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丰子恺《美与同情》
★ 亲近大师:感受课本里的语文之美
本书文章选自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青少年杂志《新少年》,其中《竹影》《铁马与风筝》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及推荐阅读篇目,感受课本里的语文之美。
★ 艺术教育: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启蒙课,一场温暖人生的艺术之旅
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丰子恺给孩子的艺术启蒙教育,陶冶孩子美的心灵,让孩子爱上艺术!
★ 故事阅读: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打开美术与音乐启蒙之门
将枯燥的艺术基本常识融入平易的小故事中,妙趣横生,情味悠然。适合7-14岁孩子及亲子共读,让孩子在温暖纯净的阅读中,获得“艺术教育”。
★ 精美设计:双封设计,精美印刷,内文采用绿色护眼纸,随书附赠丰子恺漫画四季明信片1张(随机),可邮寄、可装裱,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
內容簡介: |
本书文章选自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青少年杂志《新少年》,按照故事内容分为“少年美术故事”和“少年音乐故事”两部分。丰子恺以第一人称讲述一对姐弟初习美术和音乐的情形,将枯燥的艺术基本常识融入平易的小故事中,姐弟俩的艺术启蒙教育的经历极具生活实感,妙趣横生。
本作品无不透着生活与艺术的紧密关系,以及丰子恺一贯身体力行的艺术化的人生观,在丰子恺多种艺术读物中,别具一格。故事语言风趣,情味悠然,旨在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社会、欣赏文艺和了解自然。
|
關於作者: |
丰子恺
散文家、漫画家。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师范学校,师从弘一法师学习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习国文。朱自清、郁达夫、巴金、叶圣陶、林清玄,对其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
他的散文风格恬淡率真、意味隽永,富有童真天然之趣。他的漫画或幽默风趣,或恬静淡雅,往往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诗意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著有《万般滋味,都是生活》等。
|
目錄:
|
上篇?少年美术故事
贺年 / 003
初雪 / 011
花纸儿 / 017
弟弟的新大衣 / 023
初步 / 030
喂食 / 037
儿童节前夜 / 044
踏青 / 050
远足 / 056
竹影 / 063
爸爸的扇子 / 070
尝试 / 078
珍珠米 / 084
姆妈洗浴 / 089
洋蜡烛油 / 095
新同学 / 101
葡萄 / 108
“九一八”之夜 / 113
展览会 / 119
落叶 / 126
二渔夫 / 133
壁画 / 140
寄寒衣 / 146
援绥游艺大会 / 152
下篇?少年音乐故事
独揽梅花扫腊雪 / 161
晚餐的转调 / 167
松柏凌霜竹耐寒 / 173
理法与情趣 / 180
铁马与风筝 / 187
律中夹钟 / 194
翡翠笛 / 201
巷中的美音 / 207
外国姨母 / 214
芒种的歌 / 220
蛙鼓 / 227
|
內容試閱:
|
童心的培养(节选)
家里的孩子们常常突发一种使我惊异感动的说话或行为。我每每抛弃了书卷或停止了工作,费良久的时光来仔细吟味他们的说话或行为的意味,终于得到深的憧憬的启示。
有一天,一个孩子从我衣袋里拿了一块洋钱去玩,不久,他又找得了一条红线,拿了跑来,对我说:“给我在洋钱上凿一个洞,把线穿进去,挂在头颈里。”我记得了:他曾经艳羡一个客人胸前的金的鸡心,又艳羡他弟弟胸前的银锁片。现在这块袁世凯浮雕像的又新又亮的洋钱的确很像他们的胸章。如果穿一个洞,把红线穿起来,挂在头颈里,的确是很好看的装饰品。这时候我正在编什么讲义,起初讨嫌他的累赘。然而听完了他的话一想,我不得不搁笔了。我惊佩他的发见,我惭愧我自己的被习惯所支配了的头脑,天天习见洋钱,而从来不会认识洋钱的真面目,今天才被这孩子提醒了。(袁世凯浮雕极有美术价值。新银币的孙中山像,雕工极恶劣。)我们平日讲起或看到洋钱,总是立刻想起这洋钱的来路、去处、效用及其他旁的关系,有谁注意“洋钱”的本体呢?孩子独能见到事物的本体。这是我所惊奇感动的一点。
他们在吃东西的时候,更多美丽的诗料流露出来。把一颗花生米劈分为两瓣,其附连着胚粒的一瓣,他们想象作一个“老头子”。如果把下端稍咬去一点,老头子就能立在凳子上了。有一次,他们叫我去看花生米老头子吃酒。我看见凳子上一只纸折的小方桌,四周围着四个花生米老头子,个个神气活现,我又惊佩他们的见识不置。一向我吃花生米,总是两颗三颗地塞进嘴里去,有谁高兴去细看花生米的形状?更有谁高兴把一颗花生米劈开来,看它的内部呢?他们看见了,告诉我,我才晓得仔细玩赏。我觉得这想象真微妙!缩头缩颈的姿势,伛偻的腰,长而硬的胡须,倘能加一支拐杖,宛如中国画里的点景人物了。
他们吃藕,用红线在藕片上的有规则的孔中穿出一朵花来,把藕片当作天然的教育玩具的穿线板。吃玉蜀黍,得了满握的金黄色的珠子。吃石榴,得了满握的通红的宝石。
他们的可惊的识力,何止这几点?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在处处发见丰富的趣味,时时作惊人的描写。
“开盖的披雅娜(piano)像露出一排白牙齿的大嘴巴”,“电风扇像四个鞋拔子”,“T字像晒衣架”,“C字像箱子环”,“P字像旗”……有一次我把天上的几个星座教示了孩子们,后来有一天一包铜板散落在地板上,他们就把地板当作天空而找求星座,发见了牵牛座、织女座、白鸟座,欢喜得如获至宝,使我半日不忍拾起铜板,毁坏了他们星的宇宙。有一天晚上出外,远望参差的电灯,他们又发见了类似的各星座,又欢喜得不堪。凡此种种,都是我所万万不能自动地发见的。我哪得不惊奇感动呢?
我于惊奇感动之余,仔细一想他们这种言语行为的内容意味,似乎觉得这不仅是家庭寻常的琐事,不仅是可以任其随时忘却的细故,而的确含有一种很深大的人生意味。再仔细想想,愈觉得儿童的这一点心,是与艺术教育有关系的,是与儿童教育有关系的。这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最高贵的心,极应该保护、培养,不应听其泯灭。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提起笔来写这篇文章。
这点心,怎样与艺术教育有关?怎样与儿童教育有关?何以应该培养?我的所感如下:
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他们所见、所感、所思,都与我们不同,是人生自然的另一方面。这态度是什么性质的呢?就是对于人生自然的“绝缘”(isolation)的看法。所谓绝缘,就是看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使其事物之对于外物,像不良导体的玻璃的对于电流,断绝关系,所以名为绝缘。绝缘的时候,所看见的是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的“相”。我们大人在世间辛苦地生活,打算利害,巧运智谋,已久惯于世间的因果的网,久已疏忽了、忘却了这事物的“相”。孩子涉世不深,眼睛明净,故容易看出,容易道破。一旦被他们提醒,我们自然要惊异感动而憧憬了。
绝缘的眼,可以看出事物的本身的美,可以发见奇妙的比拟。上面所述诸例,要把洋钱当胸章,就是因为绝缘而看出事物的本身的美;比花生米于老头子,就是因为绝缘而发见的奇妙的比拟。
上例所述的洋钱,是我们这世间的现实生活上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人生都为生活,洋钱是可以维持生活最重要的物质的一面的,因此,人就视洋钱为间接生命。孜孜为利的商人,世间的大多数人,每天的奔走、奋斗,都是只为洋钱。要洋钱是为了要生命。但生命是为什么要,他们就不想了。他们这样没头于洋钱,萦心于洋钱,所以,讲起或看见洋钱就强烈地感动他们的心,立刻在他们心头唤起洋钱的一切关系物——生命、生活、衣、食、住、幸福……这样一来,洋钱本身就被压抑在这等重大关系物之下,使人没有余暇顾及了。无论洋钱的铸造何等美,雕刻何等上品,但在他们心目中只是奋斗竞逐的对象,拼命的冤家,或作福作威的手段。有注意洋钱钞票的花纹式样的,只为仿铜洋钱、假钞票,是戒备的审查的态度,不是欣赏的态度。只有小孩子是欣赏的态度。他们不懂洋钱对人生的作用,视洋钱为与山水花草虫鸟一样的自然界的现象,与绘画雕刻一样的艺术品。实在,只有在这种心理之下,能看见“洋钱”的本身。大人即使有偶然的欣赏,但比起小孩子来,是不自然的、做作的了。小孩子的所见的洋钱,是洋钱自己的独立的存在,不是作为事物的代价、贫富的标准的洋钱;是无用的洋钱,不是可以换物的洋钱。独立的存在的洋钱,无用的洋钱,便是“绝缘”的洋钱。对于食物、用品,小孩子的看法也都是用这“绝缘”的眼的。
这种态度,与艺术的态度是一致的。画家描写一盆苹果的时候,决不生起苹果可吃或想吃的念头,只是观照苹果的绝缘的“相”。画中的路,是田野的静脉管,不是通世间的路。画中的人,是与自然物一样的一种存在,不是有意识的人。鉴赏者的态度也是如此。这才是真的创作与鉴赏。故美术学校的用裸体女子的模特儿,决不是像旧礼教维持者所非难的伤风败俗的。在画家的眼中,——至少在描写的瞬间——模特儿是一个美的自然现象,不是一个有性的女子。这便是“绝缘”的作用。把事物绝缘后,其对世间、对我的关系切断了。事物所表示的是其独立的状态,我所见的是这事物的自己的“相”。无论诗人、画家,都须有这个心、这副眼睛。这简直就是小孩子的心、小孩子的眼睛!
这点心在人生何以可贵呢?这问题就是“艺术在人生何以可贵”,不是现在所能草草解答的了。但也不妨简单地说:
涉世艰辛的我们,在现实的世界、理智的世界、密布因果网的世界里,几乎要气闷得窒息了。我们在那里一定要找一种慰安的东西,就是艺术。在艺术中,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我们的一切压迫与担负,解除我们平日处世的苦心,而作真的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奔放的生命。而进入于这艺术的世界,即美的世界里去的门,就是“绝缘”。就是不要在原因结果的关系之下观看世界,而当作一所大陈列室或大花园观看世界。这时候我们才看见美丽的艺术世界了。
哲学地考察起来,“绝缘”的正是世界的“真相”,即艺术的世界正是真的世界。譬如前述的一块洋钱,绝缘地看来,是浑圆的一块浮雕,这正是洋钱的真相。为什么呢?因为它可以换几升米,换十二角钱,它可以致富,它是银制的,它是我所有的,……等关系,都是它本身以外的东西,不是它自己。几升米,十二角钱,富,银,我,……这等都是洋钱的关系物,哪里就可以说是洋钱呢?真的“洋钱”,只有我们瞬间所见的浑圆的一块浮雕。
理智,可用科学来代表。科学者所见的世界,是与艺术相反的因果的世界。譬如水的真相是什么?科学者的解答是把水分析起来,变成氢与氧,说这就是水。艺术的解答,倘是画家,就把波状的水的瞬间的现象描出在画布上。然而照前面道理讲来,这氢与氧分明是两种别物,不过与水有关系而已,怎么可以说就是水呢?而波状的水的瞬间的现象,确是“水”自己的“真相”了。然而这是说科学的态度与艺术的态度,不是以艺术来诋毁科学。科学与艺术,同是要阐明宇宙的真相的,其途各异,其终点同归于哲学。但两者的态度,科学是理智的、钻研的、奋斗的,艺术是直观的、慰安的、享乐的,是明显的事实。我的意旨,就是说现实的世界既逃不出理智、因果的网,我们的主观态度应该能造出一个享乐的世界来,在那里可得到refreshment以恢复我们的元气,认识我们的生命。而这态度就是小孩子的态度。
艺术教育就是教人这种做人的态度的,就是教人用像作画、看画的态度来对世界。换言之,就是教人绝缘的方法,就是教人学做小孩子;学做小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长大以后永远不泯灭。
铁马与风筝
春分节到了。爸爸的书房搬到楼上。
这是爸爸的习惯:每年春初庭中的柳树梢上有鸟儿开始唱歌了,爸爸的书房便搬到楼上,与寝室合并。直到春尽夏来,天气渐热,柳梢上的鸟儿唱歌疲倦了,他再搬到楼下去。爸爸是爱听鸟儿唱歌的。它们唱得的确好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我们被它们的歌声从梦中唤醒,感觉非常愉快。因为它们的歌调都是愉快的。有一个春晨,爸爸对我说:“你晓得鸟儿的声音像什么?”我说:“像唱歌。”他说:“不很对。歌有时庄严,有时悲哀,有时雄壮,不一定是愉快的。它们的声音无时不愉快,所以比作唱歌,不完全对。我看这好比‘笑’。鸟是会笑的动物,而且一天笑到晚的。倘说像唱歌,它们所唱的都是game song(游戏歌),或sweet song(甜歌)之类的歌。”
今天星期日,早晨我被另一种音乐唤醒。这好像是一种婉转的歌声,和着清脆的乐器伴奏。倾耳静听,今天柳梢上黄莺声特别热闹。这大概是为了今天晨光特别明朗的缘故;但也许是为了今天这里另有一种叮叮冬冬的伴奏声的原故。但这叮叮冬冬究竟是什么声音呢?我连忙起身,跟着声音去寻。寻到爸爸的房间的楼窗边,看见窗外的檐下挂着一个帽子口大的铁圈,铁圈周围挂着许多钟形的小铜片,春晨的和风吹来,铜片互相碰击,发出清脆的叮叮冬冬,自然地成了莺声的伴奏。
这是爸爸今年的新设备,名叫“铁马”。昨天晚上才挂起来,今天早上我第一次听见它的声音。早饭时我问爸爸:“铁马有什么用?”爸爸说:“在实用方面讲,这是报风信的。天起风了,铁马冬冬地响起来,我们就知道天起风。”我说:“还有在什么方面讲呢?”爸爸说:“还有,在趣味方面讲,这是耳朵的一种慰安。我们要知道天起风,倘不讲趣味而专讲实用,只要买一只晴雨表,看看就知道。或者只要在屋上装一只风车,看见它转动了,就知道天起风。但我们希望在‘知道’事实以外又‘感到’一种情调,即在实用以外又得一种趣味。于是想出‘铁马’这东西来,使它在报告起风的时候发出一种清朗的音,以慰藉人的耳朵。所以这铁马好比鸟声,也是一种‘自然的音乐’。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自然的音乐,不论好坏,都有一种影响及于我们的感情,比形状色彩所及于我们的影响更深。因为声音不易遮隔,随时随地送入人耳。”
这时候,赶早市的种种叫卖声从墙外传到我们的食桌上:“卖——芥——菜!”“大——饼——油——炸——桧!”“火——肉——粽——子!”音调各异,音色不同,每一声给人一种特异的感觉,全体合起来造成了一种我家的早晨的情趣。我听到这种声音,会自然地感到这是早晨。我想这些也是自然的音乐,不过音乐的成分不及莺声或铁马声那么多。我把这意思说出,引起了姆妈的话。
姆妈说:“他们叫卖的时候很准确。我常常拿他们的喊声来代替自鸣钟呢,听见‘油沸豆腐干’喊过,好烧夜饭了。听见‘猪油炒米粉’喊过,好睡觉了。而且喊得也还好听,不使人讨嫌。使我讨嫌的是杭州的卖盐声:‘盐——’像发条一样卷转来,越卷越紧,最后好像卷断了似的。上海的卖夜报也讨嫌,活像喊救火,令人直跳起来。”
爸爸接着说:“你们把劳工的叫声当做音乐听赏,太‘那个’了!”
姆妈火冒起来,挺起眼睛说道:“你自己说出来的!什么‘自然的音乐,自然的音乐’!还说我们‘那个’?”
爸爸立刻赔笑脸,答道:“‘那个’我又没有说出!你不必生气。把叫卖声当做自然的音乐,不仅是你。”他改作讲故事的态度,继续说:“日本从前有个名高的文学家——好像是上田敏,我记不正确了——也曾有这样听法。日本东京市内有一种叫卖豆腐的担子,喊的是‘托——夫’(即豆腐)两个字。其音调和缓,悠长,而有余音,好像南屏晚钟的音调。每天炊前,东京的小巷里到处有这种声音。善于细嚼生活情味的从前的东洋人,尤其是文学家上田敏,真把此种叫卖声看作黄莺、铁马一类的自然的音乐。有一次,东京的社会上提倡合作,有人提议把原有的豆腐担尽行取消,倡办一个大量生产的豆腐制造所,每天派脚踏车挨户分送豆腐。据提议者预算,豆腐价格可以减低不少。可是反对的人很多,上田敏攻击尤力。他的理由是:这办法除使无数人失业而外,又摧残日本原有的生活情调,伤害大和民族性的优美。他用动人的笔致描写豆腐担的叫卖声所给予东京市内的家庭的美趣,确认此改革为得不偿失。两方争论的结果如何,我不详悉。孰是孰非,也不去说它。总之,我们的环境中所起的声音有很大的影响及于我们的感情和生活,是我所确信的。譬如今天早上,我听了铁马和黄莺的合奏,感到一种和平幸福而生趣蓬勃的青春的气象,心境愉快,一日里做事也起劲得多,早餐也可多吃一碗。”
我对于这些话都有同感。兴之所至,不期地说道:“我今天放起风筝来要加一把鹞琴,让它在空中广播和平的音。”
爸爸表示很赞成。但姆妈说:“当心削开了手指!”
早餐后我去访华明,约他下午同去放风筝,并要他在上午来相帮我制一把鹞琴。他都欣然地同意,陪我出门,先到竹匠店里买两根长约三尺的篾,拿回我家,就在厢房里开始工作。我们把一根篾的篾青削下来,用小刀刮得同图画纸一样薄。然后把另一根篾弯成弓形,把那片篾青当做弓弦,扎成一把弓。华明握住了弓背在空中用力一挥,那篾青片发出“嗡嗡”的声音,鹞琴就成功了。
下午,风和日暖,华明十二点半就来,拿了风筝和鹞琴,立等我盥洗。我草草地洗了脸,把口琴和昨天姐姐从中学里寄来的新歌谱,藏在衣袋里了,匆匆跟他出门。我们走到土地庙后面高堆山上,把风筝放起。待它放高了,收些鹞线下来,把鹞琴缚在离开鹞子数丈的鹞线上,然后尽量地放线。鹞琴立刻响起来,嗡嗡地,殷殷地,在晴空中散播悠扬浩荡的美音,似乎天地一切都在那里同它共鸣了!
把鹞线的根缚在一块断碑上了,我们不消管守。我们两人可倚在碑脚上闲坐。我摸出口琴来,开始练习姐姐寄我的《风筝》歌。这是她新近在中学校里学得的,《开明音乐教本》第二册里的一首歌。她把五线谱翻成了口琴用的简谱寄给我。我按谱吹奏下去,曲儿果然很好听。其轻快和飘逸的趣味,尤其适合目前的情景。口琴的音衬着鹞琴的音,犹似晨间所闻的黄莺声衬着铁马声,我也感到一种和平幸福而生趣蓬勃的青春的气象。
但是吹到后一句,我停顿了。因为这一句里有一个高半音的fa字,我吹遍了口琴的二十三孔,吹不出这个音来。这怎么办呢?回去问了爸爸再练习。现在且换一个纯熟一点的轻快的小曲来点缀这一片春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