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一、《艺术第一眼》甫一出版就受到业界关注,先后入选2022年“百道好书榜?艺术类”(4月)、“世纪好书”4、5月合榜。
二、《艺术第一眼》所访谈的重要艺术家之多之全,理论之丰富,思考之邃密,犹如精心构建的文化迷宫“导览图”。读罢可对各种艺术流派和学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更深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内涵与神韵。
三、虽为艺术评论集,《艺术第一眼》却更似一部行云流水般的文艺随笔。不必正襟危坐,就能轻松愉悦地进入当代艺术殿堂;不必直面或怪诞或严谨的艺术家,就能体验与他们对话的畅快淋漓。
四、不同于一般艺术评论集的理论分析。《艺术第一眼》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经典访谈、往事钩沉,又有人物画像、独特“艺见”,体现了作者作为媒体人在艺术行业内全面犀利的观察眼光和扎实的艺术理论功底。
五、设计典雅,法式精装;层次繁复,版式疏朗;开本适中而大气。
|
內容簡介: |
入选百道好书、世纪好书“双料好书”的《艺术第一眼》,为资深记者徐佳和的当代艺术评论集,却更似一部行云流水般的文艺随笔,由知名报人、文博学者郑重先生亲自作序。全书约28万字,多幅图照,图文并茂地向广大读者展现当代世界前卫的艺术风貌。分为四部分:一、他们来过。作者与亲历上海的艺术大师平等对话,在交流中碰撞出东西方艺术的精神火花;二、往事钩沉。文中所涉的艺术往事和故人,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拨开云雾,尽力还原事实的本来面貌;三、我来画像。作者以其独特的眼光,细致描绘了中国艺术家的生活原貌。他们有的是画画的作家,有的是摄影的诗人……他们不安分,不服输,有颗敏感而跃动的心;四、我有“艺见”。基于当时的艺术之怪现象,作者时时进行客观地观察与审视,所提出的“艺见”。
作为艺术、思想、现实熔铸的结晶,该书荟萃当代众多有影响的东西方艺术家、画家、摄影大师、世界知名美术馆馆长、策展人等。他们成长的国度、经历各不相同,但无不是时代敏感者、艺术传播者。他们阐述的艺术理念及独有的人格魅力,至今仍影响着中国艺术界。本书勾勒了他们的上海之行以及他们与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勾勒了上海艺术家在异乡对于艺术的艰苦探索、对于家乡的深情回望。因作者的职业关系,许多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脉络细节在采访中渐渐梳理清晰,使我们对各种艺术流派和学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更深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内涵与神韵。书中并附精美插画及配诗,平添艺术气息。
《艺术第一眼》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
關於作者: |
徐佳和,本名徐翌晟,一路学霸,直至保送入作家辈出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长中作家、评论家群星璀璨,奈何大学里光顾着释放被压抑十几年的青春激情,并没有全然浸淫在作家的斑斓文采中。被《光荣与梦想》鼓舞,出了校门一心投入新闻事业。兜兜转转,终于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中安顿十余年,成为首席。现任职于《新民晚报》。
作为写作者,一路学霸的徐佳和追求以文学方式描绘当代艺术界各色人等,以小说笔法重构艺术界点滴往事。她坦言自己并非艺术专业出身,所有艺术知识积累全在日常阅读,利用多年来流连世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艺博会直面艺术珍品真迹的机会,与各路艺术专业人士的直接交流,希望开辟一条通向艺术认知的小径,与读者一道轻步踏来。
|
目錄:
|
《艺术第一眼》目录
5 序(郑重)
12 他们来过
14 费尔南多?博特罗:如果我的艺术谁都说好,那太无聊了
20 李禹焕:我的空白里,有声音
26 关根伸夫:用艺术的力量让行人感到幸福
34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艺术教育未必要培养一个艺术家
40 马克?吕布:记录中国,从一个世界急速奔向另一个世界
46 扬?索德克:我有一张坏蛋脸,可作品都关于爱情
52 乔—彼得?威金:拍摄残骸,模糊历史与现实、生与死
58 马克?内维尔:摄影都是谎言,我想通过说谎讲出真相
66 陈传兴:影像就像火山灰一样生长
74 奥奎?恩维佐:如果没有不同的声音,双年展将会如何?
82 长谷川佑子:人景互动是最美的公共艺术
90 马雷克?巴特里克:艺术评论,就应是批判性写作
98 贾可?雷诺阿:如果晚生50年,雷诺阿会去拍电影
106 埃里克?辛纳:若他在世会因受限制而兴奋
118 亨里克森:自拍先驱蒙克,摄影对他意味着什么?
126 郭莱德:“西方眼光”下的水墨收藏
136 罗伯特?惠特曼:FBI艺术侦探谈艺术犯罪与侦查
148 往事钩沉
150 连环画手稿原作背后的故事
154 陈逸飞辞世十周年,合作画家追忆往事
163 “假画大案”与上海画家的“美国梦”
177 张静江家的厨子如何成为20世纪海外最大的中国古董商
191 竹建筑双年展里的乡愁何时落地?
202 1993年,中国艺术家在意大利的奇遇
212 中国“达达”在哪里?
220 我来画像
222 章明:90岁女建筑师爬上脚手架,听见老建筑的“语声”
228 陈家泠:从大本营出发,永远在路上
234 宗福先:为人民写作,不会感到恐惧
240 邓明:为百位文人画像,寻找他们的真实面貌
244 金宇澄:我画的小说插图,是细节的补充
250 翟永明:画中的人物,镜头背后的诗人
256 余启平:披上人间烟火的袈裟
260 韦力:甘愿为藏书之魂踏遍天涯
266 吴梅森:他的抽象水墨需要人“聆听”
270 宋迎春:藏画,藏知音,藏故事
274 柴一茗:一个恋物癖和他的“纯真博物馆”
280 我有“艺见”
282 谈论女性艺术家,我们究竟是在谈什么?
285 如何走进上海外滩的“内心”?
290 新闻摄影可以不那么“美”吗?
295 摄影群众等于摄影市场?
299 看得懂的艺术和看不懂的文章
302 眼里的重量和心里的重量
305 为什么有的艺术展只能热一天?
308 隔江相望的鲁本斯和莫奈
313 不必把画廊逼向“江湖”
315 谁在充当朝鲜艺术的“乌里?希克”?
319 让商业的归商业,让大众的归大众
323 除了美,书店还能有什么?
326 当代艺术作品可以摸吗?
328 深入公园里的艺术中心还能做什么?
331 在美术馆里疗愈你我
334 打通艺术品消费的最后一厘米
337 原版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340 时尚消遣,何必以艺术的名义
345 后记
|
內容試閱:
|
《艺术第一眼》郑重序
对徐佳和,识其人,读其文,和刘旦宅有些因缘。刘子不只是画家,而且是学人,平生解老庄屈子,玄想八方,语言木讷如老僧,极具思辨的哲理,而且对文章的品评,言必中的,入木三分。某日他突然对我说:“认识徐佳和吗?文章写得好,找她来谈谈。”事情常常有因无缘。不久,旦宅兄病重,驾鹤西行。此后,我和徐佳和相识,知她供职于《东方早报》,与我为同道。
在上海乃至中国新闻史上有一张《东方早报》,被认为是新闻界江湖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因有一批像徐佳和一样的青年才俊的参与而风生水起,清新凌厉,但终因“水土不服”枯萎
了;后来变身、转型、重生,但还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给人留下许多记忆。徐佳和在该报艺术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如今结集出版,读之有往事并无苍老之感。
《江湖》是一幅画,徐佳和看到过,感动过,而且出现在她的评论文章中,似乎有些恋恋不舍。以往人们多用“艺术的海洋”之类的语言来形容绘画。海洋浩瀚、深邃、无尽,而艺术的生发与成长却像江河湖海一样,在平静或激越中流动、交汇。绘画中的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都出现在徐佳和的笔下,但她很少用“继承”或“借鉴”的字样来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涓涓细流的小河、微波涟漪的湖面,还是惊涛骇浪的大河,她的文笔都如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给流动变化的绘画艺术带来新的生命,表现得那样微妙。
把蠢蠢欲动的愤怒、欣喜、念想、神伤、无奈,统统按捺住,然后狠狠地一股脑儿揿进了画里,幻化成了小和尚,眯着的眼睛里飘过风轻云淡,裹着袈裟的背影欲求而不得,徘徊又徘
徊之后眉梢的一抹红晕……这是徐佳和对一位画家的描写,很能代表中国历史新时期画家的心态。徐佳和写了不少画家,有的生活在本土;有的在国外闯荡了多年又回来;有的脱尘绝俗,为艺术而活着;有的驰骋于书画市场,和经济结起了无形的链条;有的受现代派的启发,受当代艺术的影响;有的向传统绘画中求生活……无论是哪一类画家,他们都在探索,在探索中有着向往,有着徘徊,有着选择,只是没有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只是体现了当今的价值观。绘画不再是政治标签,正如徐佳和所说,模糊了历史与现实的分野,打消了生与死的极限。
从拍卖市场来看,不只是书画文玩,还有带着时间风尘的老茅台酒、老普洱茶、老山参、老洋房、老旗袍……这些物品流传的背后都有着收藏家的身影。特别是书画,讲究的是流传有序。这个“有序”就是收藏家的著录、题跋和印记。过去的收藏家花钱买风雅的同时又肩负着“保护文物”的庄严使命;一个时代的绘画,能够让后人当作文化珍视起来,收藏家应该是第一功臣。今天的收藏家有着怎样的一种心态呢?一位收藏家告诉徐佳和,他的收藏是“藏画、藏知音、藏故事”,此话说出了当今收藏家新的收藏境界。讨论收藏、绘画和故事永远是离不开的话题。而这位收藏家的心境向我们透露出,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欣赏、评论、与画家的交流和对画家的理解,统一在徐佳和的文章中。《呐喊》《星空》以及《向日葵》,对她有着直觉上的震撼;而进入中国水墨则更多的是品味和琢磨。在这样的过程
中,她有着看得懂的艺术和看不懂的文章的困惑。她认为文字理应成为沟通观者和艺术家之间的桥梁,注意,这是桥梁,而非故意设置的另一重解释的障碍,也不应该是策展人、批评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霸占。观画如读诗,各随所得。诚如泥淄皆水,唯舌能辨其味,艺术欣赏,因以知味为先,从直觉到琢磨,这是艺术欣赏的磨练过程。而艺术家的用心,和观赏者、批评者未必相同。这就需要批评者去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什么,艺术家的初创心境是什么。关于这些,她都力求在文章中用通俗的语言,把更深刻的哲学内涵表述出来,力避自我陶醉的梦呓之语,力避用几个世纪之前视为金科玉律的概念给当代艺术增加几道光环。她有着自己的见解,但又不把话说绝说死,从而给人留下更广阔的思索空间。
一潭清水,纯可见底,而又有着混沌般的不可捉摸,读其文,观其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真是文如其人啊。一个敏感、多思、机智的精灵在尘世间飘来飘去,却又去尘绝俗,诚实可信。她游走于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天地,提出了艺术家要真诚,不能给观赏者以欺骗的警诫。纯真博物馆主的恋书、恋碟、恋植物、恋石头、恋种子,恋一切可恋之物,她又觉得自己身在其中,倾情于笔端。精于装饰,又不追求华丽,只像小盆景那样精致。追求自我,不管别人说东道西,作文与做人都应有这样的风格。
当今,做人难,作文更难。徐佳和何尝不是生活在这两难之中呢!
郑重 2021 年6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