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为14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城市道路交通特征、城市道路网布设、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城市道路景观和绿化、城市道路路基、城市道路路面、道路排水设计。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城市交通系列教材”之一,既可作为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1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和特点 11.1.1 城市道路的组成 11.1.2 城市道路的功能 21.1.3 城市道路的特点 31.2 城市道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51.2.1 国外城市道路的发展历史 51.2.2 我国城市道路的发展历史 61.3 城市道路的分类和技术标准 71.3.1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 71.3.2 城市道路的分类 81.3.3 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 91.4 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31.4.1 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内容 131.4.2 城市道路设计的要求 13复习思考题 15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特征 162.1 城市道路交通特性分析 162.1.1 城市道路交通要素特性 162.1.2 汽车行车速度特性 172.1.3 交通流特性 192.1.4 交通量特性 192.2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222.2.1 道路通行能力 222.2.2 道路服务水平 33复习思考题 36第3章 城市道路网布设 373.1 城市道路网 373.1.1 城市道路网布设内容 373.1.2 城市道路的布设要求 383.2 步行交通系统 393.2.1 步行交通现状问题 393.2.2 步行设施规划布置 403.3 自行车交通系统 413.3.1 自行车交通现状问题 423.3.2 自行车交通规划 433.4 公共交通系统 44复习思考题 45第4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464.1 概述 464.1.1 道路建筑限界 474.1.2 道路用地范围 494.1.3 横断面设计原则 504.2 道路横断面组成 514.2.1 城市道路路幅布置形式 514.2.2 不同性质道路的横断面组成 534.3 机动车车道设计 554.3.1 车道宽度的确定 554.3.2 机动车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574.3.3 机动车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584.4 非机动车车道设计 594.4.1 非机动车的单一车道宽度和车行道宽度 594.4.2 非机动车道在横断面上的布置 614.5 分车带、路侧带及路缘石 624.5.1 分车带 624.5.2 路侧带 654.5.3 路缘石 684.6 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 684.6.1 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原则 684.6.2 一般规定 694.6.3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分析比较 694.6.4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的选择 704.7 城市道路横断面图的绘制 71复习思考题 72 第5章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 735.1 概述 735.2 平面线形要素设计 765.2.1 直线设计 765.2.2 圆曲线设计 785.2.3 缓和曲线设计 845.2.4 平曲线加宽及其过渡 895.2.5 路拱及平曲线超高过渡 925.2.6 平面线形组合类型 975.3 行车视距 985.3.1 视距的含义和计算 985.3.2 平曲线视距检验 1005.4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104复习思考题 108第6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1106.1 概述 1106.2 道路纵坡设计 1116.2.1 机动车道坡度设计 1116.2.2 机动车道坡长设计 1126.2.3 非机动车道纵坡设计 1146.3 竖曲线设计 1146.3.1 竖曲线要素 1146.3.2 竖曲线的半径和长度 1166.4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1176.4.1 平纵线形组合类型 1186.4.2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方法 1196.5 平面及纵断面设计图 1226.5.1 纵断面设计步骤 1226.5.2 纵断面设计成果 123复习思考题 126第7章 城市快速路设计 1287.1 城市快速路的特点和功能 1287.1.1 城市快速路的特点 1287.1.2 城市快速路的功能 1297.1.3 城市快速路设计的一般规定 1297.2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1307.3 横断面设计 1317.3.1 一般要求 1317.3.2 车行道设计 1327.3.3 分车带设计 1347.3.4 路肩和侧石设计 1357.3.5 横断面布置 1357.4 平面设计 1407.4.1 平面线形设计 1417.4.2 平面布置设计 1437.5 纵断面设计 1437.5.1 一般要求 1437.5.2 纵断面设计的规定 1437.6 出入口设计 1457.6.1 一般规定 1457.6.2 出入口位置 1457.6.3 出入口间距 1477.6.4 变速车道和集散车道 1477.6.5 辅助车道 1497.7 高架路设计 1497.7.1 高架道路设置条件及功能 1507.7.2 横断面设计 1507.7.3 平、纵线形设计 1537.7.4 匝道设计 154复习思考题 158第8章 平面交叉口设计 1598.1 平面交叉口概述 1598.1.1 平面交叉口的组成 1598.1.2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内容 1608.1.3 平面交叉口设计原则 1608.2 平面交叉口的规划 1618.2.1 平面交叉口规划适用原则 1618.2.2 平面交叉口形式 1628.2.3 平面交叉口形式的选择 1648.2.4 平面交叉口间距的确定 1668.3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和视距分析 1678.3.1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1678.3.2 平面交叉口的视距分析 1698.4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1718.4.1 机动车辆交通组织 1718.4.2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1748.4.3 行人交通组织 1768.5 平面交叉口平面设计 1778.5.1 平面交叉口平面设计范围 1778.5.2 交叉口圆曲线半径设计 1788.5.3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1798.6 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 1838.6.1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1838.6.2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1848.6.3 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步骤 185复习思考题 189第9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1909.1 城市立交的基本类型及交通组织分析 1909.1.1 城市立交的概念及基本组成 1909.1.2 城市立交的分类 1909.1.3 城市立交的主要形式及交通组织 1929.2 城市立交选型 1969.2.1 城市立交选型的影响因素及基本原则 1969.2.2 城市立交选型的基本步骤 1979.3 立体交叉正线的平、纵、横设计 1999.3.1 立交正线横断面 1999.3.2 立交正线平面 1999.3.3 立交正线纵断面 2009.4 立体交叉匝道设计 2009.4.1 匝道的基本形式 2009.4.2 互通式立交匝道横断面设计 2039.4.3 互通式立交匝道平面线形设计 2049.4.4 互通式立交匝道纵断面设计 2059.4.5 互通式立交匝道超高加宽设计 2069.4.6 匝道端部设计 2089.5 变速车道、辅助车道和集散车道设计 2149.5.1 变速车道设计 2149.5.2 辅助车道设计 2169.5.3 集散车道设计 217复习思考题 218 第10章 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 21910.1 立体过街设施 21910.1.1 设置原则 21910.1.2 设置条件 22010.1.3 设计标准 22110.2 公共交通站点 22310.2.1 公交站点分类 22410.2.2 公交停靠站设计 22510.3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 22710.3.1 停车场分类 22710.3.2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 22910.3.3 自行车停车场设计 23210.4 加油站 23410.4.1 规划布局原则 23410.4.2 加油站选址 23410.4.3 加油站设计 235复习思考题 236第11章 城市道路景观和绿化 23711.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 23711.1.1 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与组成 23711.1.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 23911.2 道路景观的设计和评价 24211.2.1 道路景观空间设计 24211.2.2 城市道路景观各组成元素设计 24711.2.3 道路景观评价 25311.3 道路照明 25411.3.1 功能照明 25411.3.2 景观照明 25711.4 绿化设计 25811.4.1 绿地类型 25811.4.2 一般要求 25911.4.3 道路绿带设计 26011.4.4 交通岛绿地 26211.4.5 树种选择 263复习思考题 263第12章 城市道路路基 26412.1 概述 26412.1.1 路基的病害 26412.1.2 对路基的要求 26612.1.3 路基的设计内容 26612.1.4 路基土的干湿类型 26612.1.5 路基土的强度指标 26912.2 路基设计 27012.2.1 一般路基断面设计 27112.2.2 路堤填料选择及压实 27412.3 路基边坡稳定分析 27712.3.1 边坡稳定分析的计算参数 27712.3.2 直线验算法 27912.3.3 圆弧法 28012.4 路基的防护和加固 28212.4.1 坡面防护 28212.4.2 挡土墙 283复习思考题 291第13章 城市道路路面 29313.1 概述 29313.1.1 路面的概念和组成 29313.1.2 路面病害 29513.1.3 对路面的要求 29813.1.4 路面设计内容 29913.2 路面材料特性 30013.2.1 结合料稳定类材料 30013.2.2 石灰稳定土 30213.2.3 水泥稳定土 30413.2.4 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 30513.3 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 30813.3.1 概述 30813.3.2 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 30913.3.3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指标 31413.3.4 新建路面结构层的计算 31613.4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32013.4.1 概述 32013.4.2 接缝设计 32113.4.3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2313.4.4 普通混凝土路面结构计算 325复习思考题 330第14章 道路排水设计 33214.1 概述 33214.1.1 排水系统的制度 33214.1.2 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类型 33414.2 雨水管渠及其构造物的规划设计 33514.2.1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置原则 33514.2.2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 33614.2.3 雨水管的设置 33914.2.4 雨水口和检查井的设置 34214.2.5 街沟的设置 34514.3 雨水管渠的流量计算 34614.3.1 径流系数 34714.3.2 汇水面积 34714.3.3 设计暴雨强度 34714.4 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 351复习思考题 352参考文献 353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机动车化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系统在保障城市基本功能发挥、支撑城市正常运转及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承担了城市中大量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及步行的出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网络形态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形态,其功能是否正常发挥,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左右着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然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污染等诸多问题,除了从城市交通规划角度优化城市交通空间结构、协调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而控制交通需求和优化需求结构外,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特征,合理、科学地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道路交通设施供给与道路交通需求的平衡发展,通常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本书以城市道路工程为对象,以城市道路交通特征分析、城市道路网的布设、城市道路的线型设计及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为主线,涵盖了城市道路功能特点,交通的基本特征分析,道路、步行、自行车等城市交通系统的布设,城市道路平纵横线型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城市平面和立体交叉口设计,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城市道路景观和绿化设计,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等内容。
本次修编是在本书第1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最新的相关规范及标准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同时也吸纳了本书在第1版使用中读者所提出的建设性建议,充实了部分章节的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城市道路工程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每章后面均附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城市道路工程的相关内容。本书注重结合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的新动向,以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实、更新教材内容,力求达到理论学习和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最终达到使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城市道路工程领域实际问题、设计城市道路等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为了方便老师授课,该书的编者拓展了线上教学资源,于2019年完成了包含51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录制、9套练习题和期末测试题的制作。相关教学资源可参考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JTU-1207205803。
本书由北京交通大学姚恩建担任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张兴强、王颖、陈荣升,以及北京市政设计院刘彦琢参加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参编人员及具体分工为:姚恩建撰写第1、2、3、10和14章,并负责全书内容的规划和统稿,王颖撰写第4、7、8、9章,并参与第5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张兴强撰写第5、6、12、13章,陈荣升参与了第2、4、8、11、13、14章内容的编写,刘彦琢撰写第11章。北京市政设计院段海林,北京交通大学杨志强、郎志峰、杨祺容、王梅英在资料收集、整理、图表制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有关规范、标准、教材及论著的内容,在此谨向有关编著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感谢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孙秀翠对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的辛苦劳动,感谢北京交通大学教材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
由于编者能力及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与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2年7月于红果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