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著名摄影史家顾铮集大成之作,中国当代摄影史书写新篇章
·以国际化视野,多角度勾勒中国当代摄影脉络;敏锐捕捉摄影发展趋势,深刻反思摄影生态
·巫鸿、陈传兴、陈丹青、郭力昕、李公明、杨小彦、刘树勇、晋永权、海杰、董冰峰 诚挚推荐
|
內容簡介: |
早在20世纪初,郎静山、庄学本等一代摄影人便开始了对中国摄影现代性的追寻,而这种集体努力因战争的爆发而被迫中断。直到1980年代,随着“四月影会”“陕西群体”“北河盟”等民间摄影团体的涌现,中国摄影未完成的现代转型才得以重新启动。
四十年间,中国当代摄影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何种探索?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次重要的回顾与梳理,以专题讨论和个案研究两条线索,勾勒中国当代摄影图景。
10个主题,细致剖析纪实摄影、肖像摄影、都市摄影等摄影类型的发展,敏锐把握摄影在呈现都市景观、身体、家族记忆等议题上的特质与尝试。
13篇个案研究,既有当代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长期关注国人群像的刘铮,也有挪用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自我的洪磊等,以其代表作入手,展现多样且生动的摄影实践。
|
關於作者: |
顾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曾任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终评评委。2017—2018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19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九届中国艺术史海因茨?葛策杰出客座教授。曾获得2001年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及2007年第一届沙飞摄影奖学术奖。著有《世界摄影史》《城市表情》等多部专著,并在国内外策划多个摄影展览。
|
目錄:
|
序 7
上编 现象
第一章 重新启动——关于1980 年代的中国摄影 31
第二章 在现实与记忆之间——1990 年代的中国纪实摄影 51
第三章 中国当代摄影中的都市景观 75
第四章 “摄影,就是你的私生活;私生活,就在你的摄影中!”——中国私摄影论 97
第五章 呈现、定义与重构——中国当代摄影中的身体 119
第六章 作为人性探索、社会透镜以及影像实验的肖像摄影 139
第七章 当代摄影的“空间转向” 163
第八章 “我想如果他还活着,肯定会将我杀死。”——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家庭与家族 187
第九章 还原与变形、再造“新闻”与新闻“再事件化”——当代艺术与摄影中的新闻“再处理” 203
第十章 虚构、审视与反思——有关中国当代摄影与数码技术之关系的思考 221
下编 个案
第十一章 “出”“入”之间的张力与“边缘”的意义——关于侯登科的摄影 243
第十二章 记忆·身体·意识形态——关于刘铮的《国人》 255
第十三章 都市里的“游手好闲者”——论陆元敏的街头摄影(外一章) 277
第十四章 激活记忆,为了民族的自我救赎——论邵逸农与慕辰的摄影 291
第十五章 从滴血的死鸟到未园的闯入者——洪磊的摄影历程 303
第十六章 显影中国的现实——论邢丹文的艺术实践 317
第十七章 “格是阿拉格上海!”——看鸟头小组的《新村》 329
第十八章 来自“偶发的启发”——关于杨福东的摄影与影像装置 341
第十九章 乌托邦、“人素”奇观与历史真相的精度——论王国锋的艺术实践 363
第二十章 从《海岸线》《信封》到《关于故乡》——论张晓的创作及其转型 377
第二十一章 观看的意义与挪用的欢愉——关于蔡东东的摄影 389
第二十二章 让我们看见负的存在、意义与价值——论秦一峰的负片创作 401
第二十三章 在地志异——关于汪远强的徽州摄影 411
|
內容試閱:
|
序(节选)
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作为摄影者还是作为摄影书写者,自忖介入中国当代摄影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这一路下来,林林总总写了也有不少文章。有些是为参与会议所写,有些是期刊论文,有些是各种机缘的产物。这些文章的写作,都持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如果不是就个案而是就现象所写的话,也努力尝试给出有关现象的一个具广度也具深度的图景。但毕竟中国当代摄影的场面宏阔,实践丰厚,以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做到全面涵盖。此次有机会将一些文章结集成书,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对这些有关摄影的书写做出反思的前提下,通过编辑以令这些文章对于中国当代摄影的现状与生态有一个更好的呈现,同时,也希望能够提示自己对摄影书写的反思。
因此,首先考虑到的是将一些文章视其内容,以议题加以归结,达成某种宏观图景的铺陈。但限于能力与视野,以宏观形式所呈现的,当然存在挂一漏万的问题。为避免“省略了微观的宏观”(朱伟语)的此一宿命的弊端,我也努力将过去我个人对于一些摄影家、艺术家的评论与分析,作为个案部分设立,以求达到“宏观”与“微观”某种程度的平衡。
本书在整体构成上,分为“现象”与“个案”两个部分,也是出于宏观与微观“平衡”的考虑。而且由于写作时间上的关系,许多“宏观”性的文章已经有了越发不“宏观”的问题。如何弥补这种不足,我将在下面努力通过对于作为宏观“现象”的各部分章节的“再”审视,加入一些新的实践的介绍,争取有所弥补。
第一章“重新启动——关于1980 年代的中国摄影”,是应黄锐先生所邀为他在德国出版的一本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册所写,在此作为本书“现象”部分的第一章,试图给出本书的一个整体背景。中国当代摄影的时期分类,或许有各种分法,但1980年代一定会被视为起步阶段,这点当无疑义。如果我们要梳理已经成为当代史的一部分的中国当代摄影的历史,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当事人以各种方式来回忆与反思。摄影的历史研究需要更多的当事者的回忆材料以及各种史料的发掘,而且,即使现在开始,在我觉得也已经稍有迟缓之感了。
第二章“在现实与记忆之间——1990 年代的中国纪实摄影”是2000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当时,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有着相当迅猛的势头,也引起了国际的关注。我的这篇论文从讨论现实与记忆之关系出发来审视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在一定程度上为审视纪实摄影这一面对复杂的社会变动而摄与记的手段提供了思考的材料。从那时以来,中国的纪实摄影以更为丰富多变的方式展开。这些展开,有相当一部分在以下章节中以不同方式有所涉及。但也有一些摄影家的实践,因为包括时间在内的各种原因,无法在此章节以及之后的各章节中得到阐释。就现在所想到,希望以下作品,如刘立宏呈现的东北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自然)的消失,骆丹沿318 国道所展开的对于各地的观察,陈荣辉与赵智等人有关东北现状的纪实摄影等实践,能够引起有心者进一步的关注、讨论与研究。
随着纪实摄影的展开,一些特定题材或对象因为其社会关注度上升而成为更为明确的聚焦点。比如,在高速展开的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就成了许多摄影家的重要题材。第三章“中国当代摄影中的都市景观”,集中处理了摄影家如何面对都市这一极为重要的题材。由于他们的大量工作的积累,也许我们现在可以将“都市摄影”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加以深切审视了。由于本文成文较早,后来大量涌现的中国都市摄影实践者没有能够及时纳入视野。如许海峰、严怿波、戴建勇(Coca)、郑知渊、倪卫华、冯立、唐晶等人的摄影实践,都给进一步思考中国都市摄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考察材料。
第四章“‘摄影, 就是你的私生活;私生活,就在你的摄影中!’——中国私摄影论”,聚焦于新世纪最初十年间摄影在年轻人手中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形式的展开。受各种原因限制,有关“私”的摄影实践,不可避免地在开始阶段有其稚嫩一面,但其活力与活泼同样不可忽视。文章发表之后,又有罗洋、陈哲等人的摄影,进一步将私性与身体以及个体心性之间的交集,包括身体疼痛与心理创伤等议题,被她们以个人独特的视角与主观意识强烈的摄影语言呈现出来。
身体在摄影的观看中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外皆然。本书第五章“呈现、定义与重构——中国当代摄影中的身体”,为中国当代摄影如何面对身体以及处理这个题材勾勒出一幅较为宽阔的图景。在这里,也许值得将廖逸君的最新工作作为此章节的补充,以丰富我们对于这方面实践的认识。她的一反男女关系通常的男主女从的双人肖像套路,以女性(摄影家自身)所主导的她与日本男友的通过各种身体姿态所形成的结合,既在视觉上出以惊奇,也颠覆通常对于男女力量对比关系的认知,因此引起广泛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包含在第四章与第五章这两章里的各位摄影家的实践,其实存在方方面面的交集,在许多情况下身体与“私性”并不可以截然分开。
第六章“作为人性探索、社会透镜以及影像实验的肖像摄影”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2013年所办的“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主题展览图录所写。因为该大展具回顾性质,因此文章也努力在时间上与此展所涵盖的三十年保持一致。当然,本章节所作论述与作品、作者选择,也受限于摄影媒介本身、个人视野与篇幅等因素。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动,强烈作用于空间生产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既存在对于已有景观的破坏与拆毁,也有新景观的生产与再造。而新旧景观的糅合所产生的“奇观”,于摄影的“志异”性来得特别的相宜。第七章“当代摄影的‘空间转向’”,试图对进入新世纪后出现的以结合自然与社会景观的更偏向社会景象的一种纪实摄影现象加以理论上的探讨。这种“空间转向”后来在样式上被命名为“景观摄影”,一度成为一种流行之后甚至被出现大量模仿而成为套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摄影”也可以认为是不同于之前的以各种社会议题为主题的“新纪实摄影”,许多优秀作品展示了摄影家对于“纪实”概念的突破与反思,也在摄影语言的开发上有了新的贡献。这当中,张晓、张克纯、刘珂、严明、木格等人的作品,都力图通过对于景观的具主体性的描述与凝视,强化与突出其超现实的一面,加上尤其是其中一些人在色彩上的独特处理,来突出自己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这三者相互交缠的新景观的感受与看法。而塔可的《诗山河考》(2011),则以追溯《诗经》经典中的地理景观的方式,更展开一种视觉上的文化寻根,其气息又迥然有别于其他摄影家的“景观摄影”作品,并赋予“空间转向”以新的意义。
……
第九章“还原与变形、再造‘新闻’与新闻‘再事件化’——当代艺术与摄影中的新闻‘再处理’”,本意想要思考在图像信息泛滥的情况下,摄影家与艺术家们是如何因势利导,将图像这一第二现实纳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人们得以再思图像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面对图像的问题。
摄影能够成为虚构的手段,要拜数码成像技术的高度发展所赐。第十章“虚构、审视与反思——有关中国当代摄影与数码技术之关系的思考”,讨论的就是数码技术的影响之于摄影的虚构可能。在此提起一位摄影家的工作以作本章补充。刘思麟的《我无处不在》系列(2012年起)通过数码手段,将自己的个人形象植入到一系列中外历史照片中,她以出没于历史人物身边的自我形象、将因她的“潜入”而被改篡的历史图像,对历史图像与历史本身展开戏谑性处理,同时又重新审视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在就“现象”部分的各个章节做了介绍后,现就“个案”部分的各篇文章做一说明。
有关侯登科的摄影的文章是应《读书》杂志之邀所写,我个人现在当然于他的摄影有更多的看法,但这里仍保持原样。有关刘铮的文章是我应邀为他的英文版摄影画册《刘铮》所写,然后又经增删,加上与姜健的《主人》比较的部分,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有关邵逸农与慕辰的摄影的文章,则发表于《天涯》杂志上。如我所写刘铮的摄影一样,收入本书的我的一些个案部分的文章,都是为摄影家的图录所写,这其中包括了有关洪磊、蔡东东、秦一峰、汪远强等人摄影的文章。而有些文章,则因为各种机会而有了写作的可能,如有关鸟头小组、邢丹文和王国锋的摄影实践的文章。
在此要特别指出,有关杨福东的文章是为我于2012 年在OCAT上海馆策划的其个展“断章取义”(2016)图录所写。此展由今已去世的黄专先生交付于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他抱病坚持出席开幕式的样子。我与黄专的交往始于1980 年代。1990 年代我在日本留学时,他来东京,我在大阪,当时曾经有过长时通话。我与他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包括了杨福东上海个展、曾力深圳个展、谷文达艺术研讨会、张晓刚图录撰文等。我们的合作领域横跨当代艺术与摄影,他的敏锐、坚毅与专注一直是我所敬佩的,也一直鼓励我做好自己的工作。黄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贡献已经成为我们的宝贵遗产。愿黄专先生在天之灵安息。
这么多年来,就中外摄影家的工作写了不少文章,可惜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全部收入本书。收入本书的个案,一定程度上稍稍考虑到摄影的各个样式的平衡,以便大家既可以了解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与现况,也可进一步了解我对于这些不同摄影样式的理解,当然这同时也暴露了我的个人局限。希望以后有机会将没有收入本书的文章,能够以某种方式成书。
在此向提供了各种机会而促成这些文章的各位摄影家、学者、评论家、策展人以及各位编辑表达由衷的感谢!各位大名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也要特别感谢文景编辑王萌女士的坚忍与耐心,令这本拖拉有三年之久的书见了天日。
2020年庚子疫情未靖之秋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