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田野政治学的研究进路,以地方社会历史结构中的典型个案村庄为对象,从国家化和地方性的分析框架入手,将村民自治置于长周期政治时空中,重新梳理和思考中国村民自治何以产生,为何发展,如何走向成熟的基本问题,进而从乡村治理角度反观中国式国家建构的基本逻辑。全书对村民自治及相关的学术研究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与精到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国家化”和“地方性”等原创性概念,并一以贯之地解释和分析中国村民自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热议后遇冷的村民自治研究推进、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
關於作者: |
任路,湖南益阳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华中师范大学“百村十年观察”项目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南农实验”项目总干事,兼任《中国农村调查》和《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执行编辑,现任湖北省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城乡基层治理与中国政治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出版《国家化、地方性与村民自治》等专著。研究成果获中国政治学会首届“青年政治学优秀成果奖”。
|
目錄:
|
序一
序二
序三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自我反思
二 研究现状:理论视野与文献评述
三 研究进路:话语转换与视角选择
四 研究框架:国家化与地方性
五 核心概念:自治及其概念谱系
六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与结构中的个案
七 研究基础:历史资料与田野工作
八 研究个案:村庄概况与制度沿革
第二章 近代之前的国家化、地方性与村寨自治
一 偏远之地:远离国家权力中心的边陲
二 郡县国家:传统国家的边陲国家化
三 以土治土:传统国家时期的地方政权
四 改土归流:传统时期的地方政权国家化
五 村寨之父:地方政权之下的基层社会权威
六 争讼不入官府:传统国家的基层社会规则
七 听调不听宣:传统国家的基层社会国家化
小结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国家化、地方性与村街自治
一 清末以来的地方权力危机
二 地方自治:清末民国时期的现代国家建设
三 地方主义:民国中后期地方政权建设
四 村街自治:民国中后期的基层社会国家化
小结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化、地方性与民主办社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基层社会危机
二 土地改革时期国家介入、群众动员与民主建政
三 互助组时期的基层社会与民主管理
四 合作化时期的国家化与民主管理
五 人民公社时期基层社会国家化与民主办社
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国家化、地方性与村民自治诞生
一 改革开放前后基层社会国家化退潮
二 重建秩序:公社解体中的传统村寨组织资源
三 村民自治: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的诞生
四 替代生产队:重组农村基层组织单元
五 村民委员会的理性化与草根性民主
六 从村到国:地方性经验的国家化
小结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化、地方性与村民自治发展
一 改革开放后非均衡的现代国家建设
二 “乡政村治”:村民自治与人民公社体制接轨
三 基层民主制度化与村民自治立法争议
四 地方性政策与村民自治行政化
五 党的领导、政策示范与建构基层民主
六 迟来的典型:政策示范与草根民主的国家化
小结
第七章 新世纪前后的国家化、地方性与村民自治困境
一 现代化进程中非均衡国家化
二 自治还是他治:村民自治的行政化
三 税费改革、乡村关系与悬浮型政权
四 自治重心下移:村民与村集体的力量
五 新农村建设:“服务国家”下的乡村关系
六 走向服务型政权的乡镇政府
七 扩大基层民主:村民自治的向上发展
八 基层民主过载:村民自治的发展困境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国家化、地方性和乡村治理
一 村寨自治、村街自治、民主办社与村民自治的纵向比较
二 国家化与地方性塑造乡村治理历史结构
三 国家化与地方性下村民自治的起源与发展
四 基于国家化与地方性基础上未来村民自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