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NT$
653.0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NT$
2540.0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NT$
387.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一纸《岁月芳华》,讲述作曲家陈钢的传奇经历,聚焦上海百年文脉,再现中国音乐文化赓续传承。书中首次披露多幅珍贵手稿、照片,内含名家曲目二维码,读者微信扫码即可收听音乐,可谓是一场“行走的音乐会”。
|
內容簡介: |
全书共63篇散文,分为四辑,分别是乐海泛舟、艺术百像、克勒风采、岁月芳华。
书中,陈钢先生用包含深情的笔调,讲述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回忆了他的父亲,也是近代著名作曲家陈歌辛的创作生涯,还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引,诉说百年上海的文化变迁。在他的笔下,既有对中西音乐的评点,也有对文化名人趣事的解读。陈钢见证了上海百年文化的包容与开放,也见证了中国音乐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
|
關於作者: |
陈钢,著名作曲家,1935年出生于音乐世家,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即以1959年与何占豪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斐声乐坛。之后创作的《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红色小提琴系列”和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也均已成为著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陈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他已被载入十几项“世界名人录”,并获“国际化文化荣誉证书”与“斯卡莫好莱坞大奖”。2017年又荣获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授予的“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
|
目錄:
|
代序 蝴蝶是自由的
乐海泛舟
??5 这首更短!
??6 三只耳朵听音乐
??9 “土耳其琵琶”与“牛仔京剧”
? 12 梅兰芳与《月光奏鸣曲》
? 15 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
? 18 北大很大
? 21 巴托克的“天鹅之歌”
? 23 命运在敲窗
? 26 视听艺术之间的通感
? 31 绽放在心中的幽兰
? 36 创意是金
? 42 给历史的一份答卷
? 48 上海留声
艺术百像
? 69 魂胆交响
? 70 独揽梅花扫腊雪
? 73 三只桃子一副牌
? 75 粉红色的炸弹
? 77 三个“洋”老头
? 80 三个“土”老头
? 82 李四光的第五道光
? 86 教我如何不想他
? 88 钢琴家的脚
? 91 不老的小老大
? 95 张爱玲的背影
? 97 赵静不静
102 影音相随
106 用心起舞
107 螺蛳壳里做道场
112 梦中人
118 音乐家素描
126 早春二月柳色新
134 一个绞弦的女人
139 唱不尽的《夜来香》
克勒风采
161 走进克勒门
166 门里说门——百乐门
169 浓得化不开的“海味”
171 敦化成的上海女人
173 将小人书“拎”出来
175 情系天鹅阁
177 大开门
179 洋箫横吹
181 开锣先锋
183 比外国人更像外国人
185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187 上海总是不老
189 “他者”眼中的上海
191 莫奈是上海的老情人
193 行走在分寸之间
岁月芳华
209 三十年的十个问题
211 梧桐深处有人家
213 百年百代
216 黑色浪漫曲
219 喝彩
222 回家
226 绝唱
236 母亲教我的歌
253 玫瑰之恋
262 红色小提琴
267 我就是王昭君
274 怎一个情字了得!
283 摇到外婆桥
286 中国小提琴的春天
290 人生就是一场“曾经”
代跋 艺海四梦话真情——访作曲家陈钢(俞一帆)
|
內容試閱:
|
我爱蝴蝶,因为她是美丽的。她用她的斑斓色彩装点世界,留驻人生。我爱蝴蝶,因为她是浪漫的。就像“庄周梦蝶”那样——庄周在梦中化作“栩栩然的蝴蝶”,而梦醒后又“蘧蘧然”回到了自己。“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我爱蝴蝶,更因为她是自由的。天上人间,花丛溪涧,都有她轻盈的足迹。当她一旦驻留在我的心头时,我的心花就会变成无数琴弦,奏出生命的交响……
“你的弓不会只有一根弦的,只要你愿意去找那根弦。”卡耐基 如是说。他还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世界最有名的小提琴家欧利·布尔在巴黎举行了一次音乐会,他那把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断了,可是欧利·布尔就用另外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这不仅是生活,这比生活更可贵——这是一次生命的胜利!”
人生是一曲长歌,它是由弓弦相撞,迸发而生的生命火花编制成的乐章。通常,人们只惯于运弓演奏自己熟悉的那根“A弦”——作家爬格子,作曲家爬五线谱。我爬了几十年的五线谱,长歌短吟,驰骋万里;但在逢遇“弦外之音”想要抒发时,却又觉得五线谱不够用了——那就得另找几张稿纸来爬格子。不过,对于我来说,“格子”如同“六线谱”——一张加了线的五线谱;行文也宛似作曲,即在文学中寻找音乐的对应。
情是艺术的命根子,无情不成曲,无情不成书;艺术家又大都是些多情、痴情的情种。1981年访美时,我特地送给小提琴大师斯特恩一幅摘自《乐记》经典名言的条幅:“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音乐如此,当然文学也如此。对于我来说,“文”与“曲”都不是“作”出来,而是流出来、倒出来、喊出来、哭出来和爆发出来的——它们全是情感所驱、兴之所至的产儿,就像刘鹗说的“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和郁达夫说的“总要把热情渗入,才能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那样,情是艺的命脉与灵魂。文学,是我音乐的补充,也是我那根“A 弦”之外的发出奇声绝响的弦。这根弦斑斓绚丽,丰富多彩。它不仅可以像用音符倾诉心曲那样,用语言来记载那些真实又揪心的事,展现生活的波澜,就像一首首抒情的浪漫曲和激越的交响曲;也可像谐谑曲一般,嬉笑怒骂,变调夸张。在这根弦上,我发现一个与音乐同样宽广的表情天地,此时,“格子”似乎霍地破纸而出,跳上了五线谱,谱写出一曲曲“无音歌”,发出那格格作响的“文字音响”。
行文如作曲。乐曲是感情流的波影,而“随笔只凭兴感的联络求得”(许钦文)。我写的文章纯属“无序操作”和“无规则游戏”——偶有所感,就兴笔乱涂。先是将最想写的、不吐不快的萌动和触机记下,然后顺势而下,铺陈展开,一遍遍地写,一遍遍地改。其实,此法乃取自日本作家小泉八云也!他一再强调:“最要紧的是先写好最得意的部分。层次无关宏旨而且碍事。得意的部分写得好,无形中便是得到许多鼓励,其他连属部分的意思也就自然逐一就绪了。”他还说:“这样的工作都是自生自长的。如果第一次我就想要做得车成马就,结果必定不同。我只想思想自己去生发,去结晶。”我非常欣赏他提倡的“自生自长”和“自己去生发,去结晶”。当然,结构、节奏和色彩还是要讲究的。我常温习“散文不散”,头尾要“夺目勾魂”(李渔),用字遣句要“冗繁削尽留清瘦”(郑板桥)的古训;更要牢记我们作曲时常循的法规——由“点”而及“线”与“面”。我这是“点睛画龙”,而不是“画龙点睛”,是作为文学票友的作曲家的“文章做法”。
愿我的散文能像蝴蝶那样飞逸飘散,更愿在她飞过的地方,洒下一点斑斓,留下一点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