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NT$
640.0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編輯推薦: |
“大师思想集萃”第三辑选择在各个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大师,编译者均为国内重点高校的教师,具备专业性和学术性,他们对某个大师和大师的思想有一定的研究,在精读大师作品的基础上,对大师的思想进行了甄选和提炼,并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呈现出大师思想的深邃与魅力,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西方大师的思想与智慧。
|
內容簡介: |
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近代唯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本书将笛卡儿的核心话语置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予以解读和分析,并且辅以后世哲人的评论,以期勾勒出他的思想形象,从而彰显笛卡儿作为“近代哲学之父”的巨大影响力。本书的分析与解读对于理解启蒙,了解笛卡儿哲学,乃至理解“心灵”都具有现实意义。
|
關於作者: |
王东承,萍乡学院教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后留学海外,先后获得法国普瓦捷大学硕士、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哲学博士(佛教研究方向)。长期进行后现代思潮、佛教及正念心理的思考与研究,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已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讲 欧洲游历者
3 一、孤独童年
11 二、贵族学校
21 三、河畔的三个梦
29 四、在行军中沉思
37 五、荷兰往事
第二讲 方法与探索
49 一、探索观念的方法
59 二、开创解析几何
67 三、光学与磁的旋涡
71 四、地球起源
73 五、认知与情感
第三讲 怀疑就是方法
83 一、从《哲学沉思集》看怀疑
94 二、普遍怀疑
104 三、怀疑外部世界
116 四、怀疑自身存在
第四讲 灵魂抑或心灵
127 一、古希腊的灵魂说
139 二、自然祛魅后的灵魂
153 三、灵魂、身体与上帝
第五讲 我之迷思
165 一、自我的观念
174 二、我思故我是
182 三、我思故我在
192 四、“我思”的悖论
第六讲 心灵与身体
203 一、追问心灵
214 二、身体是一个实体
225 三、哲学史中的身体
232 四、身心二元论
第七讲 从机器到人
243 一、人是机器吗?
255 二、语言与智能的挑战
268 三、以人类为中心
第八讲 认识的转折
279 一、不可靠的实体
290 二、形而上的影像
300 三、认识论转向
第九讲 人的伦理学
311 一、灵魂的激情
323 二、临时的道德
337 三、论慷慨
345 参考文献
347 后记
|
內容試閱:
|
后记
如果要列举几个当今社会讨论多的科技话题,那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必居其一。这个早已进入大众视野的话题,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仍然属于工程技术的范畴,
似乎与哲学并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早在17世纪就有欧洲哲学家们预见了人工智能并给予思考。比如笛卡儿,他就思考过“机器人”和“智能”的问题,他的思考至今仍然启发着当代科学家。在其著名的《谈谈方法》中,笛卡儿写道——
假若真有这样的一些机器,其具有猿猴(或其他缺乏理性的动物)的所有器官和外形,那么,恐怕我们就毫无理由断言,这些机器并不完全具有那些被模仿动物的本性。但请再试想这样一种情况:假若有一些机器,其在技术允许的范围内竭力仿造我们的身体,并试图模拟我们的行为,那么,它们是否为真人?答案是否定的,而且我们总能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这个否定性的答案。个途径是:我们会发现,它们总不会使用语词和记号,或像我们那样把语词和记号组合在一起,以便向他人传达出我们的思想。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可以设想一台从表面上看来可以表达语词的机器,甚至可以设想,其表达的语词是匹配于一些将终导致相关器官变化的身体行动(比如,当你触及其某一部分的时候,它就会问你,是不是想和它说些什么;而当你触及其另一部分的时候,它就会大哭,抱怨你弄疼了它)。但即使如此,它却无法给予语词以不同的排列方式,以便应对人们在面对它时所能够说出的种种不同的话——尽管笨的人也能够胜任这个任务。第二个途径是:尽管这些机器能够执行很多任务,并在执行某些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比人类更为出色,但它们必定会在执行另外一些任务时出洋相。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机器并不是根据知识来运作的,而是根据其器官部件自身的倾向来运作的。这又是为何呢?因为人类理性乃是在诸种问题语境中皆有用武之地的器具,而这些器官部件呢,则只不过是分别为特定的问题语境而定制的专门器具。这样一来, 如果我们要让这些机器能够对付所有的问题语境的话,那么我们就得让它配备有大量的器官部件,其中的每一个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语境——否则,它就无法像我们人类运用理性所做的那样,应付生命中层出不穷的种种偶然事态。很显然,从实践角度看,这样的机器设计思路是行不通的。
在这段预言般的思考中,机器可以模仿人,对应于今天的“机器人”;机器可以具有某种智能,类似于今天的“人工智能”。在笛卡儿看来,人不可能制造出具有人类智能水平的机器。如果依据他的“身心二元”立场来分析,智能是心灵的一种内在形式,也是一种独立于物质(包括机械身体)的存在。
即使技术可以把机械的身体制造得非常完美,那也和智能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会在“执行另外一些任务时出洋相”。当人的身体成为学习的母本,哪怕在“技术允许的范围内竭力仿造我们的身体”,机器还是机器,我们人还是人——机器与人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
在论述获得否定性答案的“两个途径”时,笛卡儿特别讲到了语言,因为机器“总不会使用语词和记号”,尤其是当“表达的语词是匹配于一些将终导致相关器官变化的身体行动”,机器就会彻底失败,甚至连“笨的人”都不如。由此,笛卡儿的身体观念坦露出来,作为实体的身体哪怕贡献了感觉,贡献了支持心灵运作的“精气”,也会因为其与“词语和记号”的异质性存在,变成一个地位卑微的存在——柏拉图的幽灵再次隐现。
人类的语言成为辨别的关键。笛卡儿关于“神奇机器”的思想实验激发了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思考。如果用计算机科学的命题来复述,笛卡儿关于机器是否是真人的疑问可以改写为:“机器能否思考?”(Can machines think?)这也是1950年,现代计算机乃至人工智能的奠基者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能》的开篇所提出的问题。
答案一,机器确实可以思考。至少根据今天的科技水平,人工智能已经可以通过图灵在早期设定的测试要求。在图灵看来,不管是“机器”还是“思考”都是非常复杂的现象,难以明确定义。与其常规地首先定义机器和思考,不如用一个更直观的准则来回答这个问题:要判断一个机器能否思考,只需要看这个机器能否用“没有歧义的语言来表达”,能否不出现笛卡儿所说的错误或者 “洋相”。于是,这个测试的准则带来了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的内涵在近的半个多世纪不断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的演进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是人们关于智能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计算机器与智能》这篇论文中,图灵所期待的是一台具有智能的机器,甚至,“智能”还没有清晰的定义。在那个时代,只要机器在五分钟内,连续完成对于自然语言超过70%的正确识别与响应,就算通过
测试,或者达到了“能够思考”的水平。到了20世纪60年代,“狡猾策略”的出现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智能的定义。随后,图灵测试的初标准得到满足,但是关于智能的争论并没有停止。到了2011年,伴随着机器在棋类活动等领域的多次胜利,智能的定义越来越倾向于指那些“像人一样思考的能力”,而图灵测试也被理解为具备重构大脑的技能。
因为人类对于智能的定义不断演进,如果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对标,那么在这种关联之下,图灵测试的难度必然会越来越大,乃至我们忘记了图灵本人所给出的标准,那个早在20世纪就已经达成的标准。如果机器可以思考,那么更为紧迫的问题出现了,这个思考的主体是谁?于是,一个主体哲学视角的回答出现了。
答案二,机器不能思考,至少笛卡儿会这么认为。机器,笛卡儿认为的实体;思考,笛卡儿所说的思。在机器能否思考的背后,是对“我思故我在”命题的隐秘回应,只不过,思考的主体不是“我”,而是一个他者——机器。当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此时思考的主体就是“我”;当我们说机器可以思考,此时就预设了一个思考的主体——机器。问题是,机器并没有自我意识,至少在笛卡儿看来,这个属于心灵的东西,本来就不在机器之内。基于“身心二元”的立场,机器和自我意识分别是不同的实体,当然也就不能思考了。
在图灵的论文中,他描绘了智能机器的未来:“我们或许期望,机器终能够与人在所有纯粹智力领域竞争,但是好从哪里开始呢?这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一些人认为,下国际象棋这样非常抽象的活动是好的开始。也有人主张好供给机器好的感觉器官,能够花钱买东西,教它理解和讲英语。这是一条沿着正常的儿童教学的过程,指着东西和说出它们的名称等等。我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两条道路都应当试试。”在这段憧憬之中,自我并不是一个被讨论的话题,但不管是“感觉器官”还是“儿童教学的过程”,都暗含了一个“人”的位格——机器被视为婴儿。在图灵那里,机器的存在是自明的,就好像笛卡儿的“我思”之我是自明的。机器在图灵上帝般的视角下清晰可见,而笛卡儿仍然要用身体提供的感觉来验证我就是我。
今天的机器越来越像人,它们不仅具有好的感觉器官,比如数字化的传感器,而且具有了与人类进行自然语言交互的能力。然而,笛卡儿的魔咒“我思”仍然有效。如果说机器可以思考,甚至具有了部分的自我决策能力,那么思考的主体又是谁呢?
答案三,机器可以思考,而思考的主体就是一个“数字自我”。在笛卡儿看来,我是一个身体与心灵的合成物,它既不能被纯粹的思维明确理解,也不能被想象力支持的思维明确理解。既然感觉并不可靠,那么理性的“纯粹思维”更加可信。笛卡儿的追随者对于感觉做出了更深入的思考,基于感觉的感性认识并不是思维以外的东西,也不是和思维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只不过,感性认识并不纯粹。一旦感知的过程完成了数字化处理,也就变成了一个可计算的过程。在当代认知科学的视域中,认知过程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
在信息时代,个人数据已经成为资源,而算法正在重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机器可以充分采集个人数据,包括视听形象、生理数据、通信记录、行为轨迹等,并且基于算法进行数
字化描摹,终会产生一个数据集,也就是数字化的个人镜像。在延时通信的场景下,一个人的数据集可以暂时脱离本人实体,成为具有人格化的“数据自我”。这个“自我”不仅可
用于金融交易,也可以在生活场景中出现。可以预见的是,社会空间正在加速数据化,转化成一个可计算的数字空间。于是“数据自我”也在迅速地构建之中。即使“数据自我”只是本体的一个“数字孪生”,那么在离线的状态下,其处理信息的过程也可以被视为思考。
似乎,笛卡儿的论断“人不是机器”受到了质疑,他的这句话更像是宣称——人类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殊不知,在认知科学的母体之中,一个新的“物种”正在诞生,它的身体是分布式的。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视野下,一旦“数据自我”上传到云端,那么是否就会带来个人的“数字永生”?因为理论上,个人的数据集是可以永久保存的。甚至基于笛卡儿的身心二元论,这个心灵一般的“数据自我”可以下载到一个新的身体之中。
数据自我,抑或数字化的虚拟心灵,在电流的驱动下不断进行纯粹的计算,好像“纯粹思维”一般。追忆笛卡儿,如果没有他“身心二元”的预设,很难想象今天的科技会有如此的发展——人类生产了海量的知识,那些海量的不借助身体感觉生成而依赖仪器验证的知识。
在今天,“机器能否思考”更多的是一个认知科学的命题。认知科学,一个“笛卡儿魅影”飘荡的学科。丹尼特 (D.Dennett)曾经批评代认知科学家,说他们陷入了一个“笛卡儿剧场”之中。诚如其言,早期的认知科学家大多持有物质论的观点,只注意心/脑的特定子系统。他们以为,在大脑中的某个地方存在一个关键的终点线或者边界。由此物质产生智能。事实上,这样的理论范式不足以讨论人的智能,更不适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
似乎,笛卡儿关于机器与智能的观点同样受到质疑,因为从语言的角度看,今天的机器已经可以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并且给予反馈。机器似乎已经具有了“心灵”,不仅可以让语
词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还可以理解“人们在面对它时所能够说出的种种不同的话”。但认知科学家们发现,笛卡儿关于智能的设定并非这么简单,他思考的是:怎样让智能的机器解
决一切问题。笛卡儿认为,因为“所有可被我们设想的机械不具有通用问题求解能力”,所以一台“智能”机器,就需要存储所有问题的解决策略,就好像今天的计算机预设一个“方法库”那样。于是,智能的定义也被笛卡儿设定为“通用的一切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就是说,真正的机器智能需要解决不同情境中的各类问题,并且基于自身的可塑性,具有极强的学习和自我更新能力。
越来越近地,通用的人工智能即将到来。机器不断地思考着,而这个思考的主体是“我”吗?当人类将自己的思维投射到电子世界,又通过电子屏幕反馈给自己,到底是“我”延伸到了机器之中,还是机器因为“我”而自我觉醒?
在这个通用人工智能即将诞生的时代,关于自我的话题并没有结束,而笛卡儿的思想,依然启发着我们。
王东承
2022年2月
“大师思想集萃”系列丛书已收入阿德勒、洛克、康德、弗洛伊德、罗素、尼采、荣格、培根、叔本华、马斯洛等思想大师的智慧结晶,力图向读者展示大师们的思想精华,引领读者深刻理解人的本质、感悟人生真谛、关注现实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
本丛书已出版的主题作品,主要涉及思想大师们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和论述的内容,分为十卷,其中包括:
《阿德勒说自我超越》 《洛克说自由与人权》
《康德说道德与人性》 《弗洛伊德说梦境与意识》
《罗素说理想与历程》 《尼采说天才与灵魂》
《荣格说潜意识与生存》 《培根说百味人生》
《叔本华说欲望与幸福》 《马斯洛说完美人格》
“大师思想集萃”辑出版后,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与好评。为了适应读者的阅读要求,我们又推出了新的主题作品,主要涉及思想大师们对人的存在、人的情感、人与社会的
关系等的论述,分为十卷,其中包括:
《弗洛姆说爱与自由》 《黑格尔说否定与自由》
《波普尔说真理与谬误》 《福柯说权力与话语》
《海德格尔说存在与思》 《卢梭说平等与民权》
《萨特说人的自由》 《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
《鲍姆嘉通说美学》 《休谟说情感与认知》
继辑、第二辑作品出版后,我们进一步挖掘,将陆续推出新的主题作品,其中包括:
《亚里士多德说美德与善》 《笛卡儿说理性与心灵》
《克尔凯郭尔说生存与超越》
……
我们在编译的过程中,本着深入浅出、风格恬淡、常识与经典兼顾、推理与想象并用的原则,在保留大师经典思想原貌的基础上,依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总体逻辑关系,对各大师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梳理,并添加了部分标题。
我们建议读者阅读时,不必对各位大师的理论观点句句视为经典,甚至全盘吸收,可以明辨各位大师思想中的唯物与唯心、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差别。我们乐意看到读者对此丛书进行批判性阅读,比较性借鉴,深思后践行。
本丛书编辑及出版事宜由本社“大师思想集萃”编辑组负责。出版此套丛书并不意味着本社完全赞同这些大师的所有思想和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社各位编辑同人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本丛书的出版能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
感谢广大读者的惠购、赏读!
“大师思想集萃”编辑组
2021年10月
|
|