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故事由外及里地描绘了邋遢与整洁的千姿百态,从生活习惯到为人处世,告诉小朋友:原来,性格是如此的丰富奇妙。只有勇敢打破偏见,互相拥抱差异,你才能找到自由创造与遵守规则的完美融合。
2.童书奖天花板级的作者团队,文字作者和插画师均获得安徒生奖,翻译由2022 年艾瑞·卡尔“桥梁奖”荣誉得主阿甲完成。
3.真来自意大利的绘本不但艺术、浪漫、拥有哲思,还展现了是一种幸福人生的可能,不但孩子们喜欢,对大人也颇具启发。
|
內容簡介: |
邋遢老师很邋遢,却富有创造力。
整洁老师很整洁,而且喜欢规则。
跟着,来了露娜老师,她非常非常特别。
孩子们都知道,教与学,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
你的老师是哪一种?
这是一首欢快、搞笑的赞美诗,赞美了性格的多样性,甚至呈现了由两种性格差异造成的小矛盾。谁知道,这两种绝然的差异,还能创造出和谐呢?
|
關於作者: |
文字作者:法布里齐奥?西莱伊(Fabrizio Silei)又译 法布里奇奥?锡莱依
已引进出版:《捣蛋爷爷》(Mio nonno è una bestia),晨光出版社2020
《创意魔法盒子?小小城市建筑师》,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意大利著名童书作家、插画家、艺术家、雕塑家、设计师,是一位在众多不同领域都有所建树的一位作家。曾以《玻璃孩子》一书赢得2012年意大利安徒生文学奖最佳作品奖,评委会称其为“当今意大利儿童文学界最优秀的作家之一”。2014年,西莱伊获得意大利安徒生奖最佳作家奖。2018年他获得意大利斯特雷加儿童文学奖。他创作的儿童读物《玫瑰公交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各国出版,获得白乌鸦奖及 2012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提名。其代表作还有《皮球里的蟒蛇》《贝尔纳德与黑天使》《爱丽丝与尼伯龙根人》。
绘者:安东乔纳塔?费拉里(AntonGionata Ferrari)
已引进出版:
《小朋友和大朋友》(Bidella per amica,在“小豆包,上学啦!”合集5册中)天天出版社2017
《我是独生子》(Sono unico),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
意大利广受欢迎的著名儿童文学插画家,2006年被授予意大利安徒生奖“年度插画家”。他与意大利多家重要出版社合作,为众多儿童书籍做插画。
译者:阿甲,儿童阅读推广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2022年艾瑞·卡尔“桥梁奖”荣誉得主,是无书不读的大书虫,也是一个可爱女孩的爸爸。从事过多种职业,因为醉心于“为孩子们做点儿事情”而投身到整日与孩子们一起“疯疯癫癫”的事业里。2000年与萝卜探长等共同创办儿童网站“红泥巴村:献给孩子们的网络童话”;2002年共同创办“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积极推广儿童文学和儿童阅读活动历任国家图书馆文津奖评委。著有《图画书小史》等, 并翻译过100多种图画书作品。
|
內容試閱:
|
创造力与规则可以并存吗?
邋遢好,还是整洁好?邋遢老师和整洁老师,你更喜欢哪一个?答案似乎很肯定:当然是整洁比邋遢好!可是,真的这么肯定吗?
来自意大利的绘本《邋遢老师和整洁老师》充满了艺术趣味,故事叙事本身相当传统,创作者提供了两个极品的人物样板:邋遢老师的生活过得极其混乱,却在工作中极富激情和创造力;整洁老师的生活过得极其有条理,恪守一切规则。这样的两个样板很像是两面镜子,读者不妨拿来照照自己,或许会发现两边都能照见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你想当然地认为整洁一定好过邋遢,那么可以观察一下整洁老师过于刻板的生活,那种只有一根头发都要梳到极致的状态,你会愿意成为他或与他相处吗?
可贵的是,这本书的创作者并没有简单评判这两种生存状态,只是用幽默夸张的手法将其放大,留待读者自己去判断和选择。有趣的是,插画作者安东乔纳塔?费拉里固然是一位艺术家,文字作者法布里齐奥?西莱伊其实也是一位插画家、雕塑家兼设计师,所以他俩的合作会很自然地借用艺术史中的掌故来表达理念。比如邋遢老师谈论艺术时,“他会兴奋地给孩子们发颜料和画笔”,此时画面中已经看不到他的脸,那里狂放地挥洒出波洛克滴画风格的抽象画;与之相对的整洁老师在讲解艺术时,“即使最奇怪的图画也变得十分美丽”,此时他的脸也不见了,只有蒙德里安风格的三原色格子画。可见,在本书的创作者看来,邋遢与整洁所代表的两种极致状态并非艺术或不艺术的差别,而是理解与偏好的差别。不过在教学中,邋遢老师总是更愿意让孩子们亲自体验、用心聆听天籁,而整洁老师却总是更愿意自我陶醉地讲解并带着孩子们诵读。想想看,这是不是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你更愿意跟哪位老师学习呢?
两位绘本的创作者并没有让邋遢老师与整洁老师完全对立。比如在展示数学与绘画关系的对开页面中,表面上似乎在调侃邋遢老师擅长画画却数学不佳,连简单的除法都会算错,而整洁老师则反过来,数学一流却不擅长画画。但另一方面,邋遢老师也“会教孩子们从自然界中发现数字”,画面中呈现的毕达哥拉斯的黄金分割图示,恰好是打通数学与艺术的经典范例;而整洁老师所传授的“让很难的除法也变得简单”的呈现比例概念的技巧,其实也是相应的画面中达?芬奇名作《维特鲁威人》所呈现的完美人体比例。换句话说,邋遢老师与整洁老师这两种极致的代表,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甚至会出现“邋遢老师更偏爱学生中的小邋遢、整洁老师更偏爱学生中的小整洁”这样尴尬的局面。
高明的插画家其实从一开始就透露了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秘密。请留意看书名页画面的两个桃心,一个用随意的笔触涂画的红心,一个用相当严谨对称的手法制作的蓝心,显然前者让人联想到邋遢老师,后者会让人联想到整洁老师。但再往后面翻看,你会发现红色与蓝色会看似不经意地出现在每一幅画面中,特别是在邋遢老师的生活场景中也有丰富的蓝色,在整洁老师的生活场景中也有显眼的红色。我们可以说,红色(富有创造力的混乱)与蓝色(极富规则意识的刻板)只是这两位的主色调,只是在他俩刻意互相比较并竞争时,才会出现强烈到极致甚至排他的效果。
露娜老师的出现结束了这两位“为了对立而对立”的紧张状态,换之以情敌之间的争相表现。这位露娜老师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她似乎完美地融合了邋遢老师与整洁老师的特点,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这些特点最美好的一面。用句大白话说:在别人身上的缺点到她身上全变成了优点!——这怎么可能呢?是怎么做到的呢?仔细观察露娜老师的状态,你会发现她既没有为了彰显个性而放任疏懒,也不会纯粹为了恪守规则而行事刻板,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只为发自内心的欢喜,所以自自在在的,总能恰到好处。身为老师,她会融合大家之长为己所用,而且不去评判学生,既能欣赏小整洁们也能发自内心地喜爱小邋遢们!
这本来自意大利的绘本不但艺术而且浪漫,它没忘了在这样一个向下可以兼容到三四岁幼儿的故事中展现爱情的魔力。自自在在做自己的露娜点燃了两位同事的激情,因为爱情,他们开始努力改变自己,一方面努力“诋毁”情敌,另一方面又暗暗向对方看齐。其实这本身并不难,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改变往往根本上只是观念和态度的变化而已,学会欣赏自己所谓的对立面,然后就有可能变得更好。但露娜的品质中最难学到的是自由,她既不固守于规则,也不放任自流,既不特意去迎合别人,也不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她很懂得爱自己,所以才显得那么可爱。
这本浪漫的《邋遢老师和整洁老师》展现的是一种幸福人生的可能,我想不但孩子们会喜欢,对大人也颇具启发吧。
阿甲 写于2022年7月1日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