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龙江医派是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诸多因素作用逐渐形成的,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学术流派,在近现代全国诸多中医学术流派中异军突起。本书以53期《月刊》为研究蓝本,从中搜寻出医家身份的佐证材料,对论文进行分类整理,提炼抗战时期龙江中医群体的学术思想,结合抗战时期黑龙江地区的社会、自然因素综合分析总结此群体学术特色形成的原因及龙江医派形成的必然性。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七章。上篇为学术思想总论:第一章,总结当时龙江中医的发展概况,通过分析社会、历史、地理、气候、风俗等因素,引领读者概览彼时彼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学术环境,以助读者理解抗战时期龙江医家学术思想形成的先进性与局限性;第二章,总结抗战时期龙江医家除学术特点外的群体特点;第三章,基于《月刊》原文对彼时龙江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整理,并高度凝练,以便读者总体把握其学术特点。下篇为第四章至第十七章,将纳入研究范围的《月刊》论文按照学术内涵分类为九章,以供读者思辨探源。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供中医学生和医师学习和借鉴,对促进全国中医学术流派挖掘、整理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且对丰富全国中医学术流派及内涵有重要价值。
|
關於作者: |
常佳怡,女,医学博士,从事龙江医派及仲景学说理论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副秘书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研室副主任。《龙江医派会刊》编委,《龙江医派丛书》编委,全国医学院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化教材《金匮要略讲义》《金匮要略理论与实践》《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保健学》编委。
|
目錄:
|
上篇论
第一章 抗战时期龙江中医的衰与兴
第一节 根基薄弱
第二节 废止
第三节 龙奠基
第二章 抗战时期龙江中医群体特点
第一节 寒地
第二节 中西汇通,严容
第三节 自强自省,学验互证
第三章 抗战时期龙江中医学术思想
第一节 学术理论
第二节 方药应用
第三节 辨治急性热病
第四节 辨治内伤杂病
第五节 辨治妇科疾病
第六节 辨治外科疾病
第七节 卫生预防
第八节 统一术语
……
下篇 《月刊》撷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