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围绕现代生态产业体系这一核心主题,分别从理论、经验、现状、典型探索、总体导向、政策建议等方面层层研究推进,以理论做底盘、以现状形势做支撑、以经验做借鉴,分别探究了三峡库区(流域)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生态工业体系构建二个典型区域的典型案例,并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了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的总体导向以及相关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關於作者: |
王 春 1983年生,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从事十余年经济咨询研究工作,目前在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从事规划、政策及工程咨询相关工作,兼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重庆财经学院双师型副教授、重庆财经学院绿色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长江上游(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创新团队成员等,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评估等方面研究经验丰富,主持及主研相关咨询项目六十余项,发表相关咨政建议、报刊文章三十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理论基础//00
第一节产业结构理论//00
第二节循环经济理论//00
第三节生态经济学理论//00
第四节产业生态学理论//00
第五节可持续发展理论//0
第二章研究进展//0
第一节传统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0
第二节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0
第三节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研究现状//0
第四节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内涵解读//0
第三章经验借鉴//0
第一节国外经验//0
第二节国内经验//0
第四章中国产业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0
第一节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与现实//0
第二节中国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0
第三节现代产业发展趋势//0
第五章探索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域现代生态工业体系
构建//0
第一节重要意义//0
第二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发展基础//0
第三节工业生态化水平评价//0
第四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域现代生态工业体系
构建设想//0
第六章探索二:三峡库区(流域)现代生态农业
体系构建//
第一节重要意义//
第二节三峡库区(流域)农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三峡库区(流域)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构建设想//
第七章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的总体导向//
第一节总体思路//
第二节构建原则//
第三节体系架构//
第八章保障性建议//
第一节加强规划引领//
第二节加强组织统筹//
第三节加强要素支持//
第四节加强考核评价//
后记//
|
內容試閱:
|
从古至今,人类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由浅入深,逐步形成了关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集群、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组织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体系。从源头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相关产业理论的内涵和精髓,是新形势新要求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重要前提。因此,本章主要从相关理论的含义、演进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对产业结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五个与生态产业发展相关的经典理论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和分析,为构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和支撑。
第一节产业结构理论〖1〗一、理论溯源起源时期: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刘琳:《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学术论坛》2016年第8期,第58—62页。。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首次对产业结构进行系统研究,1672年,他在《政治算术》一书中通过考察得出“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的结论。华桂宏:《〈政治算术〉与经济增长理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9—14页。该书为产业结构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初级理论。发展时期:约半个多世纪后,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经济表》王松柏:《魁奈的〈经济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第17—20页。和《经济表的分析》王慎之、肖永年:《魁奈的〈经济表〉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经济科学》1983年第1期,第45—47、52页。,对社会阶级结构进行了划分。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专著《国富论》中明确提出:产业部门、产业发展及资本投入应遵循农工批零商业的顺序,并提出著名的三大理论:劳动分工理论、“看不见的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康珂:《看不见的手:起源、机理与反思—〈国富论〉的启示(四)》,《现代商业银行》2020年第23期,第62—65页。这些探索都为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形成时期:通常认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认为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即产业发展应遵循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论”。科林克拉克吸收并继承了配第、费希尔等人的观点,在《经济进步条件》一书中建立起了完整、系统的产业结构理论框架。1941年,库兹涅茨撰写了《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对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进行了阐述。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著名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创新性地给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又于1958年全面论述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以及非经济因素。
二、理论观点
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详见表1-1。表1-1产业结构理论的部分观点
序号时期专家学者主要观点11940年克拉克提出“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增加彭宜钟:《产业结构理论综述》,《北方经济》2010年第12期,第33—34页。21954年威廉·
阿瑟·
刘易斯在产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农业的比重不断缩小。为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将在工业部门高收益的吸引下持续迁移,在城市工业部门充分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后,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农业部门转化为现代部门卜秀姣:《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新疆农业大学》,2018年学位论文,第7—15页。31957年筱原
三代平经济发展是一个结构问题,要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推动经济不断增长,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规划产业结构的收入弹性原则和生产率上升原则杨治:《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现代日本经济》1982年第4期,第38—40页。41975年钱纳里通过对产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提出开放型产业经济发展的“发展型式”理论,对于广大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意义深远,提供了一个审核制定产业政策的参考价值理论褚葆一、杨思正:《当代美国经济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66—70页。51982年叶芳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停滞不前的原因,发现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秘诀在于知识密集与技术推广的因素,比如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信息流通以及大市场的需求,这些因素会逐渐取代传统的“靠天吃饭”的自然地理因素丁辉关:《“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特区经济》2011年第3期,第221—223页。
三、理论发展
20世纪末以来,学术界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继续深入。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开始引进产业经济学并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研究,并逐步认识到只使用传统方法将使产业结构研究受限,并开始讨论产业的新分类方法。同时,佐贯利雄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小宫隆太郎等的《日本的产业政策》和沃格尔的《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复兴》等国外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表明,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通过政府产业政策的积极干预,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周震虹、王晓国、谌立平:《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96—99页。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方向逐步向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显的产业集群、多元化特征更加突出的产业跨界融合、地域化合作更加突出的产业优化布局等方向延伸,并由单目标发展导向多目标决策、由静态理论演绎向动态实证分析、由单一产业研究向多样化产业研究等方向转变。
第二节循环经济理论〖1〗一、理论溯源起源时期: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鲍尔丁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个名词。早在环境问题刚刚凸显的时候,鲍尔丁就发现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他认为,地球就好似太空中一艘只依靠自身有限能源而飞行的飞船,而此处的“能源”则代表着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
发展时期:具有明确意义的“循环经济”一词,由大卫·皮尔斯(David Pearce)和克里·特纳(Kerry Turner)于1990年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他们指出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规则,使经济系统成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我国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则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随后不断深入发展和应用实践。
形成时期: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转向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也标志着循环经济理论的正式形成。其中,我国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二、理论观点
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详见表1-2。
表1-2循环经济理论的部分观点
序号时期专家学者主要观点120世纪
60年代鲍尔丁宇宙飞船是一个独立系统,依靠不断消耗资源而存在,而资源是有限的,唯一让它延长寿命的方法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玄循环,尽可能减少废物和再利用21990年皮尔斯,
图纳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规则,使经济系统成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32005年牛桂敏把资源和能源看作经济运行的两大重要内在因子,并由此提出资源合理分配必须要以收益最大化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原则,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生态投入的最小化牛桂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环境保护》,2005年第7期,第49—52页。42013年诸大建提出以三类循环替代最初的“3R”原则,这三类循环就是废物循环、产品循环、服务循环或资产循环;从战略、科技和政策等方面为我国寻找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方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28期,第207—218页。续表序号时期专家学者主要观点52015年林秀治,
黄秀娟构建以生态环境管理为依托的特色农业旅游式的循环经济新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强调从环境管理体制、绿色生态经营、环境宣传教育、环境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使旅游产业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林秀治、黄秀娟:《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21期,第128—129页。62016年李志良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就是建设“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的封闭循环式农业系统的经济模式,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合理使用资源、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促使农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方式李志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园艺》,2016年第1期,第27—28页。
三、理论发展
近年来,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继续深入并在以下几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发展。一是构建新的资源战略保障体系。在发展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全人类要高度重视资源的有限性,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变革和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二是推动环境保护治理由末端向全过程转变。进一步转变环境保护治理的传统思路,从过去粗放式、末端式的环境保护模式向精细化、前端化、全域式转变,做到全方位防护和全方位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减少排放或不排放污染物,还可以从中培育新的产业业态、增加就业,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三节生态经济学理论〖1〗一、理论溯源起源时期:生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其理论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赵成美:《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挑战与取向》,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第50—62页。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原理》中,第一次强烈地提出人口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一种迅速繁殖的倾向。
发展时期:而后,达尔文论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也与马尔萨斯的观点一致,并接受了马尔萨斯的一些主要观点。廖卫东:《生态领域产权市场的基础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0页这一时期,资源的稀缺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主题,为生态经济学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形成时期: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麦肯齐首次在研究人类群落和社会时融入了植物和动物生态学,第一次将经济研究与生态学结合了起来。随后,随着《寂静的春天》出版,有关生态经济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出现。1966年,肯尼思·鲍尔丁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概念。
二、理论观点
对生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详见表1-3。
表1-3生态经济学理论的部分观点
序号时期专家学者主要观点120世纪
20年代麦肯齐首次在研究人类群落和社会时融入了植物和动物生态学,第一次将经济研究与生态学结合了起来,首次提出经济生态学名词,主张经济分析不能不考虑生态学过程21966年鲍尔丁生态经济学提出者之一,在论文《一门新的学科——生态经济学》首次提出“生态经济协调理论”和“生态经济学”概念,明确阐述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1987年许涤新认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它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许涤新:《生态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生态经济》1987年第1期,第2—8页。续表序号时期专家学者主要观点41996年赫尔曼·
戴利曾出版了堪称生态经济学经典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提出稳态经济具有四个特征:持衡的人口数量;持衡的人造资本数量;上述两个数量的持衡水平要足以使人们过上较好的生活并可延续到未来;维系人口和资本数量所需的物质—能量流通速率要降到最低的可能水平赵成美:《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挑战与取向》,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第10—20页。52003年尤飞认为生态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尤飞、王传胜:《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3期,第131—138页。62010年唐建荣提到生态经济内涵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唐建荣:《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中国商贸》第2010年11期,第66—67页。
三、理论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真正兴起和蓬勃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1989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以及《生态经济》杂志的创刊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并将这一理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量跨学科、跨地区的专家开始加入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促进生态经济学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让生态经济学发展步入狭义和广义的分化讨论。进入2000年以后,生态经济学总体进入辩证发展时期,业内专家学者倡导生态经济学的辩证融合发展,并开始围绕生态承载力、生态效益评估等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并推动生态经济学向更加应用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在我国,学术界探索将生态经济学理论引入到城市规划的实践之中,比如逐步出现的城市生态经济规划,提出较为适宜的城市发展方向、规模、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投资比例等,还比如探索通过生态经济学理论对区域生态经济功能进行分区等。
第四节产业生态学理论〖1〗一、理论溯源起源时期:1983年,比利时政治研究与信息中心出版《比利时生态系统:产业生态学研究》专著,着重反映了科学家对产业系统存在问题的思考。他们认为工业社会是一个由生产力、流通与消费和所用的原料、能源以及所产生的废物等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现代工业社会运行机制。这一专著被认为是产业生态学的萌发阶段。尹磊、罗瑞华:《产业生态理论发展研究述评》,《商业时代》2011年第7期,第111—112页。
发展时期:1989年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上的文章“制造业的战略”是产业生态学发展时期的重要文献。该文作者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罗伯特·福罗什和尼古拉斯·加罗布劳斯,他们指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这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工业生态系统。石磊、陈伟强:《中国产业生态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生态学报》2016年第22期,第58—67页。
形成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生态学研究与实践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各界纷纷对产业生态学开展各类研究。199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贝尔实验室共同组织了首次“产业生态学”论坛,对产业生态学的概念、内容和方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基本搭建起产业生态学的基础框架。王如松、杨建新:《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转型》,《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第5期,第24—32页。
二、理论观点
对产业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研究方面,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详见表1-4、1-5。
-0-表1-4产业生态化的部分观点
地域代表机构或学者观点国外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贝尔实验室1991年,共同组织首次“产业生态学”论坛,基本形成了产业生态学的概念框架,强调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工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强调系统中一种工业活动的废弃物是另一种工业活动的原材料郭金福、张扬:《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62—65页。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WBCSD)1992年,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份题为:《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的报告,指出产业生态的效率表现为“既要提供价格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要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使之与地球大概的承载能力相一致”Suren Erkman(1999);Allenby BR,Frosch RA(1991);Tibbs,Hardin(1993);Hawken,Paul(1993);Raymond PCote(1995)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本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将产业生态化看作工业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模仿;将产业生态学视为循环、流动和网络化的分析框架;将产业生态学看作产品和制造过程设计以及提高效率的一种途径国内文传浩、罗胤晨、李星林(2020)等产业生态化就是将生态化理念和行动注入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产业发展过程实现“生态化”改造,以此推动现有产业及待开发新产业的绿色发展。续表地域代表机构或学者观点国内文传浩、李春燕(2020)等产业生态化侧重于产业工艺和流程再造,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从产业间向全社会生态系统拓展,将生态产业化延伸至生产、销售、消费各个环节,通过模仿生态自循环和自净化过程,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干扰降到最低,在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为自然资源的恢复和再利用留下了空间文传浩、李春燕:《论中国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框架、特征、运行与学术话语》,《西部论坛》2020年第3期,第1—14页。颜建军等(2017)、吴巨培等(2013)、曾晓文等(2016)提出构建生态工业园区来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提出改善组织结构和生产模式来推进产业生态化;主张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产业环节中融入生态化等黄志斌(2000)和单晓娅等(2010)产业生态化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把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活动纳入生态系统循环之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刘力(2001)、易成栋(2002)、赵林飞(2003)等产业生态化是通过仿照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模式来构建产业的生态系统
表1-5生态产业化部分观点
地域代表机构或学者观点国外Pearce(1981)提出要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避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生态与社会的双重危机Suren Erkman(1999)在某一地域(或者说城市)上,多个企业相互结合,形成一定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价值增值等内在联系Braden RAllenby(2005)强调在生态资源的利用过程中需要环境、技术、经济等的支持来实现资源的有效转换续表地域代表机构或学者观点国内文传浩、罗胤晨、李星林(2020)等生态产业化就是对生态资源或人文资源的“产业化”转化过程,以现有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气候资源、环境资源等)和人文资源为基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入价格机制,实现资源市场化和价值增值,也表现为“生态资源→生态产品→生态产业”的转化文传浩、李春燕(2020)等生态产业化强调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以环境承载力为上限,强调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生态资源的转化与应用,在此之前,需要预先设计生态产业化的运行方案,使产业化过程兼顾生态效应,达到在保护中合理开发的目标,实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谷树忠(2020)认为生态产业化不仅是生态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也是生态系统修复为主的新业态的形成过程陈洪波等(2018)强调生态产业化的重点在于盘活资源,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生态资源保值增值,并提出生态产业化要注重生态资源的转化和应用,这是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
三、理论发展
受各种因素影响,产业生态学所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呈现范围变大、交叉变多、趋势多元等特征。一是学科间交叉更加紧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与生态学的研究交叉不断深入,并不断跟上产业生态学发展的步伐。二是研究思路和方法更加多元。随着各学科相关研究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发现,进而引发更多分支的产生。
第五节可持续发展理论〖1〗一、理论溯源起源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受到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因素所形成的环境压力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对“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区别进行差异性研究。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人类对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平衡的思考,此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还处于初步萌芽状态。
发展时期: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交联合国大会,在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形成时期: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发展与环境要密切联系在一起,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之付诸为全球行动,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
二、理论观点
许多学者就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也分别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详见表1-6。
表1-6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序号时期机构或
专家学者主要观点11987年世界环境
与发展
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