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高压氧疗法不仅用于急救,还用于康复,同时也是缓解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
|
內容簡介: |
高压氧医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一些人对高压氧的了解只停留在它能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然而,及时、得当的高压氧治疗往往可以获得出奇制胜的疗效。本书以首次到高压氧医学科就诊的患者视角出发,由高压氧专业的医师、护士、技师及氧舱设计人员逐一解答患者疑惑,不仅打破了“高压氧只能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认识误区,还介绍了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科的近百种高压氧适应证。目前,高压氧疗法已成为临床上一个重要的综合治疗措施,不仅用于急救,还用于康复,同时也是缓解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本书采用问答形式编写,有代入感,可读性强。
|
關於作者: |
杨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第一届高压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奕,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医学科。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目錄:
|
1.“氧”护生命初体验
2.高压氧作用是这样,难怪这么多人用
3.高压氧治疗疾病范畴——别让常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4.高压氧,其实你也可以做
后记 普及高压氧医学,我们一直在努力
附录1 高压氧医学发展历程
附录2 2019 年我国 1753 家医疗机构高压氧治疗的首位疾病排序
|
內容試閱:
|
前言
高压氧治疗源于潜水,你知道吗?
人类接触高气压是从潜水开始的。公元 717 年,有一个叫 Hally 的人,第一次将潜水钟下潜到 18m深的水下。此后直到 18 世纪(1775—1777 年),法国科学家 Lavovisier 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空气中含有“氧”这个元素。从此人们开启了对氧的研究与利用。1795 年,Beddose 首创吸氧装置。压力与氧的结合为高压氧医学奠定了基础。自 1887 年Valenzaela 首次报道在 2 个大气压下吸纯氧开始,高压氧医学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自 1964 年首个高压氧舱建成后,高压氧疗法已成为治疗众多疾病的主要或辅助手段。
目前,我国高压氧医学的发展迅猛,令世人瞩目。高压氧舱数量飞速发展,居世界第一,且分布很广,高压氧的从业人员逐年增多。《2020 年中国高压氧医学基线调查》报道显示,中国高压氧医学正在蓬勃发展。在急救能力提高的同时,中国高压氧医学与康复医学也获得了协同发展,但其他专业医务人员及公众对高压氧医学的知晓度仍较低,已成为制约高压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亟须大力推动高压氧的科学普及工作。
期待本书能为推广高压氧医学做出贡献。由于高压氧医学应用广泛、涉及疾病众多,编写者理论水平及临床经验尚浅,书中可能存在疏漏或欠妥之处,敬请各位同道及读者指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杨晶 张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