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 50载《潮流》,欲望和紧迫涌向心头,历史升华为艺术,当代中国的此时此刻在书中一览无余
甲壳虫乐队解散—1970年—《东方红》电波响彻寰宇:破碎的世界,不缺席的音乐。
列侬被枪杀—1980年—罗中立作巨幅油画《父亲》:个体再小,废墟般的沧桑如纪念碑。
曼德拉释放—1990年—刘小东开个展:人心脆弱,但实验性地创造历史。
首批航天员登上国际空间站—2000年—杨福东拍摄《第一个知识分子》:世界控制着人,但人在互动中超越。
维基解密揭露世界性的丑闻—2010年—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人牺牲了自己,须重访为什么出发。
新冠病毒全球爆发—2020年—蔡国强爆破烟花《悲剧的诞生》:多线条的力量,完全本土,完全世界。
50载光阴,时间点前端的事件,你我耳熟能详;但时间点后端的事件(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历史,以及它作为全球当代艺术一支的特殊条件、经验和性格),需一卷《潮流》带我们回望。没有这些错过的后端,你总以为只有你,被涌向心头的欲望和紧迫感,弄得惶惶不安……
★ 你不是《艺术家》,但你可以同艺术家一样,直面黑暗与梦想、局限与雄心、现实与未来
|
內容簡介: |
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巫鸿教授,深度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事件,与国内外美术馆和艺术家合作举办具有重大影响的展览,并撰写大量文章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潮流走向,以及重要艺术家的创作历程。这些文章对于理解和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始的中国当代艺术及其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经过5年的亲自选编、打磨,首次汇集呈现。
50年光阴,世界大变。不变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以世界性的语言,以常人难以料及的胆识,暴露自身的纠结和尴尬,敢于直面真实的生活。文集以“潮流”“艺术家”“展览”为主题,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宏观面貌到微观肌理,透过变化的角度从不同层面立体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和实验性,以及艺术家有血有肉的探索经验。
以点窥面,《关键在于实验》创造“重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方法,我们“过去”的共同记忆得以凝视,我们共同的“现在”和“未来”得以审视和想象。
|
關於作者: |
巫鸿,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亚洲艺术委员会委员,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馆群(OCAT)学术委员会主席、OCAT深圳馆和北京OCAT研究中心名誉馆长,新近荣获2022年度美国高校艺术协会(CAA)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他的研究和策展涉及古代和当代两方面。在当代艺术领域中,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策划了大量展览,包括多位艺术家的个展、主题性群展和双年/三年展。出版有多部影响广远的现当代艺术研究著作,包括《作品与现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2005)、《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2008)、《中国当代艺术:基本文献》(2010,英文)、《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中国当代艺术:一个历史叙事》(2014,英文)、《聚焦:摄影在中国》(2017)等。
|
目錄:
|
第一卷《潮流》
废墟、破碎和中国现代与后现代
从80年代到90年代——以“缺席”为视角
“当代”的一个案例——中国当代艺术的条件、领域及叙事
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叙事——朝向多线条和互动观念
中国当代艺术对“当代性”的表现
关键在于“实验”——谈90年代的中国实验艺术
面向国内——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的一个新方向
过去与未来之间:中国当代摄影简史
超越东西:中国当代水墨绘画简史
当代和传统的啮合:策略三种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重新造书
三峡大坝与中国当代艺术——陈秋林、季云飞、刘小东、庄辉
黑画与墨像
本土与全球——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区域性”当代艺术的去扁平化
对“区域性”当代艺术的反思
作为全球艺术的亚洲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中的“历时性”观点
既非天堂也非家园——亚洲当代艺术中的风景与内部景观
物件、艺术品与全球美术馆的历史性
时间性、美术馆与全球艺术史
中国和世界——2014年古根海姆亚洲艺术委员会会议发言
超越二分逻辑——西方与非西方、中心与边缘、现代与传统
文章出处
第二卷《艺术家·上》
圆明园:黄锐、“星星”、《今天》
读木心:没有乡愿的流亡者
陈丹青:再一次“画照片”
鬼域的造反:徐冰和他的无意义文字
徐冰:对媒材和视觉技术的实验
徐冰的“烟草计划”:从达勒姆到上海
如何研究徐冰?
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纪念碑性”和“反纪念碑性”
张大力:和一个城市的“对话”
再谈“作为模式的绘画”——蔡国强的火药画及其他
王晋和他的《中国梦》
“2010·曾梵志”展与曾梵志的艺术
缪晓春和他的《H2O》
莫毅: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位民族志学者
悬浮·空间·真山水:夏小万艺术三议
时间的维度:读杨福东
瞬时拷贝与纪念碑性——张大力“恒久与无常”的历史逻辑
石冲的绘画:移动中的观看
张洹和他的艺术工厂
中国当代油画的转型:以曾浩为例
陶瓷何以当代?——刘建华的艺术探索及引起的思考
文章出处
第三卷《艺术家·下》
80年代的王广义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一个提案
王鲁炎的艺术轨迹
沈少民的艺术历程
罗中立的艺术历程
刘小东的艺术道路
展望的艺术实验
重构历史和记忆:刘虹的“太仓”
“市井”后现代:宋冬和尹秀珍的艺术
《物尽其用》:物件、记忆与家庭伦理
完全本土,完全世界:论尹秀珍的艺术
文章出处
第四卷《展览》
90年代的“实验性展览”
2000年“上海双年展”——一个“历史事件”的缔造
首届“广州三年展”导论——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
空间的叙事:三个“时间性”展
798厂·特定场地展览·“蜕”
从垃圾到艺术——一张被丢弃的家庭照片如何进入“威尼斯双年展”
(并在随后拍出48336元人民币)
美的协商:一个国际实验性展览
以当代艺术重释亚洲
未来的城市与未来的城市美术馆
关于展览的展览
中国为什么需要私人当代美术馆?
“中国当代摄影40年”展解说
《新摄影》10年
“莫毅:我的邻居”展前言
六里屯时代
“超越:荣荣、映里摄影近作”展解说
洪磊的《七贤》
“幻象:缪晓春的新摄影”展前言
“缪晓春:虚拟《最后的审判》”展前言
“现实再想象:史国瑞、庄辉、杨福东、高磊四人摄影展”解说
“升华:张大力新作展”前言
“恒久与无常:张大力新作展”前言
“南辕北辙:杨福东作品展”前言
“交叉:中国当代摄影及油画艺术展”解说
“微观叙事”与“病理学研究”——张小涛、李一凡的社会图像
有感于戏曲:四位中国当代摄影和录像艺术家
水墨变奏曲:对话张彦远
“早春图:夏小万新作展”前言
“王冬龄:竹径”展前言
“冰逸:囦”展前言
“征兆:邬建安新作展”前言
“徐唯辛:七个矿工”展前言
“大象无形:朱金石、谭平画展”解说
超越两极:许江和施慧的艺术
“描绘食物(及其缺失)”展解说
“初次见面:吕胜中”展解说
“网:文化与时空的再想象”展解说
“二维/三维:视觉语言的协商”展前言
“林书民:山·水”展解说
“王鲁炎:悖论·政治寓言”展前言
“王鲁炎:图·寓言”展前言
“隋建国:运动的张力”展前言
“沈少民的四个展览”前言
火与玉的启示——“琰:史金淞新作展”解说
“朱冥:山石系列”展前言
“王璜生:边界/空间”展前言
“天人之际I、II”展前言
“与芝加哥对话:来自中国的当代雕塑”展前言
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前言
文章出处
巫鸿策划当代艺术展览目录
延伸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