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幼儿园问题式学习丛书“中的一本,丛书系统介绍了幼儿园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课程的整体架构、学习环境、PBL活动案例、教师研训及家长工作等。《幼儿园问题式学习课程:家长工作篇》一书详细介绍了PBL课程中的家长工作坊,PBL家长工作坊将PBL精神运用在家长工作中,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帮助家长深刻体会PBL课程的精髓与价值,转变家长育儿观念,有效提升PBL课程中家园合作的质量。
|
關於作者: |
池丽萍,深圳市苗圃工程教科硏专家,深圳市第十一幼儿园园长,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深圳市教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主持深圳市教育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广东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PBL在幼儿园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等多个课题,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连续获广东省及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
目錄:
|
绪论 问题式学习家长工作坊概述
第一章 小班问题式学习家长工作坊案例
工作坊1:小班新生家长会
工作坊2:吃出健康
工作坊3:科学的幼儿作息
工作坊4: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
工作坊5: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工作坊6:亲子共读
工作坊7: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
工作坊8:留下成长的足迹——宝宝成长档案
第二章 中班问题式学习家长工作坊案例
工作坊1:中班第一次家长会
工作坊2:如何协助幼儿解决同伴冲突
工作坊3:有效的亲子沟通
工作坊4:花样玩球
工作坊5:矿泉水瓶的多种玩法
工作坊6:如何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工作坊7:培养幼儿注意力
工作坊8:亲子参访——牙科诊所
第三章 大班问题式学习家长工作坊案例
工作坊1:大班第一次家长会
工作坊2: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工作坊3:支持幼儿自主调节情绪
工作坊4:幼儿丢三落四怎么办
工作坊5:家有“小磨叽”怎么办
工作坊6:好玩的棍子——支持幼儿数学学习
工作坊7:幼儿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工作坊8:亲子参访——植物园
后记
|
內容試閱:
|
十多年前池丽萍园长来我办公室,跟我谈他们的问题式学习研究。那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的印象是池园长很执着,也很钻研,看了不少书。当时问题式学习主要是中小学在研究,幼儿园还很少有研究的。我感觉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此后,与池园长的联系慢慢多起来。概括一下我们联系的特征,就是“问题牵引”。我查看了一下我们的微信信息,绝大部分内容是在讨论池园长提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有些问题我也没有答案,只是在谈自己的想法——我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是我面临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做。讨论的过程,是我们相互成就的过程。我在与池园长的讨论中,除了给他们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自己对学习和课程领域的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很惭愧,有的时候,工作一忙,头绪一多,就把池园长提出的问题忘了,池园长会用一些方式提醒我。回想一下,我对深圳十一幼儿园的了解基本上是在陪伴他们思考的过程中实现的。后来有机会去了一趟十一幼儿园,感觉跟我想象的状态差不多。
池园长的团队持之以恒研究问题式学习,不为“潮流”所动,难能可贵。问题式学习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扎了根,不只是有理念,而且有了信念。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克服多重困难,奋力前行。问题式学习首先不是为幼儿园提出来的,没有一个现成的幼儿问题式学习模型,幼儿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那么幼儿如何进行问题式学习呢?答案只能在实践之中,通过多样化的尝试来构架和提升幼儿问题学习基本模型。池园长带领大家做到了。在此基础上,十一幼儿园的老师们向着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构建问题式学习课程。这是一项更加艰巨的任务,要将幼儿的全面发展与问题式学习结合起来,用问题式学习支撑幼儿的全面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池园长的团队做到了。
大概2021年9月,池园长给我发信息,说问题式学习将进入4.0版,还给我发来了新的提纲。我感到这是他们踏上的又一个新台阶,真的为他们高兴。我也用更高的要求对他们的提纲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提完意见,我有点犹豫,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会不会为难他们。我不知道池园长看到意见的感受,但我看到了答复:只要给我们方向,我们去努力。最近这几个月,我可以想象池园长团队的艰辛和努力。看到最新一稿《幼儿园问题式学习课程》,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对这个团队又多了几分敬佩。
世上没有不费力气的成果,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赏心悦目的甘露。期待十一幼儿园的5.0版,我会继续陪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