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編輯推薦:
原版是知名出版社Quarto系列书“isms”中的一本
艺术史科普读物,艺术领域专业人士执笔撰写,权威且客观,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
系统地对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完整追溯
一本小而丰富的书,知识点多、资料性强
书中按照时间顺序和艺术流派,系统地梳理了艺术的发展,是一本艺术简史;
本书主题清晰,按照时间顺序,这些主义被分为五个时间段: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19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介绍了包括古典主义、卡拉瓦乔主义、拉斐尔前派、野兽派、极简主义等60个不同时期的关键艺术流派,完整、系统地追溯了艺术的发展史。
由艺术领域内专业人士执笔撰写的艺术史,艺术专业性强,内文直观、流畅、不失活泼、内容简洁易懂,兼具艺术专业价值和科普的可读性;
本书作者利特尔毕业于英国考陶尔德艺术学院(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他曾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1977 - 1982)、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1987 - 1989)和檀香山艺术博物馆(1989 - 1994)担任策展人。之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火奴鲁鲁艺术博物馆任职,2011年加入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具有
內容簡介:
探究艺术源流,网络关键概念。本书系原版由拥有46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出版集团Quarto出品。其图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系列书带你阅尽经典绘画艺术、现代艺术、建筑、摄影和电影中的代表风格与流派。书系中的每一册都梳理了该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风格,以及垂名青史的名家、名作,是厘清艺术中关键概念的绝妙读本。
这是一本关于艺术流派的精华指南。无论是画廊和博物馆爱好者,还是对视觉有广泛兴趣的大众读者,读过这本便携且不可或缺的书,将会了解、认识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和主要艺术收藏,讨熟知塑造艺术世界的重大运动。
本书内容信息丰富、风格引人入胜,文字通俗易懂。读者可以将这些流派视为一种学习和探索的工具,而不是刻板的学术定义,将其与艺术本身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概念性的想法。
本书从流派的介绍开始,解释这场它们开始出现的时间、适用的历史时期,关于其适用性、有用性或重要性的主要争议。章节的其余部分分为几个版块,描述这一时期重要的艺术家和作品、相关的关键词,以及代表作。这种易于理解的结构会让读者对艺术的各种流派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无论是坐在咖啡馆或是正在参观画廊,还是驻足在博物馆的画作前。
關於作者:
斯蒂芬·利特尔(Stephen Little)
利特尔毕业于英国考陶尔德艺术学院(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他曾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1977 - 1982)、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1987 - 1989)和檀香山艺术博物馆(1989 - 1994)担任策展人。之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火奴鲁鲁艺术博物馆任职,2011年加入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现在担任伦敦艺术学院的网站编辑。
目錄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12
国际哥特主义
16
古典主义
18
世俗主义
20
碑铭主义
24
人文主义
26
理想主义
28
透视主义
30
幻觉主义
34
自然主义
36
矫饰主义
38
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
42
寓言主义
46
巴洛克古典主义
48
虔敬主义
50
宗派主义
52
姿态主义
54
情感主义
56
卡拉瓦乔主义
58
绝对主义
60
洛可可
62
学院主义
64
新古典主义
66
19世纪
19世纪
70
浪漫主义
72
东方主义
74
中世纪主义
76
拉斐尔前派
78
现实主义
80
唯物主义
82
印象派
84
新印象派
86
分离主义
88
唯美主义
90
象征主义
92
后印象派
94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98
野兽派
100
原始主义
102
表现主义
104
立体主义
106
未来主义
108
达达主义
110
至上主义
112
(俄国和国际的)构成主义
114
新造型主义
116
超现实主义
118
空间主义
120
抽象表现主义
122
社会现实主义
126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130
观念主义
132
新观念主义
134
新表现主义
136
极简主义
138
感觉主义
140
数字主义
142
行动主义
144
超扁平风格
146
国际主义
148
全书辅文
引言
6
导读
8
艺术家名录
152
术语表
160
年表
164
推荐参观的博物馆列表
166
图片版权
167
內容試閱 :
本书介绍了文艺复兴早期至今西方艺术流派,书中并未列尽所有,但涵盖了最重要的部分。下面的内容将介绍四种定义
艺术流派的方法。读者熟悉这些定义后既方便阅读本书,同时可以了解艺术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是如何辩论并塑造艺术史的。有些流派是艺术家定义的,有些是由历史学家通过回溯定义的,有些囊括了诸多艺术思潮,还有些则是更大型的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这些文化运动以艺术为载体,但也不限于艺术。
在阅读使用本书前,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艺术和艺术家不仅仅归属于一种流派,而有些则不属于任何一种。这些流派没有严格的分类,且每个流派内部有时也会发展、演变,出现分歧,这会导致同属一个流派的艺术家之间的风格存在巨大差异。没有哪一种流派的定义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对于某个流派的定义,以及对于某位艺术家或艺术作品为何属于(或不属于)该流派产生疑问是合情合理的。
有时,阐述某个流派不属于哪类风格,或是反对什么,要比简单地给它下定义更容易。有些流派的定义非常清晰,有些则非常模糊。我们学习各流派时需要在特性和共性间自如地转换视角,或在这个过程中多提出问题,而不是寻找答案。有些流派是由问题和答案共同定义的。例如,为什么立体派喜欢拼贴图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拼贴能混淆艺术作品的垂直面和桌面的水平面,这其实就是立体主义的部分定义。它利用拼贴来迷惑我们对水平和垂直表面的视觉感知(和错觉)。
直到19 世纪,许多艺术家才有意识地自行定义流派,比如“印象派”和“自然主义”。到了20 世纪,随着现代主义的出现,大多数艺术家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都会参与定义和塑造某个流派,并将其视作特定的艺术运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21世纪。现在的艺术家们不太喜欢将作品与某种流派联系起来,担心被定义后很容易被时尚裹挟。
流派可视作学习艺术史的指南,通过灵活变通地了解各种艺术风格,你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并享受其中。学习各个流派可不是为了考验你迅速归类或者辨认艺术作品的能力!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意为“重生”,指西方艺术和文化的一个发展时期,始于1300 年,终于1600年。那是一个充满再发现、雄心勃勃而又总是变革的时期,许多社会趋势和矛盾在该时期凸显。谈到文艺复兴,人们通常会联想到意大利,特别是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但北欧也为文艺复兴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在自然主义的发展方面。
文艺复兴见证了人们对古典时代兴趣的“重生”。在古典时代,个人而不是学术机构占据主导地位。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研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这是一种广泛的哲学研究趋势,在这种趋势中,关于人类关系(社会、宗教和政治关系)的问题是通过理性和对经验的反思来回答的,而不是参考精神权威的话。文艺复兴时期,最核心且宏大,但又自相矛盾的观点是古典主义或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基督教的融合。《意大利艺苑名人传》(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Italian Artists, Painters and Sculptors ,1550年和1568年)的作者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之所以能超越古典主义的艺术家,正是因为他们实现了这种融合。
人文主义推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出现古典主义题材,最明显的是出现异教神话和历史中的神灵和英雄。此外,古典主义建筑的复兴使艺术家们更加重视理性的设计原则、对称和比例。在文艺复兴时期,对自然的准确表现也变得更加重要。艺术家们决心要掌握系统地表现世界的方法,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线性透视”。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竞相超越古典艺术,地位逐渐上升,不再被视为手艺人和工匠。艺术家的个人才能、创新和思想的文化价值愈加凸显。因此,文艺复兴常与艺术天才联系在一起。不过,在达﹒芬奇这样的重要人物背后,还隐藏着历代教皇(他们希望统一意大利以对抗法国的威胁,并将罗马重建为权力中心)和重要赞助人的政治野心。同时,关于国家性质的古典主义理论帮助人们重新找回了表达和巩固世俗权力的信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者”一词最早出现在14 世纪,用来指罗马人文学科(几何学、语法、诗歌、修辞学和道德哲学)的教师。后来其内涵逐渐扩大,可以指任何对古典世界和人类情感、人类关系的价值有兴趣的、有教养的人。虽然人文主义的主要领域是文学和学术,但它重视艺术家,认为被称作“伟人”的艺术家们能够在探索古典历史和人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艺术家们已从匠人变成对世界有发言权的人物,正是人文主义开启了这样的转变。人文主义强调理性和理性探究的重要性,挑战了神学的传统统治地位。神学尊崇上帝,认为世俗的东西是罪恶和堕落的。人文主义艺术家们用普通人性去表现神性:圣母作为见证了数百年锦绣繁华的天后,被描绘成了一个谦逊的女孩。这种风格趋势在达﹒芬奇的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并最终影响到了米开朗琪罗。人文主义者相信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坚信人类凭借思维理性足以掌握宇宙的逻辑模式。这种观点启发了人们,使人们相信艺术规则是可以编集成典,用以教学的。这反过来又促使了艺术学院的成立,以确保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在法国,对学院教学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普桑(Poussin),他自称是人文主义者,也是最早、最伟大的艺术家知识分子之一。
姿态主义
姿态主义通过描绘人物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使艺术作品的意义更加清晰。描摹姿态是所有非抽象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巴洛克艺术中,它通常也指复杂的人物组合,其中人物用各种姿态传达了对主题的不同反应。
姿态与动作不同,它是动作的注解,揭示其意义。例如,在一幅表现士兵战斗的画中,战斗不属于姿态。但是,如果在画面前景中,有一个神父指着天空,脸上带着喜悦的神情,那么他指着天空的手和面部表情都可以理解为姿态。这是对动作的评论,暗示对忠诚的军人给予神圣的奖励。
巴洛克绘画中至少有五种不同的姿态主义表现形式,揭示或传达情感和人物性格。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这成为绘画追求的核心目标:在身体的运动中揭示灵魂。
还有一些表示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姿势,这些姿势是基于社会规范而不是建立在人类情感基础上的。从坐着手指书籍的姿态来暗示画中人物学识的肖像画,到用不同姿势表示不同科研方向的医生群像画,不一而足。
姿态也能讲述故事、揭示道德意义,比如上文所举的神父和士兵的例子。日常生活中的姿势图表达了私人情感和内心感受,供观众思考。这些作品大多与荷兰艺术,尤其是维米尔有关。
还有一种叙事性姿态。一幅画中会包含各种不同的姿势,以表达所描绘事件的复杂性。巴洛克艺术往往偏爱人员众多、以动作为主的戏剧性场景。一幅姿态多样的作品可以使观众对画中意义产生更多思考,投入更多情感。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一场影响广泛的运动,它是通过对新古典主义的反叛而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强调人类的情感、本能和直
觉,而不是采取理性的、基于规则的方法来解决艺术、社会和政治中的价值和意义问题。
广义来说,“浪漫主义”可以指受主心智状态支配的任何艺术作品,如觉、情绪和直觉等。在每个时代的艺术中,
我们很容易在这种广义的概念下区分“浪浪漫主义是一场影响广泛的运动,它是通过对新古典主义的反叛而发展起
来的。浪漫主义强调人类的情感、本能和直觉,而不是采取理性的、基于规则的方法来解决艺术、社会和政治中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主义”艺术和“古典主义”艺术,后者更重视形式、结构或构图规则。然而,这两者都与“理想”密切相关。
就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而言,“理想”是个人对经验的真实表达,不能用纯粹的理性或现实主义的术语来评价或评估。
对浪漫主义的定义通常强调其对理性主义的反叛,但忽略了其对唯物主义的不满,特别是在启蒙运动对教会的攻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功利主义的态度。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浪漫主义:它是力图将艺术从强调艺术对社会,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有用”的功利主义中拯救出来的一种尝试。
浪漫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的理念,即人可以通过理性变得完美。它批判启蒙运动未能理解主观—非理性的、情感的、精神的概念—的重要性。浪漫主义广纳了所有这些方面的概念,并且非常强调崇高:面对浩瀚的大自然,人类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真正的道德品质。由于浪漫主义对自然的迷恋,风景画得到了极大发展。
恐怖和超自然现象在浪漫主义中也发挥了作用,一方面是拿破仑战争造成了痛苦的后果,还有部分原因是神话和幻想的私人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中世纪的、幻想的和当代的历史题材在浪漫主义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印象派
印象派在1860 年至1900 年间起源于法国。很快,大多数西方国家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印象派。印象派摒弃学院派表
现世界的传统,他们的绘画唤起了人们对阳光、色彩和阴影的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是强烈却又微妙的。
带有敌意的批评家最早用印象派一词来描述按照当时学院派的标准属于“未完成”的作品,但这个词很快就被印象派
艺术家们接受并使用了。印象派的主题似乎不具备颠覆性,但这只是一种假象。印象派不接受某些学院派惯例,因而被保守的批评家视为对传统的攻击。
印象派对讲故事和寓意说教不感兴趣,他们把这些主题留给了学院派画家。相反,他们更愿意探索绘画是如何在感官上吸引人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唤起人们对光线、色彩和运动的感知。他们用更松散、明显的笔触来运用色彩,而不是将其混合到均匀的阴影和色调中。此外,他们使用的色彩印象派在1860 年至1900 年间起源于法国。很快,大多数西方国家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印象派。印象派摒弃学院派表现世界的传统,他们的绘画唤起了人们对阳光、色彩和阴影的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是强烈却又微妙的。比学院派画家更轻快、更鲜亮。他们严肃认真地追求瞬间效果和感受,但其笔触活泼有趣,不同于传统的绘画视角和范式。因此他们更喜欢去户外作画,更直接地与大自然接触。
许多印象派画家对他们作品的非正式性和自发性感到不满。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印象派运动的代表画家们更加独立地作画,试图提高表现瞬间效果的技巧。
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最初是19世纪由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和若利斯﹒卡尔﹒于斯曼(Joris Karl Huysmans)等作家领导的一场文学运动,但很快得到了艺术家们的响应。艺术家们希望将艺术从道德、政治和社会目的中解放出来。唯美主义是从象征主义中发展起来的更普遍的运动。
作为一个影响广泛的文化潮流,唯美主义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注重唤起观众微妙的情绪,注意探索复杂的色彩组合,强调艺术技法,偶尔用一种艺术形式来描绘另一种艺术形式,并且喜欢悖论、讽刺和诙谐。受文学运动中的唯美主义者的启发,唯美主义艺术家们试图激发观众复杂和细微的感性与理性反应。对于他们来说,将微妙复杂的色彩搭配和谐要比讲述故事或输出观点更重要。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对象要比绘画的主题更重要。
唯美主义者要求观众要足够客观超然,能够区分由绘画主题引发的感受和由绘画本身引起的感受。在他们看来,画作本身成为美的艺术品是其更重要的特质。这种对艺术的“反应能力”源于唯美主义对艺术独立于生活的坚持和他们对资产阶级的蔑视。与唯美主义运动有关的艺术家和作家对20世纪的艺术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野兽派
“Fauve”一词的意思是“野兽”,是1905年保守的艺术评论家路易﹒沃克塞尔(Louis Vauxalles)首先使用的,那时该词含有贬义。他所批评的艺术家们反而借用这个词来宣扬创作自由。许多现代艺术家都使用了“狂野”的色彩,但“野兽派”一词只适用于1898年至1908年间在法国工作的一小群艺术家,他们大部分是好友。
野兽派受到梵高和高更的影响,核心艺术家是亨利﹒马蒂斯、安德烈﹒德朗和莫里斯﹒德﹒乌拉曼克。这群人在1905年的秋季沙龙上第一次一起展出了他们的作品并引起了轰动。“野兽派”的称呼由此诞生。德朗和乌拉曼克经常用厚重的笔触涂抹浓烈的色彩,让人想起梵高的作品。他们往往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这些浓艳的色彩,不加调和便直接涂抹在画布上。野兽派绘画将世界简化为生动的图形,省去了许多细节。因此,这些画往往看起来像明亮的、印有图案的平面。
在野兽派的风景画中,应当位于远处的山丘看起来并不遥远,它们只是整体色彩图案的一部分。德朗将伦敦桥简化为纯色渲染的简单形状,其中的人物形象通常也是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描绘。
野兽派使用颜色时不受描绘对象的限制,树木可以画成橙色,天空可以是粉红色,人物面部是绿色。阴影通常用另一种颜色来表示,而不是用同一颜色的深色来体现,所以草地上的阴影可能是藏青或红色,而不是深绿色。
在秋季沙龙上举办的塞尚作品回顾展鼓励野兽派艺术家探索不同的个人风格,因此也导致了野兽派逐渐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