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非平衡影响关系视角分析了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从改革开放到21 世纪前20年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并针对在“生态有限, 绿色发展” 的基本思路下,长江流域如何就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这两个关系, 通过非平衡理论, 提出要从过去“投入导向” 的路径依赖, 转向“效率导向” “绿色导向” 的新思路。
|
關於作者: |
严翔,河海大学博士后,副教授,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国外2个SSCI期刊的匿名外审专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教*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各1项目,另参与国家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社科研究面上项目、国家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教*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社科联重大应用研究课题各1项;近年来在《资源科学》《经济地理》等SSCI/CSSCI/E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6篇(第一作者25篇),数十篇被《国研网》全文转载。在知网CSSCI分类中的“长江经济带”研究领域累计发文11篇,排名全国第6,所发论文被下载累计8100余次,被引150余次。参编著作3部,参与撰写的政府决策咨询报告、智库专报等3次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多篇理论研究成果在《光明网》《经济日报》等媒体上刊登。
|
目錄:
|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基础理论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的影响作用机制构建
一、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的关系研究梳理
二、典型地区的发展案例分析
三、互动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非均衡关系存在性检验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梳理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说明
三、计量研究方法
四、长江经济带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时间非均衡影响关系测评
一、计量研究方法
二、数据说明及检验
三、长江经济带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空间非均衡影响关系评测
一、计量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三、长江经济带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双向非均衡互动关系测评
一、计量研究方法
二、数据说明及预处理
三、长江经济带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果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三、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
內容試閱:
|
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经济政策向地理条件、产业基础等更为优越的东部沿海地区倾斜, 一方面加速了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拉大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21 世纪初期至2008 年,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中部崛起计划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域两极分化现象, 产业转移也促进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技术升级, 但早期通过非均
衡发展、梯度转移以实现从东到西发展的区域战略成效并不明显, 生态资源持续恶化, 环境约束日益加剧。
中国正处在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的现实问题, 国家各部委都从提升区域间协调联动与促进要素间均衡发展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意见。2015 年5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 要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为生态环境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2016 年5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强调,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2018 年10 月, 科学技术部印发的《关于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 强调了创新驱动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 2018 年11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指出, 要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 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协作与要素间的和谐共生, 实现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非均衡影响关系及政策建议域间协调融通, 区域内均衡发展。
此后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0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2021 年3 月《长江保护法》的正式实施等, 都强调将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纳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要求各地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 也要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 从提升区域间协调联动方面看,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实现东西贯通, 加速生产要素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流动, 挖掘激发内陆腹地广阔的消费市场与需求, 促进地区间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 进而联结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板块, 联动“一带一路” 倡议和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战略, 使既存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更具整体性; 从促进要素间均衡发展方面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仅强调了生态环境这一要素的重要性, 而且也对挖掘科技创新的要素驱动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 年,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基本思路, 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作为坚守的实践基准, 把创新驱动作为长江经济带提质增效的新动力; 2017 年7 月,
环境保护部等三部委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不仅从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修复、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治理、流域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具体行动部署, 同时也对沿江省市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表明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学术界也早已将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科技创新影响生态环境方面, 埃利希和霍尔德伦(Ehrlich & Holdren) 提出了IPAT模型、格罗斯曼和克鲁格(Grossman & Krueger) 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迪茨和罗莎(Dietz & Rosa) 构建了STIRPAT 模型等, 这些研究都强调了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包括技术效应。随着社会发展由“经济人”假设向“社会人” 假设转变, 如“技术创新生态化” 等课题强调了科技创新应对生态环境起到的积极作用; 生态环境影响科技创新方面, 波特(Porter)于1995 年提出了“波特假说”, 指出适度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也有学者从市场失灵、组织失灵、行为学等角度, 进一步丰富了“波特假说” 的理论基础。此外, 不管是从实证检验还是案例分析,相关研究都显示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可以激发技术人员的创造力, 吸引高
新技术企业的入驻。
21 世纪以来, 随着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剧, 学界围绕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展开了广泛的探讨, 指出不管是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 还是迎合民众生理需求, 都要求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2018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默和诺德豪斯(Romer Nordhaus), 都是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 从“外部性的内在化” 的探索视角切入,分别将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框架中, 阐述了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效应, 强调了科技创新是破解经济增长资源约束的重要因素。他们的研究将人类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可
能的解决路径纳入研究视野, 不仅填补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遗漏, 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范畴与应用领域。
由此可见,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 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都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其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的非均衡影响关系, 不仅反映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 同时也紧跟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是一次符合新时代发展背景的有意义尝试。
因此, 本书在前期参与的科研项目基础上, 决定以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基本思路为研究切入点, 将研究的重心放在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这两个关系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上, 一方面在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 对“波特假说” 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进行再检验, 实证分析沿江省市的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监督倒逼效应, 检测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水平对科技创新的吸附反哺效应; 另一方面基于STIRPAT 模型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聚焦考察期内流域省市的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修复的贡献力度, 测评科技创新驱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
在理论层面尝试将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下, 对罗默和诺德豪斯的增长理论进行拓展, 并基于非均衡理论, 展开对两者间“非均衡互动作用传导机制” 概念模型的分析构建。在应用层面, 基于实证检验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间非均衡影响关系及政策建议果, 提出在流域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中, 要由以往“投入导向” 的路径依赖, 转向“效率导向” “绿色导向”。本书希望能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制定相关的科技创新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制度提供一定的建议参考。
本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供需联动视域下长江经济带城际绿色技术转移的调控对策研究(21BJY254); 教*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环境与能源双约束下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反哺机制研究(20YJC63018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长三角城际绿色技术转移的影响机制及供需联动调控对策研究(21GLB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两山” 理论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反哺科技创新的机制构建 (B220201055) 资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