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被支配的占有欲:为何我们总想要更多?

書城自編碼: 380102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作者: [英]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傅小兰 赵科 李开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4631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瘦肝
《 瘦肝 》

售價:NT$ 454.0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編輯推薦:
1.世界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探索所有权心理如何塑造人类这个物种并控制我们至今的开山之作。
2.天花板级心理学专业译者天团翻译、清华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严飞倾情导读。这本书邀请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老师及其团队翻译及解读,译文具备高水准专业性与准确度。同时邀请了清华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严飞深度拆解本书,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全书重点。
3.交叉学科×前沿科学×实证研究。这本书结合进化生物学、基因遗传学、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等前沿科学,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政治层面的议题,尝试对所有权心理进行更为丰富的定义,揭示其起源、历史与未来。
4.帮你成为更清醒的消费者、更睿智的决策者、更独立的思考者。如果说山下英子是在教我们如何断舍离,那么胡德则是在告诉我们为何人总是戒不断占有欲。从占有物到占有人,从炫耀性消费到消费扩张,胡德不仅是对社会行为的宏观考察,也是对经济学决策的微观考察。我们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如何避免成为被轻易收割的“韭菜”?如何不让情绪支配选择从而理性决策?如何认清自我与所有物、财富和幸福的关系?这本书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对现代经济社会与自我人生价值进行反思。
內容簡介:
·“上头”“冲动了”是如何决定我们的决策的?
·一身名牌才是成功吗?
·为什么献血必须是无偿的?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奢侈品?
·为什么全国性彩票被称为“智商税”?
·为什么我们工作时间长了,反而更穷了?
·为什么英国社会中不富裕的人投票支持脱欧?
·为什么家庭越贫穷,越会将微薄的收入花在不需要的东西上?
所有权赋予了我们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可能许多人盲目追求所有权,却没有真正去思考:所有权是从哪里来?为何连孩子都能理解什么东西是自己拥有的,什么是别人拥有的?所有权是否植根于思想产生的源头?
全球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探讨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拥有所有权,我们如何发展所有权的概念,以及为什么人类在这方面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力。这些问题的答案具备现实意义:当你明白所有权观念来自童年时期,你将会知道如何理解别人和教育孩子;当你明白拥有某物并不仅是完成简单交易,你就能发现自己的弱点是如何被操纵的;当你理解所有权是自我的延伸,你就有更好的谈判能力。

所有权心理纯粹是一种精神状态。这本书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所有权及其心理机制,挖掘我们痴迷于所有权的底层原因,无论对个人或群体、社会或环境,都大有裨益。
關於作者:
[英]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认知发展中心主任。曾任教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有200年历史的“英国皇家科学院圣诞演讲”的明星专家。著有《超感觉》(Supersense)和《自我的本质》(The Self Illusion)。 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岗位教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济南大学副教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研究员、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
目錄
译者序 人生所求不应在所有/傅小兰
导读 为何我们不容易因所拥有的而满足?/严飞
引言
第1章 我们真的拥有什么吗
谁捡到就归谁
何为财产
你是我的
父母的财产
政治所有权
你可以拥有想法吗
只是一个概念
第2章 非人类可以占有,但只有人类能够拥有
生存竞争
制造的思想
相对价值
你会袖手旁观吗
公地悲剧
第3章 所有权的起源
谁该拥有那幅班克斯作品
胡萝卜加大棒
那是你的吗
什么可以被拥有
谁能拥有什么
泰迪熊和毯子
超越简单的占有
第4章 只是关于公平
美国人更愿意生活在瑞典
独裁者博弈
礼尚往来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赏罚分明
让我们齐心协力
再见,经济人
第5章 所有物、财富与幸福
攀登成功的阶梯
消费扩张的结果
炫耀性消费
为悦己者容
财富为何无法带来快乐
选择正确的池塘
金光闪闪的文化
柠檬精和高罂粟
国家的财富
第6章 我即我之所有
延伸的自我
商品拜物主义
“怪异的”人们
自私的我
损失的心理预期
输不起的人
第7章 放手
一鸟在手
追求的快感
无法放手
心之所在即为家
动摇的地基
所有权让我们更快乐吗
尾声
致谢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引言
如果把地球从始至今的存在历程比作时钟走过的24小时,那么我们这个物种,即大约30万年前进化出的智人,在距离午夜零点只剩5秒左右时才出现。在宇宙漫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不过是一个极短暂的瞬间,甚至你的存在都是一个奇迹。如果你想想其他无数从未相遇的卵子和精子,以及所有那些原本可能存在却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就会明白我们中任何一个人出生的可能性都小得几乎为零。如果你正在阅读这本书,那么你就很可能已经获得了许多人无法企及的人生机会,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和阅读书籍。即使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的存在其实已经非常幸运了。然而,这么宝贵的人生,我们通常会如何度过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不懈地追求所有权,以及捍卫属于自己的东西,防止被其他人夺走。
我们的存在本身是如此幸运,然而,我们当中许多人即使生活在富足的社会,仍致力于尽可能多地积攒物质财富,并且深信这就是自己的人生意义。然而,当我们已经实现了基本的需求,并且相对舒适,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却难以让自己感到满足;人类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总是想要拥有更多。仅仅生存在这个物理的宇宙中并不能满足人类的欲望,更确切地说,我们感到了一种冲动,希望占有的越多越好,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拥有的越多,我们就越好。我们的肉体是由遥远的宇宙大爆炸产生的星尘微粒构成的,它让我们拥有短暂的一生,然后我们却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索取对宇宙某些部分的主权!这不仅是在舍本逐末,而且根本毫无意义。
人活一世,为财产而奋斗,为之守护,对之觊觎,把生活的目标归结为一切我们可以拥有的东西,结果我们总会死亡,归为尘土,这些如此努力得到的财富下落如何,却永远不得而知。我们就像用一生的时间在沙滩上建造带有塔楼和护城河的沙堡,以抵御入侵者,结果它们最终被时间的浪潮冲走。我们并非无知,我们知道人终有一死,钱财乃身外之物,但追求财富是一种让我们不顾一切的本能,成为我们中许多人的人生目标。
我们由我们拥有的东西所定义,所有权的心理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人们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守护自己的财产。对终将死亡的命运心知肚明,这本应警醒人们,对所有权的无尽追求最终是徒劳的。然而,在1859年,450人乘坐“皇家宪章号”从澳大利亚的金矿区返回英国的利物浦,途经威尔士北海岸时遭遇海难,溺水身亡。许多人不愿在离家如此近的地方舍弃黄金,最终却被重重的黄金拖下了水。在人类历史和神话故事中随处可见许多贪婪而愚蠢的故事,从传说中的迈达斯国王拥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却无法享用他的财富,到现代金融机构和全球经济不断博弈,致使社会反复出现时而繁荣、时而萧条的经济周期,普通人的生活被搅得支离破碎。看来不是只有赌徒才沉迷于财富积累,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我们的生活总是受到我们所积累的物质财富的控制,每一代人都会抛弃祖辈留给我们的大部分东西,开始获取属于我们自己的新东西。仅仅拥有尚且不够,确切地说,我们还想追求更多的东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在满足自己获取的强烈欲望。个人财产与个体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拥有的东西在宇宙中划分出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20年前,我和妻子金继承了她父母的遗产,金的父母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这些财产都是他们一直珍惜使用的日常用品,我们至今仍然在用其中的一些,但把大多数都搁置在阁楼里。我们本应处理掉这些物品,但我妻子下不了这个决心,因为处理掉这些物品就意味着抹除了最后一丝关于她父母的有形痕迹。
我们所有人都会通过自己拥有的东西留下自己存在过的痕迹。收藏品和古董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与过去的联系。我喜欢参观拍卖行和二手店,看着填满人们生活的各种财产物品,我时常深感惊叹,那里所有的物品都曾经属于某个人,这个人也许也曾把它视为最值得拥有的物品。这些物品的主人可能通过辛苦奋斗才得到它,为拥有它曾心满意足,或者甚至赔上性命只为获得它。它也许是一枚英勇勋章,一系列玩具车收藏品,或是一面银背镜——所有这些物品都可能对其主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果你知道你所珍爱的私人物品最终会被丢弃或被卖给一个完全不相识的人,你会作何感想?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一些人显然比其他人更痴迷于物质主义,但所有权揭示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这关乎人类物种究竟被什么所激励。“motivate”(激励)这个词用在这里很贴切,因为它在英文中源于“emotion”(情感)一词。为什么我们会有拥有的需求?为什么所有权会让人产生这样强烈的情感?
富人比穷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可以购买更多的东西,但财富代表的不仅仅是经济地位。准确地说,我们与许多我们拥有或渴望拥有的东西之间有一种情感联系。我们以为幸福来自得到我们想要的,但我们想要的往往不能让我们幸福。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称之为“谬望”(Miswanting),这是人类的一种通病。我们只是不太擅长预测获得物质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和满足,对于所有权来说尤其如此。事实上,许多商业广告之所以奏效,就是通过给我们洗脑,让我们以为拥有特定产品就能让我们更快乐。
举一个让很多西方人骄傲和快乐的例子,那就是拥有人生中的第一辆汽车。许多人会为之努力,引以为傲,并将在必要时全力以赴捍卫它。这辆汽车甚至成为他们身份的一部分。每年都有车主为了确保车辆不被盗而严重受伤甚至死亡,即便这些车是租来的或者上过保险,会有盗抢赔偿。这并非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关乎所有权的问题。当有人威胁要抢走我们的东西时,我们会做出不合理的行为,好像这威胁是针对我们个人的一样,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和财产之间产生某种危险的关系。据称,有车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汽车不被盗走,甚至会做出徒劳的努力,比如站在加速行驶的车前,或紧紧抓住被盗汽车的前车盖。然而,当有时间冷静地思考时,很少有理性的人会为了一辆汽车的价值而搭上自己的性命。但与此同时,当我们看到邻居买了辆新车,就停在车库前的车道上,我们很容易对自己的汽车感到不满,迫于压力要换辆更高级的车。所有权加剧了竞争。在这个不断攀比、总想胜人一筹的竞赛中,我们不可能共赢,因为总有人领先,也一定会有人落后。
此外,所有权也会带来长期后果。我们中的很多人会购买和消费超出自己所需的物品,我们知道这是对后代不负责任的行为,却明知故犯。我们正在消耗有限的资源、能源,并不断增加碳排放,进而导致气候变化。地球上大量的人口及人口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而我们的消费模式是造成这一现象最关键的因素。就每个个体而言,谁都不觉得自己有责任。与其他70亿人相比,我们都辩解自己的行为微不足道,并提出质疑:为什么别人可以肆意消费,而我们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即使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孩子随时赴死,但所有权是一种能如此激励人的动力,以至我们不会轻易为下一代改变我们肆意挥霍的消费主义观念。
世界观察研究所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关于人类行为的《世界状况》报告,其2011年的报告显示:
在过去几十年中,无论以任何标准衡量——家庭开支、消费者数量、原料提取,工业国家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一直在稳步增长,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迅速增长……如果最富裕国家的消费愿望都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在地球因被消费主义掠夺而恶化到面目全非之前,成功地将消费遏制住的前景将是黯淡的。
这份报告后面还提到,针对每一类消费,提供的证据都是压倒性的,但其中有一个简单的数值计算值得引起注意。目前,地球上人均拥有1.9公顷的生物生产用地,用于供应资源和吸收废物,但地球上的人均已使用土地面积已高达2.3公顷。这些“生态足迹”的范围从美国人平均使用的9.7公顷到莫桑比克人平均使用的0.47公顷不等。世界人口预期将会以每年增加830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个局面只会进一步恶化。我们又怎样才能解决这种日益严重的不平等呢?
如果所有权激发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不平等,那么即使是最狂热的资本家也能看到事情已然失控。世界上不到1%的人口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财富,这点燃了动荡、叛乱、起义、革命和战争的火焰。中国和印度的总人口超过27.5亿,其中多数人都很贫穷。发达国家怎么能够心安理得地打压其他国家,防止它们达到同样的繁荣,以此来捍卫自身财富特权地位呢?冲突往往会引发战争,引发战争的原因有很多,但所有权冲突是其共性。欧洲的难民危机引发了欧洲民众的仇外心理和对失去所有权的恐惧,并相应地转向右翼保护主义。政治话语里充斥着所有权和控制权,无论是特朗普修建隔离墙来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还是英国退出欧盟以阻止移民劳工和难民的涌入。
为什么当下我们需要阅读这本书?为什么我们要为所有权是冲突的根源这件事而感到担忧?争夺资源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数据告诉我们,当今人们的生活实际上比过去要好得多。事实上,在衡量人类幸福的所有关键指标上,现在的生活都比几百年前好得多,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世界就像被困在一辆手推车里正往地狱而去,这一现象被称为衰落主义,即相信过去比现在好得多。
过去几年的各种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富裕国家的公民都极其坚信世界正在变得更糟,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在经历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并不认同这种悲观的态度。与之前一样,衰落主义这种扭曲的观点再次被右翼政客所利用,他们为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煽风点火。衰落主义的由来有很多,从人类认知中的各种偏差(包括对过去的美化和倾向于更关注未来的危险,尤其是当你已经拥有财富的时候)到那个众所周知的谚语“坏消息才是好新闻”。衰落主义解释了为什么当你对未来抱有不合理的恐惧时,极端的行动和政客似乎必然出现。
与这堵悲观之墙形成对比的是,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极度乐观,他认为末日论者正在煽动毫无根据的恐慌。从暴力、健康和财富等各种衡量进步的标准来看,世界正在变得更好——即使这些都是以增加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而实现的。我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预期将来会有更健康、更富裕的生活,这意味着生活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这种情况又能持续多久呢?这种肆无忌惮的消费主义造成的环境破坏怎么办?平克认为,这不用担心。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我们接近一个危机点,人类就会拥有克服逆境的创造力和智慧,并将始终拥有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我希望他是对的,但更谨慎的做法是,在当下就应尝试改正我们已知的正在导致环境问题的行为,而不是相信未来我们会有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就是我们已经面临的确凿无疑的危机,而且不会很容易或很快地就得以解决。对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变得对地球上的生命更加不利。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极端悲观主义和极端乐观主义都是同样危险的。悲观主义的问题在于,它会让人产生一种“这有什么意义”的宿命论,认为试图改变是徒劳的,从而不做任何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而寄希望于未来科学和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盲目乐观主义同样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它忽视了解决和改变当前行为的迫切需要。
毫无疑问,未来科学和技术将会克服当前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过度消费所产生的许多问题,但通过加强教育,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来避免生态灾难。人们越富有,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关心环境问题。例如,2018年BBC(英国广播公司)《蓝色星球2》纪录片中播出了海洋生物因海洋中的废弃塑料而窒息的画面令人惊愕,自此以来,在英国和多个其他国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环保运动,来呼吁减少塑料包装和废物的数量,这些塑料制品是一次性消费经济的后遗症。虽然这样的努力似乎只是沧海一粟,但塑料吸管几乎已经完全从英国的酒吧和餐馆消失了。这可能只是人类改变的一个小小动作,但这个动作足以表明人们和企业在面对一个负面新闻时会迅速做出反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我们将在后面几章中探讨的那样,就像环保方面长期的责任缺失可能会产生问题一样,如果每个人都表示关切,解决方案也可能会出现。受教育程度高、身体健康、富有的人们出于对衰落的担忧而发起了争取更好未来的运动,这正是因为人们不那么乐观地认为事情会自行好转或技术进步会提供解决方案。因此,生产商正在通过投资替代品做出回应,因为这是消费者所需要的。2019年1月,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品制造商之一陶氏公司宣布,将投入10亿美元,建立并领导一个全球企业联盟,以消除塑料废弃物,下一步的目标是再投资15亿美元。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我们可以预见,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人们会产生更大的能源需求,但为了获得所有权而伴随的消费主义是人类的先天桎梏,而我们应该放弃它,因为它本就是不必要的。就像过去30年里,西方对毛皮和象牙的需求被相关的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抑制一样,人类可以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为此,还有什么办法好过揭开所有权的秘密,来揭示究竟是什么在激励我们去获取那些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呢?
本书是第一本探索所有权心理如何塑造我们这个物种并一直控制我们至今的书。“拥有”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是如此常用,以至我们几乎没有注意到它,但它是人类心智中最强大的概念之一。所有权与人类行为深度交织在一起——我们做什么,我们去哪里,我们如何描述自己和他人,我们帮助谁,我们惩罚谁。文明的结构建立在所有权的概念上,没有所有权,我们的社会就会崩塌。这种对所有权的依赖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每个人如何学会获得或运用所有权的力量?为什么我们被驱使着去获取越来越多的东西?所有权如何塑造我们“自己”的身份?当你开始提出这些问题时,所有权这个我们都习以为常的概念开始显得无比陌生。所有权不再仅仅是一种法律状态、经济地位、政治武器或划分财产的便捷手段,而是一种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定义性特征之一。
我们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世上,又不带一物地离开世界,但在来去之间,在人生舞台上的短暂时刻,我们为拥有的事物或骄傲、或烦恼,仿佛我们的存在是由我们能拥有的东西而定义的。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我们的生活被这种无尽的追求所控制,即使我们这样做会给自己、后代,乃至地球的未来带来风险。如果我们想要改变,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所有权是什么,源自哪里,它产生的动机,以及如何在没有它的情况下同样活得快乐。
我们认为拥有东西会带给我们幸福,但其实正相反,它往往会导致更多的痛苦。很少有人能在回首自己专注于财富积累的一生时诚实地总结道:“这是一段值得经历的人生。”我们陷入了追逐的陷阱,以至我们很少真正领会到这个过程中的获得或代价,无论是对个体、人类或地球而言。当你仔细想想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过程中的所有努力、竞争、失望、不公平,以及最重要的,造成的所有伤害,你会发现,不断地努力获取其实是在浪费生命。然而,我们似乎停不下来。我们像着了魔一样——但如果理解了为什么我们渴望拥有,我们就有望驱除这个恶魔。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