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編輯推薦: |
网易“人间有味”专栏精选文集:时隔两年,再回“故乡”。25个真实的人生故事,写尽酸甜苦辣里的生活期许,煎炒烹煮中的处世之道在这本书里,找到你曾经想象和从今以后试图搭建的一切:家庭、老友、挚爱,独立、成长、释怀……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苦涩、分离和变迁,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怀念的美食和爱——很多时候,它们都是生命的星光命运或许会让我们分开很远,但总有一种味道,能让过去和现在重逢最适宜翻阅的线装裸脊装帧,全彩印刷的精美插图,重现你心中最温馨柔软的角落、最真实动人的美食故事
|
內容簡介: |
总有一种味道,是你生命的星光。
本书是《味蕾深处是故乡》系列第二辑,22位来自各行各业、全国各地的作者,回忆他们青少年时代最难忘的美食,以及由此引发的真情故事、故乡风物和心路历程。全书文字质朴感人,像一位位老友动情的讲述。
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美食是最让人难忘的,家里的菜是最让人想念的。人生海海,我们或许会走散,但味道一直会萦绕。注入饭菜里的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足以让人们在奔向星辰大海的途中,深深眷恋。
|
關於作者: |
沈燕妮:著名非虚构写作平台“网易人间”主编,初创团队成员之一,策划倡导多个栏目和专题的写作,策划、主编《深蓝的故事》《最后的游牧》等图书多种。
“人间theLivings”:网易旗下专注于非虛构的内容平台,致力于从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中发掘真的好故事。作为国内第一批挖掘非虚构现实主义题材的平台,“人间”坚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记录者,每个人都有值得讲述亦值得倾听的故事。
|
目錄:
|
不敢再吃的猪肉炖粉条
一场被洋芋保住的包办婚姻
这碗熏豆茶,母亲等了十年
父子七年不见,他被逼成了老板
一碗广柑酒,一世糊涂父女情
扣肉里缺的那一味,是父爱
这一杯杨梅酒喝完,爸爸会醒来吗
粒粒白米是人生,一只红鲟是爱意
外婆的爱不完美,但终究还是爱
一盆猪肉冻,三代人聚散
一口鱼丸,便是世家姐弟的半生
吃一碗扁食,就是一年到头了
小时候的年菜,一辈子都忘不了
囤起粮食,我终于理解了外婆
“推浆齐”里是家乡的味道
造纸厂逐渐变成废墟的每一天
被嫌弃的春婶和她的草粿
被污染的福清湾,是我的家
竹林深处的放牛班,也有春天
我和妹妹,是嚼不烂的铜豆子
烈酒结下的安达兄弟
古镇妇人那杯薄荷茶,我念了18年
|
內容試閱:
|
不敢再吃的猪肉炖粉条
作者中子
每句话都是说给自己的
猪肉炖粉条在物资匮乏时代的东北农村,一年之中只有春节才能吃上。
这道菜名字平常,选材却有些讲究:猪肉,最好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这样不仅菜炖出来有滋有味,肉吃起来也肥而不腻;而粉条,也不能随便,地瓜粉熟得快,不适合做这道炖菜,慢熟的土豆粉也得在猪肉五分熟时才能下锅,才能保证和猪肉同时熟,饱有劲道。
我的继母是做猪肉炖粉条的高手,每逢春节或家里有大事时,她总会做上满满一大盆,让我们大快朵颐,最后吃得连一点汤都不剩下。
不过,这道美味,我已经有16年不敢吃了。
1
1984年的夏天,父亲用自行车驮着一个女人回到家时,我家的院子已经站满了邻居。他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说这个女人的到来,到底是会终结我家的苦日子,还是会让我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当时我14岁,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9岁的妹妹。我们的生母5年前因病去世,父亲没有立即再娶,而是到处干活挣钱,根本无暇顾及我们姐弟几个的生活。期间,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大姐,决意辍学回家照看我们。她的班主任惜才,两次来家访,见我们实在困难,才摇摇头走了。
不久,大姐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代课老师,一边工作,一边照看还在上学的我们,着实累得够呛。这样过了几年,快满20岁的大姐有了心仪的对象,想着自己终究得嫁人,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一家人吃饭时,她提出让父亲再给我们娶一位妈妈,好帮着父亲撑起这个家。当然,她也担心如果继母刁蛮,往后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父亲琢磨了好久,最后才下定决心托人打听。至于大姐的担心,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位长相端庄、衣着朴素的女子下了车,走到我们姐弟4人跟前,没说话,只是温柔地看着我们。大姐、二姐还有小妹都轻声唤了声“妈”,而我低着头,用余光瞟着这个即将成为我们继母的女人,满脑子都是白雪公主被继母残害的画面,迟迟不肯张嘴。最后,奶奶在背后掐了我几下,才拧出一声“妈”,比蚊子声还小。
许是看出了我的不情愿,继母搂过我,拍拍我的肩,并没说什么。少顷,她来到厨房,给我们做了第一顿饭,压轴菜便是猪肉炖粉条。
终究是孩子,继母给我们做饭时,我就站在灶台旁。她选的是正宗五花肉,肉块切得匀净,都是边长三指宽的正方体,下锅、翻炒,不一会儿,油便从肉里渗出来。
这时,撒上葱花,放两只八角,继续翻炒,肉香就扑鼻而来。大约一刻钟后,继母有条不紊地洗好长长的粉条,然后剁成锅里能放下的长度,放在猪肉上面,最后,撒点盐和花椒,盖上了锅盖。
菜还没炖好,香味就已经从锅盖的缝隙里飘出,看着锅盖四周冒出的热气,我的两腮不断有口水涌出。
那是妈妈去世后,我们姐弟几个吃得最畅快的一顿饭。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继母的眼眶潮湿了。因为这顿饭,我们再喊“妈”时,已经很自然了。村里有人善意地开玩笑,说我们“有奶就是娘……”
当然,我们知道,一顿饭还不足以让我们把继母当成“妈”。
2
继母的前夫也是因病去世,他们之前育有两子,大儿子小力辍学务农,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儿子小五和我同岁,和我在同一所初中,低我一年级。
继母到我家一周后,此前住在20里地外老家的小五也跟着过来了。
我妹从小娇惯,凡事都任性,经常和小五闹矛盾。遇到这样的时候,继母从来都不问原因,总是劈头盖脸对小五就是一顿训。小五虽然人高马大,也敢怒不敢言,诸多委屈强行咽下。父亲有时看不下去,想说妹妹几句,但是,继母的一句“他是哥哥,理应让着妹妹”,就把一切都挡了过去。
妹妹还很淘气,一直让父亲头疼。一个大风天,妹妹爬到树上摘榆树钱,树很高,她却爬到了树尖,树尖来回摇晃,眼看就要掉下来。村里的孩子都吓坏了,跑到我家告诉父亲,父亲脸色顿时煞白,赶紧跑去,继母也跟在后面。到了现场,大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然而,妹妹正没事人一样坐在树上吃榆树钱。
父亲气得握紧了拳头,准备教训一下妹妹。看父亲凶神恶煞的样子,妹妹也吓坏了,不敢下树。这时,继母推开父亲,转过身柔声地对妹妹说:“好孩子,别害怕,慢慢下来,妈妈在下边接着你……”
一场“酷刑”,妹妹就此逃过。
每天不管多忙,继母都要给二姐和妹妹扎头发,编出各种花样的辫子,还经常给她俩买漂亮衣服,惹来一干小伙伴的羡慕。渐渐地,她俩便成了继母的跟屁虫,天天黏在继母身边。生母去世后,我们几个都是自己洗衣做饭,而继母来之后,我连内裤、袜子都没再洗过,她只让我多花些时间在学习上。
大姐在继母来了后的第二年嫁到城里,婚礼上,她一个劲儿地感谢继母对我们姐弟的照顾。而我脑海中,也逐渐不再播放“继母害人”的画面。
初三时因为上晚自习,学校要求我们住宿。可宿舍潮冷,刚住了几天,我就得了感冒。继母便执意让我回家走读,令小五在我下晚课时负责接我。
正值冬天,北方天黑得早,路又滑,小五不愿意。于是继母向自己的亲儿子承诺,只要他每天接我,我们俩每天就带同样的饭菜——那时,继母看我学习累,每天都给我弄小灶,小五可没少有意见。
在美食的诱惑下,上初二的小五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要先回家,到晚上8点左右再来学校接我。从家到学校来回要骑14公里的路程,这一接就是一年,我心里很是感激。
1986年,我初中毕业考进重点高中。报到之前,继母特意给我做了一件白色的衬衫。小五也想要,被继母拒绝:“你要是能考上,我也给你做。”
可惜,小五不愿意读书,当年他就辍学出去打工了,很快就处了一个对象,不久便同居。半年不到,继母便草草给小五张罗了婚事。婚后,小五两口子承包土地,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1987年,勤劳肯干的父亲已经小有积蓄,又借了一些钱,买来两匹马和一辆马车,在县城干运输。继母每天目送父亲出车,又在期盼中等父亲收车回家。这一年年末,二姐也嫁给如意郎君,家中喜事不断。
3
就在我们觉得因继母的到来家里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之时,父亲竟背叛了继母。
父亲长得帅,又有马车,到城里干活后就被一个女人缠上了。父亲像中了蛊,乐不思蜀,继母整天以泪洗面,小五气得要去找父亲,被怕出意外的继母阻止。
休息日,我去城里的车马市场找到父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父亲依旧油盐不进。临走时,父亲塞钱给我,生气的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大姐和二姐也领着继母来找过父亲,可是父亲要么不见,要么当时承诺回家,过后依然故我。此后,继母就对父亲放弃了希望。父亲像消失了一样,好久都没有消息。
高二那年的春节,两个姐姐在婆家过年,妹妹被姨妈接去了。小五来我家,让我和继母去他家过年,被继母一口回绝。继母说,她想留下,守着这个家。
偌大的房子,只有我和继母两个人。想着往年一家人团聚的场面,我不禁伤感。继母强打精神做了6个菜,问我想不想吃猪肉炖粉条,这一问,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泪点。
继母忍着难过,在厨房给我做菜,我给她打下手。许是没有心思,那次的猪肉炖粉条火大了,肉有些焦,粉条也成了粉泥。看我难以下咽,继母也夹了一口放嘴里。只一口,继母便知道自己失手了,连连叹气。
满桌饭菜,却没有一点胃口,春晚喜气洋洋的歌舞,更衬得我们落寞。守岁时,我边吃饺子边流泪。继母不敢劝我,只是告诉我,男人不要像女人,要有毅力,不要轻易流泪,那样会让人瞧不起:“就算你爸永远不回来,我也会等到你出息的那一天。你学习好,一定能考上大学……”
也就在这一晚,我才知道继母凄苦的身世:
她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她和哥哥改嫁。后爹不喜欢他们,经常在背地里吆喝兄妹二人。为了讨喜,她从小学会了干很多活,到了年纪,也不敢提上学的事情。即便这样,也换不来后爹的笑脸。
谁知,有一天后爹醉酒从高处掉下,生生摔死,目睹这一幕的哥哥被吓傻了,变得不能正常说话。此后,哥哥闷闷不乐,最终割腕自杀。
到了出嫁的年纪,她嫁给了一个老实的农民,日子刚刚好起来,男人却得了肺癌,在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之后,撒手人寰。
新学期开学之前,继母每天都要出门,说是去前村的亲戚家学做拖鞋,让我在家好好复习功课。奇怪的是,她每天从亲戚家回来都会很疲惫,有次我还看见她的手背划了一条口子。我问咋回事,她说那是做拖鞋时不小心剌到的。
开学前一天,继母给我拿学费,打开一看,竟是一堆零钱。继母有些歉意:“这是你父亲之前给我的,没来得及换成整钱。你就这样交学费吧。”
为了让我“有更充足的时间学习”,继母告诉我,以后两周回家一次就好,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一个星期日,同桌让我陪他去街里买东西,路过电影院,就在同桌入迷地看着电影海报时,我一回头,忽然被旁边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了——一个女人佝偻着身子,拿着个编织袋在捡破烂,一张废纸,一个冰棍杆,什么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一个男人正在电影院门前喝汽水,见汽水马上就要见底,这个女人就在旁边等着,而后,讨好般地说了什么。男人一直没有正眼看那个女人,喝完汽水后,不屑一顾地把空瓶子丢进女人的垃圾袋,昂首挺胸走进电影院。而那个女人双手合十,不停点头表示感谢,之后,又开始寻找新的垃圾。
那是春末夏初的季节,空气中满是寒意。我呆了般站在那里,像被人点了穴,无法动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不错,那是我的继母,她在捡破烂。那一刻,手上的伤口,零钱……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我仿佛看到一束光顽强地穿过千疮百孔的生活,照在我的身上,透进我的眼里,最后,又刺进我的心中。
我顾不上同桌的呼喊,直奔过去,抱住继母:“妈……”只喊出一个字,我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继母显然没想到在这里会碰到我,惊慌失措。看着随后跑来的我的同桌,继母想掩饰她的身份,然而,我紧紧地拉着她,向同桌介绍:“这是我妈妈……”
许是太过意外,继母眼中蓄满了浑浊的泪水,但只一瞬间,她就擦干眼泪,跑到就近的小吃摊,给我和同桌一人买了一包方便面。
我的高二和高三,就是靠继母拾荒撑过来的,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从内心深处完全接受了继母,发自肺腑地叫她“妈妈”。
4
我还是考上了一所省属重点大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在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不久,父亲回来了。
当时,我和妈妈正在灯下看我的通知书。忽然有开门声,一看,父亲拿着当初离家时的包,站在门口。
我下意识地叫了一声“爸”,父亲却一声不吱,只是定定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我看向妈妈,妈妈脸色由青变白,又由白变青。最后,她似下了很大的决心,简化了自己所有的愤慨:“回来了?”
短短的一句话后,两年的委屈喷薄而出,妈妈哭得撕心裂肺。我拍着她的背,父亲僵在一旁,嘴里反复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事后,父亲告诉我们,那个女人不仅榨干了他所有的钱,还逼着他卖掉了马和车。那几日,妈妈很沉默,只是变着花样给我们爷俩做好吃的。有好几次,我都看见她边做饭边流泪。因此,我和父亲也相处得不自然,总是耿耿于怀的模样。妈妈见了,又私下跟我说:“要懂得原谅别人,更何况是你爸爸。”
“那你呢,你原谅他吗?”
妈妈欲言又止,没有回答我。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那个女人知道我家的住址,竟找上门来。我们这才知道,那个女人并没有放父亲走,父亲是偷溜回来的。
气头上的我,到厨房拿起菜刀就往前冲,想和那个女人拼命。这时,妈妈一把抓住我,把我往后推,自己走到那个女人跟前:“孩子考上大学了,他爸回来看看。等孩子上大学,他自然会回去。”
说着,妈妈看了看父亲,父亲一声不吭,满脸通红。那个女人见妈妈把话说到这份上,二话没说就走了。
为了防止家庭再次受到骚扰,我上大学那天,也是父亲和继母“逃离”家乡之日。他们去投奔了邻省的一个亲戚,那里盛产松籽,当地的“油料调拨站”常年收购。他们买来一台轧松籽的机器,靠卖松仁挣钱。机器类似缝纫机,针细且尖,用手固定好松籽,放到针下,然后手脚配合,打开松子的壳——这需要绝对的精准,否则一不注意就会扎手。
大一寒假,我去看望父母。那是一间不足10平米的逼仄的插间,门口安置着机器,进屋就得上床,否则,没地方落脚。
我看到他们的手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轧一天松籽,好的时候能轧出5斤松仁,每斤松仁卖1块5毛。一天下来,父母都累得腰酸背疼。但是,他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妈妈脸上也有了笑容。
妈妈对我说,好不容易来一回,让父亲陪我逛逛街,她一个人在家做工就好。
那是我们父子俩难得的独处时间,刚开始,我们还是并排走着,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怕我冻手,我的手被父亲紧紧攥住。我有些不自然,但是并不想挣脱。
街上有风,吹乱了父亲的头发,他鬓角的白发愈发显眼。我告诉父亲:“如果累,就不要那么拼命,等我大学毕业,咱们的日子就会好起来。”
父亲说:“你好好读书,我和你妈再奋斗几年,争取到时给你办一个体面的婚礼……”
我还想宽慰父亲时,他却忽然站住,目光有些游离:“如果当初我不走一段弯路,你们都不用这么受苦了……”
父亲还要说下去,我做了一个捂嘴的动作——我曾经无数次想问父亲,是什么原因让他能离开那个女人、回归家庭。然而,真当着他的面,我却始终问不出口。潜意识里,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资格这样问父亲,这世上,哪有父亲向儿子认错的道理?我的脑海里只是浮现出那段时间里我和妈妈相依为命的种种,我自己心里有委屈,但更替妈妈委屈。
这也是我这几年的心结。
回到出租屋,妈妈已经神奇般地做好了饭,还没过年呢,妈妈竟然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炖粉条——这天,这道菜夹杂着异乡的风,和我们父子交流后的感慨,一起融进了我的胃里。妈妈还特意在里面放了少许绵白糖和醋,醇香之中又多了一丝酸甜。
一家人在异地重逢,共品这道菜,这场景让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一时间竟有些恍惚。生活,曾经把我们分开很远,此时,一道猪肉炖粉条,似乎又把过去和现在连结在了一起。父亲看向妈妈的目光有些躲闪,妈妈装作没看到父亲的眼神,但眼角还是流转了一丝笑意。或许私下里,她已经原谅父亲了,不然也不会跟到这个地方吃苦吧!
随后的几天,看着他俩相处默契,父亲对妈妈也关怀备至,言听计从。我的心结,也慢慢消散了。
5
新学期开学,父亲给我来信说,辽宁省营口市的鲅鱼圈被政府列为开发区,他和妈妈想去那里寻找新的机会。然而,就在他们刚到鲅鱼圈、正踌躇满志规划未来时,父亲突然得了脑血栓。
读大三的我连夜坐车赶到鲅鱼圈,见到了憔悴不堪的父母。父亲用那只能动的左手抓住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大姐也放下工作和姐夫一起来看望父亲,并且带来了1500元钱。在当时,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笔钱里,有两个姐姐拿的,也有妹妹拿的。
可是,面对高额的医药费,这些钱远远不够。我瞒着父母,去附近的学校找给学生做家教的机会。可是,正值放假,在学校附近徘徊了两天,我一无所获。
后来我出门给父亲买药,看到街道两旁有很多卖菜的商贩,我忽然有了主意——为了医药费,我开始在这个小城的市场上卖菜。
刚开始,我连秤都不认识,很多热心的小贩教我。他们告诉我,如果城管来了,最重要的不是保护菜,而是秤——菜是批发来的,不值几个钱,而一杆秤的价钱,却是菜的好几倍。
不久,我真就遇到城管突击检查,惊慌失措,逃跑中一下子摔倒,眼镜被压碎,脸也被镜片划伤,秤也摔得老远。
那天我在一家诊所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后,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往回走。远远地,我看到父亲在妈妈的搀扶下向远处张望,见我受伤回来,妈妈当时就哭了,父亲用含混不清的口齿一直重复着一句话:“伤,伤……”
在外求医诸多不便,我把父母接回了老家,为父亲系统治疗。可是,打针吃药,均不见明显效果,病情严重时,妈妈要给他接大小便。妈妈坚持每天给父亲按摩,期盼奇迹出现。
一天,我正在看书,妈妈突然大声喊我:“儿子快来!你爸手指会动了!”原来,父亲不听使唤的右手手指突然有了知觉,妈妈竟喜极而泣。
看着妈妈高兴的样子,我心中五味杂陈。
1994年,我大学毕业,为了父母,我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回了家乡,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那年的毕业分配,因为当地教育局的原因,晚分了半年。这半年里我如坐针毡,父母也跟着上火。家里有个做校长的亲戚,为了我,父亲一瘸一拐地去求人家。没什么礼物可送,就只带了妈妈亲手腌制的几样小咸菜。
不放心父亲,每次我都会和他一起。我亲眼见到亲戚的敷衍和父亲的恭敬,最后,还是我的文凭起了作用,被分配到了当地的重点高中——也就是我的母校。
参加工作第二年,我便经别人介绍对象结了婚。婚礼很简单,是我和姐姐一手张罗的,司仪是在村里找的,新婚贺词都是我自己写的。虽然拮据,但妈妈还是东挪西凑,给了我2000元钱,让我置办东西。
这样的婚礼场面,和父亲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没能像以前计划的那样给儿子办一个体面的婚礼,让父亲在婚礼上失声痛哭。我抱住父亲,像哄孩子一样:“爸,不哭,一家人都健康,儿子就很高兴……”
父亲的病依旧时好时坏,偶尔需要到医院复查。病重时,不方便步行,需要坐车。
叔叔家里有车。以前,老实木讷的叔叔一直跟着父亲干活,可以说没有父亲的帮扶,就没有叔叔的今天。我去找叔叔出车拉父亲去医院,不想却被婶子委婉回绝:“现在正是干活的好季节,耽误一天就要损失几十元,你能不能去找别人?”
叔叔站在婶子旁边不吱声。那一刻,好多话在我喉咙里,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妈妈听说后,不声不响地炖了一只正下蛋的母鸡给婶子送去。“开江的鱼,下蛋的鸡”是春天最好的补品,婶子这才不情愿地答应了我们,让叔叔帮忙。
为了给父亲创造更好的治疗条件,我在学校主动申请做了班主任,这样可以多领一点补助。
谁知,就在这时,我家再次遭受重创——父母住的房子年久失修,失了火。
6
家里所有的物件都在火灾中化为灰烬。万幸的是,父母当时都不在屋,看着顷刻间坍塌的房屋,父亲的病情愈发严重。
我当时在县城租住在不足20平米的房子里,刚刚有小孩。两个姐姐和妹妹都让父母去自己家,可是,我们那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有儿子,老人就不会去闺女家,否则会遭人笑话。
妈妈要照顾父亲,不能给我照顾孩子,不想给我添麻烦,死活不同意和我们一起住。可是,因为没钱,他们只能在原来房子的两侧修起了两小间屋子。
更让人猝不及防的是,妈妈因为伤心操劳过度。1998年初也得了脑血栓。得知消息后,我傻眼了,流泪都来不及——眼下,最关键是钱。
妈妈知道我的不易,舍不得花钱治病。我就把医药费预付给乡里的大夫,让他定时去我家给父母打针拿药。
生活虽艰难,我的父母却坚强。此后,我和姐妹们回家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父亲和妈妈互相搀扶着在院子里散步,互相鼓励,彼此打气。虽然说话都口齿不清,但是通过他们的眼神,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之间的柔情。
冬天的雪后,父亲总会用那只好使的左手,带动那只不利索的右手,费力地扫雪;妈妈则动作缓慢地收雪。末了,两个人笨拙地给对方拍打身子,然后,相扶着进屋。虽然妈妈的病比父亲的稍轻,但是,她的手已经不能切菜了,姐姐就常趁周末,给妈妈切上一大盆酸菜。
一个冬天的周末,我特意去市场买了几斤五花猪肉,冒着风雪,骑着自行车回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回家给爸妈做一顿猪肉炖粉条。
父母欢迎我的仪式就是坐在我的两侧,用疼爱的眼光看着我。当得知我要给他们做饭时,妈妈百般阻止,拗不过我,她就在一旁指导。结果,这顿猪肉炖粉条被我做得咸淡不宜,火候不到,没有一点妈妈做的那个味道。
可是,父母吃起来却有滋有味。
那一刻,我惊觉,整个青春期,我的记忆好像都没有离开过这道猪肉炖粉条。
那时,家里还没有安装自来水,想着他们打水困难,我就在院子中央给父母打了一眼机井,接上水管通到屋里的水缸,这样,只需拉闸就可以解决用水问题。
可是,下一次回家,很少流泪的妈妈哭着对我说:“儿子,来回拉闸不也得用手嘛,妈妈的手不好使,闸都拉不了了……”说完,她泪流满面。
看着父母不太灵便的手,我欲哭无泪。怎么办?我和妻子都是普通的工薪族,医药费已让我捉襟见肘,保姆根本请不起。
无能为力时,我想到了小五——他家离父母家只有几百米,他们夫妻也没有出去打工。
我找小五商量,想请他们夫妻平时帮助父母干点零活,父母的日常花销由我负责。小五表面上答应,但并没有真的去做——他对父亲当年的出走还耿耿于怀,当时他劝过妈妈和父亲离婚,妈妈没听,也让他心里有个疙瘩。
我能理解小五,妈妈也无法责怪他。万般无奈之下,妈妈想到了她的大儿子小力。
小力结婚时,父亲也曾竭尽所能帮助过他。平时,小力夫妻也会经常来看望妈妈,和我关系不错。只是,他家住得远,远水不解近渴。
妈妈伺候不了父亲,生活自理也费力。她不想再给我添麻烦,于是和父亲商量,说要去小力家,这样,“一家照顾一个”,我的负担能轻些。
父亲当然不同意,除了他自己需要一个伴之外,他对妈妈有感激也有愧疚,觉得由我们家来负责妈妈的饮食起居,才算对得起妈妈这些年对这个家的付出。父亲专门嘱咐我这个由妈妈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等日子好起来,一定要来孝敬你妈。”
在一个父亲睡着的午后,妈妈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来到村路上打车,恰好被出门的奶奶看见,那时爷爷奶奶已是高龄,偶尔还会颤颤巍巍来我家搭把手。奶奶哭着把妈妈劝回家,给我捎信,让我赶紧回来。
我回到家,看着坐在床上的妈妈,握住她的手,只说了一句“妈妈,你舍得我们吗?”就再也说不下去了。霎时,妈妈泪如雨下。
没办法,我再次去找小五,并预先把妈妈的生活费付给他,只求他照顾一下爸妈:“妈妈是咱哥俩的,爸妈幸福是咱哥俩共同的心愿,咱哥俩就都尽力吧……”
小五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7
时隔不久,奶奶再次捎来信,说妈妈还是走了。我知道,妈妈这次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回来了。妹妹见我工作实在太忙,孩子还小,主动把父亲接到了她家。这次,父亲竟没有再坚持那些成见,同意了。
父亲和妈妈得病之后,彼此昵称对方“傻子”。有时,父亲在睡梦里会叫“傻子”,妹妹听了,就含糊不清地答应。得了脑血栓的人偶尔会不清醒,父亲有时会以为妈妈出门办事了,总是问妹妹:“你妈啥时回来?”有时,父亲想妈妈想得实在烦躁了,会趁妹妹不注意时用左手揪扯妹妹家的地板革,然后用嘴咬,有时甚至咬自己的皮腰带,有一次嘴角都咬出了血。
这些,都是妹妹事后说给我的,那时为了让我安心工作,妹妹对我只报喜不报忧。
不久传来消息,妈妈到了小力家后病情再次复发,我赶紧请假去看望妈妈。
我有两个月没见到她了,中间我只托亲戚给妈妈捎去过1000元钱。推开房门,妈妈正躺在床上输液。只一眼,我和妈妈的眼泪就同时落了下来。妈妈迫不及待打听父亲的消息,告诉我说,等她治好了病,她还回去照顾父亲,“我舍不得你爸,也舍不得你”。
我不住点头,说:“等我条件好点,租个大点的房子,就把你和爸接到我家,请个保姆照顾你俩。”
妈妈听后,拍拍我的手。少顷,她叫来小力嫂子,让嫂子给我做猪肉炖粉条,还特意嘱咐嫂子,要买五花肉。我无法作声,只是泪流,那顿猪肉炖粉条,我全然忘了是什么滋味。
就在我那次探视后离开的第五天,妈妈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许是心有灵犀,妈妈走的那天,父亲心情特别烦躁,谁也劝不住,不断用牙齿撕咬着自己的腰带。最后,因用力过度,一颗好好的门牙硬生生地掉下来。
我们都瞒着父亲妈妈去世的消息,可是,父亲一个劲儿找妈妈,甚至流泪央求妹妹。妹妹看得心碎,不得已,告诉了父亲实情。
这个噩耗,一下子就击碎了父亲的所有希望,他静了下来,不再哭闹,病情迅速加重。后来,他拒绝进食,任凭我们怎么劝都无济于事。短短几日,父亲迅速形销骨瘦,原本我很难抱他起来,后来却像托个孩子一般。
1个月后,父亲紧随妈妈也离开了。
这一年是2003年。
从此以后,春节时我再不让家人做猪肉炖粉条,我也再不敢吃这道菜。
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巧遇小力哥和嫂子,我们聊天时又提起了妈妈。
嫂子告诉我,多年前,妈妈夹着包裹打车到他们村时,离家还很远就下了车,一步一步往前走。可是,等走到家门前,要推开院门的时候,她又忽然流着泪停住了手。如此反复几次,终是没有推开门。
当时嫂子没在家,妈妈的举动被村里人看见,赶紧告诉了嫂子:“那不是你家婆婆吗?”嫂子急忙赶回去,见妈妈还在院门附近徘徊。
嫂子叫了一声“妈!”妈妈身子一颤,像个受了惊吓的孩子般,霎时泪流满面:“孩子,妈遇到难处了,可是,妈没有脸面推开这扇门啊……”
当年,妈妈改嫁到我家时没有带着小力,这件事一直是她心里挥之不去的愧疚。当嫂子接过妈妈手里的包裹时,妈妈竟然瘫坐在地:“孩子,妈谢谢你……”
嫂子还说,妈妈活着时经常告诉她,以后不要和我们姐弟四个断了来往,如果有一天我去串门,一定要给我做猪肉炖粉条,因为那是我最爱吃的一道菜。
不待嫂子说完,我已是潸然泪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