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安徒生童话(作家经典文库)语文阅读推荐书目;精装插图典藏版;著名翻译家叶君健经典译本;附多张英国国宝级插画师亚瑟·拉克姆经典插图

書城自編碼: 379082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世界名著
作者: 安徒生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12273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自由,不是放纵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语文阅读推荐书目;
著名翻译家叶君健经典权威译本;
附多张英国国宝级插画师亚瑟·拉克姆经典插图;
精装典藏版。

他的伟大就在于以他的童心与诗才开辟一个童话的天地给文学以一个新的式样与新的珠宝。
——郑振铎
內容簡介:
《安徒生童话》是享誉世界的童话文学巨著,由丹麦著名诗人、童话作家安徒生历时近40年创作而成。故事里有着丰富的幻想、天真烂漫的构思和朴素的幽默感。本书收录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野天鹅》《拇指姑娘》等多篇经典代表作,带给孩子们新奇的感受和辽阔的思考空间。译者为著名作家、翻译家、丹麦国旗勋章获得者叶君健。同时收入英国国宝级插画师亚瑟·拉克姆经典插图40余幅。
關於作者:
作者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和诗人。善于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幻想与幽默、讽刺与讥嘲融合一起,其作品充满情感和人道主义。代表作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
《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译者 叶君健(1914—1999)
著名翻译家、作家,因翻译丹麦文版安徒生童话故事而享誉世界。1988年,凭借其翻译成就获颁由丹麦女王亲自授予的丹麦国旗勋章。丹麦专家评价:“只有中国的(叶君健)译本把他(安徒生)当作一位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因而是水平最高的译本。”
目錄
1    前 言

001    海的女儿
023    丑小鸭
033   豌豆上的公主
035   皇帝的新装
040   小鬼和小商人
044   甲虫
052   小意达的花儿
060   拇指姑娘
071   卖火柴的小女孩
074   坚定的锡兵
079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084   野天鹅
098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109   白雪皇后
141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147   各得其所
155   打火匣
163   雪人
169   旅伴
186   幸运的套鞋
215   梦神
228   牧猪人
233   接骨木树妈妈
241   妖山
251   香肠栓熬的汤
內容試閱
前 言




我最初接触到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的童话,是在三十年代初期我学习英文的时候。那时学英文是用英国出版的课本,里面选有安徒生的童话。我记得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野天鹅》。童话中的主人公艾丽莎,为了救助她几位被巫婆皇后坑害了的哥哥所表现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深深地感动了我。后来我在世界语中又读到了更多的安徒生的童话。原来世界语的创造者柴门霍夫,为了使他的语言成为文学语言,从而奠定它的牢固基础,亲自译了许多世界名著,如将《圣经》和歌德、普希金、果戈理、海涅、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译成世界语,其中也包括他从德文转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即当时他所能收集到的篇章。《海的女儿》这篇故事,更触动了我的心。我一直忘不了“小人鱼”的生动形象和她在爱情上所遭到的悲惨结局。
中国抗战期间,我生活倥偬,再也没有机会,也没有心情读这些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我在英国战时宣传部工作,向英国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战事迹,以配合英国准备开辟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国内动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去剑桥大学英王学院研究西方文学,生活变得意外地安静起来——安静得使我不时有点寂寞之感。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不时翻阅起安徒生的童话来——特别是在夜间感到疲劳的时候。这些童话是最好的排遣,也是一种提神剂,因为我一进入童话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中去,我的感情也就立时活跃起来了。由此安徒生的国家和人民也引起了我的兴趣。1946年以后,战时一度消沉的剑桥大学又变得生气勃勃起来,因为许多从服兵役中复员的大学生又回到了学校,外国的留学生和学者来到大学的也不少。我在他们中间结识了一些北欧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寒暑假期间常常邀请我去他们的国家度假。从1947年开始,几乎每个寒暑假我都去瑞典或丹麦,住在他们的家中。丹麦我去的次数最多,有两个家庭几乎把我看作是他们中的成员。1988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我“丹麦国旗勋章”时,我又应丹麦文化部的邀请同老伴去访问了丹麦三个星期。我四十年前的朋友都已成了祖父或祖母,但我们久别重逢,青年时代的感情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变得更为炽热。
当年住在丹麦,参与丹麦的家庭生活,自然要看每天的丹麦报纸。我得学丹麦文——为了同一目的我也学了瑞典文。逐渐我也通过丹麦文读了一些安徒生的童话。我发现我过去通过英文或法文所读的那些童话,不少与原作大相径庭。首先,那些英、法文的译者,可能为了适应本国图书市场的需要,常常在译文中作些删节或改写。有的改写对原作的损害——甚至歪曲——相当可观。至于我在丹麦文原作中所新发现的浓厚诗情和幽默以及简洁、朴素的文体,那些译文几乎完全没有表达出来。很明显,有些译者只是把这些童话当作有趣的儿童故事,而未意识到这些作品是诗,是充满了哲理、人道主义精神和爱的伟大的文学名著。于是我便感到手痒,想把这些作品根据我自己的理解译成中文——直接从丹麦文译成中文。我在剑桥,有空闲的时候就开始做这件工作。这成了我在日常研究工作中的最好的精神调节剂。
当初我并没有想到要发表这些译文。翻译本身是一种语言的训练,是对作品及其作者深入理解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痛苦,也有愉快。如何把一种语言转化成为另一种语言,而在这另一种语言中又使原作的思想、感情、风格,甚至行文的节奏,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工作。但这项工作完成后,心情上总是无例外地感到一阵轻松,因为许多难点克服了。当然,成果是否尽如人意,那是另一回事。但如果抛开原作,只是读读自己的译文,而觉得其中有点味道,那就不仅是“轻松”,而是“快感”了。我翻译这些童话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讲,当时也有追求这种快感的因素。我说这是我在大学研究工作中的一种调节剂,就是这个意思。情况既然如此,我当然没有什么翻译计划,只是在有空时把我最欣赏的作品译出来。
在欧洲住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以后,特别是在那宁静的大学城剑桥一口气住了五年以后,我的视野、感觉,甚至心态,也就慢慢适应了那里的气氛——大概也不得不如此。回国后,遍地都是人,城市不论大小,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去我从没有意识到,我们是这样一个庞然大国,拥有这么多人口。这自然也使我联想到,延续甚至在不断扩大的我们下一代的孩子,其数目自然也是庞大无比。对于这些幼小的公民,我们为他们做了一些什么事?这又使我联想到我在西欧所见到的情景,那里每逢圣诞节,所有的书店,不论大小,总要摆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儿童读物,供成年人选购,赠送给他们的儿童,作为礼物。伦敦《泰晤士报》的文学增刊,每个季度还要出一期儿童读物专号,评介新出的儿童书籍。这说明他们对儿童的重视,从而也是对他们的读物的重视。那专号一般约有二十万字的篇幅,这也说明他们所出版的儿童读物之多。儿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对他们的成长和培育的重视,应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是在我们中间,情况却不尽如此。我们当然也重视他们,但角度却不尽相同。“重视”他们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因此女性儿童就没有被放在心上。这种“重视”有它的历史根源,是长期封建农业社会的产物。那时父母对儿童最高的培养,也只不过是希望他们成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最后——也是最大愿望——当上官,“光宗耀祖”,达到最高级的“积谷防饥”的目的。因此儿童发蒙不久,能认识几个字,就得背诵四书五经——我小时候在私塾所受的教育就是如此。至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儿童文学”,即民间故事、神话、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等,那时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东西,都在禁止之列。中国的历史悠久,本来有很丰富的、由民间创造的儿童文学,但是中国没有出现像德国格林兄弟那样的学者和像法国贝洛尔那样的作家,把它们记载下来或再创造,把它们转化成为我们的儿童文学遗产。我们的那些民间故事和童话,自生自灭,大都失传了。
我们现在开始从新的角度重视我们的儿童和对他们的培养,开始有了专业的儿童书籍出版社,甚至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了大量创作和翻译的儿童文学读物,但数量和品种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与此相应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提高我们儿童读物的质量。由于我们没有太多厚实的、用文学创作的儿童文学传统和遗产,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也有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借鉴外国优秀儿童文学的必要。由此我自然就想起了安徒生。他的童话是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重要遗产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借鉴。因此把他的全部童话移植过来,转化成为我们的儿童文学财富以丰富我们的儿童文学读物,并为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一份重要的参考,也成为必要。我就是这样决定有计划地把他的全部童话作品译完,在我国分册出版。
这些分册很快就在少年儿童和成年人中受到广泛的欢迎。我们有许多儿童文学作家,果然也把这些童话当作世界文学名著,认真研读,作为借鉴,并且鼓励我不断改进译文质量,使它在中文中也成为名著。我开始意识到作为译者的责任重大,在分册出齐后,我决心把译文从头到尾仔细修订,事实上等于是重译,最后汇集成为全集,补进过去不曾发表过的新发现的篇章。我修订所根据的本子是安徒生博物馆(在安徒生的故乡奥登塞市,由安徒生儿时的故居扩建而成的)所出版的1949年版的全集本。这个版本是当时安徒生博物馆的馆长斯汶·拉尔生(Svend Larson)编的,参考了过去许多已有的丹麦文版本,包括博物馆里所保存的安徒生的手稿。这应该说是最可靠的权威性的版本了。我希望根据这个版本所作出的译文能反映出安徒生原作的真实
面貌。
但除了版本以外,安徒生原作的真实面貌的实质是什么呢?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既然如此,它就不能只限于对原手稿、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考据和推敲,从而在文字上“精确”地表现出原作字面上的意义。如果这样做,那只是把一种文学机械地移植到另一种文学的生硬过程——过去的所谓“直译”大概就是这种过程的具体表现吧。也许对数学论文和机械说明书人们可以这样做,但即使这样做,也还得具有严复所提出的翻译三个标准中的两个标准,即“信”和“达”。文字翻译则还必须满足第三个条件:“雅”。但这三个标准也还不过是“文字”的标准。额外我想还应该加一个“文学”的标准。上面我提到过,安徒生是诗人、哲学家、民主主义者和对那些推动人类进步作出过贡献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化人和战士的崇拜者。因此他的童话作品,也像世界许多其他的名著一样,也是诗、哲学和政治思想的结晶,虽然这些作品是“为讲给孩子们听”而写的——其实这些作品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喜欢读,特别是老年人,生活阅历深,最能从中体会出“人生的真谛”,但对这种“真谛”的实质,并非人人都是“英雄所见略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其所以“不同”,也就是各人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准和政治及哲学素养的差异。我对安徒生的童话的实质的理解,就是凭我在各方面的“素养”的一种表现。我的译文的所谓“风格”就为我的这种理解所制约。因此这里面有很大的个人主观成分。尽管我在翻译时逐字逐句紧扣原义,但当我把它们转变成为中文的“文章”时,我个人的“文字风格”就发生作用了。我所选择的词汇及通过它们我所希望产生的联想和所掀起的感情冲动,就带有很深的个人色彩——所谓“文如其人”,在这里也露出了它的马脚。但有一点认识,我是坚持的,即安徒生的童话是诗,因此我希望我的译文也能具有“诗”的效果——是否达到了这个愿望,那当然只能由读者去判断了。
安徒生的童话之所以“诗”的气氛浓厚,除了他个人的气质外,还有另一个个人因素。在他以前,大多数的作家所写的童话基本上都是民间故事的复述。如上述的童话中的经典作家——格林兄弟和贝洛尔就是这样。安徒生早期有极少数的童话,也带有民间故事的痕迹,如《打火匣》,但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品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素材,再注入他个人的想象和哲学观点——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他的这种新发展就大大地开阔了童话创作的领域,把这种创作提高到与其他文学创作同样的深度和广度,使童话也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同样重要的品种。现在全世界的童话作家差不多都是沿着他开创的这条道路而创作的。在这个意义上讲,安徒生可以说是现代童话创作的奠基人。
作为文学作品,安徒生的童话在世界各种文字的译本,恐怕是仅次于《圣经》——在有些文字中还出现了好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译本,如在英文中。基于前面说过的有关翻译的一些因素,有的译本站住了,流传了下来;有的译本经过时间的考验已经自动消亡。这是“翻译”与“创作”不同的地方。我们很难说,一种翻译,不管它的质量怎么好都可以成为永恒的东西。因此新的翻译总在不断地出现。但有些译文,如果它们真的具有独特的优点,也可以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个文学时代的成就而永垂不朽,成为世界古典名著,如施勒格尔(1767—1845)所译的莎士比亚。我的这种译文当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将来也许会被时间所淘汰。不过在目前,根据哥本哈根大学东亚研究所的所长、汉学家埃格罗教授在“丹麦、挪威、瑞典东方学会”出版的《东方世界》1961年第十四卷一、二期合刊上所写的有关我的中译本的评论,他认为这个译本可以与美国珍·赫叔尔特女士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译本并列,是“当今世界上的两个最好的译本”。正因为如此,丹麦的跨国公司宝隆洋行特从中文的全集中选出一本《安徒生童话选》于1979年出版(以后又陆续重版过),作为非卖品,赠给与该公司有联系的海外华文机构和读者。安徒生博物馆附属的弗伦斯德出版社也与哥本哈根的汉斯·莱泽尔出版社从中译文中选出的一本《安徒生童话选》,联合在丹麦出版。丹麦当然不会有多少读者购买这样一个中文选本。但作为文献,安徒生博物馆还是认为有必要在丹麦出版这样一本书。
这是一种重视严肃文学翻译的友好姿态,也是对我作为一个译者的鼓励。我在精力所及的范围内也得作出努力,不断改进译文质量。1978年和1985年我又对照原文将译文两次分别作了些修订。今天出版的这个集子就是从修订新版中选出的,内容包括安徒生各个时期(青年、中年和老年)、各种题材和各种风格的代表作,但所选的篇名没有按照“时期”分类或分组,而是把它们交叉并列,为的是使读者的欣赏不致局限在一个框框之内,而有所变化。

叶君健
1990年3月18日

海的女儿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到水面,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着一个地连起来才成。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
不过人们千万不要以为那儿只是一片铺满了白沙的海底。不是的,那儿生长着最奇异的树木和植物。它们的枝丫和叶子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微地流动一下,它们就摇动起来,好像它们是活着的东西。所有的大小鱼儿在这些枝子中间游来游去,像是天空的飞鸟。海里最深的地方是海王宫殿所在的处所。它的墙是用珊瑚砌成的,它那些尖顶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不过屋顶上却铺着黑色的蚌壳,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可以自动地开合。这是怪好看的,因为每一颗蚌壳里面含有亮晶晶的珍珠。随便哪一颗珍珠都可以成为皇后帽子上最主要的装饰品。
住在那底下的海王已经做了好多年的鳏夫,但是他有老母亲为他管理家务。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可是对于自己高贵的出身总是感到不可一世,因此她的尾巴上老戴着一打的牡蛎——其余的显贵只能每人戴上半打。除此以外,她是值得大大的称赞的,特别是因为她非常爱那些小小的海公主——她的一些孙女。她们是六个美丽的孩子,而她们之中,那个顶小的要算是最美丽的了。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不过,跟其他的公主一样,她没有腿;她身体的下部是一条鱼尾。
她们可以把整个漫长的日子花费在皇宫里,在墙上生有鲜花的大厅里。那些琥珀镶的大窗子是开着的,鱼儿向着她们游来,正如我们打开窗子的时候,燕子会飞进来一样。不过鱼儿一直游向这些小小的公主,在她们的手里找东西吃,让她们来抚摸自己。
宫殿外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里边生长着许多火红和深蓝色的树木;树上的果子亮得像黄金,花朵开得像焚烧着的火,花枝和叶子在不停地摇动。地上全是最细的沙子,但是蓝得像硫磺发出的光焰。在那儿,处处都闪着一种奇异的、蓝色的光彩。你很容易以为你是高高地在空中而不是在海底,你的头上和脚下全是一片蓝天。当海是非常沉静的时候,你可瞥见太阳:它像一朵紫色的花,从它的花萼里射出各种色彩的光。
在花园里,每一位小公主有自己的一小块地方,在那上面她可以随意栽种。有的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条鲸鱼;有的觉得最好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个小人鱼。可是最年幼的那位却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圆圆的,像一轮太阳,同时她也只种像太阳一样红的花朵。她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什么东西。当别的姊妹们用她们从沉船里所获得的最奇异的东西来装饰她们的花园的时候,她除了像高空的太阳一样艳红的花朵以外,只愿意有一个美丽的大理石像。这石像代表一个美丽的男子;它是用一块洁白的石头雕出来的,跟一条遭难的船一同沉到海底。她在这石像旁边种了一株像玫瑰花那样红的垂柳。这树长得非常茂盛。它新鲜的枝叶垂向这个石像,一直垂到那蓝色的沙底。它的倒影带有一种紫蓝的色调。像它的枝条一样,这影子也从不静止:树根和树顶看起来好像在做着互相亲吻的游戏。
她最大的愉快是听些关于上面人类世界的故事。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有一切关于船只和城市、人类和动物的知识讲给她听。特别使她感到美好的一件事情是:地上的花儿能散发出香气来,而海底上的花儿却不能;地上的森林是绿色的,而且人们所看到的在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清脆和好听,叫人感到愉快。老祖母所说的“鱼儿”事实上就是小鸟,但是假如她不这样讲的话,小公主就听不懂她的故事了,因为她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只小鸟。
“等你满了十五岁的时候,”老祖母说,“我就准许你浮到海面上去。那时你可以坐在月光底下的石头上面,看巨大的船只在你身边驶过去。你也可以看到树林和城市。”
在这快要到来的一年,这些姊妹中有一位到了十五岁;可是其余的呢——唔,她们一个比一个小一岁。因此最年幼的那位公主还要足足地等五个年头才能够从海底浮上来,来看看我们的这个世界。不过每一位答应下一位说,她要把她第一天所看到和发现的东西讲给大家听,因为她们的祖母所讲的确是不太够——她们所希望了解的东西真不知有多少!
她们谁也没有像年幼的那位妹妹渴望得厉害,而她恰恰要等待得最久,同时她是那么地沉默和富于深思。不知有多少夜晚她站在开着的窗子旁边,透过深蓝色的水朝上面凝望,凝望着鱼儿挥动着它们的尾巴和翅。她还看到月亮和星星——当然,它们射出的光有些发淡,但是透过一层水,它们看起来要比在我们人眼中大得多。假如有一块类似黑云的东西在它们下面浮过去的话,她便知道这不是一条鲸鱼在她上面游过去,便是一条装载着许多旅客的船在开行。可是这些旅客们再也想象不到,他们下面有一位美丽的小人鱼,在朝着他们船的龙骨伸出她一双洁白的手。
现在最大的那位公主已经到了十五岁,可以升到水面上去了。
当她回来的时候,她有无数的事情要讲;不过她说,最美的事情是当海上风平浪静的时候,在月光底下躺在一个沙滩上面,紧贴着海岸凝望那大城市里亮得像无数星星似的灯光,静听音乐、闹声以及马车和人的声音,观看教堂的圆塔和尖塔,倾听丁当的钟声。正因为她不能到那儿去,所以她也就最渴望这些东西。
啊,最小的那位妹妹听得多么入神啊!当她晚间站在开着的窗子旁边、透过深蓝色的水朝上面望的时候,她就想起了那个大城市以及它里面熙熙攘攘的声音。于是她似乎能听到教堂的钟声在向她这里飘来。
第二年第二个姐姐得到许可,可以浮出水面,可以随便向什么地方游去。她跳出水面的时候,太阳刚刚下落;她觉得这景象真是美极了。她说,这时整个的天空看起来像一块黄金,而云块呢——唔,她真没有办法把它们的美形容出来!它们在她头上掠过,一忽儿红,一忽儿紫。不过,比它们飞得还要快的、像一片又白又长的面纱的是一群掠过水面的野天鹅。它们是飞向太阳,她也向太阳游去。可是太阳落了。一片玫瑰色的晚霞,慢慢地在海面和云块之间消逝了。
又过了一年,第三个姐姐浮上去了。她是她们中最大胆的一位,因此她游向一条流进海里的大河里去了。她看到一些美丽的青山,上面种满了一行一行的葡萄。宫殿和田庄在郁茂的树林中隐隐地露在外面;她听到各种鸟儿唱得多么美好,太阳照得多么暖和,她有时不得不沉入水里,好使得她灼热的面孔能够得到一点清凉。在一个小河湾里她碰到一群人间的小孩子:他们光着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她倒很想跟他们玩一会儿,可是他们吓了一跳,逃走了。于是一个小小的黑色动物走了过来——这是一条小狗,是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小狗。它对她汪汪地叫得那么凶狠,弄得她害怕起来,赶快逃到大海里去。可是她永远忘记不了那壮丽的森林,那绿色的山,那些能够在水里游泳的可爱的小宝宝——虽然他们没有像鱼那样的尾巴。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