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編輯推薦: |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坚守金融为民初心的内生需求,是实现金融供给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在数字化浪潮下,明确数字化内涵、明晰转型方向、明白着力重点是商业银行的决胜关键。
本书兼顾政策性、理论性、前瞻性以及操作性,立足于国家政策的推动指引与国际经验的科学借鉴,总结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发展能力与系统支撑体系,构建了纵、横、深三维分析能力框架。作者从银行的零售、公司、交易、风控等核心业务出发,剖析其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结合当下金融科技融合应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炼出商业银行数字化建设的关键能力,同时兼顾实践性与操作性,可作为广大银行从业者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参考书、案例库和工具箱。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优秀实践经验,紧扣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政策性需求,构筑了指导其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战略框架,并配套研制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自评工具,旨在为商业银行寻找大变革时代下的发展方向提供思路,构建适合自身禀赋的经营路径,在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本书兼顾政策性、理论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可作为广大银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数字转型工作的参考书、案例库和工具箱。
|
關於作者: |
杨农
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访问学者,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和特华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导师;出版各类著作26部(《战略合作经济学》《非正规金融:根源、运行及演进》《 金融数据资产:账户、估值与治理》《现代金融市场》《银行的秘密》《中国债券市场》《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等),公开发表论文和理论文章150多篇;先后任安徽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
王建平
工学硕士,拥有20余年金融行业咨询服务经验,历任多家知名咨询机构高管,领导多家头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从方案设计到系统落地的系列项目;主要研究和服务方向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数据资产化、数据中台,数字化业务场景与业务模式创新,企业架构规划,敏捷转型等。
刘绪光
管理学博士,保险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先后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金融行业基础设施、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从事风险管理与数据治理工作;熟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参与保险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二等奖、金融科技研究课题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著有《数字账户、平台科技与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数据资产:账户、估值与治理》等。
|
目錄:
|
第一章
纲举目张: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内涵与框架/ 001
一、数据、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002
二、数字化转型的金融逻辑与科技逻辑/ 008
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什么/ 014
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做什么1/ 018
第二章
他山之石:国际银行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比较/ 039
一、战略方面的关键举措 / 040
二、组织和人才方面的关键举措/ 041
三、技术和业务方面的关键举措/ 043
四、生态方面的关键举措/ 046
五、运行机制方面的关键举措/ 049
第三章
本土实践:国内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与经验/ 055
一、注重流量、场景与运营效率的数字零售银行/ 056
二、服务实体、产融一体化的数字公司银行/ 087
三、产业嵌入、高效组合金融服务的数字交易银行/ 107
四、敏捷与自主可控的数字支撑体系/ 115
第四章
价值释放: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 123
一、数字化客户经营/ 124
二、数字化渠道与生态/ 127
三、数字化产品创新/132
四、数字化运营 / 135
五、数字化风控 / 138
六、数字化合规 / 141
第五章
评估反馈: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评估框架与指引/ 143
一、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评估体系/144
二、数字化转型效能提升指引/ 156
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趋势展望/ 166
参考文献/ 174
|
內容試閱:
|
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时刻扮演好政府的银行、企业的银行、居民的银行三类角色,处理好跨业、跨界及跨境竞争与合作三组关系,塑造好ToG(面向政府)、ToB(面向企业)、ToC(面向个人)三种服务能力。以往,商业银行顺应我国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规模经济、资产优
化和资本积累。未来,商业银行需要关注实体产业链、供应链和科技创新链,顺应数字经济网络化、产业经济平台化和绿色经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依托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的良好循环。
立足新时代、谋划新发展、贯彻新理念,商业银行立于数字化时代的差异化核心能力培育,成于内外部价值链的资源融合与风险管控。面对数字化浪潮,不确定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商业银行需要坚守“金融为民”使命的初心,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增效,提高数字化创新和服务能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适应、拥抱变化,在银行价值链重构、延展的过程中实现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这或许是银行业在数字化浪潮的“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
虽然在方向上已达成了共识,但实践并非易事。正如国内某位银行家所说:“跟随客户走 入新的生态场景,却发现自己才是陌生人;努力打造数字化经营能力,却发现基础设施的筋脉还不通畅;想要搭上科技变革的快车,却感觉组织进化的速度还跟不上;想让组织更加轻盈,却发现文化的不够开放和包容让我们步履蹒器。”虽然前景远大,但是道路曲折,在转型方向上的诸多研讨,都需要在躬身实践中予以落地和验证。为帮助商业银行看清在大变革时代下未来的发展方向,构建适合自身能力的成功路径,在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本书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优秀实践经验,紧扣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性需求,构筑了指导其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战略框架,并配套研制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自评工具。
全书共分为5章,兼顾政策性、理论性、前瞻性和操作性。第一章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金融逻辑与科技逻辑开篇,对数字化转型进行界定,阐述其内涵和边界。继而结合咨询公司良好的实践与科学的方法,绘制涵盖“一个战略、五类用户、十大能力、四大支撑”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基础框架,作为全书纲举目张的逻辑统领。第二章聚焦他山之石,比较分析国际同业的优秀数字化实践案例,从战路性、协调性、创新性、开放性及平台化5个方面为读者梳理可供参考、借鉴的转型重点、难点和亮点。第三章回归本土实践,聚焦国内银行的负债、资产和中间业务,构建纵、横、深三维分析体系,分别从零售银行、公司银行和交易银行的业务切入剖析其在客户获取、产品研发、风险管控、运营提升等价值创造环节的重点工作,研究探讨产业金融、开放金融、生态金融和绿色金融的生态构建。第四章聚焦价值创造,总结提炼商业银行六大数字化建设的关键能力,包括数字化客户经营能力、渠道与生态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化风控能力及数字化合规能力。第五章侧重评估反馈,兼顾实践性与操作性,结合篇首提出的战略框架,对商业银行在实践操作中的对标落地提供指引和评估建议。
想,都是问题;做,才见答案。数字化浪潮带来的变革需要各家银行在实践中顺势而为,行稳致远。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广大银行业同仁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参考书、案例库和工具箱。如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本书完稿付梓,要特别感谢李伟斌、瞿柯利、李根、邬肖玢、陶皓源、王作衡、杨帅、孙爽、张淑芳、王晓锋在编写的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与支持。由衷希望本书可以与广大银行业从业人员形成共鸣,若能启发一二,更是幸甚。当然,如有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
2022.5.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