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售價:NT$
149.0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
內容簡介: |
任半塘先生《唐声诗》是音乐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扛鼎之作。其独创“声诗学”,以极强的开拓性与前沿性,实现了唐诗研究路径与范式的突破,至今仍具示范意义。本书以《唐声诗》为研究对象,阐发声诗理论、挖掘方法资源、梳理学术公案、辨析相关问题,总结《唐声诗》的成就与价值,力图呈现20世纪唐代音乐与文学研究的历程与创获。
|
關於作者: |
张之为,女,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音乐文学研究。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基于日韩汉籍的7~13世纪中国音乐与文学关系研究》,2015年度教.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资料视野下的唐代音乐与文学综合研究——以日本汉文典籍为中心》。出版《〈唐声诗〉校理》(凤凰出版社2013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任中敏文集》组成部分,《文集》获第十八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唐诗与音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在《文学遗产》《光明日报》《音乐研究》《中山大学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东亚人文学》等国内外高级别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数篇。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的《唐五代“渔父”系统歌辞调名辨析——兼论早期文人杂言曲子辞的文本建构》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2期大幅转载。2018年参加王卫东教授主持的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创新团队“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
|
目錄:
|
导论任半塘先生的学术人生/1
第一章从《唐声诗》看唐代音乐文学的研究/4
第一节任半塘先生的唐代音乐文艺研究/6
第二节从文学研究到“音乐的文学”研究/16
第三节从一元进化论到多元发生学——兼论词的起源研究/22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28
第一节《唐声诗》的文献资料/28
第二节《唐声诗》的研究方法/41
第三章声诗理论/51
第一节《唐声诗》的理论体系/51
第二节正名、限体、合乐:有关“唐声诗”的论争/54
第四章《何满子》考——兼及文人“依调填辞”之曲体规范/95
第一节胡二姊于李灵曜宴歌《何满子》考辨/96
第二节从《何满子》看文人“依调填辞”曲体规范的形成/102
结论/128
主要参考文献/131
附录1俄藏敦煌文献所见唐曲子辞二首/139
附录2群书所见《乐府杂录》引文十二条辑考/144
|
內容試閱:
|
序
《唐声诗》作为学术经典,被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于2020年10 月出版,此书是据凤凰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张之为和我一起校理的版本排印的。王小盾老师和我共同撰写了《垦荒拓宇,学垂典范——〈唐声诗〉的理论建构和历史意义》的导读,其中也参考了之为的相关研究成果。重温任先生跋语,依然如当年读初版时一样激动。“校事既毕,自我欣赏曰:善哉《唐声诗》!严限主题,穷原尽委,洵至‘涣然冰释,怡然理顺,而自会于沦肌浃髓‘!诚无愧于其好伴侣《唐戏弄》,并无怍于其大家庭《唐艺发微》!堪为‘声诗学’作人梯之初阶,仰而攀登,何患不!后之来者,其有意乎?”之为当年选择《唐声诗》为研究对象,是否也听到任先生的召唤?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唐代文学研究名家辈出、成果丰硕,挖掘得比较深,研究范式也相对成熟。回顾这几十年的研究,一个比较显著的趋势是在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及内部演变的深入探索当中寻求学科生长点,在广度与深度上同时寻求突破,近年来学科交叉研究的涌现正是这种“内外结合”型研究深化的结果。
事实上,跨学科研究并不能说是新事物。20世纪50年代,任半塘先生就写下一篇《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发凡》,标举“唐代音乐文艺学”。任先生是瞿安先生的弟子,早年深研词曲,后延伸发展为“唐艺学”研究,其基本思路就是在音乐文学学科交叉的视野中,结合音乐对唐代词章与伎艺展开全面研究。在“唐艺学”研究规划与框架下,任先生贡献了一系列杰出成果:《敦煌曲校录》《敦煌曲初探》《教坊记笺订》《唐戏弄》《唐声诗》等。
《唐声诗》是任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研究的是唐代与声乐、舞蹈结合的齐言歌辞。可以说,这部书的视野和理念是超越时代的,它完全颠覆了传统诗歌研究的范式,在唐诗研究里走出了一条新路。20世纪80年代出版之后,此书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引起了一系列讨论,反响巨大。即使是在今天,《唐声诗》的研究仍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