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售價:NT$
1785.0
《
非线性定价
》
售價:NT$
755.0
《
艰难时代:亲历美国大萧条
》
售價:NT$
449.0
《
深入浅出人工智能
》
售價:NT$
352.0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NT$
449.0
《
外卷: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全球征途
》
售價:NT$
653.0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NT$
305.0
《
创作经典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一提起“海盗”,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金银岛》中的冒险故事、《彼得·潘》里邪恶的虎克船长、《加勒比海盗》里浪荡不羁的杰克船长……文学和影视作品常常将海盗浪漫化。而真实历史中的海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都是绘制藏宝图的高手?是喜欢吃喝嫖赌、任性妄为的恶人?或者是崇尚自由的冒险英雄?读完本书,你或许会找到答案。
內容簡介:
读者可通过本书对历史上的海盗活动一探究竟。本书涉及从埃及法老时代至今海盗活动的整个历史。但作者将主要篇幅放在海盗活动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段是17世纪引人入胜的“掠夺者”时代,海盗们掠夺的对象为西班牙美洲大陆——代表人物为亨利·摩根、血腥的弗朗索瓦·罗罗内等。后半段为18世纪初期——我们姑且称之为“海盗黄金时代”,“黑胡子”“黑男爵”和查尔斯·维恩等人正是在这一时期肆虐大海。在概述海盗活动的细节和全貌时,作者也深入解释了海盗活动在当时如此猖獗的原因。本书宗旨是去除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迷思和假象,展现野蛮残酷但趣味十足的海盗世界的真实情况。
關於作者:
安格斯·康斯坦
出生于苏格兰北部的奥克尼(Orkney),撰写有100多本历史主题的图书,其中大多由鱼鹰(Osprey)出版社出版。他写了很多关于海军历史的文章,主要作品有《海盗简史》《猎杀俾斯麦号》《西属美洲大陆的反叛》等。作为一名前海军军官,他曾在英国皇家军械库、伦敦塔和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Key West)的梅尔·费舍尔海事博物馆(Mel Fisher Maritime Museum)担任馆长。他是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也是苏格兰作家协会前主席。现在,他是一名全职作家和历史学家,并定居于奥克尼岛。
目錄 :
引言
第1章 古代世界的海盗
第二章 中世纪的海盗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老水手
第四章 地中海的海贼
第五章 掠夺者
第六章 海盗活动的黄金时代
第七章 海盗圈
第八章 最后的海盗
第九章 中国的海盗
第十章 现代海盗活动
第十一章 虚构作品中的海盗
结论
参考书目
內容試閱 :
引言 犯罪活动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公众对此话题亦颇感兴趣。因此,当伦敦一家出版商于1724 年出版《知名海盗抢劫与谋杀简史》(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Robberies and Murders of the Most Notorious Pirates)一书时,这本骇人听闻的海盗揭秘小说成为畅销书也不足为奇。这本书揭开了公海中暴力犯罪世界的神秘面纱,讲述了反抗社会、以海盗规则行事的男男女女的故事。当然,它也塑造了大部分海盗暴亡的别样结局。三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海盗的兴趣仍未消减。
对大多数人而言,“海盗”一词令人联想起一个漂泊海上的恶棍形象。他们养着鹦鹉,腿上装着木制义肢,爱用印花手帕,略带喜感。这一形象源自一个多世纪以来《彼得·潘》《金银岛》《加勒比海盗》等作品对海盗的漫画式描绘。如今人们将这些经过美化的海盗标识用于产品销售,从朗姆酒到家庭保险,无所不有。如同海盗自身一样,他们装饰有头骨和交叉腿骨的图像也已成为人们一看便知的标志,其意义早已偏离其黑暗邪恶的起源。
事实上,所有这一切在《金银岛》之前便早已产生,始于1724 年那本畅销书的作者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 Johnson)船长。 他对黑胡子(Blackbeard)、“黑男爵”罗伯茨(“Black Bart” Roberts)、“白棉布”杰克·拉克姆(“Calico Jack” Rackam)和查尔斯·维恩(Charles Vane)等人的描写引人遐想,使这本书在三个世纪后一版再版。
然而,他描写的海盗是真实人物。现今,虚构的海盗通常为浪漫或滑稽的人物形象。甚至历史学家也助长了这种趋势,使用的术语容易令人产生浪漫联想,而不会想到公海抢劫的残酷事实。“海盗的黄金时代”一词的创始人为海盗小说作者,而非亲身经历过海盗事件的人。真实情况与黄金时代或浪漫毫无关联。但这一词语仍然是常用的历史术语,用于指代历史上最为知名的海盗在海洋上环球航行、搜寻猎物的时代。
甚至“海盗”(pirate)一词也随着时间而发生了变化。编剧们不断设法将这一名称与其他名称混淆, 如 privateer、buccaneer、filibuster、corsair、 freebooter 和 swashbuckler。这些词的意义各不相同。“私掠者”(privateer)是指受政府批准的海盗,他们不攻击本国人民。法国人将这些人称为“海贼”(corsair),尽管这一词后来专指地中海的海盗,而非“私掠者”。“劫掠者”(buccaneer)是 17 世纪在加勒比海袭击西班牙人的强盗,而“掠夺兵” (filibuster)或“强盗”(freebooter)是用于指“掠夺者”(buccaneer)的法语词。“侠盗”(swashbuckler)是指 16 世纪的土匪或 17 世纪的剑客,但在 20 世纪该词被海盗小说的作者沿用,此后又被好莱坞采用。在海盗肆虐的年代, 这些词的大部分用法都与今天不同。最后说到“海盗”(pirate)这个词,字典 中的“海盗”一词指在海上抢劫他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人。他们通常对遇 到的所有船只进行攻击,而不论国籍。这个词的意义至少足够清晰。
但这些“海盗”自身有时也会跨界。例如,基德(Kidd)船长之前是一 名“私掠者”,后来变成了“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是一 名“私掠者”,但西班牙人只是将他称为“海盗”。亨利·摩根(Henry Morgan) 的情况更加复杂,他是一个以英格兰“私掠者”身份行事的“掠夺者”,但他大部分时间其实是一名“海盗”!尽管所有这一切现在听来令人费解,但事实上过去的航海者完全了解其中之义。我在本书中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开这些谜团,解释海盗活动的真正含义。
读者可通过本书对过去的海盗活动一探究竟。本书涉及从埃及法老时代至现代的海盗活动的整个历史,但我们主要集中于海盗活动的真正鼎盛时 期。这段时期刚好可以一分为二。前半段是 17 世纪引人入胜的“掠夺者”时 代,他们掠夺的对象为西班牙大陆——代表人物为亨利·摩根或血腥的弗朗索 瓦·罗罗内(Fran?ois L’Olonnais)。后半段为18 世纪初期,我们姑且称之为“海盗黄金时代”的短暂鼎盛时期。“黑胡子”“黑男爵”和查尔斯·韦恩等 人正是在此时肆虐大海。因此,在概述海盗活动的通史和全貌时,我们也将 深入了解这两个关键时期,并解释海盗活动在当时为何如此猖獗。 本书的宗旨是去除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迷思和假象,展现野蛮残酷但趣味十足的海盗世界的真实情况。本书讲述的是历史上真实海盗的故事。这些人时刻面临着海难、饥饿、疾病和暴亡的威胁,他们的职业生涯通常以月份而不是年份来衡量。如果说他们的生活有何浪漫可言,他们必定会觉得这种想法荒唐至极。
安格斯·康斯坦(Angus Konstam)
2018 年于爱丁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