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的7种对话:建立持续一生的亲密关系 (加)苏·约翰逊
》
售價:NT$
345.0
《
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史研究
》
售價:NT$
500.0
《
废奴
》
售價:NT$
350.0
《
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 最新修订版
》
售價:NT$
640.0
《
重启春光
》
售價:NT$
214.0
《
“玉”见中国:玉器文化与中华文明(追寻玉出山河的前世今生,饱览中国万年玉文化的史诗画卷)
》
售價:NT$
690.0
《
官治与自治:20 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 最新修订版
》
售價:NT$
640.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內容簡介:
近代是中外交流的黄金时期。1833-1916年间,大量外文报刊在华出版流通,其中以英文报刊的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本书以英文报刊为主要材料,考察了近代英语世界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研究,从而思考中国语言文学是怎样在近代转型的。
本书以英文报刊为主考察了中国近代的语言变革、文学更新与通俗化等问题。在附录中也选译了《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 《教务杂志》(Th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Journal)、《中国评论》(China Review)等近代重要英文报刊中以中国语言文学为主题的文章28篇,它们展示了近代来华欧美人士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看法,也记录了中国近代历史中的生动细节。
關於作者:
狄霞晨
江苏溧阳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曾在台湾大学、神奈川大学访问学习。出版有专著《博学于文:中外思想学术交汇下的刘师培文论》等。
目錄 :
总序 1
绪论 1
第一章.从英文报刊看中国语言的近代变革 . 15
第一节 中国语言的选择 ..........................16
一、文言的层次 ...........................................19
二、白话与方言 .......................................23
三、白话文运动 ..........................31
第二节 晚清的汉语罗马化运动 ......................................35
一、汉语罗马化运动的由来 ..................................................37
二、《中国丛报》与汉语注音系统 ........................................38
三、汉语罗马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42
第三节 西人与白话语言运动 ...................................45
一、白话演讲 ......................................45
二、白话教育 ....................................47
三、白话出版 ...............................57
第二章 从英文报刊看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更新. 64
第一节 旧文学的批评 ...............................67
一、古典小说评论 ..................................68
二、小说技巧批评 ..................................70
三、近代小说地位的提高 ....................75
第二节 创造“新文学” ...................82
一、征文竞赛与“新文学” ..................84
二、小说创作与新文学 ..................................90
三、五四新文学的试水者 ......................................................93
四、基督教与五四新文学 ......................................................99
第三节 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建构与传播 ....................................105
一、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建构 ................................................106
二、中国基督教文学的传播 ................................................108
三、基督教思想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以“救赎”为中心 ............111
第三章 从英文报刊看中国近代文学通俗化 ....................................121
第一节 晚清白话运动与近代文学通俗化 ................................124
第二节 基督教小说与通俗文学的兴起 ....................................128
第三节 出版传媒与近代文学通俗化 ........................................133
一、印刷术革命与近代出版 ................................................135
二、近代传媒与通俗文学 ..................................141
三、通俗文学的普及 ...........................................144
结语....................................148
参考文献...............................155
附录一 中西人名及其他有关名词对照表.......................161
附录二 英文报刊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1833—1916)............168
后记288
內容試閱 :
总序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中最早出现“城市”二字:
“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说之,国家殷富焉。 ”《共产党宣言》说:“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城市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说:“离开了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的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不可想象。”著名的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说:
“这城市,象征地看,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变为一座城市。 ”
今天,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在中国,城镇化率也已在 2020年达到了 60%左右。尽管作为城市起源焦点的加泰土丘仍然众说纷纭,尽管中国诸多已被探明的原始城邑遗址仍被含混地称为“文化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深入的城市研究。作为解开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之谜的一个途径,为了让城市更美好,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市文化研究已然成为人类智慧必须承担的使命。
创建于 1979年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直以文学研究为己任,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以及所属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在 2015年成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文化研究也逐渐成为文学研究所的重要科研方向,并形成了学者辈出的研究团队;而身处全球超大城市——上海的区位优势,城市文化研究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历任文学研究所所务班子的心之所属,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005年,文学研究所确认“城市文化研究”为重点学科,以此为基础,将城市文化理论研究、城市文化应用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国际文化比较研究互相结合,互通有无,互相促进,使其既具有基础学科的厚实,又具有现实关怀的敏锐,学科建设得以较全面地发展。 2006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中,文学研究所的“城市文化研究”名列其中,并确立了城市文化理论研究、城市文化现实问题研究、城市文化史研究、城市文化国际比较研究 4个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整合研究力量,在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科技人文、公共文化、城市文化、文化产业、国际文化交流和比较文学、民俗和非遗保护开发 7个研究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等派生机构的先导下, 2020年文学研究所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城市文化”申报成功。 2021年 3月,经上海社会科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批准,以文学研究所作为运行主体,正式成立了院属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旨在将文学所多年来积累的包括城市文学、城市科技人文、城市公共文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城市文化交流、城市民俗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进一步聚焦整合、凝神发力,持之以恒,期有所成。
城市文化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历史虽然不是很长,但在西方学界已具备了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科体系,并出现了格奥尔格·齐美尔、瓦尔特·本雅明、刘易斯·芒福德、亨利·列斐伏尔、曼纽尔·卡斯特尔、大卫·哈维、简·雅各布斯、莎伦·佐金等一批学界领英。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城镇化和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的高歌猛进,巨大而生动的中国城市创新实践必然呼唤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理论。借 2021年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举办之际推出的论著《海派文化新论》,以及“城市软实力研究系列”“海外亚洲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系列”“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研究系列”,展示出近年来文学研究所和新成立的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在城市文化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与历年出版的《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一起成为所院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在此请教于行家里手,并接受社会各界检验,恳请不吝指教,批评匡正。
衷心祈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徐锦江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2021年 8月 1日于砥石斋
结语
晚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西人怀着启蒙中国的理想来华,他们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基督宗教、科技文化知识,先进的教育医疗理念,充满现代意识的语言文学观等许多足以改变时代的观念与文化,也提出了改变中国语言文学的想法。东西文化在灵活性和约束力上的差异在晚清集中地表现出来: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积淀形成了超稳定的结构,它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点,能够对不产生威胁的异质文化进行吸收。西方文化自从经历过文艺复兴以后,就一直处于流动和变化中。随着英法等欧洲强国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霸权地位,西方文化也四处扩张,对中国文化表现出“彼可取而代之”的侵略性。而中国文化依然希望维持其原有的内部秩序,与流动、自由的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自从天朝大国的美梦被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所打破,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矛盾与冲突尖锐激化,文化发生剧烈的动荡与变迁,各种社会力量和文化体系相互冲撞、碰击、渗透,中国中心论思想逐渐瓦解,中国文人的文化优越感也逐渐被自卑感所取代。晚清的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众声喧哗的局面,中国知识分子也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氛围中愈加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他者的西人的存在,也意识到了确立自我主体性的必要性。西人的文化启蒙活动为中国引入了现代性的价值,推动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
语言的多元共存是近代中国文化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深文言、浅文言、白话、方言、罗马字都不甘示弱,纷纷试图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中抢占一席之地乃至至高地位。在晚清这个充满了革命气息的时代中,西人、革命者、启蒙者们争先恐后地利用语言来传达各自的知识理念,建立新的文化秩序,中国的官方语言文字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语言在这个时代中正酝酿着本身秩序的改变。语言的构建是在自我与他者的交流、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对他者的认识和与他者的价值交换而建立起来的。只有在汉语的自我存在与其他外语的互相交流、对话、依存中,语言主体的存在才能充分全面地体现。现代欧化白话文的形成就是在西人的倡导和推动下形成的。
语言本身并不具备国家民族的政治内涵,在白话崛起之前,文言只是作为一种传统的书写工具而被文人士大夫世代使用。当白话被西人用来作为书写和传播的语言工具时,文人才开始重新建立起对文言的认识。白话也是因为文言的存在而被相对赋予了通俗的内涵。文言文写作的传统文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权力等级。文言和白话在中国的文化等级中筑起了一堵看不见的高墙,成了文化权力的工具。在西人语言运动引起骚动和批评的同时,伴随着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霸权的解体,书面语的空间被其他的语言形式所挤占,而文言文的中心地位也在不断被动摇。文言文的神话崩溃了,文化专制主义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挑战。更有活力的口语语体以一种所向披靡的阵势迅猛壮大,它冲垮了一切文言文的堤坝,新的文化价值系统随之产生。
西人使白话得以在书籍、报章、课本、演讲、教学、翻译等种种社会活动中使用,一定程度上使得白话从下层语言转化为社会语言,白话从而获得了社会价值。他们倡导白话文、“新文学”,代表了一种现代性的话语方式和思维模式。正是在这种跨文化、跨传统、跨阶级的碰撞与竞争之中,汉语逐渐摆脱了文言文的陈腐、罗马字的偏激和方言的局限性,最终由最具现代性的白话文一统天下,结束了众声喧哗的多语时代。西人主导的语言运动冲击了士大夫阶层的语言习惯和思考模式,模糊了阶层的界限,改变了文言文作为书面语的垄断局面,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森严的文化等级制度,为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铺平了道路。西人的言行撼动了文言的统治地位,很大程度上解放了长期受压制、受歧视的白话,顺应了中国文学言文合一的发展趋势。
文学观念也受到语言的影响,晚清中国文学呈现出的新质,一定程度上源自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变革带来了文体革新,而文体革新正是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变革有两个层面:文字符号层面和文体层面,当语言的变革尚处于文字符号层面时,对于文学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而当语言的变革达到文体层面的高度时,就会对文学变革产生极大的影响。
西人积极倡导的“新文学”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并引领了“新文学”的潮流。他们创作小说,通过自身的创作塑造、表达和重建了中国文学;他们引进了西方文学的形式与技巧,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学习外国小说的机会,也促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他们通过征文竞赛,有意识地宣扬了现代思想、传播意识、新的文学观念和时代精神。此外,西人对中国通俗小说的情节、人物、结构、视角、叙事、思想等方面进行批评,丰富了中国的小说理论,为近代文学变革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很多都成为新小说的突破点,并成为迫使传统文学价值体系崩溃和让位的有利因素。
西方的文学观念通过种种途径影响了五四新文学,基督教思想和元素深深渗透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并成了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基督教文学是西方传教士所倡导的“新文学”的理想形态。基督教文学在中国并没有获得成功,然而基督教文学却在中国的文学的基础上求变求新,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资源。基督教文学所倡导的文学理念也启发了中国的文学革命者,对中国作家的培养则激发了中国文人的创造力。
晚清的中国文学处于众声喧哗的时代,既有古典诗文,又有翻译小说;既有传统典籍,又有报章文学。小说的地位急剧上升,从末流成为主流,通俗文学大行其道,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西人与中国文学通俗化进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中国文化对宗教的冷漠以及近代化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得晚清的中国文人对基督教缺乏同情和理解,排外情绪和文化偏见使得西方传教士对近代文人的传教宣告失败。然而,西人所传播的西方知识和文化却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政局与历史走向,也影响了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西人在认清现实的过程中,也更为关注中国下层大众。他们了解到市民社会对通俗文学的需求,也积极地传播通俗文学。其次,随着语言霸权的解体,文言文不再是唯一的文学语言,文言中心论神话也开始崩溃。第三,大众传媒为近代通俗文化塑造了一个独立的公共领域,产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信息流通体系和舆论模式,从而为公共领域表达自身的一般诉求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在汉学家、传教士、革命者和市民阶层的共同推动下,在语言、大众传媒、教育等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通俗文化一跃而成为近代中国的主流文化,通俗文学成了主流文学,最适宜使用白话书写的小说更是登峰造极,取代古典诗歌登上文坛主流。
西人不仅研究通俗小说,自己创作通俗易懂的基督教小说,还通过征文等方式来吸引中国读者来创作。他们有意识地推动中国书面语言的变革,提高白话文的地位,带动通俗小说的崛起;他们引进的西方先进印刷技术降低了大规模机械复制的成本,缩短了印刷出版的周期,为通俗小说的出版提供了物质基础;他们还通过传媒等方式营造市民社会的通俗文化观念,为通俗小说的盛行提供思想便利。这样,文学从士大夫垄断的状态下解脱出来,直接面向普通大众,通俗文学也得到了普及。
西人提高了白话的地位,宣扬新的文学理念,创造基督教文学形态,并促进了通俗文学的普及。从西人的主观意图角度来看,他们力图启蒙中国,使中国摆脱愚昧、落后的处境。然而,他们的文化立场难免带有自己的文化偏见,在对中国文学景观再现的过程中,又不自觉地歪曲了中国文学的经验和思想。应该看到,他们给中国近代语言文学带来了现代性。现代性给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们带来巨变中的心理体验,晚清的中国知识分子就被卷入了这样的境地,他们发现时代允许自己去冒险、强大、快乐和成长,也可能摧毁自己所拥有、所知道的一切。现代性给了他们改变世界的力量,也改变了他们自身。
西人改变中国语言文学的意图和行动深深感染和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通商口岸的文人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与西人成了朋友,甚至成为基督教徒,并为他们的传教工作出谋划策。 a虽然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为西人工作最初都是抱着维持生计的态度,然而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
晚清文人面对着国家存亡的危机,生存焦虑与文化冲击使得他们迫切地需要寻找一种能够使中国独立富强的文化模式,而西人正是他们最好的西方知识提供者。 b影响了中国的文人,就等于影响了整个中国。他们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文化主义者,然而在与中国知识分子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拥有了文化霸权。近代来华西人中不乏殖民主义者,很难摆脱西方中心论的成见。西方文化优越论使得他们的世俗活动难免打上帝国主义扩张的烙印,引起了中国文人的反感和民族情绪。他们的“宣教布道使命”与具体实践活动的效果或影响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内在紧张与差异,因而他们的意图很难全部付诸实践并获得认同。
他们在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几组矛盾:第一,宗教活动与世俗的文学活动之间的矛盾。从观念到形式,两者之间都有难以调和的差异,西人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磨合的痛苦,是西化还是中国化?历史为我们揭晓了答案;第二,西人群体与中国文学知识分子(或士大夫阶级)之间的矛盾。传教士希望可以“拯救”众生,然而他们大部分的信徒却是下层民众。士大夫阶级不但不肯入教,而且成了阻碍他们传教的最大障碍。西人意识到,只有通过教育、文化等手段来对中国的年轻人进行教化,才有可能改善他们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第三,西人与中国民众之间的矛盾。他们虽然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教徒,然而这些教徒中不乏依附教会势力的地痞流氓以及贪图利益者。他们的存在加上某些传教士的行为不当激化了民族矛盾,引发种种教案血案。
近代中国英文报刊虽然大部分都是西方人所办,但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时代风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研究作为中西文化交流载体的英文报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国、中国人及中国语言文学,也能够为今天我们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启迪。 1833—1916年,对于宇宙、地球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对于中国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变局时代。考察这一时期的英文报刊可以发现:中国的语言已经在发生着由文言而白话的近代变革、传统的文学观念与形态也在逐渐被西方文学所取代。百余年后,再来审视这段惊心动魄的中西文学、文化交流史,依然有许多未知在等待我们去发掘。中国的英文报刊虽然边缘性的,却站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双行道上:它们在向西方传递中国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观点,充当了中西双方的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