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经典教材,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众多名校采用。本书利用网络和协议设计的真实例子来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关键原则。“系统方法”鼓励读者思考独立的网络组件如何融入更大、更复杂的交互系统。第6版延续了之前版本的特色,并基于专为本书开发的开源模型进行了全面更新,扩充了对于网络专业人员和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的主题,涉及WiFi、蜂窝通信、安全、密码学、多媒体等众多应用。此外,对于喜欢采用“自上而下”方法教授网络课程的教师,本书还提供了扩展指南。
|
目錄:
|
赞誉译者序序言第1版序言前言第1章 基础 1问题:建造网络 11.1 应用 21.2 需求 41.2.1 利益相关者 51.2.2 可扩展的连通性 51.2.3 经济高效的资源共享 91.2.4 支持通用服务 111.2.5 可管理性 151.3 体系结构 151.3.1 分层和协议 161.3.2 封装 181.3.3 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 201.3.4 七层OSI模型 201.3.5 因特网体系结构 211.4 软件 231.4.1 应用编程接口(套接字) 241.4.2 应用示例 261.5 性能 291.5.1 带宽与时延 291.5.2 延迟带宽积 331.5.3 高速网络 341.5.4 应用的性能需求 35透视图:功能增速 37习题 38第2章 直接相连 43问题:连接到网络 432.1 技术概览 442.2 编码 472.3 组帧 502.3.1 面向字节的协议(PPP) 512.3.2 面向比特的协议(HDLC) 522.3.3 基于时钟的组帧(SONET) 532.4 差错检测 562.4.1 因特网校验和算法 572.4.2 循环冗余校验 582.5 可靠传输 622.5.1 停止等待 622.5.2 滑动窗口 642.5.3 并发逻辑信道 722.6 多路访问网络 722.6.1 物理特性 732.6.2 访问协议 742.6.3 以太网使用经验 772.7 无线网络 772.7.1 基本问题 792.7.2 802.11/Wi-Fi 812.7.3 蓝牙(802.15.1) 862.8 接入网络 872.8.1 无源光网络 882.8.2 蜂窝网络 89透视图:边缘竞赛 92习题 94第3章 网络互联 101问题:并不是所有网络都是直接相连的 1013.1 交换基础 1023.1.1 数据报 1033.1.2 虚电路交换 1043.1.3 源路由 1113.2 交换式以太网 1133.2.1 学习型网桥 1143.2.2 实现 1153.2.3 生成树算法 1163.2.4 广播和多播 1203.2.5 虚拟局域网(VLAN) 1203.3 互联网(IP) 1223.3.1 什么是互联网 1223.3.2 服务模型 1243.3.3 全局地址 1293.3.4 IP数据报转发 1303.3.5 子网划分和无类地址 1323.3.6 地址转换(ARP) 1373.3.7 主机配置(DHCP) 1393.3.8 差错报告(ICMP) 1413.3.9 虚拟网络和隧道 1423.4 路由 1443.4.1 用图表示网络 1463.4.2 距离向量(RIP) 1473.4.3 链路状态(OSPF) 1533.4.4 度量 1593.5 实现 1623.5.1 软件交换机 1623.5.2 硬件交换机 1633.5.3 软件定义网络 165透视图:虚拟网络一直走下去 167习题 168第4章 高级网络互联 179问题:扩展到数十亿节点 1794.1 全球互联网 1794.1.1 路由区 1814.1.2 域间路由(BGP) 1824.2 IPv6 1904.2.1 历史视角 1904.2.2 地址和路由 1914.2.3 分组格式 1944.2.4 高级功能 1964.3 多播 1974.3.1 多播地址 1984.3.2 多播路由(DVMRP、PIM、MSDP) 1994.4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2084.4.1 基于目的地的转发 2094.4.2 显式路由 2134.4.3 虚拟专用网和隧道 2144.5 移动设备之间的路由 2174.5.1 移动网络的挑战 2184.5.2 路由到移动主机(移动IP) 219透视图:云正在“吞噬”因特网 224习题 225第5章 端到端协议 229问题:进程间如何通信 2295.1 简单多路分解(UDP) 2305.2 可靠字节流(TCP) 2325.2.1 端到端问题 2325.2.2 报文段格式 2345.2.3 连接建立与终止 2365.2.4 再论滑动窗口 2405.2.5 触发传输 2445.2.6 自适应重传 2465.2.7 记录边界 2495.2.8 TCP扩展 2505.2.9 性能 2515.2.10 其他设计选择(SCTP、QUIC) 2535.3 远程过程调用 2565.3.1 RPC基础 2565.3.2 RPC实现(SunRPC、DCE、gRPC) 2615.4 实时传输(RTP) 2705.4.1 需求 2715.4.2 RTP设计 2725.4.3 控制协议 275透视图:HTTP是新的“细腰” 277习题 279第6章 拥塞控制 286问题:分配资源 2866.1 资源分配问题 2876.1.1 网络模型 2876.1.2 分类方法 2906.1.3 评价标准 2926.2 排队规则 2946.2.1 FIFO 2946.2.2 公平排队 2956.3 TCP拥塞控制 2986.3.1 加性增/乘性减 2996.3.2 慢启动 3016.3.3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 3056.3.4 TCP CUBIC 3076.4 高级拥塞控制 3086.4.1 主动队列管理(DECbit、RED、ECN) 3086.4.2 基于源的拥塞避免(Vegas、BBR、DCTCP) 3136.5 服务质量 3196.5.1 应用需求 3196.5.2 综合服务(RSVP) 3236.5.3 区分服务(EF、AF) 3306.5.4 基于方程的拥塞控制 334透视图:软件定义流量工程 336习题 337第7章 端到端数据 344问题:我们用数据做什么? 3447.1 表示格式化 3457.1.1 分类方法 3467.1.2 例子(XDR、ASN.1、NDR、Protobufs) 3497.1.3 标记语言(XML) 3547.2 多媒体数据 3577.2.1 无损压缩技术 3587.2.2 图像表示和压缩(GIF、JPEG) 3607.2.3 视频压缩(MPEG) 3647.2.4 在网上传输MPEG 3687.2.5 音频压缩(MP3) 370透视图:大数据和分析 371习题 373第8章 网络安全 377问题:安全攻击 3778.1 信任和威胁 3788.2 密码构建块 3798.2.1 密码原理 3798.2.2 对称密钥密码 3818.2.3 公钥密码 3828.2.4 认证码 3848.3 密钥预分发 3868.3.1 公钥预分发 3878.3.2 对称密钥预分发 3908.3.3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 3918.4 认证协议 3928.4.1 原始性和时效性技术 3938.4.2 公钥认证协议 3948.4.3 对称密钥认证协议 3958.5 系统实例 3988.5.1 良好隐私 3988.5.2 安全外壳 4008.5.3 传输层安全(TLS、SSL、HTTPS) 4028.5.4 IP安全 4058.5.5 无线安全(802.11i) 4078.5.6 防火墙 408透视图: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因特网 412习题 414第9章 应用 417问题:应用需要自己的协议 4179.1 传统应用 4179.1.1 电子邮件(SMTP、MIME、IMAP) 4189.1.2 万维网(HTTP) 4249.1.3 Web服务 4309.2 多媒体应用 4379.2.1 会话控制和呼叫控制(SDP、SIP、H.323) 4379.2.2 多媒体应用的资源分配 4449.3 基础设施应用 4479.3.1 名字服务(DNS) 4489.3.2 网络管理(SNMP、OpenConfig) 4559.4 覆盖网络 4589.4.1 路由覆盖网络 4609.4.2 对等网 4659.4.3 内容分发网络 474透视图:云是新的因特网 478习题 479习题选答 483术语表 493
|
內容試閱:
|
本书第5版出版至今已近10年。在这段时间里,计算机网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云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暴增。在许多方面,这让人想起1996年我们出版第1版时Web在因特网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6版适应了时代,但保持了系统方法这个宗旨。概括而言,我们通过四种主要方式更新和改进新版:更新一些示例以反映现状。这包括删除过时的技术(如拨号调制解调器),使用流行应用程序(如Netflix、Spotify)来阐述问题,更新数字以代表最先进的技术(如10 Gbps以太网)。将推动多播、实时视频流和服务质量等技术发展的原始研究与现在流行的云应用(如Zoom、Netflix和Spotify)联系起来。这符合我们对设计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的强调。这在今天尤为重要,因为因特网的许多功能主要由专用商业服务提供。将因特网置于更广泛的云环境中,同样重要的是,置于塑造云的商业力量的环境中。这对整本书中的技术细节影响很小,每章末尾新增的“透视图”部分将对此进行讨论。我们希望这些讨论能引导读者了解因特网的不断发展,并理解其中的智慧和创新机会。一系列关键要点给出了网络设计的重要原则。每一个结论都是对一般系统设计规则或基本网络概念的简明陈述,并利用了文中的相关示例。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结论与本书的高级学习目标相对应。第6版中的新内容更具体地说,第6版包括以下主要变化:第1章新增的透视图介绍了之后将会反复出现的云化主题。新增的2.8节描述了接入网络,包括无源光网络(PON)和5G的无线接入网络(RAN)。重构了3.1节(交换基础)和3.2节(交换式以太网)中的主题,扩充了VLAN的内容。更新3.5节,新增对白盒交换机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说明。第3章中新增的透视图描述了虚拟网络覆盖、VXLAN以及覆盖在云中的作用。重构了4.1节(全球互联网)和4.2节(IPv 6)中的主题。第4章的透视图部分描述了云如何影响因特网结构。对5.2节进行了扩展,新增对QUIC的讨论。对5.3节进行了扩展,新增对gRPC的说明。更新6.3节和6.4节,新增对TCP CUBIC、DCTCP和BBR的说明。对6.4节进行了扩展,新增对主动队列管理(AQM)的描述。对7.1节进行了扩展,新增对协议缓冲区的描述。对7.2.4节进行了扩展,新增对HTTP自适应流的描述。新增的8.1节介绍了威胁和信任的双重性。重构了8.3节(密钥预分发)和8.4节(认证协议)中的主题。第8章中的透视图部分描述了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和区块链的作用。对9.1节进行了更新,新增对HTTP/2的描述,以及对REST、gRPC和云服务的讨论。对9.3节进行了扩展,新增对现代网络管理系统的描述,包括OpenConfig和gNMI的使用。内容组织要围绕本书构建一门网络课程,有必要先了解本书的组织架构。本书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概念性和基础性内容,即网络的核心思想;核心协议和算法,说明如何将基本思想付诸实践;高级材料,可作为可选材料用于一学期的课程。这种描述可以应用于章层面:第1章是基础,第2、3、5和9章是核心,第4、6、7和8章涵盖更高级的主题。这种描述也可以应用于节层面,粗略地说,每一章都从基本概念到具体技术再到高级技术逐步展开。例如,第3章首先介绍交换式网络的基础知识(3.1节),然后介绍交换式以太网和IP互联网的具体情况(3.2~3.4节),最后讨论SDN(3.5节)。同样,第6章从基本思想(6.1~6.2节)开始,然后探讨TCP拥塞控制(6.3节),最后介绍可选的高级材料(6.4~6.5节)。致谢我们要感谢以下人员针对新内容所提供的帮助:Larry Brakmo(TCP拥塞控制)Carmelo Cascone(白盒交换机)Charles Chan(白盒交换机)Jude Nelson(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Oguz Sunay(蜂窝网络)Thomas Vachuska(网络管理)我们还要感谢以下人员(GitHub用户)的贡献和提供的勘误:Mohammed Al-AmeenMike AppelmanAndy BavierManuel BerfeldeBrian BohePeter DeLongChris GoldsworthyJohn HartmanEthan LamDiego López LeónMatteo ScandoloMike Wawrzoniak罗泽轩(spacewander)Arnaud(arvdrpoo)Desmond(kingdido999)Guo(ZJUGuoShuai)Hellman(eshellman)Xtao(vertextao)Joep(joepeding)Seth(springbov)最后,我们要感谢下面的审稿人,感谢他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Mark J. Indelicato(罗切斯特理工学院)Michael Yonshik Choi(伊利诺伊理工学院)Sarvesh Kulkarni(维拉诺瓦大学)Alexander L. Wijesinha(陶森大学)相关资源这本书的开源资源可以在https://github.com/SystemsApproach上找到,根据知识共享(CC BY 4.0)许可证的条款提供,并邀请社区成员根据相同条款提供更正、改进、更新和新材料。像许多开源软件项目一样,这一项目的内容也曾一度受到限制:本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