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7章,以我国残留煤资源的形成背景及其复采所面临的问题为基础,介绍了我国残留煤资源分布特征,分析了残留煤地下气化影响因素,构建了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探究了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提出了燃空区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本书可供煤炭地下气化、煤炭转化与利用、洁净煤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
目錄:
|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残留煤资源特点
1.2.2 地下气化可行性评价
1.2.3 地下气化过程稳定性控制
1.2.4 燃空区围岩稳定性控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我国残留煤资源分布特征及复采技术
2.1 残留煤资源定义及特点
2.2 残留煤资源量及分布特征
2.2.1 残留煤资源量估算
2.2.2 残留煤资源分布特征
2.2.3 残留煤资源赋存条件
2.2.4 残留煤资源煤质
2.3 残留煤资源类型及复采技术
2.3.1 残留煤的成因及分类
2.3.2 残留煤资源传统物理复采技术
2.3.3 残留煤资源新型化学复采技术
2.3.4 残留煤资源复采技术体系
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影响因素分析
3.1 资源条件
3.1.1 地质构造
3.1.2 水文地质
3.1.3 煤层赋存条件
3.1.4 煤质特征
3.1.5 气化储量
3.1.6 开采技术条件
3.1.7 建厂条件
3.2 技术方案
3.2.1 方案与规模
3.2.2 工艺技术
3.3 经济效益
3.3.1 盈利能力
3.3.2 清偿能力
3.4 环境影响
3.4.1 大气环境影响
3.4.2 地表水环境影响
3.4.3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
3.4.4 噪声环境影响
3.4.5 地下水环境影响
3.4.6 地表沉陷
3.5 安全因素
3.5.1 气化矿井安全
3.5.2 化产区安全
3.6 能耗水平
4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4.1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4.2 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4.2.1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4.2.2 变权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4.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3.1 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4.3.2 评语集确定
4.3.3 评价指标集建立
4.3.4 评判矩阵构建
4.3.5 指标权重计算
4.4 评价模型应用
4.4.1 项目概况
4.4.2 指标状态值与分级界定值确定
4.4.3 隶属度及其变权计算
4.4.4 评价结果
5 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
5.1 试验条件与方法
5.1.1 资源条件
5.1.2 试验系统
5.1.3 试验方法与操作参数
5.2 试验结果
5.2.1 点火阶段
5.2.2 空气连续气化试验
5.2.3 空气一蒸汽连续气化试验
5.2.4 富氧(蒸汽/C02)连续气化试验
5.2.5 空气/富氧-蒸汽两阶段气化试验
5.3 气化指标对比分析
5.3.1 煤气组分与热值
5.3.2 煤气产率与流量比
5.3.3 消耗指标
5.3.4 气化效率
6 燃空区围岩稳定性控制
6.1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采宽与留宽确定方法
6.1.1 地下气化的工作面与煤柱形态
6.1.2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采宽确定方法
6.1.3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留宽确定方法
6.2 燃空区充填工艺
6.2.1 充填工艺选择
6.2.2 充填系统与工艺流程
6.2.3 燃空区充填体积
6.3 地下气化“条带 充填 跳采”开采工艺
7 残留煤地下气化工程设计
7.1 资源条件分析
7.1.1 地质构造
7.1.2 水文地质
7.1.3 煤层赋存条件
7.1.4 煤质特征
7.1.5 气化储量
7.1.6 开采技术条件
7.1.7 建厂条件
7.2 地下气化工艺方案选择
7.2.1 建炉方式
7.2.2 注气工艺
7.3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采宽与留宽的确定
7.3.1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采宽
7.3.2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留宽
7.4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数值模拟
7.4.1 模型构建与参数选择
7.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