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债务之网:瑞士民商法的发展历史(1800-1900)
》
售價:NT$
345.0
《
ARM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详解(第3版)
》
售價:NT$
595.0
《
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
》
售價:NT$
310.0
|
內容簡介: |
魏晋时期,名士和名僧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常有相通之处,士僧互动交流十分频繁,这一点在《世说新语》中尤为突出。玄学与佛学的融合为士僧合流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魏晋时期许多名士和名僧的出现,为此时的士僧合流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考察南朝宋初社会风气对《世说新语》的影响。刘宋时期,皇族与僧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和谐融洽的,从宋武帝刘裕开始就与僧人有广泛的交游。二、以《世说新语》为中心,重点考察了东晋士族的出世心态及其事迹,考察的世家大族包括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殷氏、庐江何氏、高平郗氏等。三、以《世说新语》为中心,考察“僧人的名士化”这一现象。《世说新语》中的名僧大都善于清谈,广泛地参与了当时的人物品藻活动,具有魏晋名士所推崇的任诞之风。四、以《世说新语》为中心,分析了《维摩诘经》思想对东晋士人的影响:促进了士人清谈之风;使士人获得了真正的解脱;《维摩诘经》所提倡的“无分别”思维方式,能够使士人以圆融平等的心态待人处事。五、考察了《世说新语》与出世心态有关的词汇,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佛文化在中土的发展变化。
|
關於作者: |
姜广振,男,1972年出生于江苏沛县。2006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现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曾在《文艺评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名作欣赏》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目錄:
|
绪 论 001
一、研究对象 003
二、研究现状 006
三、研究的文献、方法与创新之处 010
四、本书的写作原则 012
五、本书的结构和内容 013
第一章 宋初社会风气对《世说新语》的影响 016
第一节 宋初诸帝与佛法 016
一、武帝近佛事迹 016
二、文帝近佛事迹 018
第二节 刘义庆生平及其近佛事迹 022
一、刘义庆生平 022
二、刘义庆的近佛事迹 025
第三节 崇佛之风对《世说新语》的影响 029
一、《世说新语》涉佛条目概述 029
二、《世说新语》与《高僧传》比较 030
第二章 从《世说新语》看东晋士族的出世心态 037
第一节 琅邪王氏 040
一、王导 042
二、王洽父子 045
三、王羲之父子 048
四、王胡之 052
第二节 陈郡谢氏 053
一、谢安 055
二、谢万 058
三、谢玄、谢朗、谢道韫 060
第三节 太原王氏 063
一、王述及其子王坦之、王祎之 064
二、王濛及其子王修、其孙王恭 068
第四节 颍川庾氏、陈郡殷氏 072
一、颍川庾氏 072
二、陈郡殷氏 076
第五节 庐江何氏、高平郗氏 080
一、庐江何氏 080
二、高平郗氏 082
第六节 其他名士 085
一、谯国桓氏 085
二、汝南周氏 087
三、太原孙氏 090
四、许询 094
五、刘惔 095
六、范宁、卞壸、蔡系 096
第三章 从《世说新语》看僧人的名士化 099
第一节 清谈之风 103
一、清谈之内容 104
二、清谈之美 108
三、清谈之评价 112
第二节 品题之风 114
一、重才,尤重清谈之才 114
二、关注仪容之美 117
三、重视人的内在神韵 118
第三节 任诞之风 121
一、纵情适性 121
二、鄙薄世俗 123
三、重情 124
四、放纵 127
第四章 从《世说新语》看《维摩诘经》思想对东晋士人的影响 128
第一节 对士人清谈之风的促进 129
第二节 对士人出、处矛盾的调和 131
第三节 对士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137
第五章 《世说新语》有关词汇考 141
第一节 与僧伽有关的词汇 141
一、僧 141
二、尼 142
三、沙门 142
四、沙弥 142
五、法师 143
六、都讲 143
七、高坐 143
八、上人 144
九、文殊 144
十、寺 145
十一、佛图 145
十二、精舍 145
十三、钵釪 146
第二节 与“法”有关的词汇 146
一、经、论部分(书籍) 146
二、经义部分(义理) 150
结 语 154
附录一:从《世说新语》看佛教的社会基础 156
附录二:《世说新语》选录 188
参考文献 228
致 谢 2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