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要加强统筹规范和指导协调,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并组建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健全治理机制,强化伦理监管,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规范各类科学研究活动。然而,2021年多家科技互联网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引发了多起“采用大数据杀熟”或“非法抓取用户隐私数据”等“科技向恶”事件,这会削弱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力。因此,倡导企业科技向善是非常必要的。
|
內容簡介: |
企业科技向善:理论与案例基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厘清了企业科技向善的概念,探讨了科技向善的理论内涵和逻辑范畴。在企业层面上,分析了企业科技向善对社会价值和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为企业接受科技向善理念和选择科技向善战略导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企业科技向善有助于创造共享价值、场景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本书经过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将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创造作为政府监管与考核的新维度,为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和政府制定企业科技向善的准则及其他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对策。企业科技向善:理论与案例主要面向关注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伦理的大学生、学者、政府监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關於作者: |
孟猛猛,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创新与创业分会理事、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2018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同年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19年在京都大学进行短期访学。最近3年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项目,研究方向为科技向善、社会责任和技术创新。
|
目錄:
|
第1章 值得关注的领域:企业科技向善 1
1.1 数字经济下的科技管理困境 1
1.1.1 科技企业的大数据杀熟 1
1.1.2 科技企业的隐私泄露 3
1.1.3 科技企业的监管失控 5
1.1.4 启示与思考: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6
1.2 企业科技向善的发展 7
1.2.1 企业科技向善概念的起源 7
1.2.2 企业科技向善概念的发展 9
1.2.3 企业科技向善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10
1.3 关于企业科技向善的研究 13
1.3.1 企业科技向善的理论基础 13
1.3.2 企业科技向善的理论思考 16
本章参考文献 19
第2章 企业科技向善与社会价值创造 21
2.1 科技向善的研究背景 21
2.1.1 科技向善的实践背景 21
2.1.2 科技向善的理论背景 23
2.1.3 东方文化下的科技向善 24
2.2 科技向善的内涵及内在逻辑 25
2.2.1 科技向善的内涵 26
2.2.2 科技向善的逻辑 27
2.3 科技向善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29
2.3.1 科技向善使企业获得核心资源 29
2.3.2 科技向善能够增强企业核心能力 29
2.3.3 科技向善促使企业变革价值创造模式 29
2.3.4 科技向善促使企业主动与社会融合 30
2.4 科技向善的讨论和思考 30
本章参考文献 31
第3章 企业科技向善对场景价值创造的影响 35
3.1 场景价值创造下的科技向善 35
3.2 场景价值和科技向善的理论发展 36
3.2.1 何谓科技向善 36
3.2.2 商业模式场景化 37
3.2.3 场景价值创造 38
3.3 研究设计 39
3.3.1 研究案例选择 39
3.3.2 资料收集 40
3.3.3 资料分析方法 41
3.4 案例分析 42
3.4.1 开放性编码 42
3.4.2 主轴编码 45
3.4.3 选择性编码 45
3.4.4 多案例比较 46
3.5 模型解释 48
3.5.1 核心因素 49
3.5.2 科技向善影响场景价值的机制 50
3.6 本章小结 52
本章参考文献 53
第4章 企业科技向善的创新行为过程研究 54
4.1 科技向善理念下的创新行为 54
4.2 创新与科技向善关系研究现状 55
4.2.1 基于道德物化思想的技术伦理理论 55
4.2.2 “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理论 56
4.2.3 社会创新创业理论 57
4.2.4 企业生态化战略理论 57
4.2.5 颠覆性技术异化理论 58
4.2.6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58
4.2.7 科技向善的创新创业行为理论 58
4.3 理解科技向善及量表开发 59
4.3.1 对科技向善内涵的理解 59
4.3.2 企业科技向善的量表开发 60
4.4 企业科技向善行为对企业绩效水平影响的研究 61
4.4.1 企业科技向善行为的过程模型:质性研究 62
4.4.2 企业科技向善行为的过程模型:量化质性研究 63
4.5 本章小结 65
4.5.1 科技向善的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66
4.5.2 科技向善行为与竞争优势、组织韧性的关系研究 66
4.5.3 科技向善行为与资源管理的关系研究 67
4.5.4 科技向善行为与企业战略选择和文化建设的适配性研究 67
4.5.5 科技向善行为与技术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67
4.5.6 科技向善行为的情境化研究 67
本章参考文献 68
第5章 政府引导下科技向善的创新机制 71
5.1 科技向善理念下创新机制的研究背景 71
5.2 科技向善对创新机制影响的理论基础 72
5.2.1 对科技向善的理解 72
5.2.2 政府与企业创新 72
5.2.3 重大危机情境下的政府主导行为 73
5.2.4 非市场环境下的战略导向 73
5.3 案例研究设计 74
5.3.1 分析框架 74
5.3.2 研究方法 74
5.3.3 案例选择 75
5.3.4 数据收集 75
5.4 案例分析 75
5.4.1 一级编码 75
5.4.2 二级编码 76
5.4.3 三级编码 81
5.5 本章小结 81
5.5.1 政府部门对科技向善的引导方式 81
5.5.2 政府未来对科技向善的引导方向 82
本章参考文献 82
第6章 网络用户自杀预防系统的双案例研究 85
6.1 科技在自杀预防中的应用问题 85
6.2 科技向善对自杀干预的理论研究 85
6.2.1 科技向善选择相关理论 86
6.2.2 树洞类UGC现象与技术创新 87
6.2.3 知识型组织相关理论 88
6.3 案例研究设计 88
6.3.1 方法选择 88
6.3.2 案例选取 89
6.3.3 数据收集 89
6.3.4 数据编码与分析 90
6.3.5 核心构念识别与理论分析框架 91
6.4 案例分析与发现 92
6.4.1 PsyMap项目:“桥接”组织形态的公共价值独占路径 93
6.4.2 树洞救援项目:“伞状”组织形态的公共价值共创路径 95
6.5 本章小结 99
6.5.1 讨论与结论 99
6.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104
6.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104
本章参考文献 105
第7章 企业科技向善的典型企业案例 107
7.1 快手科技 107
7.1.1 发展历程 107
7.1.2 有效应对面临的挑战 110
7.1.3 科技向善的创新点 112
7.1.4 快手公司科技向善创新的启示 117
7.2 数坤科技 118
7.2.1 发展历程 118
7.2.2 有效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119
7.2.3 科技向善的创新点 121
7.2.4 科技向善创新的启示 123
7.3 旷视科技 123
7.3.1 发展历程 123
7.3.2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26
7.3.3 科技向善的创新点 128
7.3.4 旷视公司科技向善创新的启示 131
本章参考文献 132
第8章 应急管理中的企业科技向善实践 134
8.1 救援机器人与科技向善 134
8.1.1 救援机器人应用背景 134
8.1.2 救援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135
8.1.3 救援机器人的分类和“向善实践” 138
8.2 医疗机器人与科技向善 139
8.2.1 医疗机器人的应用和分类 139
8.2.2 医疗机器人的“向善实践”和伦理问题 143
8.2.3 医疗机器人:科技向善普惠更多群众 146
8.3 大疆公司在防疫中的产品创新和科技向善实践 147
8.3.1 大疆无人机新功能的开发和战疫应用 148
8.3.2 大疆的科技向善和社会价值创造 152
8.3.3 大疆无人机科技向善实践启示 153
8.4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和价值 154
8.4.1 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发展状况 154
8.4.2 中国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疫情中崛起 155
8.4.3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诊断流程 158
8.4.4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优势 159
8.4.5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科技向善创新的启示 160
本章参考文献 162
第9章 企业科技向善的启示和未来发展 166
9.1 科技普惠(医疗领域)的科技向善 166
9.1.1 借助先进技术防范、监测、治疗疾病 166
9.1.2 多种技术整合创新的普惠医疗 167
9.1.3 面向慢性病患者的人体辅助设备 168
9.1.4 脑机接口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68
9.2 服务弱势群体(老年人群)的科技向善 169
9.2.1 帮助老年人记忆和观看的科技装置 169
9.2.2 为老人代步的滑板车 170
9.2.3 可期待的更为广泛的智慧养老设备 170
9.3 服务弱势群体(残障人士)的科技向善 171
9.3.1 为盲障人士装上眼睛:助视器 171
9.3.2 让残疾人行动起来的科技辅助装置 172
9.3.3 让残疾人自我照顾的手套 173
9.4 服务弱势群体(自闭儿童)的科技向善 173
9.4.1 让自闭症儿童玩起来的Leka 174
9.4.2 调节自闭症儿童情绪的科技装备 174
9.4.3 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能力的Kaspar机器人 175
9.5 关于科技向善的创新的研究展望 175
9.5.1 关于科技向善的创新的主体 175
9.5.2 关于科技向善的创新过程 175
9.5.3 关于科技向善的创新需要的社会生态 176
本章参考文献 177
|
內容試閱: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智能制造、互联网 、分享经济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蕴含着巨大商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里面隐含的前提假设是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科技为社会服务。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要加强统筹规范和指导协调,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并组建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健全治理机制,强化伦理监管,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规范各类科学研究活动。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倡议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2021年多家科技互联网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引发了多起“采用大数据杀熟”或“非法抓取用户隐私数据”等“科技向恶”事件,这会削弱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力。
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应用为社会谋福利,推动社会发展,让企业致力于创造社会价值和广义的社会贡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也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的创新行为和科技应用必须遵循“科技向善”原则。本书正是在上述重大需求的驱动下诞生的。
本书基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厘清了企业科技向善的概念,探讨了科技向善的理论内涵和逻辑范畴。在企业层面上,分析了企业科技向善对社会价值和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为企业贯彻科技向善理念和制定科技向善战略导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企业科技向善通过共享价值、场景价值和社会价值创造融入社会。此外,本书结合中国企业参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抗疫措施,对企业科技向善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
本书主题新颖,具有鲜明的首创性特征。但由于企业科技向善是原创性的探索成果,限于作者自身能力,本书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与我们一起探讨未来科技世界的规范要求和伦理法则。
本书相关研究工作由孟猛猛组织和推动,由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团队协作完成。全书的编写分工如下:
全书统稿工作:孟猛猛;第一章:雷诺、李欣融、孟猛猛;第二章:孟猛猛;第三章:陈虹;第四章:杨淼;第五章:王婧;第六章:杨雅程;第七章:陈虹;第八章:张丽(8.1)、刘丰睿(8.2)、黄瑞敏(8.3)、刘悦佳(8.4);第九章:雷诺。
最后,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本书的编辑与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本书的相关研究分别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AZD1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1RC61)、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108007)的资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