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只要有教育发生,教育性对话就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教育性对话的实质就是在相互关系中实现导人向善。《教育性对话的缺失与建构》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展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述,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檀传宝教授主编的“新时代立德树人理论探索书系”中的一本。丛书是针对当前加强“立德树人”建设的需要而推出的,对“立德树人”进行多方面的理论探究,意在探讨新时代的德育新模式,构建新时代德育新理念。丛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丛书从下面三个维度来探究“立德树人”理论体系:当前德育热点课题的研究,包括网络德育、国家认同、劳动教育等目前德育中的热点选题和亟待突破的德育理论课题;新时代德育实践形式的探索,探索合乎时代要求即教育规律的德育实践形态的理论;德育思想的解释与应用研究,探讨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德育方式。“试图去赢”的伪对话和“没有受益”的无效对话在教育教学中随处可见,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也阻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本书试图从师生对话的教育现象出发,基于关系理论、社会建构论和关怀教育理论的观点建构教育性对话的概念与模式,探索真正适合于教育领域的对话理论。教育性对话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尤其是道德思维的发展,改善师生关系,在深度的相互关系中实现导人向善。教育性对话关系的建构是师生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展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述,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關於作者: |
郭冰,辽宁鞍山人,教育学博士,2004—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现为北京教育学院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讲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从事德育研究及培训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及中小学德育实践,在《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