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

書城自編碼: 380030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郗戈 吕翠微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851892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69
《 传习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三全本) 》
+

NT$ 458
《 王阳明心学:典藏修订版(畅销多年的阳明心学读本! 一本书讲透王阳明心学,精华解析,通俗解读) 》
+

NT$ 276
《 中国人的修养 精装珍藏本 名社佳作 百年藏书 蔡元培的修身之道 公民必读的道德实践之书 国人急需的修身指南 》
+

NT$ 429
《 性经验史(第四卷) 》
+

NT$ 1877
《 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报告(全国卷)-(全2册) 》
+

NT$ 254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尼采的代表作) 》
編輯推薦:
* 本书集合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青年骨干学者关于人学的重点论文。整体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旁征博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学术著作。
*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本书的出版为广大读者透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开创的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思想理念以及实践举措提供了理论支撑,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力注脚。
內容簡介: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入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亟待人学做出理论回应。 本书为中国人学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主要收录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著名高校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近40篇。这些论文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这一主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学审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展现了人学研究直面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自觉,为透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开创的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思想理念以及实践举措提供了理论支撑。
關於作者:
郗 戈
1981年生,陕西商洛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聘任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兼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中国人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研究领域为《资本论》哲学思想、社会发展与现代性问题等。主要著作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3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吕翠微
1973年生,黑龙江海伦人,哲学博士,教授。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近年来,承担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41项;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部分论文被CSSCI收录、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教材9部;获得教学科研成果奖21项,其中省政府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目錄
目录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学审视
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历程、特性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基于人的现代化视角
中国式现代化新路的超越和规律性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文明”
论人类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论马克思劳动异化论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差异及中国作为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女性发展的人学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探索及其经验启示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反贫困思想与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民本”“爱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从“民本”“爱民”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升华
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体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主体之维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兼论“美好生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人学价值意蕴
——以方法论的视角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和引领人的现代化
民生视角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思考
共同富裕的人学之维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行动纲领
四、人学基础理论研究
“天人合一”思想需要完成现代转化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逻辑进路
人的定义的解构与重构
中国精神的本质规定及其内在逻辑
从原著翻译来理解《资本论》中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概念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哲学基础
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人性复归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
现代性之后的主体困境及其当代发展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新诠
——历史、可能、现实的三重视域
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生成逻辑与实现进路
——基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视域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现代性劳动的透视与批判
马克思私有财产批判的人学意蕴
——基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文明社会的逻辑缘起及基本特征
编后记
內容試閱
序言:
中国人学学会第23届年会开幕词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 丰子义
各位专家学者、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以这样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的特殊方式来召开会议。在会议前前后后的筹办过程中,佳木斯大学领导和其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会议组织者和工作人员为会议的召开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人学学会和参会的各位代表,向佳木斯大学领导和其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与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代表学会,向在线上线下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2021年)的年会比较特殊,既是一个研讨会,又是一个学会换届会议。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这一主题是根据现实需要决定的。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现在,现代化新征程的具体目标已经确定,这就是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如何落实、推进。这是一个大课题。对于这一课题,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认真研究,我们的人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和我们的人学有什么关系?并不费解。简单说来,社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a。这就从深层次上打通了二者的渠道,并将其融为一体。也就是说,讲社会现代化,不要忘记了人的现代化;讲人的现代化,也不能离开社会现代化。由此说来,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学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有所作为。
说到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在我国也有一段历史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就开始兴起了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讨论,主要是围绕“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重点探讨如何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加速现代化进程,当时还翻译、引介了不少国外有关研究成果。限于当时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范式或格局:将社会现代化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把人的现代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者说,人的现代化是为社会现代化服务的。如198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在“走向未来丛书”中就有一本美国学者英格尔斯的《人的现代化》,该书的基本观点就是表明社会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并且依据实证分析,列出了十多个方面作为“现代人”的标准,尤其突出现代人的心理塑造。这本书的影响较大,引用率也较高。另外,当时的研究,经常运用对比性分析来说明社会现代化必须依赖人的现代化。如经常举例中东一些国家(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人均收入和城市建筑等比较可观,但其现代化基本上是用石油换来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习俗等基本上仍停留于传统社会,这样的现代化不可能长期持续。研究得出的结论: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现代化。当然,学界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社会现代化最终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的,必须突出人的各方面的现代化(如《新发展观》),但这种声音在当时并不占主流,不是主旋律。这是由当时国内外众多国家急于加快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的。这些年的情况就不同了。现在我们谈论现代化,观点和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目的与手段产生了大颠倒。在我国,今天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再仅仅是作为手段来看待的,而更重要的是作为目的来对待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为此,在我国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描述中,最后用总结性的话讲得很明确,这就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十四五”规划遵循的原则中,又明确讲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有这些表明,现代化的目标就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需要深刻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和重大理念。可以看出,同样是讲“人的现代化”,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突出的重心并不一样。
现在,我们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是社会全面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都有新的关注重点和问题,因而有其新的内容和实现方式。大致说来,今天的现代化研究,尤其是人的现代化研究,应当依据发展的现实,重点关注这样几个大的问题。
一是新的发展问题。现在,历经4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不同于以前发展阶段的标志,就是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原来的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强调高质量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引起的和决定的。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就现状看,发展中的“数量缺口”逐渐填满了,“质量缺口”还较大,或者说,过去“有没有”的矛盾基本解决了,现在“好不好”的矛盾突出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结构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人民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质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从“数量”向“质量”转换,显著增强我国发展的质量优势。所以,发展主题是由人的发展现状和要求提出来的。
与新发展阶段相一致的“新发展理念”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初省部级干部班上的讲话指出,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新发展理念涉及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等方面,但作为一个整体,围绕的一个核心、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贯彻这样的理念,才能把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可以看出,新发展阶段彰显的人学意义、所蕴藏的人学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就新发展阶段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来说,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新发展阶段必须对人的全面发展予以高度重视,离开了这一目标,新发展阶段也就没什么“新”之可言;另一方面,新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发展,又离不开人的发展。没有人的能力的增强,没有人才的支撑,高质量的发展也难以扎实推进。所以,二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
二是文明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而且创造了 人类文明新形态。一个是现代化新道路,一个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二者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统一的。或者简单说,现代化与文明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化就意味着、标志着一种文明。从历史上看,西方现代化的最初开创,就标志着近代文明的确立。正是借助于近代文明的确立和传播,才有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正是借助于现代化的推进,才有这种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其中就内含着一种新的文明。这种文明既不是中国传统文明的简单延续,也不是西方文明的简单移植,而是对人类文明新的探索,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像中国在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等理念和价值观念等,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或重要构件,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无论是新道路还是新形态,都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继续加强文明建设。而要加强文明建设,最为根本的就是要提升人的文明水平。因为是否文明、文明的程度高低,说到底是人的观念、行为问题。离开了人这一主体,无所谓文明及其高低的问题。因此,各种文明建设必然要求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境界、能力,要求一代新人的塑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价值观在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文明建设与发展起着支配作用。无论是价值目标、价值追求,还是价值标准、价值选择,都与文明密切相关,因而价值观的引导对于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加强理论研究包括人学研究的价值引领作用。当然,文明环境的形成、文明新形态的创立,又会极大地影响人的发展、影响人的文明养成。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人类命运的问题。现代化与全球化向来是共生共存的。现代化不可能离开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单枪匹马闯入现代化;反过来,全球化也离不开现代化,在传统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形成全球化。所以,要想建设现代化,必须走向全球化。特别是伴随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全球问题的不断加剧,人类社会确实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命运相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防控,人们都有深切的感受。但是,面对这样的世界格局,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潮流也相伴而生。一向标榜“世界主义”“自由主义”的美国竟然带头反对和抑制全球化,赤裸裸地强调美国利益至上,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盛行,致使世界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面对这样的大变局,人们不禁疑虑重重:现代化和全球化究竟走向何方?人类究竟走向何方?过去多少年很少考虑的问题,现在一下提到世人的面前。这些乱象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逻辑的较量。按照资本逻辑,发展只考虑的是资本的利益,完全不考虑人类的利益、人类的命运。对于全球化也是如此,对资本有利的就加入,不利的就脱钩。因此,要想合理、健康地推进现代化、全球化,必须打破资本逻辑的统治,回归人的发展逻辑。这就是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确处理个人、民族、国家和人类发展的利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只有形成这样的体系和格局,现代化才能顺利推进,人的发展才能顺利实现。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也有赖于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有赖于全球文明环境的形成,离开了这样的存在和环境,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句空话。
总的来看,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没有对人的问题的高度理论自觉,很难透彻地理解、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念、价值指向以及各种重大举措。我们的人学研究应当对这些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作出有益的探索,为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