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元宇宙,被称为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态”,是超越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元宇宙概念将会诞生万亿美元级赛道和巨大的产业机会、投资机会。未来,谁能快速推出大规模商用的元宇宙时代的硬件产品,谁可能就是第二个“苹果”。
科幻小说《三体》里有一个论断:人类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条向内,通往虚拟现实。
通达虚拟现实的元宇宙,正在成为继区块链之后的新浪潮。
那么,炙手可热的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它的实现需要哪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又会对哪些产业人群产生影响?在科技圈与资本圈的追捧下,元宇宙真的会是堪比移动互联网的划时代机遇吗?
本书将给出答案,帮助科技圈人士、投资圈人士、创业圈人士、关联产业群从业人员以及对元宇宙感兴趣的人群,更好地拥抱元宇宙,抢占制高点,抢占先机,提前布局。
內容簡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元宇宙的概念、要素、图景,所依赖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元宇宙的主要技术障碍和突破口,虚拟世界的经济系统和协作系统,元宇宙的发展路径,以及元宇宙概念所催生的商机、投资机会,各行业巨头在元宇宙的布局,元宇宙自身不均质特性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伦理、技术、社会、金融、垄断等风险)。 本书适合科技圈人士、投资圈人士、创业圈人士、关联产业群从业人员以及对元宇宙感兴趣的人群阅读,使他们更好地拥抱元宇宙,抢占制高点,抢占先机,提前布局。
關於作者:
陈建明,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1年获得北大国际MBA硕士学位,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元宇宙云商科技CEO。长期从事互联网和商业地产创业,曾经创办国内较大的商业地产互联网平台易铺网和商业地产顾问机构赛睿顾问。出版《特色小镇全程操盘及案例解析》《商业地产开发典型失误》等8本著作。
目錄 :
第 1 章 元宇宙: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1
1.1 元宇宙:超越宇宙的宇宙 2
1.2 互联网迭代图谱 5
1.2.1 互联网的诞生及其缔造者 6
1.2.2 互联网1.0时代:PC互联网 9
1.2.3 互联网2.0时代:移动互联网 11
1.2.4 互联网3.0时代:元宇宙时代 13
第 2 章 元宇宙的本质: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 15
2.1 元宇宙的内外驱动力 16
2.1.1 流量寻找新洼地 17
2.1.2 技术渴望新出口 19
2.1.3 资本寻找新风口 21
2.1.4 用户期待新体验 23
2.2 元宇宙四大特性 25
2.2.1 时空性:空间虚拟但时间真实的数字世界 26
2.2.2 真实性:现实世界数字化复制与虚拟创造 27
2.2.3 独立性:连接现实又高度独立的平行空间 29
元宇宙 :互联网终极形态
XII
2.2.4 连接性: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 31
2.3 元宇宙八大要素 32
2.3.1 身份:全新的、虚实相生的虚拟身份 32
2.3.2 朋友:可以社交,无论是真人还是AI 34
2.3.3 沉浸感:可以沉浸在其中,忽略外界 36
2.3.4 低延迟:在空间范围上进行时间统一 38
2.3.5 多元化:体验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世界 40
2.3.6 随地:用户随时随地自由进入元宇宙 42
2.3.7 经济系统:自成一系的完善经济系统 43
2.3.8 文明:演变出元宇宙自身的独特文明 46
第 3 章 元宇宙的技术基石与技术突破 48
3.1 元宇宙八大支撑技术 49
3.1.1 区块链技术:元宇宙的技术基石的核心 49
3.1.2 交互技术:VR/AR技术量级以上的突破 53
3.1.3 网络和算力技术:5G建设持续快速推进 57
3.1.4 通信网络技术:元宇宙将在5G时代爆发 60
3.1.5 数字孪生技术:现实和虚拟的交互闭环 64
3.1.6 人工智能技术:AI可快速生成海量内容 67
3.1.7 物联网技术:形成广泛的数字交互接口 70
3.1.8 电子游戏技术:引擎 实时渲染 建模 72
3.2 元宇宙的技术障碍与技术突破 75
3.2.1 发力基础研究,或迎来技术突破 77
3.2.2 元宇宙技术的非线性突破与技术爆炸 82
3.2.3 元宇宙领域近年来的技术突破 86
3.3 即将被攻克的元宇宙技术壁垒 93
3.3.1 边缘计算:弥补元宇宙算力的不足和缺口 94
第1章 目 录
XIII
3.3.2 量子计算:科技巨头、学术机构纷纷入局 97
3.3.3 6G网络:实现元宇宙真正意义上的身临其境 99
3.3.4 脑机接口: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终极入口 102
3.4 元宇宙技术耦合的“美第奇效应” 104
3.4.1 美第奇效应:技术组合带来的超预期变革 104
3.4.2 iPhone:技术创新“连点成线”经典案例 106
3.4.3 元宇宙是不断的连点成线的技术创新总和 108
第 4 章 超级生态系统:协作、开放、去中心化 111
4.1 元宇宙生态系统 112
4.1.1 开放机制:世界互通的终极方案 112
4.1.2 标准协议:统一遵循的底层逻辑 114
4.1.3 去中心化:结构和控制去中心化 117
4.1.4 多元社会:无数个子宇宙的聚合 118
4.1.5 永续存在:不受行业中巨头控制 120
4.2 元宇宙经济系统 123
4.2.1 打通虚实之间的价值链 123
4.2.2 资产上链:实现资产确权 125
4.2.3 价值分配方式的与时俱进 128
4.2.4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131
4.3 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系统 133
4.3.1 不可忽略的数据安全问题 133
4.3.2 去中心化的存储方式 136
4.3.3 保护好个人数据资产 138
元宇宙 :互联网终极形态
第 5 章 元宇宙进化路径、投资机会与行业变局 141
5.1 元宇宙的发展周期 142
5.2 元宇宙带来的行业变局 144
5.2.1 元宇宙时代重点产业方向 145
5.2.2 元宇宙将会冲击哪些行业 146
5.2.3 元宇宙将带来哪些新职业 149
5.3 元宇宙重点关注产业方向 152
5.3.1 游戏 VR:靠近元宇宙的最近入口 153
5.3.2 NFT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 157
5.3.3 元宇宙 零售 159
5.3.4 元宇宙 协同办公 161
5.3.5 工业元宇宙:元宇宙 制造业 164
5.4 科技巨头布局:寻找新的增长极 166
5.4.1 字节跳动:基于内容,补全硬件 167
5.4.2 英伟达:以Omniverse打造开放式云平台 170
5.4.3 苹果:AR/VR领域等待苹果入局 172
5.4.4 百度:聚焦AI、云计算和VR 174
5.4.5 腾讯:社交 内容 娱乐的“全真互联网” 176
5.4.6 阿里巴巴:XR实验室 元境生生 179
5.5 终极元宇宙图景 181
5.5.1 从二维到三维 182
5.5.2 元宇宙将成为比现实世界更大的经济体 185
第 6 章 如何平衡不均质的元宇宙 187
6.1 元宇宙的不均质风险 188
6.1.1 社会秩序风险:既有社会秩序的挑战与颠覆 189
第1章 目 录
6.1.2 价值取向风险: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边界 191
6.1.3 金融安全风险:虚拟经济系统的公信力问题 194
6.1.4 分配不均风险:或进一步加剧贫富两极分化 196
6.1.5 内在垄断风险:成为商业与资本驱动的僵尸 198
6.1.6 信息过载风险:信息熵超大时代的群体焦虑 200
6.2 如何面对不均质的元宇宙 202
6.2.1 当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变得模糊 204
6.2.2 横跨现实与虚拟的“两栖物种” 208
6.2.3 当所有经济链条都纳入元宇宙 210
6.2.4 碳基生物能否在元宇宙中永生 212
內容試閱 :
2021年底,元宇宙(Metaverse)入围《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2022年22大新兴技术。
严格来讲,元宇宙并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个概念;进一步而言,它
也不是一个新概念,“元宇宙”一词最早出自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
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
作品中主角阿弘用一台特制电脑,戴上耳机和目镜,通过连接终端,以虚
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阿弘的名
片上有一个元宇宙地址。
1999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中也描绘了一
个类似反乌托邦虚拟世界,人们生活在类似元宇宙的虚拟“矩阵”中。
斯皮尔伯格(Spielberg)执导的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2018年上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This is the‘oasis’world,
where the only limit is your own imagination.”(在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的
想象力。)“这里”指的是主人公打造的虚拟游戏世界——绿洲(oasis),
绿洲拥有完整的虚拟社会形态,游戏中人们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做任
何想做的事,通过体感装备甚至可以体验疼痛,凭想象力可以主宰一切。
科幻作品中的虚拟元宇宙世界正一步步向我们靠近,2021年被各界广
泛视为元宇宙元年,20多年前概念提出时,元宇宙之所以未能落地,原因
在于当时支撑其发展的各项技术还远未成熟。
技术进步是推动元宇宙实现的第一契机,如果说互联网革命的契机是
元宇宙 :互联网终极形态
VIII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芯片技术等系列技术的集合,那么元宇宙的契机
则是算力和计算技术、交互技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XR(扩
展现实)]、电子游戏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
通信技术(5G、6G)、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术等的集合,当
前这些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
形态。在互联网大时代中,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互联网是1.0
时代,移动互联网是2.0时代,而“元宇宙”将是互联网的3.0时代,也是
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态。
元宇宙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使虚拟
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实现密切融合,且允
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据2021年3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元宇宙概念第一股”Roblox
定义,元宇宙包含八大要素:i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沉
浸感)、low friction(低延迟)、variety(多元化)、anywhere(随地)、
economy(经济系统)、civility(文明)。
从字面来看,Metaverse由meta(元) universe(宇宙)两部分组成,
即综合各种技术能力在现实世界基础上搭建一个平行且永续存在的虚拟世
界,现实中的人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虚拟时空中生活,同时在虚拟世界
中还拥有完整运行的社会和经济系统。
元宇宙不是某个虚拟空间,而是某个数字生活价值大于物理生活价值
的奇点时刻,它强调了几个关键点:虚拟经济、去中心化、同步实时、虚
拟身份(virtual identity)。通过交互性沉浸技术,我们能在元宇宙中实现
全感官的沉浸式体验,拥有数字世界的虚拟“分身”、虚拟身份,可在数
字世界里工作、生活、社交、娱乐、创造、交易。简单来讲,人们能在虚
拟空间里做现实世界里能做的事情,甚至现实世界做不到的事情,这个宇
宙是“元”(meta,即超越)的。
第1章 前 言
IX
元宇宙是既映射于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它不是虚拟的数字
乌托邦,是虚拟世界而不是虚幻世界,是一个真实的、可触摸、可参与其
中的数字世界。其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孪生体,也有虚拟世界的独特
创造物。
未来,元宇宙还将赋能线下产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迭代
升级,每一家现实世界的公司都会打造一个元宇宙中的数字孪生体、数字
经济体,而每一家在现实世界中新建的工厂也都会在元宇宙中孪生一个数
字工厂,实现产业价值倍增。
现实物理世界的各种要素最终都可以“镜化”到虚拟数字世界中,同
时虚拟世界创造的内容,又可以通过不同载体投射到现实世界中,对现实
世界产生影响,实现虚实融合、虚实共生、同步发展。
元宇宙还将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与潜在市场培育,围绕游戏、社交、娱乐、
办公、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打造创新型应用场景,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
2021年,包括脸书(Facebook)、苹果、谷歌、微软、字节跳动、腾讯、
亚马逊、英伟达(Nvidia)、百度、阿里巴巴、Roblox、高通(Qualcomm)、
索尼、网易、小米、Epic Games等在内的行业巨头和关联公司,以及大量
投资机构、咨询机构,或直接入局元宇宙,或为元宇宙发声站台,包括日本、
韩国在内的一些政府和国际组织也在高度关注元宇宙发展动向。
预计未来3~5年,元宇宙将进入探索期,VR/AR、NFT(non
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AI产业、云计算(cloud computer)、
电子游戏产业、交互硬件、区块链产业、数字孪生城市等领域的渐进式技
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将会不断涌现。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和资本涌
入,在不久的将来,量子计算、GPU(图形处理器)、3D图形引擎、5G
和6G、互联网和游戏公司虚拟平台、数字孪生城市、产业元宇宙、工业元
宇宙(industrial Metaverse)等领域将会涌现巨大的行业机会,元宇宙市场
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乃至更高。
届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和组织治理模式都将被重构,元宇
宙将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就个体而言,则需提前做好筹划、准备,
元宇宙 :互联网终极形态
掌握相关的“元”技能,培养元宇宙思维,以适应未来的时代。
在元宇宙推进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均质的风险和问题,比
如社会秩序风险、价值取向风险、金融风险、分配不均问题、数据过载问题、
垄断风险等,相关各方需作出预判,给出预案和对策。
展望更终极的未来,线下物理世界与线上虚拟数字世界的界限将彻底
打破,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将充分融合,人类将成为横跨现实世界与虚拟
世界的“两栖物种”,甚至,伴随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的人类有可能实现意识上传,彻底摆脱对现实
物理世界的生理依赖,实现意识上的永生,人类将由碳基生命进化为硅基
生命,实现生命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