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基于软件工程视角对DevOps进行全面讲述的专业图书,内容涵盖DevOps方法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以及典型应用。
|
目錄:
|
丛书前言
丛书编委会
序言
前言
专家推荐语
第1章 DevOps概述 1
1.1 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挑战 1
1.2 独角兽公司转型案例 4
1.2.1 Netflix 4
1.2.2 Instagram 8
1.2.3 成功的秘诀 10
1.3 什么是DevOps 11
1.3.1 发展渊源 11
1.3.2 价值观 13
1.3.3 原则 15
1.3.4 DevOps方法 17
1.3.5 DevOps实践 18
1.3.6 DevOps工具 18
1.4 DevOps应用与研究现状 19
1.4.1 微服务 19
1.4.2 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 21
1.4.3 工具研究和开发 22
本章小结 25
思考题 25
第2章 云时代的运维 26
2.1 云计算概述 26
2.1.1 IaaS 26
2.1.2 PaaS 28
2.1.3 SaaS 29
2.1.4 XaaS 30
2.2 边缘计算 30
2.2.1 边缘计算的诞生 31
2.2.2 边缘计算的定义及特点 32
2.2.3 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 33
2.2.4 边缘计算面临的挑战 35
2.3 雾计算 36
2.3.1 雾计算的概念 36
2.3.2 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差异 38
2.3.3 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层次结构 38
2.3.4 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优势 39
2.3.5 雾计算的应用 39
2.4 IT服务标准介绍 40
2.4.1 CMMI-SVC 40
2.4.2 ITIL 43
2.4.3 ISO20000 44
2.4.4 ITSS 46
2.5 什么是运维 49
2.5.1 运维的价值 49
2.5.2 运维的技术与技能 49
2.5.3 传统运维的转型之路 50
2.6 AIOps初探 51
2.6.1 软件运维的发展历程 51
2.6.2 为什么需要AIOps 52
2.6.3 AIOps的构成 53
2.6.4 AIOps的工作方式 53
2.6.5 AIOps的优势 54
2.6.6 AIOps的使用场景 55
本章小结 55
思考题 55
第3章 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 57
3.1 软件过程概述 57
3.1.1 软件开发方法发展历史 58
3.1.2 软件过程的多维视角 68
3.2 个体过程和实践 69
3.2.1 PSP基本原则 70
3.2.2 PSP度量 70
3.2.3 PROBE估算原理 72
3.2.4 PROBE估算流程 73
3.2.5 通用计划框架 75
3.2.6 PSP质量与质量策略 76
3.2.7 评审与测试 78
3.2.8 评审过程质量 79
3.2.9 设计与质量 89
3.2.10 设计过程 90
3.2.11 设计的层次 92
3.3 团队过程和实践 93
3.3.1 XP实践 93
3.3.2 SCRUM方法 95
3.3.3 TSP 97
3.4 软件过程改进 98
3.4.1 元模型 98
3.4.2 过程改进参考模型与标准 103
3.5 DevOps中的开发过程和过程改进 111
本章小结 111
思考题 112
第4章 精益思想和看板方法 113
4.1 精益思想的起源 113
4.1.1 精益在丰田的发端 113
4.1.2 精益的实践对西方的影响 113
4.1.3 精益在制造业之外的拓展 115
4.1.4 精益价值观的提炼 116
4.2 精益的3个层面 117
4.3 精益产品开发实践体系 119
4.3.1 精益产品开发的目标 119
4.3.2 精益产品开发的原则(方法论) 121
4.3.3 精益产品开发的运作实践 122
4.4 看板方法的起源 124
4.4.1 看板的中文意思带来误解 124
4.4.2 看板是精益制造系统的核心工具 124
4.4.3 看板形成拉式生产方式带来一系列收益 127
4.5 产品开发中的看板方法 128
4.5.1 产品开发中的看板方法的诞生 128
4.5.2 看板方法的第一组实践—建立看板系统的3个实践 128
4.5.3 看板方法的第二组实践—运作看板系统的2个实践 133
本章小结 135
思考题 135
第5章 软件架构演进 137
5.1 软件架构概述 137
5.1.1 什么是软件架构 137
5.1.2 软件架构的目标 139
5.1.3 软件架构的不同视角 140
5.2 软件架构的演进 145
5.2.1 传统软件架构的演进 145
5.2.2 流量爆炸时代的大型互联网软件架构 148
5.2.3 互联网软件架构演进实例 153
5.3 软件架构的发展 159
5.3.1 单体架构 160
5.3.2 分层架构 160
5.3.3 面向服务的架构 162
5.3.4 分布式架构 164
本章小结 166
思考题 166
第6章 微服务化软件架构 167
6.1 现代应用的12范式 167
6.2 什么是微服务架构 168
6.3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 169
6.3.1 从技术视角看微服务架构 169
6.3.2 从架构视角看微服务架构 170
6.4 微服务架构的特征 173
6.4.1 通过服务组件化 173
6.4.2 围绕业务能力组织 174
6.4.3 产品而非项目 174
6.4.4 智能端点和哑管道 174
6.4.5 去中心化治理 175
6.4.6 去中心化数据管理 175
6.4.7 基础设施自动化 176
6.4.8 为失效设计 176
6.4.
|
內容試閱:
|
时隔4年,《DevOps:原理、方法与实践》的第2版终于与大家见面。正如我们在第1版前言中所预测的,DevOps的发展速度之快和影响范围之广可能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时至今日,DevOps已经成为众多软件组织或者软件项目首选的研发和运维模式,涌现了很多新的方法、实践和工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规划了第2版。相较于第1版,第2版为反映DevOps的最新发展而对全书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更新。具体包括: (1)第1章更加详细地论述了CAMS原则,并更新了数据,体现DevOps最新的研究和应用状况。(2)第2章更新了FaaS、边缘计算等内容,同时增加AIOps的介绍。(3)原第3章软件架构演进扩充之后,调整为新版的第5章。(4)原第4章修改后,移至新版的第3章。(5)原第5章移至新版的第4章。(6)第6章扩充微服务架构演进的内容。(7)第7章补充Kubernetes的内容。(8)原第8章扩充云原生相关内容,并移至新版的第9章。(9)原第9章更新内容,引入新工具的论述,并移至新版的第8章。(10)新增第10章,全面介绍了DevSecOps。按照上述思路,本书形成了基础知识、云时代软件开发方法、架构与工具以及DevOps扩展四大组成部分,结构更加合理,内容也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本教材的初衷—向读者提供一本DevOps的基础入门书籍。DevOps作为一种方法学,不能简单等同于某类实践或者工具,而应该视为涵盖管理的基础理论、技术以及工具的有机整体。本书具有如下特点:(1)完整性和时效性,即在全面系统地覆盖DevOps各个方面的基础之上,体现DevOps最新的研究和应用状况。(2)客观性和严谨性。尽管本书的出版意图在于推动DevOps在中国的发展,但我们会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从软件开发和组织的本质特征与挑战出发来解读DevOps的成功,而并非将DevOps绝对化和具象化,即将DevOps视为一种特定的方法和模式,并认为其凌驾于任何其他方法之上。(3)实践性和先进性。本书部分知识点和相应案例直接来源于一线业界专家的工作经历,能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同时,融入一些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以期融合两方面的最新信息,更全面地介绍DevOps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本书写作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由王天青、邵栋、张贺合作完成;第2章由腾灵灵、荣国平和宋骏合作完成;第3章由荣国平编写;第4章由何勉编写;第5章由张贺编写;第6章由王天青和张贺编写;第7章和第9章由王天青编写;第8章由吴昊编写;第10章由陈连平编写。此外,顾胜晖、毛润丰、贾子甲、黄璜、戴启铭等5名研究生协助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梳理,在此一并感谢。荣国平、张贺和邵栋统稿并润色全书。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和赐教。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为:ronggp@nju.edu.cn、hezhang@nju.edu.cn和dongshao@nju.edu.cn。荣国平2022年5月于南京大学北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