是临近
鲍勃之道
曾经
绿色之路
绞刑架
幽林
值得一笑时
岂能马上
流逝,再流逝
女孩双眸清澈
他们将何去何从
喇叭
初来乍到
园中孩童
灯熄
长屋狭室
瑟聆居
绿道
漆黑野甸
年
真爱之哀
译后记
许景城?作
內容試閱 :
“爱德华·托马斯汉译集”序
埃德娜·朗利 作(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许景城 译
1917年4月9日,爱德华·托马斯殁于阿拉斯战役之初。卒后百年,其声望极高。1914年12月,36岁的他,开始作诗。作为诗人的他,大器晚成,却英年早逝。这就意味着,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若深层次地欣赏其诗,皆需要时间。时至今日,托马斯已被公认为现代英语诗歌的奠基者之一。
这一点可从托马斯研究不断成为显学得以印证。近些年来相关出版物如下:2011年,马修·霍利斯出版了《如今条条道路通法国》,该书记录了托马斯生前最后几年的光景;2015年,吉恩·穆尔克罗夫特·威尔逊出版了更为全面的托马斯传记《爱德华·托马斯:从艾德斯卓普到阿拉斯》。另外,还有两部学术专著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问世,即安德鲁·韦伯的《爱德华·托马斯和世界文学研究》(2013)和拙作《明月共此时:爱德华·托马斯与英语抒情诗》(2017)。这两部作品暗示了托马斯在英语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挑选的爱德华·托马斯散文选集(六卷本)正在筹划当中。此外,这本汉译双语诗集也表明了托马斯诗歌翻译正往多语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意大利语翻译集刚出版不久)。另外,托马斯极大地影响了所谓的“新自然文学创作”,有关乡村、自然界和环境的文学作品,如罗伯特·麦克法兰等人的著作。托马斯被认为是第一位真正的“生态”诗人。最重要的是,他是现代诗人中难得的深受
“大众读者”喜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同样深受其他诗人,如W. H. 奥登、泰德·休斯、谢默斯·希尼的青睐。时至今日,在诸多一流英语国家诗人的作品中,托马斯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见。
托马斯在成为诗人之前是一名散文作家,其创作成果包括了乡村游记、沉思论文集、印象主义素描集、传记等。然而,成为诗人之前,他同时也是一名评论家。之所以成名晚,另一个原因在于其思辨论著还未公开于众。
事实上,1900—1914年(这期间诗歌处于相互融合状态)他曾是一名卓越的英国现代诗歌评论家。此外,他还评论过诸多当时盛行的早期英国诗集。除了其评论极具批判性与鉴别性之外,他的英语诗歌知识浩瀚犹如一部百科全书。以下这段评论为托马斯于1908年所作,暗示了其所处的文学世界,表明了其对诗歌的热爱,其诗歌信念,以及作为新诗布道者所呈现出来的挫折感:
我们的诗人认真地汲取当下生活、社会、政治、哲学和艺术的养分……然而,我们意识到他们在获取应有的声望与影响力的道路上历经巨大且截至目前难以逾越的诸多困难。经典的、深受好评的或品质精良的诗歌,重印数量丰硕,同时也引起了大众读者的关注;不只是诗歌,还有散文,皆满足类似的需求……外国文学和译作依旧增添了更为高深的防御之墙,而这需要新诗去不断攀登……此外,作者数量,尤其是诗人的数量倍增,令读者在选择上感到非常困惑。一名蠢货,口袋里装有10英镑,便能轻而易举地让诗歌爱好者必选的作品销量徒增1本。最后,在一个离心的时代,原则和目标不计其数、模糊不清、难以界定、混乱困惑,甚至相互冲突,并且缺乏好的批评,甚至缺乏略好的权威批评,所有这一切都蒙蔽了预期想听到诸多高尚优美之语的听者。
托马斯本身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那种评论家。此后,他便在那个“离心”时代发出了“高尚优美”之诗音。或许,他并不知道,自己早已是一位诗评家了。当然,其诗作深藏着深刻的批判性思维。他对W. B. 叶芝、D. H. 劳伦斯,尤其是罗伯特·佛罗斯特所作的诗评,极富先见之明。可见,托马斯对诗歌的批判性有助于唤醒他的诗歌创造性。托马斯和佛罗斯特之间的英美友谊是伟大文学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是自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以降,英语诗人间最重要和富有创造力的一次相遇。从审美角度看,那也是与早期华翁和柯翁相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浪漫主义先驱们一样,佛罗斯特和托马斯相信诗歌应洋溢着言语:即佛罗斯特所谓的“句—声”。托马斯将佛罗斯特的诗歌信条总结为“完全忠实于最富表现力的亲密言语所展示出来的口吻”。
托马斯和佛罗斯特(像叶芝一样)也认为,言语能让所谓的“传统形式”的句法和韵律节奏重新焕发生机。从这一层面看,他们与“现代主义”诗人,如埃兹拉·庞德、T. S. 艾略特等早已分道扬镳,因为后者喜爱更加转折反意的分离形式。托马斯则通过使用极其精巧的、富有韵律结构的变体,以及使用超凡脱俗的诗节形式,来更新传统诗歌形式。佛罗斯特以身示范,对托马斯从散文作家到诗人这一转变的过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同样重要的还有托马斯对整个英语诗歌事业的奉献精神——这种奉献精神被战争所强化。那场浩大的战役对于托马斯来说,犹如一位暧昧的缪斯。1915年7月,她带领他入伍参军,导致他1917年4月死于战场。他的黑暗之诗《流逝,再流逝》将战争看作“让青年变为粪丸”的毁灭力量,然而,战争或许有助于唤起读者将托马斯的诗歌看作是一种文化防御或反抗的行为方式。此外,其作品也潜藏着托马斯对其他英国诗人作品的品读。在《罗勃》一诗中,托马斯肯定了语言与风景紧密的历史关系,从下面的诗句中,可见一斑:
汤姆高个子,搂抱柴火来,莎翁厅中遇,开口便聊天,冰锥挂墙隅。……
故此,诗歌是托马斯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阵地。
1917年陆军少尉托马斯托马斯的诗歌,犹如一段通往战争的旅程。尽管极其关注自然,但他的诗歌与其说极具自然主义写实风格,不如说更具象征主义意味,因为其诗作涉及了所有心理和玄学层面上的议题,借此揭露了“一战”早已让现代性更加“离心”这一特征。另一首幽暗之诗《鲍勃之道》,写于1916年6月。这首寓言诗反思了名与物、诗与史之间的复杂关系,讲述了一位农民喜欢树木,并沿着一条无名巷道种植榆树,而这样做无意中摧毁了这条巷道。正如诗歌结尾所言:多年以后,鲍勃?海沃德离世,如今无人经过那里,因为榆树外的火车与迷雾已将小道变成阴郁之境和泥沼,仅名字“鲍勃之道” 幸存着。
这组意象“阴郁之境/和泥沼”暗示了战壕的情形,象征了托马斯诗歌所要面对的阴暗未来。“田鸫”(即槲鸫)指代“战争诗人”托马斯。这“幸存”下来的头衔却发出了一种积极的信号。它预示了托马斯诗歌的幸存:本书便很好地证明了这种幸存。
作于贝尔法斯特
2017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