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內容簡介: |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五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高层论坛文集》系2019年9月在广东省湛江市召开的第五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高层论坛”成果汇编,收录论文及与会致辞共40篇,约45万字。自2011年首届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以来,本次论坛时隔8年后再次成功举办。作为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实务交流共享经验的重要平台,该论坛是中华司法界又一次划时代的盛会。本次论坛由中国法官协会主办,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法律界精英、司法界专家共聚一堂,以“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主题,围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本地经验与未来展望、多元化调解与“诉调对接”、纠纷解决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互助与协助等四个议题热烈交流,切磋经验,共谋发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七大模块:
1.开幕式致辞。收录了大陆、香港、澳门司法首长在开幕式时发表的讲话,以及台湾中华法学会理事长的开幕式致辞。
2.收录了围绕议题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本地经验与未来展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高层实务专家的论述。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海峡两岸与香港澳门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纠纷增多、纠纷类型日渐多元、民众司法需求不断增长的新情况及新问题。在此背景下,本部分所收录的论文充分翔实地介绍了海峡两岸暨港澳法院如何更好地定位自身职能、发挥司法作用,面对并依照不同的司法需求、司法领域和解纷机制,如何促进纠纷以低成本、高效率、优效果的方式得到化解,同时展望各自的发展方向与机制更新,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收录了围绕议题二“多元化调解与‘诉调对接’”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实务专家所作的论述。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为贵”和“无讼”文化,自古就有调解传统。同为中华法域,香港、澳门、台湾也拥有独具自身特色的调解文化,以及别具一格的纠纷解决机制。本部分围绕各地独有的调解制度和诉讼调解对接模式,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论述,作者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深入地阐明与分析,以期在遵循法治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终局止讼、平息纷争的美好愿景。
4.收录了议题三“纠纷解决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中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界专家、学者的论述。推行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建设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快速化解矛盾纠纷、降低纠纷解决成本、提升纠纷解决效果的重要路径。在本部分,有的作者对自身所在法域的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背景和过程进行了介绍,其论述既结合了权*准确的数据,也融入了作者本人的深入思考;有的作者对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纠纷化解质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其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我国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法官针对不同的实践情况和经验阐述了各自在实践中的有效做法,做到兼容并蓄,求同存异。
5.收录了在议题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互助与协助”下各方参会人员探讨与交流的相关论述。近年来,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密切,伴随而来的是数量日渐增多、类型日益多样的互涉法律纠纷。本部分为两岸暨港澳代表对司法互助与协助的实践探索、回顾与展望,分别详尽明了地论述了各自在司法互助与协助工作中的心得与建议。
6.收录了大陆方面司法界实务精英、专家在我国建设运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成果与发现。本部分共15篇论文,有的介绍了不同地域如江西、福建、浙江、四川、北京等多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成果和展望;有的结合信息化浪潮的时代背景,就推动形成互联网诉讼新模式和多元纠纷化解新机制提出了建议和思考;等等。本部分内容丰富,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问题研究有着极高的理论与实务参考学习价值。
7.闭幕式致辞。本部分为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界高层人士对该次论坛顺利结束的总结陈词。
综上,本书的内容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汇聚了中华民族的司法智慧,立足于尊重新时代人民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需求,对两岸暨港澳交流交往的热切期盼,汇集了探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两岸暨港澳司法合作相关议题的成果与经验,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与专业引领的有机融合。其出版有助于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持续融合发展,加深两岸暨港澳之间对各地司法制度运作的相互了解,为各地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