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该丛书由阐发体现中华元素的若干文化事象的系列作品组成,如《剪底生花(剪纸)》《酒里乾坤(酒)》《对联新谭(对联)》《坐隐忘忧(围棋)》《四时节气(节气)》等,共 5 册,100 余万字,是一部图文并茂、四色印刷、学术品位较高的文化史丛书,也是一部关于“中华文化元素”的系统研究丛书。该书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将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采取“即器即道”的撰写方法,试图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元素,昭显中国文化的特质、流变和前行方向。
|
內容簡介: |
《中华文化元素丛书》之一。节气时令是与我们先民认识天地自然时序的时间框架,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间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该书详细地叙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产生的重要影响,深刻揭示了“节气”这一中华文化元素的重要作用。
|
關於作者: |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兼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与社会治理专委会委员、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岁时节日文化、传统礼仪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社会治理等。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多次获政府与行业学术奖励。
郑艳,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现就职于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