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1. 该书作者身跨学界和政界,有关于日本经济发展以及政策出台更翔实的一手资料。
2. 在担心全球经济“日本化”的当下,研究日本经济的经验,才能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
3. 日本经济崛起之后的贸易冲突、增速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等,对中国尤其有借鉴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深入、细致、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经济从二战后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与转型历程,特别是通过高速增长实现起飞和赶超,应对经济崛起之后的贸易冲突、增速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泡沫经济的产生、破灭与“失去的20年”,以及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这有助于了解日本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严谨的学术训练和丰富的政策经验,使本书两位作者对日本经济的历史经验、主要特征、运行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应对有着深刻的认识。本书是对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全景式的描述和解释,适合对日本经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
關於作者: |
伊藤隆敏,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东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兼职教授,曾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一桥大学和东京大学,并于2004年任日本经济学会主席。还曾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藏省(现财务省)以及日本首相经济与财政政策委员会。曾因杰出的学术成就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
星岳雄,东京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主任、教授,清华大学CIDEG(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曾任职于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银行与货币政策以及日本经济。曾获2006年《日经新闻》圆城寺次郎纪念奖、2005年日本经济学会中原奖等奖项。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
目錄:
|
“CIDEG文库”总序
中文版序
前 言
致 谢
第1章 日本经济概论
第2章 日本经济史
第3章 经济增长
第4章 经济周期、繁荣与萧条
第5章 金融市场与监管
第6章 货币政策
第7章 公共财政
第8章 储蓄、人口和社会保障
第9章 产业结构
第10章 劳动力市场
第11章 国际贸易
第12章 国际金融
第13章 美日经济冲突
第14章 失去的20年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中文版序
我们欣喜地得知,拙著将出版中文版。尽管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发现两者在各自发展几十年后,仍有诸多相似之处。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日本很早就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而中国现在正将完成相似的转型。本书第3章讨论了日本如何通过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然而,那时的日本在技术水平和生产率方面仍落后于欧美更发达的经济体。通过出口技术水平和复杂程度更低的产品,进口高质量的外国产品和技术,日本经济不断壮大。在数十年间,日本投资率一直很高,生产率持续提高。基于固定汇率制度的世界贸易体系使日本出口商处于一个价格竞争较为稳定的环境中,这也有助于日本的经济增长,因为其生产率进步的速度超过了其他国家。
大约四十年后,中国实现了类似的增长,但是增速比日本更快。中国也是通过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实现这一成就的,这与日本的经验非常相似。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是技术赶超型的,并借助于强劲的出口,这是表现优异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特征。有一点区别是,日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投资主要来自国内储蓄,而中国更多地借助于外商直接投资来加速增长。
日本向美国的出口迅速扩大,对美国的贸易盈余也急剧增加。从电视机、钢铁到汽车,日本产品涌入美国市场,引起了美国国内制造商的抱怨。正如第13章所述,这引发了日美之间大量的贸易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和日本学会了如何处理这类冲突,并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协。当前中美之间爆发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想起数十年前日美之间的贸易冲突。读者也许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发现中国解决这一问题的线索。当然,其中一个重要区别是日本的国家防务依赖于美国,而中国则并非如此。
我们希望读者能从日本经济的经历中找到其他对中国经济有益的教训,比如金融危机、不断攀升的政府债务、人口老龄化和产业政策。这些日本曾经面临的问题现在也在中国出现了,尽管时间上较为滞后。
中日之间曾经有很长一段共同的历史,一开始中国拥有更为古老也更为先进的文明。中国制造青铜器、铁器和陶器的新技术经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之后,日本在公元7世纪和8世纪建立国家,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制度。在7世纪至9世纪,日本经常派使团前往中国。日语的书面文字也源自中国,以文学(特别是诗词)、宗教(佛教)和哲学思想(儒家及其他流派)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对日本的政治领袖和知识分子一直有巨大的影响,并持续至今。甚至在德川幕府时期正式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之后,日本仍允许通过长崎与中国保持贸易往来。
19世纪帝国主义入侵亚洲,日本和中国的领导者试图协同合作,以抵御西方的侵略并开启现代化进程(Vogel,2019)。协同合作的努力并未完全实现,但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很多中国学者开始留学日本,以学习现代技术与制度。甚至在日本也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之后,一些中国学生仍会选择留学日本,直至1937年中日之间再次爆发战争。
自1972年恢复外交关系以后,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加深。时至今日,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中国是日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日本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以GDP衡量,中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始终都较为紧张。这种紧张局势源于两国之间以往的历史冲突、现在的边界争端以及政治制度的差异。这非常不幸,因为通过协同合作和相互学习,两国都能有所进益。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中国快速成长,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为增强,这对其邻国而言只能说是喜忧参半。
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不再是二战之前那样的西方帝国主义,而是气候变化、人口结构的迅速转型、现在和未来可能遭遇的流行病以及日益恶化的国际秩序。为了解决当代与子孙后代面临的这些问题,必须开展国际合作。美国、欧盟、中国、日本、英国以及其他二十国集团成员,对全球挑战肩负特殊的责任。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终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必须携手合作(美国也同样如此)以应对极为严峻的全球议题,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对于增进对日本及日本经济的理解,对于改善两个有悠久共同历史的亚洲大国之间的关系,拙著可以略尽绵薄之力。本书译为中文,将有助于中国和日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优劣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