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NT$
484.0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NT$
2195.0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NT$
308.0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NT$
539.0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NT$
594.0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NT$
539.0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NT$
2215.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基于对草畜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关键技术需求,整合了牧草品种介绍、生产栽培技术、营养价值评定、畜牧养殖中全混日粮的配制等关键技术环节。本书的一大亮点是,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前国内外饲草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在我国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在配合饲料中应用这些功能性牧草或其提取物对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可为从事饲草生产、畜牧业生产、现代循环农业生产的从业者,在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化方面提供从理论到生产实践应用技术的详细阐述。
|
內容簡介: |
建立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需要突破,包括适宜牧草品种的选择、高效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结合现代生物学、组学的发展,把新的技术应用于传统畜牧业,以实现高效健康养殖、提升畜产品品质。本书内容在兼顾传统草畜结合关键技术的同时,把如何应用牧草中的活性成分提高动物健康状况和畜产品品质等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其中,此为本书的一大亮点。
本书将为从事饲草生产、畜牧业生产、现代循环农业生产的从业者,在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化方面提供从理论到生产实践应用技术的详细介绍。
|
關於作者: |
张桂国,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西兰皇家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专注于组学营养、牧草生产、植物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
[韩] Lee Yunkyoung韩国国立济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编委。中韩国际间合作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性食品开发及植物多糖在治疗人类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等领域。
张崇玉,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驴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畜牧协会驴业分会理事,山东畜牧兽医学会草业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001
一、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历程 001
二、种养结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001
三、草畜结合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历史及意义 002
四、草畜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004
第二章 牧草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 007
第一节 牧草在单胃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008
一、养猪生产中牧草的应用 009
二、禽类饲养中牧草的应用 015
三、单胃草食动物饲养中牧草的应用 020
四、牧草在动物日粮中的应用 025
五、功能性植物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026
第二节 牧草在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028
一、牧草与反刍动物 028
二、牧草可以减少反刍动物疾病发生 031
三、牧草在奶牛日粮配合中的使用技术 032
四、牧草在肉牛日粮配合中的使用技术 033
五、牧草在肉羊日粮配合中的使用技术 036
第三章 常用牧草、饲料作物栽培技术 039
第一节 牧草的分类方法 039
一、按照地域气候条件分类 039
二、依据再生性进行分类 040
三、按科属划分 040
第二节 常见栽培牧草 041
一、豆科牧草 041
二、禾本科牧草 053
三、其他科牧草 085
四、海藻类 088
第四章 牧草常用加工利用技术 094
第一节 干草及其产品的加工利用技术 095
一、干草及深加工产品的调制技术 095
二、干草调制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098
三、调制过程中造成营养损失的因素 099
四、牧草的干燥方法 100
五、牧草干燥过程中的原则 102
六、干草粉的加工利用技术 102
七、草粉开发利用的前景 104
第二节 豆秸、谷草和紫花苜蓿生产加工利用 104
一、豆秸 104
二、谷草 105
三、紫花苜蓿 106
第三节 青贮、微贮加工利用技术 109
一、青贮饲料调制的意义 110
二、青贮的原理 111
三、青贮原料的选择 111
四、青贮加工利用技术 112
五、我国青贮饲料发展的建议 122
六、牧草的微贮加工利用技术(添加剂青贮/黄贮) 122
七、牧草的黄贮加工利用技术 126
第四节 氨化、碱化技术 130
一、饲草氨化技术 130
二、饲草碱化技术 133
第五章 牧草在畜禽日粮配合中的应用技术 137
第一节 单胃动物使用牧草的日粮配合技术 137
一、牧草原料的选择 137
二、牧草在猪、鸡养殖上的应用 150
三、典型饲料配方 151
四、单胃草食动物的饲料制备原则.154
第二节 反刍动物使用牧草的日粮配合技术 155
一、反刍动物常用牧草 155
二、牧草在反刍动物养殖上的应用.161
三、典型饲料配方 166
第六章 畜禽全混日粮配合技术 168
第一节 畜禽日粮配合技术的新发展.168
一、TMR 日粮配方库建立的意义及创新点 169
二、技术创新关键点 170
第二节 TMR 日粮在生产中的应用 179
一、TMR 日粮在生产中应用的优势 179
二、TMR 混合装置.180
三、TMR 日粮的饲料配合原则及方法 183
四、TMR 日粮生产及应用技术 189
第三节 发酵TMR 及其生产应用技术.199
一、发酵TMR 的优点 199
二、发酵TMR 的制作及使用 199
三、影响TMR 发酵的因素 200
第四节 TMR 颗粒饲料生产201
一、TMR 颗粒料的概念及其在生产发展中的优点 201
二、TMR 颗粒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203
第五节 高密度压块全价日粮制作技术 207
一、高密度压块全价日粮的优点 207
二、高密度压块全价日粮原料的选择及饲料配方的调配208
三、饲草(牧草及农作物秸秆)压块的工艺流程 209
四、高密度压块全价日粮在养殖中的应用技术 213
第七章 牧草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技术 215
第一节 功能性牧草 215
一、菊科牧草 216
二、木本饲料 230
第二节 牧草常见功能活性成分234
第三节 常用的牧草功能性提取物 242
一、免疫增强剂 242
二、抗氧化剂 245
三、抗菌、抗病毒添加剂 246
四、唇形科植物提取物的功能及应用 248
五、百合科大蒜提取物的功能及应用 250
六、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的功能及应用 251
第四节 植物提取物在畜禽日粮配合中的应用技术 253
一、牧草中功能性提取物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54
二、植物提取物在不同畜禽上的应用 255
参考文献 262
|
內容試閱:
|
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粮食安全必然是国家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几十年发展的耗粮型高污染高排放的集约化畜禽养殖模式(注意这里不是传统养殖模式)只能在一个阶段存在,不是畜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选模式。只有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种养结合的农业模式、保持低排高效的饲养状态,并生产优质安全的畜产品才是实现现代畜牧业、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把中国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种养结合模式,嫁接上现代集约化养殖技术,进而实现传统模式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从而构建现代种养结合的可循环大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既要研究不同农业生产条件下的种养结合发展的可行模式,又要集成嫁接当前畜牧业发展模式下的最新技术,继承传统畜牧业种养结合的核心理念,适应现代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的需求。研究在当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的关键技术,就必须从饲草料种植,到加工利用、健康养殖等产业链环节开始,使这些技术沿着产业链集成,从而形成适应某一特定生产环境下的(区域性的)技术规程。这是实现中国不同生态区条件下的种养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可行模式。
在建立草畜一体化的现代循环模式中有几个科学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在某一生态区条件下,如何增加饲草产出,从而构建饲草料供给体系。这里有几个技术关键点需要突破:摸清本地有哪些饲草和作物品种资源、推断出本地适合培育的作物和饲草品种、思考如何调整种植业结构、制定出种植业秸秆和其他副产品的科学收贮加工模式。二是草畜如何结合,如何计算以养定种的饲草需要量。这就要考虑养殖品种、规模,科学预测所需要的饲草量,同时根据营养搭配的原理实现饲草的多样化。三是如何进行科学的养殖。这就要求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数量,养殖模式,这有利于合理利用当地饲草料资源,生产安全优质饲草料。另外,养殖废弃物的处理要和当地土地的消纳能力相结合。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强调区域性草畜配套并不矛盾,毕竟草料的运输、畜产品的异地运输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出现产品的保鲜和质量问题。只有利用好当地的资源,才能实现中国传统农业种养结合的模式在现代化农业体系构建中使其精华被吸收,嫁接现代技术,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在饲料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背景下,强调区域性的种养结合与精准化资源产出对接并不矛盾。区域化的种养一体化,强调的是饲草料资源供给本地化,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本地化饲料资源的利用程度,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环境效益,这里也不排斥外地饲料资源的输入和利用;养殖上,发掘本地优质畜禽资源、扩大良种繁育和革新模式,也不排除外来优质品种的养殖。饲料资源本地化,养殖本土优良畜禽品种,是打造地标性优质畜产品,建立地方特色品牌畜产品的可行途径,从而实现食品供应多样化。
本书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尝试回答如何构建我国现代种养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即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发掘我国农业传统的种养结合模式,嫁接现代种植、养殖技术,探索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主体模式并集成关键技术,使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健康发展,实现过程的高产高效以及产品的优质安全。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