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中国地方志集成是国内目前内容最完整、覆盖面广泛、规模最大、影响力深远的古籍方志丛刊,本书是中国地方志集成系列的专门志辑,按照覆盖面广、编印质量高、使用价值较大,兼顾地区分布和版本价值的原则编纂。本书收录全国各地明清至民国时期编纂的水志110余种,对研究全国各地名川、河流、湖泊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情况都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这套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的重要的水志文献,资料丰富,是图书馆馆配基本藏书。河流、湖泊志中有很多当地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信息,对认识某一地的水系、河流分部、地理变迁有很大的帮助。
|
內容簡介: |
《中国地方志集成?水志专辑》是大型经典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的专门类志书辑之一种,专门收录全国各地的河流、山川、湖泊等旧方志,选收方志以资料丰富、系统完整和实用性为原则,同时兼顾地区分布和版本价值,所收志书尽量选用版本珍贵,书品较好的底本。全书共分26册,汇编明清至民国的水志110余种,其中如《长江图说》《山东黄河全省图说》《龙潭小志》《九鲤湖志》《湖山便览》《曹娥江志》等都是首次影印出版。本书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各地水文地理、河道、湖泊源流、沿革变迁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所收地方志,依据上海图书馆等藏书机构馆藏的方志为底本影印出版。
|
關於作者: |
上海书店出版社是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员单位之一。以编辑出版古籍文献、近现代文献史料,及传统文化类、人文类、艺术类的学术著作和大众读物为主。自成立以来,编校出版了《申报》、《四部丛刊》、《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道藏》等一系列在海内外广具影响的出版物。影印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系列有《上海府县志辑》、《北京府县志辑》、《天津府县志辑》、《台湾府县志辑》、《浙江府县志辑》、《河南府县志辑》、《河北府县志辑》、《广东府县志辑》、《福建府县志辑》、《乡镇志专辑》等。
|
目錄:
|
總目錄
第一册
三省黄河全圖
黄運河口古今圖説
歷代黄河變遷圖考
第二册
長江圖説
揚子江流域現勢論
新編長江險要圖説
最新川江圖説集成
峽江圖考
峽江灘險志
淮沂泗圖説摘要
第三册
永定河志
第四册
永定河志
第五册
永定河續志
調查永定河河流圖説
通惠河志
重修通惠河志
第六册
直隸五大河流圖説
直省五河圖説
直隸五大河源流考
臨漳縣漳水圖經
滏陽河圖序
南樂豬龍河圖説
大名縣水道考
滿洲國水道源流考略
第七册
邗溝故道歷代變遷圖説
揚州水道記
婁江志
新劉河志
練湖志
第八册
練湖歌叙録
湯山温泉記
浦口湯泉小志
莫愁湖志
添修莫愁湖志
玄武湖志
後湖志
第九册
揚州北湖小志
揚州北湖續志
分湖志稿
太湖志略
太湖備考附湖程紀略
第十册
太湖備考續編
震澤編
林屋民風
第十一册
具區志
石湖志
石湖志略
赤山湖志
勺湖志
第十二册
嘉興府水道圖説
東湖志
西湖遊覽志
第十三册
西湖覽勝詩志
西湖紀勝
西湖志(一)
第十四册
西湖志(二)
第十五册
西湖志纂
湖山便覽
西湖新志
第十六册
蕭山湘湖志
蕭山湘湖考略
鴛鴦湖小志
東錢湖志
慈溪縣鳴鶴鄉杜白二湖全書
第十七册
牟山湖志
曹娥江志
南漳子
南湖志
續浚南湖圖志
皂李湖水利事實
江西水道考
章水經流考
九鯉湖志
九鯉湖志
十八册
西湖志
西湖志
第十九册
第十九册插图:《山東黄河全省圖説》
第十九册
山東全河備考
山東運河備覽
山東運河圖説
第二十册
北河紀
北河續紀
膠萊河運道古説
第二十一册
泉河史
泉河志
沭河上游實測圖説
趵突泉志
文登温泉遊覽記及全國温泉考略
第二十二册
惠濟河輯説
豫河志
豫河三志
第二十三册
豫河續志
龍潭小志
第二十四册
三峽通志
湖北漢水圖説
沙湖志
楚南諸水源流考
洞庭湖志
石磯圖説
第二十五册
惠州西湖志
雲南省城六河圖説
雲南水道考
鶴陽新河紀略
碧玉泉志稿
雲南温泉志補
第二十六册
蜀水經
蜀水考
關中水道記
華陰縣新修河渠圖説
二華開河渠圖説
西域水道記
|
內容試閱:
|
《中國地方志集成》序 傅振倫
歷史與方志,異流而同源。王守仁、章學誠有“五經皆史”,“六經皆史”之論,既可解釋為六經是古代史料,也可解釋為六經是古史的起源。《文中子》說,聖人述史有三:“《春秋》與《書》、《詩》也。”劉知幾又分古史為六家。經書既是史學的起源,也是方志的起源。
六經之作,起於上古。周置五史,其中有典籍及記事之官。列國諸侯也各有記事之史。其所典守的地理書與地圖和記註的志乘、檮杌與春秋之類,都藏於周官。小史掌邦國之志,外史掌四方之志,職方掌天下之圖。所以司馬光《河南志?序》、馬光祖《景定建康志》都以為郡書起源於《周官》所掌。近乎自然地理的《尚書?禹貢》和近乎人文地理的《山海經》已可證明方志的萌芽,由來已久了。後漢以來,有偏方載籍的“方記”如《越絕書》、《吳越春秋》、《華陽國志》;有左圖右書的圖經如《巴郡圖經》;有地方雜記的《鄴中記》、《荊楚歲時記》;有都邑簿的《三輔黃圖》;有地理書志的《洛陽伽藍記》,都兼具有史志的規模。隋唐以降,又有總志的編集。《諸州圖經集》開其端,《區宇圖志》、《元和郡縣圖志》踵其後。《太平寰宇記》更增加風俗、古跡、人物、姓氏、藝文、土產、四夷等內容,遂成為以行政地區為主的一方地理、歷史、文獻完整的記錄,樹立了後世方志的典範。是後,歷代修志,從未中斷,明清以來,方志繼續撰集更有顯著的發展,有大一統的總志,有統部的通志,有統部所屬府州縣等志。下至鄉鎮亦往往修志。清人公私修志有五千六百八十五種,且有出自名家之手者;民國志也有一千二百五十五種。法國、蘇聯有地方博物館,而無地方志書。西方國家有地域地理志,而無以行政區劃為主兼賅地理、歷史、人物、文獻的中國特有形式的方志。這種優異的文化傳統是我國的驕傲,是值得自豪的。中國古今方志九千多種,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統計現存八千二百六十四種,不下十一萬卷,佔傳世典籍十分之一以上,誠可謂汗牛沖棟、浩如烟海了。
章學誠曾論地方修志,有二便,有三長。地近跡真,有裨信史。偌大數量的方志,真不愧為鉅大知識寶庫,其中蘊藏著大量學術研究資料,如天文氣象、地理、自然災異、經濟、科學技藝、重大歷史事件、少數民族、文化教育、文物古跡、人物傳記、文獻掌故、社會民俗、外交、中外文化及經濟交流等等自然和人文的科學資料,所以宋人司馬温公稱之為“博物之書”,明人方鵬指為“一邑之全書”,清人章學誠譽為“一方之全史”。其史料或不見國史及其他載籍,即便見諸國史而多是語焉不詳者。所以,方志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寶庫的燦爛明珠!
國家歷史和地方志乘,語其功用,實是博大精深。它不僅是人類文明進化的記錄,學術研究的珍貴資料,還是古為今用、推動人類社會發達的憑藉。它更能發揚國人的民族意識和熱愛家國的觀念,使後世讀者緬懷先民斬荊披棘,開疆辟土,辛勤勞動生產,締造文明的艱辛過程,思有以發揚光大,進而促進社會持續發展,由郅治之世,而更邁入大同世界,共臻繁榮昌盛之域。後漢荀況撰《漢紀》,說立典有五志,晋干寶續加闡述,唐劉知幾又廣以三科、八目,皆以史志資鑒,致用為主。《管子》則說“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韓詩外傳》也說,“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他們概括了史志的實用價值及社會價值,可謂允當。方志之可貴,亦在於此。
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巴蜀書社諸同仁,深知方志的重要,爲了保護、繼承和利用這一珍貴遺產,以保存文獻,弘揚文化,决議整理、影印出版《中國地方志集成》一書,由專家、學者組成“編輯指導委員會”及“編輯工作委員會”,籌劃進行。他們本着在方志中力求完整、覆蓋面廣、實用性強諸原則,從九千種舊志中優選三千餘種,都四萬七千餘卷,攝影縮印為七百餘冊,保存原貌。其中有通志、府志、州志、廳志、縣志、鄉鎮志、山水志、寺廟志、園林志等等。偽滿、汪偽和日本佔領台灣等時期所修的方志、雜志,亦擇要選錄。另外,還編製書名索引及全書總目,以便檢索。皇皇鉅製,誠中國方志薈萃之總集,稀世之瑰寶!宋元以來,由於地方經濟大規模地發展,出現了一批富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鄉鎮志,它對當代改革、開放尤有實用價值,所以《集成》的編印,先自《鄉鎮志專輯》始,依次及於《山水寺廟園林專輯》,並陸續出版府州縣志,通志等。
這次整理祖國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方志的工作,計劃宏偉,曠古未有,誠為千秋壯舉。這部通時達變,富有實用價值的寶典,必將對我國經濟和文化建設起到難以估計的作用。對於推進文史哲宗教旅遊等領域的研究也是極其重要和必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