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研究进展》包含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概况,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学者和工程人员阅读、参考。
|
內容簡介: |
《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研究进展》对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 年年会交流的学术文献进行了介绍与评述,包括国际焊接学术领域在增材制造、热 切割和热喷涂,电弧焊与填充金属,压焊,高能束流加工,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与质量保证,微纳连接,焊接健康、安全 和环境,金属焊接性,焊接接头性能与断裂预防,压力容器、锅炉和管道,弧焊工艺与生产系统,焊接构件和结构的疲劳, 焊接教育与培训,焊接结构设计、分析和制造,聚合物连接与胶接技术,钎焊与扩散焊技术,焊接物理,焊接培训与认证 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国际焊接学会2021 年年会的整体进程与综合活动。本书可供从事焊接及相关领域学科研究、工程应用、认证与培训、学会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参考,还 可供焊接及相关学科的高年级研究生参考。
|
關於作者: |
李晓延(主编):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4)、哈尔滨工业大学(1992)、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2003),分别获得学士、工学博士和科学博士等学位。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IIW)执委。“国际焊接学会(IIW)2017研究进展”、“国际焊接学会(IIW)2018研究进展”、“国际焊接学会(IIW)2019研究进展”、“国际焊接学会(IIW)2020研究进展”主编。主要研究方向:微电子组装材料与技术、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材料工程信息技术、工程材料表面改性理论与技术、高性能焊接材料设计与评价。主持国家基金委项目、北京市基金委项目等重要省部级基础研究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
目錄:
|
增材制造、热切割和热喷涂(IIW C-Ⅰ)研究进展 …………………………… 叶福兴 1
电弧焊与填充金属(IIW C-Ⅱ)研究进展 ……………………………………… 陆善平 11
压焊(IIW C-Ⅲ)研究进展 …………………………………………… 李文亚 陈楠楠 30
高能束流加工(IIW C- Ⅳ)研究进展 ………………………… 陈俐 何恩光 黄彩艳 43
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与质量保证(IIW C-Ⅴ)研究进展 …… 马德志 周云芳 张菁 58
微纳连接(IIW C-Ⅶ)研究进展 …………………………………………………… 刘磊 71
焊接健康、安全和环境(IIW C-Ⅷ)研究进展 …………………………… 石玗 张刚 86
金属焊接性(IIW C-Ⅸ)研究进展 …………………………………………… 常保华 103
焊接接头性能与断裂预防(IIW C-Ⅹ)研究进展 …………………………… 徐连勇 134
压力容器、锅炉和管道(IIW C-Ⅺ)研究进展 ……………………… 吴素君 李星 156
弧焊工艺与生产系统(IIW C-Ⅻ)研究进展 ………………… 华学明 沈忱 黄晔 174
焊接构件和结构的疲劳(IIW C-ⅩⅢ)研究进展 ……… 邓德安 芦凤桂 冯广杰 204
焊接教育与培训(IIW C-ⅩⅣ)研究进展 ………… 闫久春 赵普 丛伟 马欣然 241
焊接结构设计、分析和制造(IIW C-ⅩⅤ)研究进展 …… 张敏 张建勋 褚巧玲 247
聚合物连接与胶接技术(IIW C-ⅩⅥ)研究进展 ……… 许志武 马钟玮 闫久春 267
钎焊与扩散焊技术(IIW C-ⅩⅦ)研究进展 …………………………………… 曹健 281
焊接物理(IIW SG-212)研究进展 ………………………… 樊丁 肖磊 黄健康 294
焊接培训与认证(IIW IAB)研究进展 …………………… 解应龙 关丽丽 于晶 304
国际焊接学会(IIW)第74 届年会综述 …………………………… 黄彩艳 李波 315
|
內容試閱:
|
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国际焊接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Welding, IIW)2021 年度的学术年会再次以虚拟会议的形式在线举办。
来自 IIW 44 个成员国的 700 多位专家学者在 2021 年 7 月 7—21 日的 48 个单元的 专委会会议上交流了 210 篇学术论文。 围绕国际焊接研究和应用、 焊接培训和资格认 证、焊接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旨在凝聚最佳焊接实 践经验,探寻焊接整体解决方案。
IIW 年会期间相关的国际会议以往均由年会承办国主办。在 IIW 2021 年会期间, IIW 技术委员会主办了主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Innovate Welding and Joining” 的国际会议。由 IIW 技术委员会组织并主持国际会议在 IIW 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有 65 位中国学者参加了 IIW 2021 年会及其国际会议。
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支持下,焊接分会自 2017 年起持续开展 IIW 研究进展的专 项工作,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对 IIW 年会所报道的学术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的 跟踪、报道与评述。《国际焊接学会(IIW)2019 研究进展》《国际焊接学会(IIW)2020 研究进展》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为了编好《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 研究进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向 国际焊接学会各专业委员会选派了 2021 年度的成员国代表和专家,并于 2021 年 6 月
30 日在上海召开了“《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 研究进展》编写启动会”。会议成立了编审委员会,制订了编写计划,落实了编写任务。
《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 研究进展》的主要内容及编审分工为:增材制造、热 切割和热喷涂(IIW C-Ⅰ)研究进展由叶福兴教授编写,李慕勤教授审阅;电弧焊与填充金属(IIW C-Ⅱ)研究进展由陆善平研究员编写,邸新杰教授审阅;压焊(IIW C-Ⅲ)研究进展由李文亚教授等人编写,陈怀宁研究员审阅;高能束流加工(IIW C-Ⅳ)研究进 展由陈俐研究员等人编写,李铸国教授审阅;焊接结构的无损检测与质量保证(IIW C-Ⅴ)研究进展由马德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人编写,韩赞东副教授审阅;微纳连接(IIW C-Ⅶ) 研究进展由刘磊副教授编写,田艳红教授审阅;焊接健康、安全和环境(IIW C-Ⅷ)研 究进展由石玗教授等人编写,李永兵教授审阅;金属焊接性(IIW C- Ⅸ)研究进展由常 保华副教授编写,吴爱萍教授审阅;焊接接头性能与断裂预防(IIW C-Ⅹ)研究进展由
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 研究进展
徐连勇教授编写,陈怀宁研究员审阅;压力容器、锅炉和管道(IIW C- Ⅺ)研究进展由 吴素君教授等人编写,徐连勇教授审阅;弧焊工艺与生产系统(IIW C- Ⅻ)研究进展由 华学明教授等人编写,朱锦洪教授审阅;焊接构件和结构的疲劳(IIW C-ⅩⅢ)研究进 展由邓德安教授等人编写,张彦华教授审阅;焊接教育与培训(IIW C-ⅩⅣ)研究进展由 闫久春教授等人编写,胡绳荪教授审阅;焊接结构设计、分析和制造(IIW C-ⅩⅤ)研究 进展由张敏教授等人编写,张建勋教授审阅;聚合物连接与胶接技术(IIW C-ⅩⅥ)研 究进展由许志武教授等人编写,李永兵教授审阅;钎焊与扩散焊技术(IIW C-ⅩⅦ)研 究进展由曹健教授编写,黄继华教授审阅;焊接物理(IIW SG-212)研究进展由樊丁教 授等人编写,武传松教授审阅;焊接培训与认证(IIW IAB)研究进展由解应龙教授等 人编写,金世珍研究员审阅;国际焊接学会(IIW)第 74 届年会综述由黄彩艳副秘书长 等人编写,金世珍研究员审阅。
全书的统稿、协调沟通等工作主要由邹贵生教授和黄彩艳副秘书长完成。
编委会各位专家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 难,高质量地完成了 IIW 2021 研究进展的编写和评审工作。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 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网上会议及资料收集的限制,本书的编写中难免有疏漏甚至差错,真诚希望广 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为后续编写提供指导。
《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 研究进展》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此对清华 大学出版社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希望《国际焊接学会(IIW)2021 研究进展》的出版能为我国焊接事业的发展 贡献微薄之力。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副理事长(2018—2022) 国际焊接学会执委会(IIW-BOD)委员(2018—2021)
国际焊接学会技术委员会(IIW-TMB)副主席(2021— )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1998— )
2021 年 12 月
V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