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編輯推薦: |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粮食平衡水分测定理论,建立了粮食平衡水分测定方法,适合粮食行业的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
內容簡介: |
全书共分七章。第1章主要是平衡水分理论,介绍了粮食及农产品水分存在形式及测定方法、水分活度概念、水分吸着等温线的类型及描述方程的物理数学含义、水分吸附滞后现象的理论解释、水分吸附通用机制、等温线的用途。第二章主要是粮食吸湿性及描述方程、平衡水分测定方法及热力学函数。第三章主要是主要谷物和油料吸湿特性分析。第四章主要是粮食平衡水分应用基础,包括粮粒湿膨胀系数、水分扩散和迁移、粮食干燥性能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第五章主要是储藏真菌与粮食安全储运水分分析、高水分谷物储藏期预测。第六章主要是粮食吸着等热。第七章主要是平衡水分原理在我国粮食干燥和储藏中的应用,包括就仓干燥、储粮关键生态因子确定、南方存储15%水分稻谷的可行性分析、粮堆水分在线检测与智能化机械通风。
|
關於作者: |
李兴军
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结构生物学博士后、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工学部助理教授和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2007年8月起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院从事粮食生化与工程的研发,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系统测定了我国主要粮食种类及加工品的平衡水分等温线数据,研发的储粮智能化通风控制系统在降温通风中显著节约能耗,减少储粮水分损失。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以第1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二等奖1项,获得授权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17篇,EI论文8篇,中文核心刊物5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本。
|
目錄:
|
第1章 平衡水分理论
第1节 粮食及储藏物含水率测定的意义
第二节 含水率测定方法
第三节 水分活度
第四节 水分吸附等温线类型和物理数学含义
第五节 广义 GAB 方程与水分吸着光谱
第六节 水分吸附滞后现象
第七节 水分吸附通用机制
第八节 水分吸附等温线的应用
第二章 平衡水分测定及热力学函数
第1节 粮食吸湿性影响因素
第二节 粮粒结构组成与吸湿性
第三节 粮食平衡水分测定原理方法
第四节 水分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函数
第五节 粮油籽粒平衡水分测定与数据处理
第三章 粮食平衡水分测定及吸湿性
第1节 储藏条件下稻谷平衡水分数据
第二节 小麦吸湿特性及等温线类型
第三节 玉米吸湿特性及等温线类型
第四节 大米吸湿特性
第五节 油料吸湿特性
第六节 粮食吸湿等温线拟合的多项式方程
第四章 粮食平衡水分应用基础
第1节 粮食籽粒湿膨胀系数
第二节 粮食水分扩散
第三节 粮堆水分迁移
第四节 粮食干燥表现
第五节 稻谷烘干性能
第六节 干物质玻璃化转变温度
第七节 干燥速率及水分扩散系数
第五章 粮食平衡水分与储粮安全
第1节 储粮水分与真菌
第二节 高水分小麦的安全储藏时间
第三节 高水分玉米和稻谷的储藏时间
第四节 谷物油料安全水分估算
第五节 种子用粮寿命
第六章 谷物与油料水分吸着等热计算
第1节 谷物水分吸着等热计算
第二节 油料水分吸着等热
第七章 粮食平衡水分实践
第1节 平衡水分原理在我国粮食储藏中的应用
第二节 粮食就仓干燥
第三节 平衡水分与储粮生态系统
第四节 南方地区储存水分 15%的粳稻和中晚籼稻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 采用平衡水分方程检测粮食水分
第六节 平衡水分方程与储粮智能化通风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粮食,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除了要提高粮食的产量外,还应当重视粮食的安全储藏与流通。 粮食平衡水分理论是粮食吸湿、 散湿规律及其对粮食性质影响的理论。 它是粮食储藏学中的一个基础理论, 是研究粮食干燥、 安全储藏的重要参数, 也是设计干燥机械和机械通风的重要参数。 我国粮食储藏时间较发达国家长, 主要通过仓库通风调控含水率和温度来抑制虫霉生长、 保持籽粒活性及延缓品质劣变。 为了描述粮食干燥过程、 粮堆通风降温变化及改进物理调控, 必须了解粮食平衡水分(EMC)与平衡相对湿度(ERH)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对粮食 EMC/ERH关系的研究有近百年的历史, 描述 EMC/ERH的方程有200多个,对每一种谷物和油料筛选了最佳的方程。 而且每隔几年对生产中推广的谷物和油料品种进行平衡水分测定一次,以指导粮食干燥、 安全储藏及通风操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粮食储备环节的干燥、 通风等操作工艺利用的数据来自苏联。 我国科研界对粮食平衡水分数据进行尝试测定, 但是由于试验条件有限、缺乏计算机非线性回归统计技术,且粮食平衡水分测定工作量大、 周期长,所以粮食平衡水分测定一直没有系统开展。
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及 2013 年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下, 作者开展了我国大宗谷?粮食平衡水分测定; 建立了静态称重法粮食平衡水分测定法, 完成我国谷物和油料及其加工品共计 115 份样品的吸附 / 解吸平衡水分数据测定; 分析了每个粮种吸湿特性和最佳水分吸附方程, 并分析了安全储运水分及热力学参数吸附等热和解吸等热。 尤其是利用 CAE 方程绘制了机械通风所需要的平衡绝对湿度曲线图和编写智能化通风软件。 这为我国粮食干燥、 储存期间通风调控中降低能耗和安全储藏有重要意义。 同时, 本书介绍粮食收获后干燥、 流通及加工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反映了湿膨胀系数、 水分扩散和传递、 玻璃化转变温度、 烘干性能及储粮真菌和储粮生态学研究的进展。
本书由李兴军担任主编, 吴子丹担任副主编, 参与编写人员还有王双林、 郭道林和付鹏程。 全书共分七章。 第1章主要是平衡水分理论, 介绍粮食及农产品水分存在形式及测定方法、 水分活度概念、 水分吸附等温线的类型及描述方程的物理数学含义、 水分吸附滞后现象的理论解释、 水分吸附通用机制、 等温线的用途。 第二章主要是平衡水分测定方法及热力学函数。 第三章主要是主要谷物和油料吸湿特性分析。 第四章主要是粮食平衡水分应用基础, 包括粮粒湿膨胀系数、水分扩散和迁移、 粮食干燥性能及玻璃化转变温度。 第五章主要是储藏真菌与粮食安全储运水分分析、 高水分谷物储藏期预测。 第六章主要是粮食吸着等热计算。 第七章主要是平衡水分原理在我国粮食干燥和储藏中的应用, 包括就仓干燥、 储粮关键生态因子确定、 南方储存15%水分稻谷的可行性分析、 粮堆水分在线检测与智能化机械通风。
在建立粮食平衡水分测定方法时, 承蒙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任锡洪先生亲切指导。 在试验过程中,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张忠杰、 陆晖、 姜平、 栾霞、 石天玉、 唐芳、 李燕羽、 汪仲明; 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崇霞、 刘胜强;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专业硕士生张元娣、 李韦谨、 何靖柳、 刘丁;河南工业大学教师张来林、 王金水、 王若兰、 吕建华, 粮油储藏专业硕士生韦志彦、 任强、 张龙、 郑亿青、 陈治天、 刘静静、 徐咏宁; 吉林大学教师王昕、 吴文福, 食品专业硕士生李阳、 韩旭、 周子平、 范雪莹; 中国地质大学 (徐州) 环境保护科学专业硕士生曹志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专业陈逸鹏同学等, 提出宝贵建议或参与试验。 在粮食智能化实仓通风试验示范中, 天津市明伦电子技术股份公司、 重庆垫江国家粮食储备库、 山东省军粮储备库、 山东省平原龙门粮食储备库、保定市清苑区清苑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 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长乐直属库, 予以大力支持。尤其感谢德国普优米德有限两合公司北京代表处张媛媛硕士提供全自动水分吸附等温线动态测定仪的资料。 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欠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一、 粮食及农产品中水分存在形式
粮食及农产品是由一定量的水和一定量的干物质组成。 水分从零向上升高变化, 干物质通常保持恒定。 在实践中, 农产品水分不考虑干物质内存在的一些水分。 其存在的三种形式: ①结合水。 水分子与物质以很强的化学力结合成化学键。 ②吸附水。 受分子吸引力存在于系统中, 与吸附物质不太紧密联结的水, 比结合水缺少牢固结合。 ③解吸水。 以很弱的毛细管吸引力在材料细胞外毛细管空间松弛地结合。
结合水, 也称为胶体束缚水, 牢固地与种子中的亲水胶体如蛋白质、 糖类、 磷脂等结合在一起, 不易蒸发出来, 不具有溶剂的性能, 在低温下不会结冰, 同时具有与纯水不同的折射率。 结合水对蒸气压没有影响, 在通常温度下干燥不能够被除去, 但在高温条件可以除去, 它可分解为一些有机物质, 在数量上保持稳定。
解吸水和吸附水统称为 “自由水或游离水”, 自由水具有一般水的性质, 可作为溶剂, 在 0℃能够结冰, 容易从种子中蒸发出来。 自由水施加的蒸气压比空气中的普通水低。 这种自由水能在干燥过程中除去, 它的数量是可改变的, 通过测定产品含水率来评价。 在没有除去部分结合水的前提下, 无法除去所有自由水, 不能对含水率进行精确地测定。 烘干法测定含水率时, 假定所有质量的减少是水分的减少, 当质量达到某一值时, 所有自由水均被除去。 然而实践中并非这样, 依据此方法测定含水率的方法不是绝对正确的。 在干燥温度和时间标准状况下, 测定含水率的结果能够高度重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