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指引:从小康到共同富裕

書城自編碼: 377086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周锟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1165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2-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3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DK月季玫瑰百科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为你想要的生活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00
《 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创新研究 》
+

NT$ 52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 (英文平装) 》
+

NT$ 507
《 论美国的民主(国民阅读经典·典藏全译本·全2卷·平装) 》
+

NT$ 394
《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 》
+

NT$ 1125
《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上中下) 》
+

NT$ 176
《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文库本) 》
編輯推薦:
“小康”从何处来?“共同富裕”指归何处?两者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部中国小康社会发展图鉴,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阐释“小康”和“共同富裕”;
十大专题、四十五个关键词、六十幅图片,讲述国家、城市、村庄和普通家庭的沧桑巨变。
內容簡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本书从顶层设计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展现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不懈推进共同富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以生动的历史细节、精要的理论阐释、珍贵的史料图片追溯从小康到共同富裕的重要指引,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篇包括奠定小康诞生的社会基础、提出小康社会的完整目标、推动改革创新与小康建设、倡导精神文明的小康社会、营造小康中国的和平环境、突破小康面临的困境障碍六个章节,下篇包括提出共同富裕的重大命题、通过农业改革推动城乡共同富裕、通过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共同富裕、通过税收制度改革推进人民群体共同富裕四个章节。
關於作者:
周锟,法学博士,现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著有《小康的真谛》《“南方谈话”从何处来》,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文献选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编写工作。
目錄
引言
上篇 指引建设小康社会
第1章 奠定小康诞生的社会基础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新的出发点 
开眼看世界
求取“真经” 
引导历史转折
第2章 提出小康社会的完整目标
中国式的现代化 
提出小康 
调研算账
小康社会 
三步走 
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
第3章 推动改革创新与小康建设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经济特区的开创
不走回头路 
改革是走向小康的必由之路
第4章 倡导精神文明的小康社会
精神文明 
从严治党 
科教兴国 
第5章 营造小康中国的和平环境
小康的安全保障 
小康的时代主题 
小康的外部环境 
小康的世界意义
第6章 突破小康面临的困境障碍
决策开发开放浦东 
发表“南方谈话”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见证总体小康实现
下篇 指引推进共同富裕
第7章 提出共同富裕的重大命题
共同富裕的历史课题 
实现共同富裕的设想
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 
共同富裕与小康的未来
第8章 通过农业改革推动城乡共同富裕
农民生活与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在生产领域的要求
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与多种经营
应用生物和信息技术实现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衔接
发展集体经济反哺个体收入和支持公共事业
农业改革与共同富裕
第9章 通过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共同富裕
两个大局与共同富裕 
实行西部大开发
协同发展的典例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
第10章 通过税收制度改革推进人民群体共同富裕
税收制度与人民生活 
用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用税收调节分配 
适应市场经济的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推进共同富裕
结语
后记
內容試閱
探索通过农业改革实现共同富裕:
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
我们知道小岗村,首先在于它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其实,小岗村之前,在全国很多地方,农民群众甚至基层组织进行类似“包产到户”的生产实践为数不少,在1978年前后更多。比如,有观点认为,“包产到户的真正发源地是安徽省肥西县山南区”。但是,凤阳小岗村确实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开启作出了两个突出贡献:其一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其二是“大包干”的名称。
包产到户还是包干到户?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两种类型。两种都是在生产队统一领导下,将集体耕地按人口或按劳动力承包给农户经营。不同点是,包产到户坚持工分核算和生产队统一分配,即年初确定包产、包工、包投资的“三包”指标,年终将包产产量纳入分配,按“三包”指标完成情况找补兑现;而包干到户不搞“三包”和生产队核算,把国家征购、集体提留落实到户,实行定额包干上交,剩余归己。后者办法简单,利益直接,责任具体,按农民的说法就是“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小岗村实行的包干到户,其吸引力远大于包产到组和包产到户,农民最为拥护,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选择。因此,当得到政策支持后,其传播速度极快,到1983年底,全国实行包干到户的占农户总数的98%。(图一、图二)
“大包干”一词的由来
“大包干”的名称则更具有历史性。今天查阅历史文献,会发现其内涵在发展变化。比如1958年曾用于铁矿区基本建设;1980年以前,常常指包干到组;其后,则一般指包干到户。众所周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开启的标志,而这次会议原本的议题是农业问题。在农业方面,这次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提出“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农村经济政策开始全面松动。但仍然要求:“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次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也规定:“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因此,一些明确以“包产到户”为标志的生产受到了抑制。而“大包干”,这一20世纪50年代就见诸报端,并曾得到毛泽东批转的用语,为干部群众坚持这一正确实践争取了空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其宣传和示范效应也更明显。(图三)
“改革第一村”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如今,像小岗一样有名的村子在中国为数不少,其中很多村子比小岗村发展得好。但是,客观地说,在中国改革历程中,小岗村确实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尤其是为全国的改革发展发挥了特别重要的试点作用。这是由小岗村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的。
普遍性在于,小岗村的自然环境、地理方位、人力资源等先天条件并不具备特别的优势。小岗村的普通,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段时间村民难以达到生活富裕的实际情况,更代表了我国广大农村的真实水平。
特殊性在于,作为“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很多改革,尤其是农村改革的探索都在小岗村进行了试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可以看到,小岗的状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晴雨表,不仅是开端,40年来我国农业改革的许多重要节点都与小岗村有关;就现实来看,小岗村的道路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农村小康之路、农业现代化之路。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小岗村当年的收入水平,虽然距全国领先水平有不小差距,在全国属于中上水平,也符合其试点的定位。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果,有多方面的原因,“三农”是一个综合发展的整体,农业改革在村民致富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图四)
“三权分置”:农业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农业改革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从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考虑,这里主要着眼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小岗村时指出的:“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收入。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在这方面,小岗村三种形式的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6年,中央正式确立农村承包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创新,为推动农村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中,两次权利分置都起到了历史性的巨大作用。第一次分置是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分置,小岗村是其中的代表;第二次“三权分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更好坚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更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承包权,更好用活土地经营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三权分置”规范和推动了土地流转,使之成为当前我国农村最火热的实践。在这方面,小岗村也处在前沿。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与多种经营,达到“一二三产融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收入水平。
图一 1978年,小岗村18位村民带头签订契约实行大包干。图为其中的严宏昌、严俊昌和严立学。

图二 1978年12月,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契约。

图三 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

图四 小岗村已成为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共同富裕的历史课题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今天,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但是,共同富裕并不是能够自然产生的,需要卓越的智慧与艰辛的努力。事实上,共同富裕是人类历史上尚未出现的社会状态,在古今中外都没有真正合适的样板可资借鉴。
一个超越现存社会的伟大目标
中华文明在古代曾经达到世界之巅,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汉代时,我国人口就超过6000万,垦地超过八亿亩。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诗人岑参就有“长安城中百万家”的诗句。北宋时,国家税收峰值达到1.6亿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那个时候,伦敦、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的人口都不足10万,而我国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近50座。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当时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比重很高。而且,中国政治哲学中的民生、民本思想也比较发达。但是,客观地说,中国从来不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小差异的社会。即使在盛唐时期,古诗中也描绘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国力衰弱时期则更不必说。而在20世纪中期的计划经济时期,确实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比较小,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尤其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之间的差距是广泛存在的。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地位差距非常大,由此产生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差距是非常悬殊的。
而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曾经辉煌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具备一些可资借鉴的抑制贫富差距的政策措施,但从整体来看,都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当今西方社会,虽然占据领先地位,但依然是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阶级社会。所以,共同富裕是一个超越现存社会的伟大目标。
共同富裕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共同富裕的问题是邓小平提出的,如他所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也是他较早地发现:“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共同富裕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前沿课题,由于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共同富裕不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是开放的。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产生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元素,如1923年11月,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是使生产品为有计划的增殖,为极公平的分配”。
1955年10月,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但这些思想元素与后来形成的真正的共同富裕思想存在本质差异。共同富裕思想的最初提出,以1978年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标志。此时,邓小平提出了“允许先富”思想。他提出“允许先富”,首先是为了反对积弊甚久的平均主义倾向,其宗旨则是以“先富”带“后富”。
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是在1984年11月9日。他在会见来自意大利的外宾时指出:“我们党已经决定国家和先进地区共同帮助落后地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但这不是要搞平均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当一部分人很富的时候,国家有能力采取调节分配的措施。”
邓小平在提出这一概念时,主要还是着眼于解决区域差异的问题。他设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前提,明确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目标。他还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两大障碍:“两极分化”与“平均主义”。邓小平在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之初,即已提醒人们要警惕“产生剥削阶级”,他关于“避免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实际延续了这一思路。
同时,这一概念也给“两极分化”作了明确界定:“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强调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是为了坚持社会主义,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二、站在宏观的角度,观察收入差距是局限于个别现象,还是可能影响阶级关系。
三、将“两极分化”定义为“富的越富,贫的越贫”。
四、防止“两极分化”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力量。
共同富裕与小康的未来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议指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相对于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既同样光明、伟大,又更加贴近现实,能够非常自然地在全体社会成员中达成共识,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断克服现实中的困难,并且有比较扎实的生产力基础和越来越清晰的实现途径,是一个既需要经过艰苦奋斗,又能够实现的清晰目标。当前,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普遍认为这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包括产生的许多过激言论,也从侧面证明这一思想的预见性和现实指导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伴随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不断展现,如果我们能够跨越贫富差距的峡谷,就意味着中华文明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离实现共产主义更进了一步。(节选自本书第7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