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此书分为内外两编。内编为“古典的晨钟:李渔戏曲剧作舞台艺术研究”,分析了李渔戏曲剧作的戏剧文学特征、卓越的舞台艺术价值,李渔剧作的表演艺术设计、剧场综合性的建立,李渔的超常规写作方略。外编为“深远的回响:李渔剧论百年研究检讨(1901—2000)”,对20世纪李渔剧论研究进行了概述,着重探讨了李渔剧论的创作与搬演研究、体系与影响研究,李渔编剧艺术与其戏曲理论的关系。
此书重视对李渔剧本文本的研究,并以剧本文本为最初和最重要的审视和分析研究依据,辅以加强对李渔所作理论著作和诗文、序跋书简等的对照、比较,力图具备李渔剧作研究、李渔曲论研究的双重价值;在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文化、文献和文体交错融汇研究方法的同时,适当借鉴文本细读、符号学等方法和理念,力图以多角度的视野和多维度的思考,拓宽和加深对李渔戏曲剧作的认识,以期达到对李渔戏曲剧作和戏曲理论价值作出兼顾古今各个时间段的线性考量和评价。
|
內容簡介: |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不但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戏曲创作亦是明清传奇当中非常有特色的宝贵文化遗产。
李渔的戏剧理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套戏曲创作体系,他的戏曲剧作,是其戏曲理论的艺术实践,也是他人生思想和部分编剧理论在创作上的体现。他剧作内容的刻意创新,曲文和宾白的通俗性,情节的戏剧性,适合搬演的舞台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戏曲综合、总体艺术特征的刻意追求和超前的艺术自觉性,等等,无不值得我们欣赏品味和深入探究。他每一个坚实的脚步,都不啻为中国古典戏剧的危机和发展叩响一记警醒之钟。
|
關於作者: |
蔡东民,戏剧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符号学。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李渔编剧艺术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戏曲符号学引论”等科研项目。担任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话剧《师说》编剧、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剧目——话剧《独龙天路》编剧。曾荣获上海文艺创作奖、田汉戏剧奖、中国宝钢教育奖等。
|
目錄:
|
内 编 古典的晨钟:李渔戏曲剧作舞台艺术研究
第一章 李渔戏曲剧作之戏剧文学特征
第一节 因缘:李渔是如何做起戏曲来的
第二节 《笠翁十种曲》及其他戏曲写作
第三节 李渔之问:戏曲剧作之结构艺术
第四节 李渔之忧:戏曲剧作之语言艺术
第二章 李渔剧作之表演艺术设计
第一节 李渔剧作脚色塑造艺术的符号学分析
第二节 李渔剧作中卓有特色的变形科介
第三节 李渔剧作之诸般伎艺的穿插
第三章 李渔剧作之剧场综合性的建立
第一节 李渔戏曲剧作之时空创造
第二节 李渔剧作之人物景物造型艺术
第四章 李渔戏曲剧作卓越的舞台艺术价值
第一节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平议
第二节 李渔对“一剧之本”的刻意追求
余 绪 李渔的超常规写作方略
外 编 深远的回响:李渔剧论百年研究检讨(1901—2000)
第五章 百年李渔剧论研究概述
小 引 李渔剧论内容扼要
第一节 酝酿与奠基:1901—1949
第二节 初成与动荡:1950—1979
第三节 高涨与回落:1980—2000
第六章 李渔剧论之创作与搬演研究
第一节 李渔创作理论研究
第二节 李渔搬演理论研究
第三节 李渔戏曲美学研究
第七章 李渔剧论之体系与影响研究
第一节 李渔剧论体系研究
第二节 李渔剧论比较研究
第三节 李渔剧论研究方法与角度
第四节 李渔剧论的国际影响
第八章 李渔编剧艺术与其戏曲理论的关系
第一节 编剧理论的系统总结:《李笠翁曲话》之贡献
第二节 李渔剧作与其戏曲理论的关系
余 绪
附 录
附录一 李渔传奇剧作宾白科诨修辞手法举例简表
附录二 李渔传奇剧作部分舞台指示举例简表
附录三 二十世纪李渔剧论整理、注释专著(单行本)一览表
附录四 二十世纪《闲情偶寄》重要版本一览表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引 言
在中国戏剧的千年时光轨道上,牢牢地伫立着一个坚定的身影。
世界上,至今还在回荡着他为中国古典戏剧叩响的清澈、隽永的晨钟。
公元2012 年初秋,当时的文化部在古城苏州举办第五届中国昆剧节。当舞台上,一台由上海昆剧院全新打造的新编昆剧历史剧《景阳钟变》的大幕徐徐拉开之时,电子屏幕上原著作者中竟赫然出现了李渔的名字,热烈的剧场立刻荡漾起一片沸腾的涟漪。
这部昆剧《景阳钟变》改编自中国古代传统名剧《铁冠图》,它的传奇剧本已佚,曾一度署清代无名氏所作。据说清代以降,戏曲舞台上所演的《铁冠图》大多系在民间戏班的片段记忆的基础上,又将曹寅撰写的《表忠记》、署名为遗民外史的《虎口余生》等涉及重大历史题材“甲申之变”的剧作熔为一炉,混杂上演的。但也有人坚称,《铁冠图》的作者就是清代戏剧家李渔。
如刘致中先生便在刊于《文学遗产》1989 年第2 期的《〈铁冠图〉为李渔所作考》一文中认为,诸多选本不加区别,将剧名统称为《铁冠图》,实际上它们都是有别于顺治年间传奇《铁冠图》的。顺治年间出现的这个《铁冠图》,现存的大概只有《询图》《撞钟》《分宫》等出。他检阅了《明史》,野史《明季遗闻》《清朝艺苑》,康熙年间严敦易的《铁冠图考》,近代《曲海总目提要》以及幺书仪、吕薇芬的《曲海探珠》等著述,并结合《铁冠图》最初在杭州演出的部分记载,综合推断认为,《铁冠图》的作者必是大名鼎鼎的李渔。
该剧表现的是明末甲申年初的一场朝代更迭的历史故事,被认为是清代的戏曲剧作中描写甲申之变的开山鼻祖。李自成所率之兵所向披靡,直逼明王朝的首都燕京。剧中有三次景阳钟之鸣响:景阳钟首次鸣响,崇祯帝急召大臣议事,臣子慌慌,一片哀鸣;崇祯惶惶,却仍坚信可力挽衰败之势。国库空虚,内外交困,连富甲百僚的国丈周奎都袖手于旁。督师的李国贞将军处处陷于掣肘,整军溃败,战死沙场。景阳钟再次鸣响,李自成已兵临城下,百官应者寥寥。崇祯帝见大势已去,悲恨交集,痛下罪己诏,合家哭祭宗庙。景阳钟三次鸣响,破城亡国之际,大势已去的崇祯帝命皇后公主自尽,自己独上景山,唯有太监王承恩携酒相随,这情景何其孤苦伶仃!此时国也易君,钟也易主,崇祯帝最终命断三尺白绫。
该剧令人深受震撼的便是钟声的意象。
钟声,在佛门一向有表法和警示的含义。据《百丈清规· 法器》所言:“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所谓晨钟暮鼓的含义,即早晨敲响的钟声意为“开静”,有击破长夜的昏沉之谓,可以唤醒熟睡的僧人,及时行早课;更深层次的象征是可以超拔幽冥的苦难。
这部昆剧《景阳钟变》,后来被更名为《景阳钟》,它不但在舞台演出上屡屡斩获大奖,后来拍摄的3D 昆剧电影也在加拿大和日本分别荣获最佳影片奖和导演奖。但直到现在,还有部分观众对剧名的删节略有微词。
虽然我们知道,刘致中先生之文的核心内容便是揭示了《铁冠图》有“千金贿李渔笠翁”所作的隐情,《铁冠图》最后也并未能够入选《李渔全集》,但是我们依然愿意相信李渔一定就是它的作者,相信舞台上的景阳钟声一定是出自李渔的手笔。
这不仅仅是由于李渔之才,完全可以驾驭这个意蕴丰富的重大题材,还因为李渔为中国古典戏剧数次叩响的警示晨钟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李渔在其才华横溢、放荡不羁而又命途多舛的一生中,以一个真正的戏剧艺术家的拳拳赤子之心,以他的敏锐、警醒和果决,深切地关注着舞台艺术的命运,并用他的优秀剧作和系统的戏剧理论和评论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他对于中国古典戏剧的症结和前途大胆和理性的思考。他将戏剧艺术视为生命,将对戏剧艺术之花的浇灌视为自己的使命。
我们怎么能够忘记他?
身处于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不但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戏曲创作亦是明清传奇当中非常有特色的宝贵文化遗产。李渔的戏剧理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套戏曲创作体系,他的戏曲剧作,是其戏曲理论的艺术实践,也是他人生思想和部分编剧理论在创作上的体现。他剧作内容的刻意创新,曲文和宾白的通俗性,情节的戏剧性,适合搬演的舞台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戏曲综合、总体艺术特征的刻意追求和超前的艺术自觉性,等等,无不值得我们欣赏品味和深入探究。他每一个坚实的脚步,都不啻为中国古典戏剧的危机和发展叩响一记警醒之钟。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一个剧本真正完整的艺术生命是诞生在舞台上的。李渔戏曲编剧艺术,特别是其展现的舞台艺术价值及李渔对中国文人传奇剧本的诸多突破,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戏剧在方法、技巧上的变化和独特的审美角度。李渔的戏曲剧作,展现出中国传统戏剧发展到清初时期的形态风貌以及开始出现与西方戏剧遥相呼应的重要迹象,是我们对那个时期的戏剧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可供依赖的经典范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