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供给国际公共产品对中国和国际社会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本书从国际公共产品理论概述出发,在对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框架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特点与挑战,以全球气候治理为例讨论了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弈策略与身份变迁,提出中国应通过创新供给模式的方式进行全球公共产品和区域公共产品的合作供给,最后构建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主导,具备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之道。
|
關於作者: |
杨伊,经济学博士,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国际公共品供给、国际财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及在研省部级项目7项(其中重点1项),另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在经济类核心及以上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财贸经济》(权威)、《当代财经》、《江西社会科学》、《Bio Technology : An Indian Journal》等国内CSSCI来源学术期刊和国际E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
|
目錄:
|
第一章国际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第一节全球公共问题的公共产品特性与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国际公共产品的界定
第三节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研究述评
第二章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供给主体
第二节供给方式
第三节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
第四节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设计
第三章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特点与挑战
第一节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第二节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
第三节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弈策略与身份变迁
第一节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弈策略——以全球气候治理为例
第二节中国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身份变迁
第三节中国积极引领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实践
第五章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创新模式
第一节政府在国际公共产品多元供给主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主体结构框架
第三节中国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多利益攸关方创新主体结构——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例
第四节中国应以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为主,适当承担国际责任
第五节中国以不同方式供给不同类型的国际公共产品
第六章中国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中国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身份定位
第二节中国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中国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