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生产队(生产队亲历者的真实回忆,再现远去的那些人、事和日子)

書城自編碼: 379106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何永洲
國際書號(ISBN): 9787219113783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3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03
《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
+

NT$ 216
《 张晓风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典藏·彩插版) 》
+

NT$ 296
《 柏拉图的夜宴 》
+

NT$ 273
《 余光中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
+

NT$ 319
《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文坛泰斗余光中先生精选散文集,书写每一代人不可忘却的年少记忆) 》
+

NT$ 312
《 文化苦旅(余秋雨独家定稿版 ,作者直接授权,逐字修订! ) 》
編輯推薦:
【生产队亲历者的真实回忆】
本书作者中国作协会员、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何永洲,是生产队时期的亲历者,他出生、成长于生产队时期,参加过生产队管理,最后走出乡村、定居城市,在本书中,他以逾花甲之年,最真实地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乡雷公仙生产队的那些人、事、日子,非道听途说,非戏说,为我们留存了一段珍贵的记忆。

【还原再现远去的生产队生活】
“生产队”是一代人的独特记忆,今天已成历史。然而,那个时候的人、事、日子是什么模样,衣食住行娱乐是什么样子?那时,有威严的队长、一丝不苟的保管,有走村串户的手艺人——小木匠、豆腐嫂、剃头匠,以及热闹非凡的集体画面——交公粮、年终分配,还有有趣的集体娱乐——赶集、看露天电影,等等,本书为你一一还原、再现。

【乡土研究不可多得的样本】
“生产队”时期是研究乡土中国变迁史绕不过的一个阶段,本书截取了一个生动而具有代表性的横剖面,以故事为载体,一一描画生产队人、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乡土研究者了解当时的经济、文化生态,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样本。
內容簡介:
生产队是乡土中国变迁史绕不过的一个阶段。本书是一位出生、成长于生产队时期并参加过生产队管理的老人,以逾花甲之年,回忆自己的故乡雷公仙生产队,真实地讲述了生产队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日子,有威严的队长、一丝不苟的保管,有走村串户的豆腐嫂、小木匠、剃头匠,有春种双抢、交公粮、年终分配的热闹场面,以及赶集、看戏、看露天电影的有趣经历……全书以故事为载体,截取并细细描摹一个个生动的横剖面,全方位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已远去的生产队生活,给已逝去的生产队时期留下了一份可贵的记忆。
關於作者:
何永洲,湖南永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毛泽东文学院高研班学员和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文艺报》等报刊。已出版多部著作,并获多个奖项。
目錄
◎目 录

那人儿
“恶队长”003
瘸保管012
余会计020
熊组长027
小木匠032
民办教师040
女油匠045
罗剃头051
陈兽医058
“蠢铁匠”063
弹花匠 068
豆腐嫂074

那事儿
派 活083
春 种088
双 抢096
卫生所102
知青点105
副 业110
交公粮115
分 配118

那日子
穿 戴129
饮 食135
住 舍142
出 行148
杀年猪152
赶 集157
扫 盲162
听广播169
戏班子175
露天电影180

等了几十年的梦(代后记)185
內容試閱
生产队记忆(代序)
何永洲
打我记事起,就有生产队。而我的故乡雷公仙生产队位于湖南省永兴县东部,那儿多山多林,有一条叫永乐江的江绕村而过。那儿气温适中,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生产队常年种植稻谷、红薯、苞谷(玉米)、豆类、油茶、茶叶等,但以稻谷为主。那时日子虽过得紧巴,但快乐顺畅,如今我还记得上小学时就会唱的那首歌:
公社是棵常青藤
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瓜儿连着藤
藤儿牵着瓜
藤儿越肥瓜越甜
藤儿越壮瓜越大
…………
这首歌,我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上小学时就会唱了。后来才晓得这是河北音乐家王玉西一九六二年所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现今重温这首歌,又被不由自主地带到了那年头。
一九五八年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在秋收前后,先把公社的架子搭起来。很快,人民公社就在全国遍地开花,从此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民一家一户的生产生活方式。人民公社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一九八三年。这种体制模式,后来被人们称为“大锅饭”或大集体时代。
记得我懵懵懂懂知点世事时,父亲就对我说:“你一出生就开始吃生产队的‘大锅饭’了。”因为恰逢那一年,我国开始推行“生活集体化”,实行吃饭不付钱的伙食供给制,也就是说生产队办起了公共食堂(一九六一年停办)。这样说来,我算是吃着人民公社的“大锅饭”长大的。
而今虽然脱离“大锅饭”几十年了,但那年头那些人那些事,仍历历在目如同发生在昨日。其实“大锅饭”是对人民公社化时期集体生产和分配方式的形象比喻。因为当时人民公社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核算方式。哪“三级”呢?就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而生产队是基础。和生产队紧密相关的机构,比如生产大队,既直接隶属于人民公社又直接领导和管理生产队。人民公社所属的学校、卫生院、信用社、供销社(代销点、农药化肥铁木农具等门市部、圩场、饭店等都归供销社管理)、粮站、食品站、兽医站、铁木社(主要制造简易铁木农具如刀斧、锄头、打谷机等,由供销社门市部出售)、企业办等单位和部门,一般业务上由县级相关部门管理,行政上由所在的人民公社管理。这些单位和部门一旦遇上缺员,公社可通过大队推荐,直接从生产队抽调人员弥补(弥补人员在单位称为临时工,依然是拿生产队工分的调工人员)。如果需要扩建办公现场,扩大业务范围,也需公社牵头协调征地和劳力等事物。
而人民公社可根据当地生产生活形势和工作需要,临时调动所辖单位人员集中突破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比如,春耕或双抢,可以抽调人员突击支农;遇上洪灾或大旱,可以抽调人员突击抗灾救灾;还有农村识字扫盲任务艰巨,可以协调中小学教师参与;传染病突发时,可以集中医生防治。而生产队与这些单位是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生产队交公粮、购粮要找粮站,上缴生猪要找食品站,生猪发病找兽医站,购置农具找铁木社,购买农药、化肥及上缴农副产品找供销社……在此我主要说说我们的生产队,说说生产队时期的那些人、那些事,说说生产队时期社员们的劳动和生活。
生产队作为当时中国农村一个最基层最基本的独立核算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按人数多少,一个生产队班子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二人。当时把生产队领导班子称之为队委会,队委会的组成一般有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副队长(两到三人)、会计、保管员、出纳员、妇女队长、民兵排长、记工员等,有段时间还有贫协主席。规模小、人数少的生产队通常采取兼职形式,如会计兼记工员、副队长兼民兵排长等。
一个生产队的人一般集中居住在一块地方(一个自然村),由数十户农户组成,生产队的成员叫社员。也有些居住密集超百户农户的大型自然村,则分为第一、二、三、四生产队的。无论大小,一个生产队,就如同一个大家庭,而生产队的社员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队长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所有的耕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都归生产队集体所有,由生产队统一安排调度,全体社员在生产队队委会的统一调动下开展生产生活。而社员们的日常生活物资,除了靠在有限的自留地里种点蔬菜,就完全依赖生产队了。生产队每月会按时分发给社员们稻谷,到了秋冬还有红薯、玉米、高粱、黄粟(小米)、豆类等杂粮。每季度或不定期会给社员发一次钱,称为预支。平常社员们临时急用钱,可向生产队支取然后由会计从社员往来账上扣除。逢年过节,生产队会杀一两头猪(春节杀数头),或从集体鱼塘里捞些鱼改善社员生活。基本上能通过集体手段在生活上帮助社员的,生产队都会做。比如,社员们的剃头费、缝衣费、碾米(稻谷加工)费、子女上小学的学费等等,先由生产队统一垫付,到了年终,根据本年度的收成情况及社员们平时劳动所得的工分进行决算分配,统一扣回生产队,“多退少补”,这就叫作年终分配。一个生产队的社员就等于是在一口锅里“搅勺”,队里收成好了,“锅”里就丰富些,社员们的日子就好过些。要是歉收,所有人就要勒紧裤带过日子。
那时乡下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就连钟表也是凤毛麟角,社员每天都是看太阳的影子定开工和收工的时间。比如:早晨天刚亮,队长喊工的哨子响起来了;太阳几竿高了,该回屋吃早饭了;太阳偏西时,该回屋吃中饭了;天黑,该收工了。这也是每天正常的劳动时间,遇上农忙,还要开晚工。当时每家每户都发有一本记工分的小册子,叫《社员劳动手册》,由每个社员自己记录出勤情况,然后定期和生产队记工员核对有无差错。到了年底,就把社员的工分都加起来,用生产队的总收入除以总工分,算出每个工(一般是每十分工算一个工)的价钱,再算出每个家庭应分的钱。
那时候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牲口棚,因为还没有机械化——记得我们公社有一台“东方红”牌中型拖拉机,农闲时拉拉化肥、农药,送送公粮,农忙时下田耕地,但很难普及——牲口是最重要的劳动力,拉犁、拉车、拉磨……我们生产队当时有二十几头耕牛、四五十头猪。养牛养猪的地方叫畜牧场,有专人管理。除此以外,我们生产队还有三口鱼塘、三百多只鸭,养鱼放鸭也有专人。
印象中好像除了饮水什么都得凭票供应。比如:赶集吃碗面条或买个包子,要粮票;到门市部扯块布,要布票。还有棉花票、糖票、油票、肉票、肥皂票、煤油票、化肥票……如果只有钱没有票,是无法购买生活用品的。除了票证,还有这个指标那个指标,比如粮食指标、楠竹指标、木材指标、生猪指标、油茶指标,以及其他农副产品指标……一切都有计划有安排。这些指标有些是上缴指标,有些是完成上缴指标任务后,供给或奖励生产队的购物指标。生产队一得到这些购物指标,就会马上分配给社员去有关部门兑换相关物质。社员们凭生产队分给的“奖励指标”,就可以去有关部门“平价”(低价)购买到计划内的紧缺物资。可是,社员们有时也有难处。比如虽有票证有指标,但家中无钱,票证和指标也就只好送人或丢在抽屉里作废了,因为这些票证和指标都是有使用期限的。那年头购物,有钱没票证和指标不行,而有了票证和指标没钱,也不行。为此,人们就千方百计想弄点能配合票证和指标购物的活钱。
那年头留给我们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都想吃,吃什么都香甜。最期待的是过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人,因为只有过年过节或来客人,家里才有点平常难吃到的好东西。尤其是过年,我们孩子期盼的不仅是新衣新鞋新帽子,还有一年才能吃一回的丰盛饭菜。
每每回忆这些,愈回忆愈感动,于是,我就想写一本关于生产队的书。其实,十几年前我就在谋划,很想以文学的方式再现几十年前农村生产队时代的样貌。我是那个年代的亲历者,那些人和事一直在我脑壳里打架,却无从下笔。三年前,我终于悟到一点眉目,决定把全书分为生产队“那人儿”“那事儿”“那日子”三个部分,客观实在地全面描摹生产队时期的人、事、生活,全方位呈现当年生产队的样貌,意在为后人书写集体记忆。
“那人儿”(生产队的人)记录那个年代生产队不同身份的人的特点,比较集中地反映那段历史的基本面貌。“那事儿”(生产队的事)以写事为主,记录那个年代生产队的事儿,如春种、双抢等,客观体现时代印记。“那日子”(生产队的生活)主要写那年头的衣、食、住、行等,描述当初生产队社员们的生活。
每个时代有属于自己的记忆,生产队时期也一样。对于已迈入花甲之年的我来说,生产队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段时光,尤其难忘。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朴素地记下他们——人物、故事、场景、细节。我不慕光华,也无力让它成为经典,只是希望那些在记忆中淡忘了生产队的人们,希望回想起生产队的人们,在看到它时,能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当那些独特的共同记忆在茫茫脑海中清晰起来,生命仿佛也突然变得完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