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編輯推薦:
★18世纪以来,陶瓷早已成为考古学家们必要信息的来源,可是针对物质文化、商品,以及消费的历史学研究,却直到过去数十年才开始。
★瓷器一方面是实用器,也具有仪式性的功能,同时又带有文化意义,因此,瓷器史的研究自然可以与商业、艺术、社会价值等密切相关。
★本书给读者提供另一种观看青花的方式,跳脱传统工艺技术史层面,转而剖析青花如何影响着全球经济交流的发展,并探讨青花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位置,如何透过贸易机制,进而带动各地区人们的交流互动,从中也可一窥当时青花繁荣的盛景。
18世纪之前,整个欧洲尚无自己烧成的瓷器,那时他们爱不释手的瓷器主要来自瓷器之国——China,当时瓷器的价格一度超过了黄金。《青花瓷的故事》以生动优雅的文字和鲜活翔实的案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令人陶醉和迷恋的历史画卷。青花瓷的故事,值得聆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 张夫也
我们必须读这本书才能知道,中国瓷器在世界文明史上扮演什么角色,而中国瓷器作为文化符号,挟其美学及实用价值,又如何在几个世纪内征服世界……罗伯特·芬雷告诉我们的是有关中国的diyi次全球化的故事,惊天动地!
——《CHINA》
內容簡介:
《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的时代》照亮了一千年的历史,探索了中国瓷器在全球的巨大文化影响。14 世纪,商人把钴矿石从波斯运到中国,用于装饰销往东南亚、印度、波斯等地的瓷器。西班牙大帆船向秘鲁和墨西哥运送瓷器,而欧洲贵族则从中国广州订购餐具。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细致分析了瓷器是如何跨越日本、爪哇、埃及和英国,成为传播和融合艺术符号、主题和设计的媒介的历程。本书不仅详述了瓷器是如何影响当地艺术传统的,而且还阐明了它是如何与宗教、经济、政治和社会身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是一部跨文化交流史,它以一种特殊的商品为焦点,展示了一种真正的全球文化。
關於作者:
作者
罗伯特·芬雷(Robert Finlay)
美国阿肯色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教授欧洲近代史与世界史。著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政治》《围困中的威尼斯:1494—1534年意大利战争时期的政治与外交》等。
译者
郑明萱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广告学硕士,北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硕士。以《从黎明到衰颓》荣获第29届金鼎奖最佳翻译人奖,本书被誉为其巅峰译作。
目錄 :
引言
菲利普二世的“香客瓶”/中国瓷与跨文化交流/中国瓷器的重大文化意义/中国的没落与西方的崛起
第一章 天下瓷都
“四时雷电镇”/“远销瓷器到全世界”/“经过如此多人之手”/“中国瓷工”/“天工人巧”:信仰与窑变/“大神捏揉了一些黏土”:陶器的神性/从景德镇一路通向海口
第二章 瓷之秘
“应许之地”:中国与西方/“吸金吸银的无底洞”:亚洲贸易与西方/瓷王:萨克森的奥古斯都二世/“说起这里制作的瓷器”:景德镇的秘方/“白色瓷贝”:从马可·波罗到洛可可/海神和火神:近世初期的科学以及瓷器的秘密/火山和瓶器:查尔斯·达尔文和约书亚·韦奇伍德
第三章 瓷之生
陶、炻、瓷/板块、火山、黄土/中国的制陶与冶金/唐瓷诞生:青铜时代至唐朝的陶瓷/“黄中国”与“蓝中国”:东与西、大地与海洋/丝绸之路:唐朝中国与西南亚/唐朝的欧亚文化交流
第四章 中国的瓷文化
商业/儒家/“仿古”/鉴赏家和茶文化/瓷与“好茶大夫”/鉴赏家和瓷文化/鉴赏家和玉文化/景德镇瓷器的创作
第五章 青花瓷之生
中国贸易和西南亚/伊斯兰教在亚洲海洋区的扩张/宋朝瓷器和西南亚陶器/蒙古人和欧亚统一/蒙古年代的欧亚文化交流/青花瓷的源起/青花瓷在中国称胜/瓷器艺术与跨文化交流/西南亚与中式纹饰喜相逢
第六章 中国瓷居首
“天下第一”:韩国的瓷器文化/“唐物”:中国文化在日本/瓷文化在日本/瓷器、政治、日本茶道/“适合造锅制陶的土”:越南和中国/“中国来的货物”:柬埔寨、泰国二王国/“亚洲君王的模仿者”:1686年的路易十四
第七章 中国瓷称霸
中国的贸易与朝贡制度/郑和宝船:1405—1433年/东南亚群岛的瓷器贸易/东南亚海洋区域的瓷文化/斯瓦希里海岸的瓷文化/“我原以为,全印度就是间大瓷器铺”/帖木儿波斯的瓷文化/瓷器和莫卧儿帝国:印度从巴布尔到奥朗则布/奥斯曼帝国的瓷文化/“土器之制作”:西班牙-摩尔遗产
第八章 中国瓷之衰与亡
“于是帝国易位”:葡萄牙和荷兰在东亚/“只要是利润召唤之处”:中国、荷兰、国际陶瓷市场/欧洲的餐具:陶器、白镴、银器/“同桌进餐”:从集体共食到分食/“上流社会最新一轮待客之道”:菜肴与桌饰/“瓷器热流行病”:搜集和制作/18世纪的西方与中国瓷器/“瓷像和中国神明”:中国瓷在西方的没落/“全宇宙造瓶总监”——约书亚·韦奇伍德/“无须再从中国带进瓷器”:中国瓷在世界的没落
尾声
注释
参考资料
內容試閱 :
译序
译事源起:我的“陶悟”(译者 郑明萱)
From China comes china.
试想:如果人生没有陶瓷?试想:如果中国人没有发明瓷器?
抟泥、幻化:将土加水,巧手塑型;以木生火,高温玻化,金属发色。于是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物质,成就了人世间美丽又实用的器物;自然界的五行,化为人工的巧造。陶,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化学质性及物质结构的创造。一万年的旅程,是人类同有的发明。瓷,则是中国独特、独有、独擅的发明与贡献,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
也就是说, 由东汉初期中国首次烧瓷成功起算至今, 若将这一千八百年的时光比作一年十二个月的长度,中国从一月到十月(一千五百年),由春至冬,整整制作了“十个月”的瓷器,内销全国,外销世界。约于六月间,宋徽宗已在享用他美丽的汝窑成品;晚至九月,恐怕大文豪莎翁也没真正见过瓷器。直到十一月一日,欧洲才终于知道如何制瓷—但是这短短“两个月”光阴(三百年),对中国瓷(以及中国史)而言,却是不堪回首的。
译这本书,是译者个人陶瓷之旅的巧妙遇合。两年前读到原作者十年前一篇旧论文,我对他提出的“中国贸易瓷可谓全球化现象肇始”文化观点,深感兴趣。作者在文中表示将据此概念成书。本书提供了全球视野的高度与历史长河的广度,能够为此书中译效力,是我的陶缘,亦增我的陶悟。
书中所引原典,多出自《景德镇陶录》与《陶说》等中国旧籍,特此说明。
第二章 瓷之秘 “吸金吸银的无底洞”:亚洲贸易与西方(节选)
林奈比亚当·斯密年长16岁,同样激烈反对自由贸易的主张。一如罗伊、柏尼耶、韩威等人,他也视亚洲为巨大的血吸虫,正把欧洲的财富吸走。林奈有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以本土取代进口,因此汲汲于搜集全世界植物,希望有朝一日天寒地冻的北极圈内的拉布兰地域,也可以转变成波罗的海的东印度,自产糖、茶、丝、棉、鸦片和肉桂。他写道,“我认为再没有比关闭(对中国的)门户更重要的事了,欧洲所有白银都从这扇门消失”。更何况白银大量运走,不为别的,竟是为了“干掉的梗叶、蚕吐的细丝”。他向自己在亚洲的众通信者呼吁,请从中国带回“一盆茶树”,以及“一撮未经垦过的原始瓷土”。林奈对中国的不屑和怒气,在他订购的一套餐器于运送途中破损,以及另一套虽安然抵达,所用的红色装饰却不如他的意之后,显然更甚。
在许多西方观察人士如林奈的眼中,把自家的贵金属就这样掷入瓷器、棉布和香料之类的无底洞,实在浪费得不像话。17世纪中期有位英格兰人士忧心地指出,竟把“好好的白银、黄金,去换中国来的破瓦、烂布、草药。”英格兰小说家菲尔丁也认为,把钱花在瓷器上,显示幅员广阔的大帝国陷入腐败奢华——“左手进、右手出,从这个印度群岛取得的金子,立刻就花到另一个印度群岛上去。”法国剧作家梅西耶描写巴黎生活风情,同样提及高价购买中国瓷器或欧洲仿制品的愚行:“瓷器真是败家的奢侈品!随便一只猫,脚爪稍微碰一下,造成的损失更甚于8亩土地的损失。”1755年有位法国作者也抗议,漆器“每年令巨额金钱流出欧洲,全被遥远的亚洲吸光……(西方人冒着无数危险)就只为了替他们的国人取得一些上了漆釉的木头,而且这些玩意随随便便就会被不小心刮伤。”法国专家眼见银元大失血,觉得是他们国家特有的问题——18世纪时,法兰西自亚洲进口的货品主要来自中印两国,除去极少比例之外,都以美洲白银支付,白银来源则是法国船只赴亚洲时在南部西班牙港取得。
若说所谓货币外流的现象,其实理论甚于实际(如亚当·斯密所主张),进口货物本身造成的伤害威胁,对生意人及工匠而言,却真实、直接而剧烈。各国东印度公司纷纷将采购焦点由香料转向制造业成品,国内抗议亚洲商品的声音愈发高涨。17世纪晚期即已独霸香料贸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此时却看见自己的地位快速下滑——这个趋势预告了荷兰在印度商业势力的消融,以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崛起,而英国东印度公司正是最终英国得以接管印度次大陆的根基。
回到1670年,香料占荷兰东印度公司营收的57%,30年后的1700年已降至37%。此时欧洲市场已供应过剩:胡椒价格大跌,荷兰东印度公司只好砍去摩鹿加的丁香树以控制产量、保持利润。一如该公司某位董事所言:“我们发现每年的丁香产量,显然是全世界消费量的2倍。”进入17世纪后期,荷兰东印度公司甚至被迫把一包包丁香当成股利发给股东,此举不但招来抱怨,同时也证明公司无力处理不断增加的生产过剩问题。173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再无他法,只有用上火焚存货这招,烧掉了储存在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高达50万千克的肉豆蔻,带着香甜气味的烟雾遮蔽了阳光,笼罩全城。亚当·斯密认为这种烧毁自家存货的行为,正足以证明就长期而言,政府专卖最终是不利自己的,必定招致失败而无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