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汉魏六朝是文学急剧演进的时期,也是文体高速发展的时期。作家们一方面沿袭前代存留的文体规范,另一方面又各呈才情,肆意挥洒,冲破原文体规范的束缚,甚至主动引入其他文体的功能特征,从而形成了实用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非实用文体向实用文体的渗透,强势文体向弱势文体的渗透,相近文体与非相近文体的互渗等十分复杂的文学现象。本书即围绕汉魏六朝实用文体的互渗现象展开系统研究。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汉魏六朝人对文体互渗的认识、汉魏六朝破体为文的典型作家、汉魏六朝典型文体之间的互渗等,系统论述了汉魏六朝时期实用文体之间的互渗现象,实用文体与文学文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文体互渗发生的原因、特点、规律和美学依据,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汉魏六朝文体学研究在实用文体之互渗研究上的空白。
|
關於作者: |
赵俊玲,1981年生,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献研究。发表有《〈文心雕龙〉与〈文选〉“哀”体观辨析》等论文40余篇,出版有《〈文选〉评点研究》等专著,古籍整理著作《文选汇评》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先后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古籍整理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
|
目錄:
|
引言
第一章汉魏六朝人对文体互渗的认识
第一节 汉魏六朝人眼中的文体互渗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文体互渗观
第三节 《文选》对文体互渗的态度
第二章 汉魏六朝破体为文的典型作家
第一节 王褒
第二节 曹植
第三节 庾信
第三章 同一文类实用文体之间的互渗
第一节 哀策与诔
第二节 吊文与祭文
第三节 书与笺
第四节 颂与赞
第四章 不同文类实用文体之间的互渗
第一节 诔与碑文
第二节 论与书
第三节 启与表、奏、书
第五章 诗、赋对实用文体的渗透
第一节 诗与实用文体
第二节 赋与实用文体
第六章 复合型文体
第一节 设论
第二节 俳谐文
结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