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根据《民法典》全新修订,提供课件等配套教学资源。
|
內容簡介: |
本书结合新颁布的《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系统介绍了以下内容:婚姻家庭概述、亲属、结婚法律制度、家庭关系法、离婚法律制度、收养法律制度、继承法律制度等内容。此外,本书还结合学生就业需要,提供案例教学指引,以提高读者实际应用能力。 本书作者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要求,力求做到:与时俱进,吸收**的立法;同时注重研究与实用性结合,增加教材的理论深度,并引导学生用新的理论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本书出版对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婚姻家庭法律法规,掌握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作为教材使用,本书也可为其他对婚姻家庭法律法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有益的学习指导。
|
目錄:
|
章 婚姻家庭法概论1
节 婚姻家庭制度概述1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6
第三节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9
第四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7
第二章 亲属27
节 亲属的含义和特征27
第二节 亲属的种类和范围29
第三节 亲系和亲等32
第四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效力37
第三章 结婚法律制度45
节 结婚概述45
第二节 结婚要件47
第三节 结婚程序51
第四节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56
第五节 与结婚制度相关的规定62
第四章 家庭关系法69
节 夫妻关系69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77
第三节 祖孙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86
第五章 离婚法律制度91
节 离婚的概念和特征91
第二节 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94
第三节 离婚的效力104
第六章 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的法律制度117
节 《反家庭暴力法》概述117
第二节 家庭暴力的预防122
第三节 家庭暴力的处置123
第四节 人身安全保护令128
第五节 法律责任131
第七章 收养135
节 收养制度概述135
第二节 收养的成立138
第三节 收养的效力145
第四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148
第八章 继承法概述153
节 财产继承概述153
第二节 继承法的概念、特征和调整对象156
第三节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57
第四节 继承法律关系160
第九章 法定继承170
节 法定继承概述170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172
第三节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178
第四节 法定继承人之间的遗产分配181
第十章 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187
节 遗嘱与遗嘱继承概述187
第二节 遗嘱的有效条件和遗嘱的形式192
第三节 遗嘱的变更和撤回200
第四节 遗赠与遗嘱信托201
第五节 遗赠扶养协议204
第十一章 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处理209
节 继承的开始209
第二节 遗产债务清偿与遗产分割213
第三节 无人承受遗产的处理219
第十二章 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223
节 涉外婚姻家庭法律制度223
第二节 涉外继承法律制度234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239
参考文献265
|
內容試閱:
|
第2版前言
家庭是国家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安定和谐是社会稳定、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作为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程的特色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统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与法律工作需求,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共同撰写。
本书版自2018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目前已多次重印。此次再版,作者根据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民法典》等立法,审慎地对原教材进行了相应修订,以使其与法律规定接轨,更贴近现代经济生活,更符合社会发展,更好地为国家法制建设服务。
全书共十二章,以读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民法典》,结合相关法规及司法解释,系统介绍了以下内容:婚姻家庭法概论;亲属;结婚法律制度;家庭关系法;离婚法律制度;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的法律制度;收养;继承法概述;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处理;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本书还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提高读者对民事法律法规的认知与运用能力。
由于本书融入了的实践教学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选材新颖、体例完整、观点科学、案例真实、贴近实际、实用性强、便于理解掌握等特点,所以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教学的教材,也可兼顾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还可以用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在职在岗培训,并为其他对民事法律法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有益的学习指导。
本书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周晖和张冠男主编,周晖统改稿;张肖华、杨四龙为副主编;全书由李爱华教授审定。作者编写分工如下:牟惟仲(序言),张冠男(章、第二章),周晖(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张肖华(第四章、第十章),郭可(第七章、第十一章),杨四龙(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二章);李晓新(制作教学课件)。
在教材编著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民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收集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典型案例,并得到编委会专家学者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使用。因作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