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內容簡介: |
简介:内容简介:作者从事诗歌创作近四十年,作品先后被收入《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和《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精品文库 诗歌卷》等。本书选取其创作生涯中百余首精华诗歌,分为“现场”、“无时无刻”、“亦真亦幻”、“飞越灵魂”四辑,内容集中于寄情祖国山水、状写社会生活、表达个体感悟,传递出诗人的精神景观及现实意趣,也展现了作者对诗艺的探索与才华。作品既有对东方抒情传统的回响,也不无哲学的思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畅快肆意的思绪相串连,为读者奉献了一场文字盛宴。著名诗人、安徽省文联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陈先发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
|
關於作者: |
董国政,安徽潜山市人,1960年8月生。198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解放军报理论部主任。现居北京。
|
目錄:
|
目录
辑现场
蓝晨序003
云雀转身005
空空走过007
重启009
蒙古马011
入琴记013
一座湖015
停留016
酒坛子018
初秋赋020
银杏林022
身边的教父023
身边的河流025
不再飞的鱼027
新和弦029
守口如瓶031
空房子033
椅上归来035
龙井关037
玉渊潭039
阳关烽燧041
在人群中044
向岁月致意046
风的写作048
在河流中050
花豹052
猫唤054
子弹055
轨迹057
她的笑依然胜过一枝康乃馨058
岁尾景象059
秋风劲061
春天的出版目录062
第二辑无时无刻
那令荷叶摇动的也令禅心摇曳067
等待物质深处的黎明069
跑步谣070
在时间的斜坡上071
春天失忆症073
时间的斧头074
荷花令076
永远抑制不住的东西,是无限的自己078
镜中之像080
晨曲082
仿佛我夺下了岁月的刀子083
卿085
蜀葵086
局限087
在时间的密林里找到猛虎的利箭088
妈妈谣090
第二空间092
每一个游人的舌尖上都彩蝶纷飞093
深泓095
他设置场景的炉子里炭火甚旺097
暴雨099
时间割草机100
朝圣之路102
潜海赋103
在时间的果壳里104
青果107
风的伦理108
重拾阳光111
时间之踵112
后的征服114
致诗人劳伦斯115
永远的没有117
致一位诗人118
痴心妄想120
心愿122
后一扇门124
动态126
悼一位诗人128
凿开辋川130
后的肉身131
总得有一扇醒着的门133
从悬崖上过来的人134
第三辑亦真亦幻
身上虎139
花,或女人的马拉松141
绕故宫跑步142
早晨的玫瑰144
另一把琴145
从大海回来的人146
秋天的银杏林147
每天说出黎明前的真相149
药丸151
第七日152
阿尔法狗154
灵飞三叠157
我向天空挖掘,得到海162
一个被众星指认的人165
趔趄168
观止169
接住那飞来的天171
为了海顿173
离岛175
第四辑飞越灵魂
尖峰时刻179
城墙(组诗)192
城墙上200
午夜之弈206
向内倒塌214
被沉浸的幻象221
|
內容試閱:
|
凝视之道 陈先发 诗乃凝视之道。 按我的理解,诗是从观看到达凝视的。好诗中往往都包含一种长久的凝视。观看中并没有与这个世界本质意义的相遇。只有凝视在将自己交出,又从对象物的掘取中完成了这种相遇。凝视,须将分散甚至是涣散状态的身心功能聚拢于一点,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能力。凝视是艰难的,也是神秘的。观看是散文的,凝视才是诗的。那些声称读不懂当代诗的人或许应该明白:至少有过一次凝视体验的人,才有可能是诗的读者。 以此维度,我研读国政先生新结诗集《身上虎》,发现他的凝视、凝神之处有三:一是从语言运行中去触碰自然界的灵性,捕获自然的启示。这类短章颇多,如《蓝晨序》充溢草木山川、花鸟虫兽之生机,又有如《云雀转身》《风的写作》诗题所示之灵动。自然世界“各种各样的埋伏,伪装,预设”中诸多开启人类心灵的声息,被揭示了出来。二是从语言中催促自我的觉醒。可归入此类的诗篇也不少。《世说新语·品藻》中有一句:“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人的自我觉悟之路大抵如此。集内《龙井关》中有句“我流淌在我的体内”,有同构之妙。作为这一类型典范的《身上虎》,单篇与诗集同名,也可见作者本人的重视。执着于自我对话的冲动,觉悟的鳞片,布满全书,读者诸君不妨自行猎索。三是追逐语言运动的创新力量。诗之语式,无新异即无生命。词的陌生化嵌入、碰撞,创造出新的阐释空间。作者这方面的探索,可谓是本书的基本力量之一。我偏爱的段落,是《尖峰时刻》中“雨淅沥,汝逃……口将言而嗫嚅,汝逃……月明星稀,汝逃”这一大截,独特的形式感和表现力俱在,读一遍即能留下刻痕。 诗的凝视之道在于,明知“已是亿万次重返枝头的新花”在目睹“已是无数次凝成人形的我”,但相遇时,又有“每一次相见都可以是次相见”时的惊讶与欣喜。诗是诗人与语言的共同生命体。这在认知上是还原,在写作上是新生。 我乐于读到的,是作者对语言的诸多体悟,如夜中野火,点点闪烁。在写作的进程中,语言必须保持一种“醒着的状态”。诗须迫使语言从惯性中醒过来,甚至是从一种醒着的状态上恍如再度醒来,是“醒着的叠加”。人其实是非常容易昏睡过去的,如果不能对这个世界滋生出新的感受力,那么无论你是在走着,在笑着,还是在写着,你真实的内在状态是“睡着”的。诗对一个人的昏睡状态葆有侵入和冲撞,以加速诗自身的形成。也需要从语言的假寐状态中醒过来。我想,凡入诗者,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或深或浅会有此种体味。 诗是以言知默,以言知止,以言而勘探不言之境。从这个角度,诗之玄关在“边界”二字,是语言在挣脱实用性、反向跑动至临界点时,突然向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的渗透。见其味、触其声、闻其景深。读一首好诗,正是这五官之觉在语言运动中边界消融、幻而为一的过程。也可以说,诗正是伟大的错觉。在这本集子中,你会轻易找到许多段落,许多传神的切片,来印证我上面的观点。 逢国政兄诗作结集,读诗怀想,记起许多旧事来。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我俩是安徽安庆籍同乡(他老家在潜山,我是桐城人,两地接壤,风习融通),又是复旦同门,但相识和往来,却只是近些年的事。记得一年秋天我到北京,他骑个摩拜单车走街过巷来看我,掉漆的车把手上摇摇晃晃地挂了两瓶陈年白酒。无论是席间畅谈,还是偶尔打个电话聊几句,论人论事,叙史述怀,都是一派敦厚豁达的本色。果然,诗者,仁心也。让我稍觉意外的是,从职业的前沿岗位隐退后,他在写作上的进取之心,不仅没有因暮年迫近而显倦怠,反而更加透出一股勇猛精进的气势来。当然,这是一个人内在生命力旺盛澎湃的体现。我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创造的激情必将延续,他也会获得一种迟到的精醇。 让我们都能听到并汇入“身上虎”的呼吸和搏动之中。这是诗的一个源头。 2021年8月于合肥若缺书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