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我们为何疏远,又怎样亲近:成年子女与父母相处的难点及解决之道

書城自編碼: 379732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者: [美]约书亚·科尔曼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366722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美国亚马逊高分作品,长居亲子关系主题榜单前列,引起众多读者共鸣与反思。
★美国资深心理学家、当代家庭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创作,以上百例家庭心理治疗经验为基础,帮助因亲子关系疏远问题而困扰的人找到解答,给予心灵慰藉。
★名人推荐,《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作者洛莉·戈特利布给予高度好评。
★以十余个家庭心理治疗案例为线索,根据实例解读分析成年子女与父母走向疏远的深层原因,提出对应建议,给出和解策略,建立相处新规则。
★为成年人打造的家庭关系指南,聚焦成年子女与父母的疏远问题,帮助双方相互理解,重建亲密关系。
★文字温柔、平和、直击心灵,带读者踏上一场理解与反思之旅。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为那些与父母或成年子女产生隔阂、关系疏远的人提供的一份亲子关系修复指南。书中不仅揭示了疏远的隐藏逻辑,还为因疏远而备受煎熬的人提供了实用的建议。
作者约书亚·科尔曼博士的女儿与他断绝联系好几年,但他们最终还是走向了和解。他作为心理治疗师,还为100多名受疏远问题困扰的患者提供了诊疗与指导,发现这个过程实际上被许多人认为是“个人成长的引擎”。通过将疏远置于现实与社会背景中,科尔曼博士帮助父母与成年子女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心态,探寻疏远的根源,并让双方找到与彼此、与自己的和解之道。
本书为读者提供语言和情感工具,让父母与子女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以“理解”为核心,帮助人们理解亲人、理解自己,重塑健康的关系。
關於作者:
约书亚·科尔曼博士(Joshua Coleman)
美国资深心理学家、作家、当代家庭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擅长亲子、夫妻、家庭关系的诊断与修复。他曾任职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还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伦敦大学和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做过精彩演讲。他的文章被多次刊登在《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芝加哥论坛报》《新闻周刊》等知名杂志,备受读者欢迎。他作为心理治疗师,经常受邀出席各种电视节目。
目錄
作者按语
前言
究竟是不是父母的错
这本书是写给谁的
di1章 我们的亲子关系还有救吗
不愿做出改变的父母
寻求和解的子女
承认错误的勇气
如何维护我们的关系
第2章 导致疏远的主要原因
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父母离异
新进入家庭的儿媳和女婿
子女患有精神疾病或成瘾症
治疗师的误导
子女有时候感觉离父母太近
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分歧
社会观念的转变
丢掉父母,找回自己
家庭冲突含义的变化
家庭中的精英领导制度
父母在抚养中扮演灵魂伴侣的角色
第3章 结婚,离婚,疏远
子女与父母中的一方结盟
同理心与接纳
新的妻子,新的生活
母亲和继母,女儿和继女
迟暮之年的父母要离婚
情绪变化处于不同频段的母女
疏远的核心——不被遵守的界限
打破不良反馈循环
发现父母的婚外情
法院、法官和律师本应履行的责任
父母其中一方的谎言
第4章 成年子女的精神疾病和成瘾症
子女的精神疾病给家庭带来的压力
也许子女只是在逃避羞耻感与缺陷感
个人主动权的不足
精神疾病与阶级
深陷困境的子女
遗传因素或许是始作俑者
人格障碍让和解充满挑战
父母与子女相处的经验法则
第5章 心理治疗与被误导的童年印象
治疗师的盲点与偏见
如果我有另外一种父母该多好
家庭冲突的核心更多是心理上的
不对等的权力天平
错误的标签
做不做“糟糕”的父母是可以选择的吗
对父母的误诊
选择了缺席的父亲
第6章 女婿、儿媳和“精神控制”
控制欲极强的看门人
有社交焦虑症的儿媳
为什么子女的性格发生了改变
父母对女婿或儿媳常犯的错误
如果问题出在子女本身
为何男人结婚后更容易与父母疏远
为何兄弟姐妹不愿和解
为什么切断了与所有人的联系
第7章 兄弟姐妹的疏远对其生活及周围人的影响
父母不平等的爱
成年后兄弟姐妹的相互疏远是否应该归咎于父母
帮助兄弟姐妹理解彼此的家庭治疗
自由地表达隐讳之言
寻求对方的理解和同情
第8章 金钱如何使父母与成年子女渐行渐远
不想奖励“不良行为”
如果将遗产略过子女留给孙辈
如果是有虐待倾向的子女
将子女从遗嘱中剔除给双方的关系雪上加霜
父母给子女的遗产分配不均
父母不想让儿媳获利
为什么父母感受不到子女的在乎
父母会因愧疚而答应子女的请求
第9章 被抛弃的祖父母和被当枪使的孙子女
想要见到孙子的祖父母
家庭冲突的背后是文化冲突
婆媳关系恶化的本质
代际之间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祖父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疏远也许是人们对衰老的鄙弃
努力走向对方的改变策略
di10章 疏远与心理创伤
愤怒与疏远
饱受疏远之痛折磨的父母
di11章 父母会受到的社会性创伤
令人难捱的节假日、生日和婚礼
当被别人问及子女或者孙子女
丧失社交能力
无法拒绝的邀请
伤害婚姻或恋爱关系
夫妻双方互相指责
di12章 相互理解是打开和解之门的钥匙
成年子女的视角——疏远与追求幸福
父母的视角——难以宣之于口的道歉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分歧点
和解是一条漫漫长路
和解就是万事大吉吗
后记
理解的力量
內容試閱
伤心,担心,懊恼。
在我看来,你之所以拿起这本书,或许是因为上面这几个词正是你此时此刻心情的真实写照。伤心,因为你与自己的至亲之人失去了联系;担心,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此生是否还能够再见到他们;懊恼,因为你不明白为什么与他们的关系会走到这一步,明明你对他们是如此挚爱。
每次在接受全国性媒体采访时,我都会收到大量转介患者和与子女疏远的父母发来的电子邮件。所有人都会发出同样的感叹:“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样!”人们通常不会与朋友、同事甚至是自己的家人谈论与亲人关系疏远的事,因为他们担心别人会说长道短,他们担心有人会说,或者在心里嘀咕:“你对自己的家人做了些什么?一定是件很可怕的事。”
与我联系的许多人都是任何一代中最尽心尽力、受教养程度最高、最有爱心的父母,他们阅读了大量的育儿书籍;他们在抚育儿女上投入的时间会让历代父母感到相形见绌;他们为孩子提供的经济支持远远超过了自己从父辈那里所获得的经济支持;他们不辞辛劳、孜孜不倦地钻研导致孩子焦虑、抑郁、学习障碍、自卑、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以及所有其他诊断结果的原因;他们会认真倾听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梦想,以便能够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往生活幸福和事业有成的最安全、最安稳的道路。焦虑、恐惧、睡眠不足、咖啡因,这些已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为他们能够成为的最佳父母——一个从孩子出生之前就深植在意识里的目标。
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犯错。更糟糕的是,专家们关于什么是理想的育儿方式的看法每隔三五年就会有新的变化,因此也就很难知道这些父母们有可能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是一些意料之中的小错误,只需在不完美的地方贴几张笑脸即可,还是可以原谅的不大不小的错误,最好贴上一张“别放弃”的贴纸以示鼓励?又或者是有可能导致关系破裂的严重错误,必须贴上黑黄两色的危险品警示牌?
亲情关系中的对错程度难以衡量,与曾经最亲近的人断绝来往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正如与下定决心离开自己的人走向和解必定困难重重。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了疏远,当那个原本最在乎的人与自己相隔千里之外,你会感觉到生活中原本确定的事变得摇摇欲坠、支离破碎。那些曾经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温馨记忆,开始笼罩上一层疑云和自责。
我能理解,因为我经历过,而且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记忆。在我的女儿与我断绝来往的那一刻,这些往事又一幕幕重现。
我的女儿艾琳娜在二十几岁时同我讲了一番话。这些话是我心里知道却又害怕听到的。她说我让她感到失望。她说我没有在她需要的时候陪在她身边,她说我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新家,可我却从未让她感到自己属于这个家。她说我们的关系到此为止了。这是我人生中不得不遭受(或者说不想再次遭受)的最痛苦的经历。

我的父母属于上一代无忧无虑的中产阶层父母。他们不会担心自己失去权威,不会把自尊心建立在为人父母的表现上,也从没有为我的未来处心积虑。我和我的兄弟们每天可以看好几个小时的电视,早餐时吃大把的白糖,多得让人发怵。夏天的早晨我们会从家里消失,然后骑自行车回来吃午餐,然后黄昏之前再次消失。没有好奇又讨厌的邻居主动向我们提出有关如何限制我们行踪的建议。这是那个镀金时代,“有毒父母”的概念还没有在民间成形。
我的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的母亲每周都会和“女孩们”(她在“神殿姐妹会”里的朋友)一起打麻将、玩儿桥牌。父母每周末都会出去共度美好时光,只是并不将其冠名为“约会之夜”。我父亲经常周末去市中心的基督教青年会打壁球,丝毫不担心我和我的兄弟们是否会感到被忽视。他们舒服愉快地被我们忘记,而我们也舒服愉快地被他们忘记。没有互联网传播令人恐怖的每日新闻:发生在萨斯喀彻温省的绑架事件,发生在布恩维尔的儿童谋杀,以及如果你方法不对头,就要提防你的青少年孩子可能会输在起跑线。
作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年轻父母,我的父亲和母亲更多是受到本杰明·斯波克宽容、放任态度的影响,而不是在其后出现的行为主义者严厉的、惩罚性的做法。尽管他们没有打过我们,但我们能读懂他们的表情:要么赶紧撤,要么承受后果。他们很友好,但我们清楚自己在长幼秩序中所处的位置,不会弄错家里面谁是权威人物。我们也很幸运,因为当时的许多父母仍然将父母的权威当作控制或体罚孩子的许可证。
到了20世纪60年代,家人之间的关系向更友好的方向转变的趋势开始缓慢加速。对权利、自由和自我表达等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的关注也让美国家庭变得更为民主化。父母,尤其是中产阶层的父母,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子女的内心生活: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个体性。帮助他们减少内疚感或义务的困扰,或者以此作为动力。孩子们继续从被要求不许多嘴转而向家庭生活中心的地位转变,而且这一趋势一直畅通无阻地持续到今天。
但是,我父母这一代的中产阶层母亲和父亲之所以不那么担心,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担心的理由。尽管那时乡村地区仍然存在令人心痛的贫困,种族歧视仍然限制着许多人的机会,但是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萧条和战争结束后的共同牺牲和共同胜利。种族隔离正在缓慢解除,收入分配变得更加平等。在美国,雇主通常会提供医疗保险,而且许多工作都提供了养老金的保障。一个只有一人在职的中产家庭可以供两个子女上大学,而大多数蓝领工人的工资可以支付基本生活,从而减轻了大学作为一种步入社会的路径的必要性。而且当时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如果他们的儿子能够养家糊口,那么他们的女儿应该能够被未来的丈夫养活。
然而在美国家庭看似光明的未来之下却是暗流涌动。这些力量所造成的变化就如同天气变化一样,起初几乎无法察觉,直到它突然加速和加剧。战后关于一代定比一代强的共识开始消失。越来越多的新研究表明,这种因工会、基本生活工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减少以及社会不平等现象而导致的转变对家庭成员的幸福和寿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庭历史学家斯蒂芬妮·孔茨指出,前几代人的经济安全网的崩溃导致了心理安全网的崩溃。今天的子女罹患精神疾病的比率比以前更高,今天的父母也比前几代感到更加焦虑和困扰。
因此,难怪我们会看到,今天美国面临被驱逐的贫困家庭的数量比大萧条时期要多。与1975年的普通双亲家庭相比,现在平均每个双亲家庭的工作时间延长了26%,即每年工作时间增加了700个小时。这个数字比其他任何西方民主国家的工人都高。
中产阶层父母尤其感到困惑。一方面,他们拥有我父母那代人无法想象的奢侈品——更漂亮的房子,更高级的汽车、电脑、手机;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他们需要加班加点、加倍努力工作,需要取得越来越多的学位和资格,同时也会敦促他们的子女这样做。从医疗保险到大学教育等保障费用的成本的飞涨,也增加了他们对子女未来前景的担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